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從未聽過名字的病,發病的女人越來越多了
一提到子宮肌瘤,許多人並不陌生,但對於子宮腺肌症,了解的人卻非常少。子宮腺肌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隨著發病率越來越高,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尤其是廣大女性,一定要增強防範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工流產和剖宮產實行的數量越來越多,子宮腺肌症和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發病率越來越高。多見於40~50歲左右已經生育過孩子的婦女。
子宮由三層組織組成,最裡面的是子宮內膜,中間是肌肉,外面是一層和腹膜一樣的漿膜。正常的情況下,子宮內膜應該在肌層下面,它們之間是有界限的。假如子宮內膜和表淺的肌肉層受到損傷,比如進行分娩、多次人工流產手術和刮宮等,子宮內膜將會乘虛而入。它們在子宮肌肉裡面生長發育,並刺激周圍的肌細胞增生,這就形成了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異位在子宮肌層並隨月經期周期性地生長,長在肌肉里的子宮內膜可以和正常的子宮內膜一樣,隨月經周期的變化出現周期性充血、水腫甚至出血,引起強烈的子宮收縮從而出現劇烈的下腹疼痛。
子宮腺肌症可以引起痛經,剛發病的時候痛經較輕,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次來月經時痛經加重。最嚴重時有的患者痛得全身流冷汗、伴有嘔吐,肛門也疼,附件也疼,有的女性經前痛,經期痛,經後還痛。嚴重的,一個月要疼20天的時間,讓人痛不欲生。
子宮腺肌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只會越來越痛,子宮也變得越來越大,痛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直到患者請求醫生切掉子宮。一般要用止痛藥,打止痛針方能緩解疼痛。伴隨痛經,常有月經過多並可導致貧血。婦科檢查子宮一般均勻增大,表面光滑且硬,通常不超過懷孕3個月大小,否則可能合併有子宮肌瘤。
有時候,子宮腺肌症只出現在子宮的某一個部位,使局部的子宮肌細胞明顯增生形成腫塊,這時稱為子宮腺肌瘤。但它實際上不是真正的腫瘤,它並不含腫瘤細胞,也和周圍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做手術的時候,不能像挖肌瘤那樣輕易地拿掉。和子宮肌瘤一樣,子宮腺肌症很少發生癌變。
子宮腺肌症單靠婦科檢查診斷不可靠,但若能詳細詢問病史,再配合B超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率。B超檢查最好在月經期或月經剛乾凈時,典型者表現為子宮均勻增大,肌肉間有許多散在的小囊腔反射。
子宮腺肌症藥物治療較困難,一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始用腹腔鏡挖除子宮腺肌症,但挖除後有35%的複發幾率。開服手術精細剔除病灶,往往比較徹底,複發率低。尤其對於病情很嚴重的女性,手術剔除病灶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推薦閱讀:
※8個瑜伽動作深入女人子宮,每天練,氣色真的不一樣了!
※一張「女性婦科疾病」地圖,必看!
※"你給我350萬,我也治不好你的腺肌症!"——一名婦科醫生坦言
※這五個因素會讓受孕減分
※6個動作,清理子宮垃圾,拯救女性的骨盆,晚上做一次年輕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