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階層不平等那麼討人嫌卻始終難以消除呢?

副標題:An attempt for an unify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class perpetuation.

給碩士論文做文獻綜述,看到這篇炸了!

Piff, Paul K., Michael W. Kraus, and Dacher Keltner. 2018. 「Unpacking the Inequality Paradox: The Psychological Roots of Inequality and Social Class.」 Pp. 53–124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57. Elsevier. Retrieved March 8, 2018.

感謝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掛在個人網站上!!!

感謝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掛在個人網站上!!!

感謝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掛在個人網站上!!!

感謝完畢,平復一下炸了的心情,開始正文。

一直以來,個人認為社會學的脊梁骨就是社會分層的研究(不接受批評!),但是如今心理學者已經開始向這一領域進軍了,而且做好了充分準備,一個統一的理論已經呼之欲出!

今天介紹的這篇文章就是心理學者和社會心理學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給予一個長久以來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問題的回答:

為什麼明明不平等那麼不招人待見卻依然持久呢 ?

Why do social class hierarchies - hierarchies based on disparities of wealth,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 persist, and in the present context, become more extreme, despite the facts that they are disfavored and detrimental to both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live within them?

因為是心理學家的回答,所以學者們著重考慮心理學和文化層面的原因。又因為這群心理學家認為階層不平等是自我延續生生不息的(persistently self-perpetuating)(另有觀點認為社會不平等是可變化的或社會不平等是社會組織為效率運作而自成的一種組織形式),所以他們給畫了一個圈 (如下圖):

以下分開來說每個節點的內容和相關的研究假設:

社會階層是社會中的一種結構性障礙

當人們說起社會不平等的時候,他們其實在談論什麼?不合理的資源分配,還是有限的階層間流動性?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社會中(至少在美國社會中)不用階層的人確實生活在客觀上不同的社會和生態環境里,而這些環境阻礙底層人的向上社會流動。

假設一:主要社會機構(這裡主要關注教育)對低階層人群具有威脅,限制了他們的經濟流動性。在上了大學忘了娘?名校窮學生的雙面人生這篇文章里我介紹過兩個關於低階層學生在精英環境里受挫的研究。大意是主流精英大學所推崇的文化與低階層學生的原生背景有衝突,從而使這些學生更容易感到焦慮、缺乏歸屬感,然後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個人成就。從這個角度看,就算是提供經濟上升機會的社會結構也沒能平等對待不用階層背景的人群。而類似低階層學生在學校里受到的區隔、排擠、貶低、不接納等遭遇其實也在其他領域中有過記載,比如住房、醫療、政治、金融等。所以從這一系列研究,作者們得出一條線索:底層人在社會多個層面受到更多威脅,影響了他們的階層流動。

假設二:低階層環境製造匱乏感(scarcity),磨損低階層人群的抱負。以往研究指出匱乏感是一種非常消耗認知資源和心理能量的心理狀態。長期處於經濟、權力貧瘠的環境中,人們心裡的匱乏感會不斷增強,從而消耗那些原本可以被用來提前計劃預防和解決問題的認知資源,而讓人容易做出自我挫敗的決定。一些具體表現是:在匱乏感影響下的人容易犧牲較遠的大收穫來滿足短期的小收穫。

假設三:頂層群體持續通過社會網路積累優勢,並同樣通過社會網路把低階層群體隔離在外。這一現象在教育、職場環境中都非常普遍。比如學者們發現,在學校形成的階層小圈子,低階層的學生普遍處在邊緣位置;而職場在招聘的時候,來自較高階層的管理者和CEO也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和他們有相同階層背景的應聘者。婚姻市場上的門當戶對就更不用說了。於是我們就越發明顯的看到頂層和底層的區隔。

人們通過階層信號定位並啟動刻板印象

如今顏值能夠當道,說明人確實是以貌取人的物種。而大量研究表明,大家以貌取人的階層也還算是蠻準確的,而且定位了別人的階層背景後就有一系列刻板影響被啟動了。

假設四:人們發射並能較為準確地接收和判斷階層信號。學者們發現通過衣著、言談舉止、用詞口音等外在表現,人們有20%-60%的幾率猜對一個人的收入區間(能解釋20%以上對社會學者來說已經很高了)。

假設五:階層信號啟動刻板印象和社會區隔,從而加深社會不平等。一個很典型的階層刻板印象就是「窮是因為你無能」。低階層的人總是與較低的能力相聯繫,而具體什麼能力就根據情境來確定了。在被認為低能後,較高階層的人就會遠離你,盡量不跟你接觸,而你也就越來越沒有機會和上面的人打交道。

相信「社會階層是根據能力來確定的」加深經濟不平等

美國人民一直堅信並踐行的這一精英主義思想其實並不怎麼符合現實,但是大家就還是堅持這麼相信著。

假設六:階層間的結構性區隔讓人們產生盲區。發現人們常常高估社會流動性和資源分配公平性的研究多了去了,而且尤其頂層的人更容易認為資源分配是趨於平等的,階層區別是合理的。

假設七:較高的階層地位與「我富我應得」的理念同行。學者們回顧了大量研究指出高階層地位的人更容易在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表達對精英主義觀念的認同,因為這個觀念給他們目前的地位提供了很好的解釋;同時他們也被發現更加自戀。所以學者們認為,隨著階層的上升,人們會更傾向於推崇「我的地位由我勞動所得」「我富我應得」這類觀念。

假設八:政治參與層面的精英主義加深經濟不平等(喂喂,你們真的是搞心理學的嘛?戕行了喂!)很多政治參與的研究發現高階層的人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政治活動中而且更有影響力。而從以上兩個假設進一步推理得出,政治環境里的精英主義會日趨嚴重,從而進一步加深經濟不平等。

不同階層地位衍生出不同的道德觀念、關係取向

由於生活在不同的客觀環境里,不同階層的人也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狀態,看待問題的重點也有區別,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也不同了。

假設九:階層越高的人越沒同理心、越利己。好些研究發現和較低階層的人相比,高階層的人更關注自己的利益,並且更少對他人表現出同理心,不太顧及他人的感受,更加自我取向。而低階層的就是相應地更加他人取向一些(other-oriented),更多地回應他人的需求,也更加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

假設十: 高階層的人對權力更加敏感並更加用於去追求權力。一些研究發現階層地位較高的人更加習慣去獲取讓自己擁有更大權力的資源和機會。而有意思的是,雖然學者們發現更多的親社會行為(與人交流、具有同理心等)能夠讓人獲得更多資源和更大權力,而且低階層人群相對來說也表現出更多親社會行為,但是他們卻在面對優勢資源和機遇的時候選擇了逃避,而不是緊緊抓住。於是這種差別也進一步加深了經濟差距。

階層身份造成衝突是不平等持續

當人們處在某一階層地位的時候,他們也隨之獲得了一個身份,即認同自己是屬於這一階層地位的人。而一群這樣的人就形成了階層團體,團體和團體之間會有界限,這個界限就是障礙,也是階層衝突的發生地。

假設十一:階層身份製造障礙,阻礙低階層個體的向上流動。進入了社會,大家總是要跟不同階層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而正如前面回顧過得,大家以貌取人的能力挺準的,所以通常跨界層交流終結於別人看你的那一眼中。如果有幸沒有終結,研究發現跨界層中的焦慮和緊張明顯高於同階層群體間的焦慮水平。尤其當低階層群體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跟某大佬聊天的時候,這種緊張和焦慮會進一步影響Ta的表現,從而降低溝通的順暢程度。而有時候溝通不順暢就意味著拿不到資源了。

假設十二:跨界層交流讓資源向上流動。一般人們認為,業界大佬都是資源的發散者,與大佬攀上關係就能獲得更多資源,所以總體上來說資源是從上到下流動的(trickle down)。然而真相可能並不是這樣。考慮到低階層的親社會性(更喜歡和人交流、分享資源),學者們認為資源往往會集中在階層地位較高的人手裡,經歷一個從下往上走的過程。個人經驗表明,當和大佬攀關係時,一般都會隨手奉上一份自己覺得對大佬有用的資源,而越多人這樣做也就慢慢讓資源向大佬集中了。

假設十三:跨界層互動製造更多階層衝突。一些研究發現間接地支持這個結論,比如最高的犯罪率總是在大城市這種階層差距巨大的地區發生;再比如,當人們感覺到自己的階層地位降低時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敵意。一個系列研究指出跨界層互動尤其容易引發低階層群體的敵意和攻擊性行為;而另一個系列的研究發現高階層的人會在跨界層交流時參與到階層衝突中保護自己的經濟社會資源優勢。由此,學者們認為,跨界層互動可能會引發更多的階層衝突。

這五個層面一環扣一環,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共同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雖然討厭但難以消除且日趨固化的階層不平等現象。以上所有假設雖然有實證經驗支持,但大多是間接證據,還需要更多的直接檢驗。

小雨說:

說點和理論無關的東西。這篇文章雖然還在印刷中,但是可以說自己是看著MK一點一點給這個大框架打基礎的(因為他把自己的研究進展都po到個人網站上了)。自從上一次介紹他關於階層差異的文章後,他就針對以上提到的11個假設,跟眾多學者合作間接地進行了實證檢驗。不過當時可能這個大框架還在醞釀之中,但是能一邊高產地做實驗發文章、一邊憋大招(可以看到這篇文章里很多他自己的self citation),實在是讓小雨看得目瞪口呆。膜拜之餘,這次體驗大概也算是自己對理論建構過程的一次學習了。

再回到這個理論上來,感覺目前的成果還是一個塑造過程中的產物。如果真的上升到小雨心目中的「理論」層面的話,這個大圈圈還需要進一步精鍊和簡化。而且,並不是所有實證研究都完全支持以上提到的這些假設的。就比如在推崇「我富我應得、你窮你沒理」這種精英主義觀念時,並不只是高階層的人容易這樣做,在面臨巨大社會不平等時,美國人民似乎都更加相信資源和階層地位是與個人努力掛鉤的(Heiserman and Simpson, 2017)。目前的很多假設是靜態的,我們也還不知道在把更多的影響因素考慮進來後,這種階層差異還存不存在。

不知道MK下一步動作是什麼,持續關注吧。目前自己的碩士論文只能給其中一個小假設增加一點實證證據,實在是感覺到學術進步不易。

從以上這些假設中可以看到很多跟心理關係不大的其他學科的問題,而這些假設主要聊的還是社會學的backbone。閱讀的過程中,小雨就一直在想,學科之間的交流究竟是有多稀少,這麼棒的研究,社會學的分層學者至少應該有點反應吧。不過呢,既然是心理學的嘗試,那必然還是有很多地方是沒顧忌到的,比如經濟社會資源究竟怎麼塑造人們的心理狀態。目前的大框架可能更多的在於理解從微觀到宏觀的這個過程,而從宏觀到微觀的路徑則感覺稍微有點弱,這部分就是社會學的強項了。不過還是讀書讀少了,兩邊的文獻了解都不多。只能繼續磨刀,好好跟大佬學習,爭取有朝一日給大佬打工。

參考文獻:

[1] Heiserman, Nicholas and Brent Simpson. 2017. "Higher Inequality Increases the Gap in the Perceived Merit of the Rich and Poo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80(3):243-253.

推薦閱讀:

4.11 階層固化
這個越來越固化的階層,不過是因為大多數人壓根不想上升

TAG:階層固化 | 心理學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