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能讓人看到千百種人生
被問到旅行意義的問題,我常常不知道如何作答。如果回答「高」了,會被認為矯揉造作、故弄玄虛;如果回答「低」了,會被當作虛無主義、故作謙虛。其實,意義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脫離單個的人談意義沒有意義,即使對於單個的人,生命不同時期的旅行,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旅行滿足了人的精神需求,從這個角度講,旅行的意義本身就不低。但你說它高到哪裡也未必,它哪裡能跟宗教比,看一本好書,可能都比同等時間去旅行收穫得多。
問人為什麼要去旅行,就像問人為什麼要吃飯一樣。你問我旅行一趟回來跟沒有旅行有什麼區別,我問你吃過飯跟沒吃過飯有什麼區別。對,沒有多大區別,無非就是維護了生命有機體的正常運轉而已。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又怎麼能解釋人們挖空心思地想去吃山珍海味,而不是頓頓粗茶淡飯呢?沒錯,因為吃的東西不一樣,過程的愉悅程度不一樣,好吃的東西會讓這個過程更爽。旅行就是讓你爽的過程。
不過,肉體上的飢餓很容易感知,精神上的飢餓卻不易察覺。一個人可以一天兩天不吃飯,一個人也可以一年兩年不旅行,表面上看不出多少區別。但是,肉體的長期飢餓會導致死亡,精神的長期飢餓卻不會致命。三天不吃飯會讓人受不了,三年不旅行也沒多大點事兒。所以,旅行不是剛需,是物質滿足之後的一種精神消費。
就像肉體的飢餓可以通過米飯、麵條、抄手或者回鍋肉解決一樣,消除精神的飢餓也有多種方式。旅行只是其中一種。讀書、寫字、聽音樂、打麻將,都不比旅行消除精神飢餓的方式差多少。人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那種。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三日不讀書就覺得面目可憎。對於喜歡打麻將的人來說,一天不打麻將,手就直痒痒。同樣,對於喜歡旅行的人來說,一年到頭都不旅行,也會憋出病來。
對於以旅行滿足精神需要的人來說,旅行是一件不得不為之的事情。
問人旅行跟沒旅行有什麼區別,就像問人活過跟沒活過有什麼區別一樣。想通旅行的意義,跟想通生命的意義一樣艱難。旅行回來,跟旅行前相比,無非可能就是瘦了點、黑了點;生命走到盡頭時,跟年輕時相比,無非就是憔悴、虛弱了許多。死之將至,人們會留戀生命。旅行尾聲,我們總會懷念旅途的時光。
我愛旅行。於我而言,旅行讓我的人生密度增大了許多。旅行一年發生的事情,如果不旅行的話,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會發生那麼多。
旅行是一個微縮版的人生。旅行前的忐忑就像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旅行初期的興奮感像極了小孩子充滿精氣神的大眼睛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旅行中期的失落、彷徨、孤獨,以及從不間斷的小快樂,就像人生的起起伏伏;旅行的尾聲就像一個平靜的老人深情地望著夕陽的墜落。
張國榮說他之所以喜歡做演員,是因為演員可以有多條生命,能夠體驗千變萬化的人生。他飾演的電影人物類型跨度極大,有俠客、浪子、痞子、瘋子、暖男……無論什麼性格的角色,他總能拿捏得恰到好處,就像是自己的故事一樣。我真的很喜歡他、羨慕他、懷念他、同意他。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成為不了演員,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體驗千變萬化的人生呢?我想到的最接近,也是最易於普通人實現的方式就是通過旅行。
旅行能最大化一個人的人生體驗,讓人看到千百種人生。藉助旅行,走過的每個地方的人情冷暖、貧窮富裕,你都可以得以窺其一二。你會發現世界上真的有各種各樣的人,有不同種類的生活方式。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活法,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卻是主動選擇。不管怎樣,存在皆為合理。
旅行對一個人的改變是潤物細無聲的。看得越多,經歷越廣,一個人眼界的提升幾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宰相肚裡能撐船,旅行者胸中都是大河大山。我相信,一個真正的旅行者,一個走過了很多山河的人,一定是包容的、謙虛的、不計較的、思維廣闊的。
旅行對我意義重大,是一件不得不為之的事情。
每年我都會去旅行,跟你們分享我眼裡的山河。
文:鱸魚正美,公眾號:地圖上的藍眼睛
推薦閱讀:
※世界遺產 盤點古巴的那些歷史名城
※海島控們必收,最美的三個度假海島
※馬來西亞小『榴槤季』又來啦,15塊錢榴槤吃到喪心病狂!
※美國有哪些獨自旅行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