深度分析︱富士康36天過會的邏輯

一、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到底是誰?

36天!富士康在A股創造了一個上市的新記錄。且不論阿里,騰訊未來是否會順利回歸A股,至少這個富士康記錄短時間內是無人能破了。

我們先簡單看一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情況

查閱富士康的招股說明書,發現這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成立時間是2015年3月,也就是說到IPO獲批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也僅僅成立滿3年!

那這個富士康工業名下有哪些廠房呢?

如果你認為這就是你認知範圍內的富士康全部的版圖,那麼可就大錯特錯了。下圖轉載自東方早報,其對富士康在大陸的所有工廠進行了標記和歸類。

可以發現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對於我們認知範圍上的「富士康」而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接下來我們看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擁有的工廠。

由於境內子公司有31家,就部一一截圖,只選取了較大的兩家。其中濟源富泰華的工廠註冊資本54億,南寧富桂42億,跟其他幾億級的工廠比起來,這兩家絕對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中「大軍區級」的公司了。上市主體中的其他公司充其量算是個「軍分區」。

在看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員工規模

什麼?才26.9萬的員工?這與網傳的富士康百萬員工差距有點大啊。

雖然員工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但是營業收入和利潤還是不錯的

2017年營業收入3545萬,利潤199萬。這個體量放在大A股算得上是巨無霸級了。

二、中堅公司與鴻海精密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股權結構顯示,中堅企業有限公司持有富士康工業互聯網41.14%的股權。是發行人的第一大股東。

那麼這個中堅公司又是誰?

可以看出中堅公司是鴻海精密的全資子公司,而鴻海精密是台灣的一家上市公司,這裡的鴻海精密差不多上可以算得上正宗的富士康了。

好奇害死貓,筆者的好奇心爆發去翻了一下鴻海精密的報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先看看這貨的營收和利潤

2016年營收4.3萬億新台幣,摺合人民幣約9300億,利潤3200億新台幣,摺合人民幣約692億。此富士康不論規營收還是利潤都是彼富士康的3倍。

當然鴻海並不是富士康體系的全部,鴻海旗下還擁有港股上市的訊智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代碼:8051)、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代碼:2038)以及鴻騰精密(代碼:6088)三家公司。

至於鴻海未上市體系還有多少公司,據傳有將近600多家,涉及19大板塊。可見整個富士康體系的版圖是多麼的龐大。

三、富士康快速上市背後的邏輯

筆者認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過會,當然最直接的原因還在於證監會對於行業獨角獸開闢的政策支持。

更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由於富士康近期對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印度50億美元建設工廠的舉動可能會對國內業務造成威脅,畢竟整個富士康的上下游產業鏈能帶動將近百萬人的就業。穩定富士康對就業有很大幫助。

第二個原因,引入富士康對A股市場打造國際品牌有積極作用,同時富士康在A股上市以後更便於對其業務和資金進行監管。

第三個原因,前有360的借殼上市,連證券代碼都破格讓360更改了(601360)。後有富士康IPO破記錄的速度。這為BATJ後續回歸A股鋪平了道路。

近日兩會上各位互聯網大佬也紛紛表態只要政策允許,就會回歸A股


金融圈老鐵微信:jrq-buddy

weixin.qq.com/r/ACgoM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裡有除了有你最想看到的金融資訊,互聯網黑科技,還有各種行業「芝士」等著你


推薦閱讀:

TAG:富士康 | 獨角獸公司 | 首次公開募股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