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讀書筆記

小說:《蛙》《紅高粱》《豐乳肥臀》《芳華》

學術專著:《當代文學的世界語境及評價》《他者眼光與海外視角》《世界文學理論讀本》

研究史料:《莫言研究資料》《女作家嚴歌苓研究》

這個月主要在寫三篇課程論文,陸陸續續看了很多零零碎碎的資料,寫了三篇課程論文。所以再回過頭來想想之前看的書,好像都忘得差不多了。希望看過的書真的能夠真正融入到論文當中。

不好好寫寫論文,才不會知道讀研究生有多酸爽。

不得不說,沒有想到學校里有這麼多漂亮的花兒都開了!!!生活還是需要發現美的眼睛!!!三月的暨南園

東山口小洋樓

一、《蛙》

第二次重讀這部小說。與第一次驚訝於莫言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和語言特色,第二次更注重主角中的人性。姑姑和小獅子是「計劃生育」的嚴格執行者,但最後小獅子卻想子成痴,見到娃娃總覺得親不夠,看不夠。姑姑嫁給了捏造泥人的郝大手,在他手下捏出的泥人就像以前被姑姑引流過的嬰兒。姑姑是將她引流過的嬰兒,通過姑父的手,一一再現出來。這也許是她們贖罪的方式吧。姑姑是用這種方式來彌補她心中的歉疚,但這不能怨她啊。她不做這事情,也有別人來做。而且,那些違規懷胎的男女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主要歸咎的還是政治制度和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

國家需要人來建設,就鼓勵生育;國家害怕負擔人口,就計劃生育。從來都不是站在人的角度思考人的問題。

老實說,作為獨生子女,我,真的,不敢遠遊 不敢遠嫁 不敢死 。

人雖然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但卻能決定在生死之間的過程。你的人生應該怎麼走,是可以掌握的。

黃花風鈴木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像陳鼻那樣都要生男孩,或者是生多個孩子,姑姑需要那麼殘忍地去殺害一條即將出生的生命嗎?而王膽也不會因為催產加上逃亡而死。而在陳眉出生後,陳鼻看到不是男孩,竟然就將孩子丟給了姑姑,完全不顧及那也是一條生命。他只是為了所謂的傳宗接代而生孩子,而不是出於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

小說的敘述者蝌蚪,作為整部書中少見的知識分子,他對於計劃生育的反思和懺悔本該更深刻,但卻顯得非常曖昧。給日本人的信中說「實事求是地說,這不僅僅是為了中國自身的發展,也是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地球上的資源就這麼一點點,耗費了不可再生,從這點來說,西方人對中國計劃生育的批評,是有失公允的。」口徑與官方出奇的一致。

文科生嗅到了傷感的味道,理科生嗅到了花爛了的味道

但最後結尾有點奇怪,明明講的是姑姑的一生,最後的重心落到陳眉身上去了。因為陳家覺得王膽腹中是個兒子,不惜與姑姑、小獅子鬥智斗勇,最後在船上所生,亦因此,王膽難產而死。孩子出生後被發現仍然是個女嬰,父親陳鼻非常生氣。在屈辱和受苦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陳眉,在中年時期又不得已做起了代孕媽媽。她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因為計劃生育,她艱難地來到這個世界。但也因為有人需要生育,她成了生育的廉價工具。

二、《紅高粱》

整部小說的高潮部分是第八章,「我奶奶」死了的場景與「我奶奶」年輕時和余司令在高粱地里偷歡的場景穿插其中,與余司令第一次在高粱地里撒歡,是改變了「我奶奶」一生命運的事情,也是她最快樂的事情,「他們在高粱地里耕雲播雨,為我們高密東北鄉豐富多彩的歷史上,抹了一道酥紅。我父親可以說是秉領天地精華而孕育,是痛苫與狂歡的結晶。毛驢高亢的叫聲,鑽迸高粱地里來,奶奶從迷盪的天國回到了殘酷的人世。」彷彿做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美夢,她從單家「地獄」中出來,又變余占鰲帶去了「天堂」。而回到一生的結尾中,在臨死之前,死得如此悲壯,又是多麼慘慘戚戚。

正如雷達所說:「作者無意於製作精細逼真的革命戰爭史的圖畫,也極少從如何處理戰爭題材的角度進行構思,他只是要復活那些遊盪在他的故鄉紅高粱地理的英魂和冤魂,要用筆塗繪出一股浸透著歷史意識的情緒、感覺和民族的生命意志,讓今天的讀者呼吸領受。」

可以看看收錄在謝有順的《文學及其所創造的》(海峽文藝出版社)一文《莫言小說與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觀》

他認為,莫言獲獎,是好事,世界由他的作品重新認識中國,呈現出了一種和當下的宣傳所不同的中國。

作者概括出諾獎的四個特點:

1. 具有批判精神。小說批判性有時也是隱藏的,或者通過形象說出來。

2. 描繪鄉土現實。鄉土代表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基本經驗,尤其是在中國,離開了鄉土,你就無從辨識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3. 堅持藝術探索。用現代手法寫作。

4. 要有寫作理論。

另外提到,莫言小說的特質:

1.感官徹底解放。用五官寫作!

小說若只有情節的推動,而沒有聲音、色彩、味道,沒有器物、風景的描寫,聽不到鳥叫,看不到田野和花朵的顏色,就會顯得單調和乏味。

2.語言粗糲駁雜。

最後,從莫言獲獎帶來了兩點啟示:

一、不是主流文學的勝利。無論是敘事角度、話語方式,還是對人性與社會的警覺,他都試圖在不同的作品中作出新的詮釋。

二、莫言的得獎,不僅不是主流文學的勝利,甚至都不是新文學的勝利。新文學提倡白話文、西方新的藝術手法、用啟蒙意識、對國民的批判和喚醒。而莫言開始恢復說書、說唱的民間敘事傳統,反普通話,用方言,有大地的氣息。

三、《豐乳肥臀》

《豐乳肥臀》的母親,有巨大的道德瑕疵,9個孩子來自7個男人。一個女人在一個中國傳統家庭里如果不能生育,她就不是一個女人,連一個丫鬟的地位都不如;如果能生育,但是不能生兒子,地位也不高,因為母憑子貴。只有能生男孩,為這個家族傳宗接代,才能在家庭中贏得一席之地。這個母親形象,首先是被逼無奈,她要活下去就必須走這條路,在中國封建制度下,對「女性」迫害的一種理解、聲援、呼籲和同情。

四、《芳華》

電影真的是把小說美化了,小說的內容要豐富得多。小說探討的是人性,電影大部分在懷念屬於50、60後的「小時代」,懷念他們逝去的青春。

小說的最後,劉峰患腸癌死了,甚至在開追悼會的時候,也是草草收場。因為北京早上會堵車,所以侄子和侄媳婦遲到了,他們一直在等人齊。但卻不知道醫院的靈堂是按鍾計算,到點了就有下一群人在這裡做儀式。默默地諷刺了社會風氣一把,但是劉峰還是最可憐的。

雖然劉峰沒有和何小曼在一起,但他們兩個最善良最卑微的人卻最懂得珍視對方。劉峰不敢再愛了,從林丁丁喊了一聲「救命」之後,他再也不敢愛上女人了。

是時代的錯嗎?是的,那個時代要不是人人喜歡說謊話、喜歡打小報告,劉峰也不會被一件小事誤成這樣。他身上有太多美好的品質,以至於眾人產生一種嫉妒心理,巴不得出點事來戳中這虛幻的美好。但實際上,他就是一個活雷鋒。即使是他自己在海南生活潦倒的時候,仍然不忘讓一位妓女逼娼為良,還給了她一些錢讓她自己過自己的去。

劉峰就是這麼老好人,讓人心疼,卻沒人疼愛他。

同時解構了「好人有好報」這樣的標準結局,劉峰的經歷告訴我們,好人是沒有好報的。

小說里劉峰因癌症去世,結尾有一段很動人,放在此處:「小曼在她的悼詞里寫了什麼,我們無法知道了。從她手裡的三張紙背面,能模糊看出一段一段的短句,像是一首詩。太飽和的感情把小曼心裡長久的沉默釀成詩,一定是凄美的,暗示她幾十年對他難以啟齒的表白:一九七七年那個初秋,他被我們逐出了紅樓,在他臨行前整理行李的那個夜晚,她愛上了他。也許還要早些,她以心相許是在那個惡暑的午後,在排練廳使人走形的鏡子前,在一群男子說一個年輕女子「餿、臭」的當口,在他們不肯哪怕觸摸一下她的關頭,他以他的善良背叛了他們,背叛了集體,給了她那一記觸摸,堅實地把一隻滿是熱汗的手掌搭在她身上。小曼流著淚想,那是多麼勇敢的背叛。她第一次為他流淚的日子,是他默默離開紅樓,跟誰也沒告別的早上。他死後她還用得著流淚嗎?」

而在電影中,旁白里卻告訴我們:「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他們老去的樣子,他們都芳華已逝,面目全非。」

校園的春天,有好多種顏色

五、《當代文學的世界語境及評價》張清華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研究書系」的其中一本,主要收錄了「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有關方面的論文和講稿。如何評價中國當代文學,它的成就如何?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的位置是怎樣的?這些熱門話題一次次出現在圓桌論壇前。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釐清的是,「世界文學」中的「世界」到底指什麼?是指地理意義上的全世界?還是指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儘管談到「世界文學」的時候不免追根溯源到歌德在19世紀提出此概念,但已經引起眾多研究者質疑其概念——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學」與我們現在理解的「世界文學」是不一樣的、歌德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歌德並沒有一套系統的關於「世界文學」的理論,大多數是隻言片語。

最後送上

一場藍色主題的藝術展覽

一間隱匿在城市裡頭的民宿

推薦閱讀:

TAG:芳華書籍 | 莫言 | 嚴歌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