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程維
文 | 李一帆
圖|網路
昨天的新聞屬於程維。
短短一天,滴滴就對外界放了兩枚重磅炸彈。一個是接入外賣,他們宣布滴滴外賣即將在4月初於無錫、南京、成都、廈門等九個城市上線,與美團直接展開競爭,深入到城市最後一環毛細血管。
另一個則是牽手車企,滴滴出行宣布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在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定製車及充換電等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程維和徐和誼都出現在了簽約現場,展了展共建新能源汽車生態圈的藍圖,無論是汽車作為出行工具本身亦或出行商業方式,雙方均有合作投入。說白了就是,滴滴有可能採購北汽新能源,有可能造定製車找北汽代工,也有可能共享出行。
滴滴的盤子越做越大了。這讓我想到幾天前關於ofo與之的那則新聞——
賬戶可用資金僅能支撐一個月、欠款供應商25億元人民幣、虧空押金30億元人民幣、日訂單同比下降60%、每車平均日訂單僅為一單……在被資金短缺的緋聞整整纏身兩個月後,ofo終於傳出了確鑿的融資消息:
2月,他們通過貸款的方式引進了來自阿里的17.66億元救命注資;而貸款的代價,是把自己幾乎所有的共享單車(約1000萬輛)都質押給了阿里巴巴。
外界猜測,ofo的破釜沉舟,只有一個「致命」緣由:其第一大股東滴滴拒絕簽字接受阿里融資,ofo只能通過資產質押的形式走貸款這條路子。
這是程維與戴威的博弈。
事情最早發生在2017年7月25日。那一天,早已成為ofo最大機構股東的滴滴突然派出了三位高管人員入駐ofo,曰要幫ofo精細化運營,其時人們就在猜測「滴滴未來將全面接管ofo」。
果不其然,彼此溫柔相待了三個月後,坊間突然傳出消息,「戴威在辦公室內大怒,將執行總裁付強趕出了自己的辦公室」,而付強,就是程維派往ofo的三名高管之一。隨後不久,三位高管宣布「集體休假」,明眼人都明白,這是雙方在發展戰略上正面交鋒了分歧。
也是自同一天起,滴滴開始加速布局自己的單車業務。今年1月初,滴滴收購了小藍單車部分資產,緊接著成立了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並在成都、南昌等城市先後上線。
如果你在這些城市打開「滴滴出行」,會發現青桔單車、小藍單車以及ofo都出現在了APP界面上,而前兩者支持免押金騎行。
程維的目的非常明確,他想掌握在共享單車領域絕對的話語權。投資ofo,是為了掌控ofo,然後和很多人一起推動ofo與摩拜的合併,為滴滴在出行領域再下一城。但面對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公司,戴威不會允許被掌控,更不會允許被合併。
於是他們走到了現在這一步,戴威轉奔阿里抵押貸款、孤注一擲捍衛ofo,滴滴轉收小藍並自創品牌、無論如何都想親自在出行領域站滿每個制高點。
戴威的周身寫滿了無奈,而程維此刻的角色,就像是權力遊戲的追逐者。
其實程維早已跑在了大多數創業者之前。自2012年起,五年時間便成為了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公司的掌門人,執掌全球融資金額最高的非上市公司,同時擁有世界上陣容最為豪華的投資者,蘋果、阿里、騰訊、軟銀、銀湖資本……其創業初期「在國內共享汽車出行領域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夢想已經早早實現。
而程維現在想要做的,是衝破共享汽車單項,成為整個出行領域能夠統治上下游的佼佼者——擴張自己的版圖,在地理範疇上將觸角伸向世界領域、與Uber同步賽程;在業務鏈條上全面鋪張、搭建一條以出行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比方說已有的,自建小桔充電、滴滴外賣,投資ofo、餓了么,與人人車合作、與車企合作等等。
這位可能是有史以來遭遇競爭最慘烈的中國公司的執掌者,從來也是個不乏氣節的野心者。
精忠報國屠洪剛 - 精忠報國
狼煙起 江山北望
龍起卷 馬長嘶 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 縱橫間 誰能相抗
……
這首倔強剛烈、滿溢著男兒豪情壯志的《精忠報國》,是程維最喜歡放給員工聽的歌。每當旋律響起,伴隨著鏗鏘的歌詞,程維的野心和激情就會被徹底釋放。
他生來就是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如果你問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間節點有哪些,他會告訴你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堅持去北京讀大學。
在江西小鎮長大、讀大學之前甚至從未離開過小鎮的程維,早在高中就一遍遍地告訴自己,出生在哪兒無所謂,但必須在一線城市奮鬥。
哪怕當年高考失誤,只考到了北京化工大學,和他同期失誤進了這所大學的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選擇了退學重考,但程維還是決定,要留下、不復讀,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北京是「世界中心」,他想要來北京,之後的路他可以自己走。
而大學畢業後,在阿里巴巴的七年尤其是在銷售部門的那六年,是程維的關鍵歲月。他對企業、對事業的野心,也是從那時開始初顯。
入職阿里沒多久,由於出色的業績,程維迅速從普通業務員升任銷售團隊主管。然而說是主管,其實團隊只有四個人,在阿里巴巴北京區域算是最弱的團隊。團隊成立的那一天,在一家小餐館裡,程維請了這四位年輕人吃飯,並讓他們為團隊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四個人七嘴八舌、彼此難以被說服,於是只得把目光聚焦於這位同樣年輕的團隊領導者。沒想到程維稍作沉默,便說出了自己早已想好的四個字:君臨天下。
帶著「君臨天下」的魄力,短短一年,程維就帶著這四個人,將業績做到了全國第三,而當時阿里巴巴在全國有近萬名銷售、團隊幾百團。在荒野中奔跑的這一年,也讓程維明白一個道理,不同於吶喊與撕咬,骨子裡透著沉默的狠勁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隨後很快,程維又升任了北京大區經理,成為了阿里巴巴全國最年輕的區域負責人。
然而他在這個崗位上沒有逗留多久,便辭職創立了小桔科技,搖身變為滴滴打車的創始人。
在產品地推初期,有過6年多銷售經驗的程維完全不乏營銷能力,他的滴滴打車在2012年歷經坎坷卻又算如魚得水。可一旦度過了產品磨合期,公司到了需要提高知名度、或者需要擴張的時候,融資就成了程維的軟肋。
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評價,柳青的加入是滴滴能有今天的關鍵一步棋。而柳青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程維的勇氣。
柳青初見滴滴時的身份是高盛亞太區的董事總經理,希望代表高盛為滴滴投一筆錢。儘管幾次都「談不攏」,但兩個人都變得英雄相惜,程維也暗自發誓,要將柳青納入團隊。
可當程維把「想挖柳青」的決定告訴董事會時,滴滴投資人王剛、朱嘯虎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她怎麼可能願意來這兒?」彼時的柳青不但是高盛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年薪400萬美元,而且頗有融資投資經驗,做的都是億萬級的生意,起手標的都是幾千萬美元,「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但程維沒有退卻,他雲淡風輕地直接跟柳青說:「來滴滴,滴滴的一半工資是你的,剩下的才是我們大家的。」這種大方任性的說法,讓柳青的家人都懷疑起「滴滴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騙子」。
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與真誠,程維一鼓作氣,很快就拉著柳青和8個高管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拉薩旅行。
這一路,他們發燒、吸氧,迷路、走散,夜遇野狗、驚心動魄,在最凄清冷落的時候,程維卻突然失聲痛哭,他一邊說著「這就是創業路」「謝謝弟兄們信任我」,一邊掏出了手機,播放《夜空中最亮的星》給柳青聽,在遼闊的夜空下,柳青內心瞬間被觸動。回程的路上,柳青告訴程維:「決定了,上路吧!」
當程維連夜發回柳青加盟滴滴的消息時,連一向敢想敢說的朱嘯虎都難以想像:「他居然能挖來柳青,我想都不敢想。」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也在那時發出了感嘆:「程維,中國這位年輕人不簡單。」
柳青加盟之後的滴滴,也迎來了最通宵達旦的一段時間:
幹掉搖搖招車拿下北京市場;
殺到上海跑馬圈地,拖垮大黃蜂;推出滴滴順風車,一舉拿下了估值達到10個億的微微拼車;燒錢死磕到底,成功和快的合併;推出滴滴代駕,逼得e代駕大幅裁員……
這種不能喘息的戰爭,塑造了程維和他的團隊無人能及的戰鬥力。但反過來看,這正說明程維堅韌的性格里,有一顆冠軍的心。
尤其是最後和Uber的生死之戰,眼看著Uber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程維開始變得非常焦灼。他專門成立了「狼圖騰」項目組,要求現在開始每個員工身上都必須散發「狼性」,用最有效的資源組織效率,去快速跑贏市場。
那段時間,程維每一個小時就會讓手下員工們過來自己的辦公室彙報,員工們就在辦公室呆著,每天運動步數竟也都達到了一萬步;程維還開始嚴禁員工開會遲到,哪怕九點鐘的早會,遲到一次罰兩百,到第三次就是五百,幾個月罰哭了不少員工;而且周末也不放過,幾乎每個周末程維都帶頭開電話會議,日更新戰況,討論到底怎麼打贏這場仗。
這場被程維命名為「閃電戰」的戰爭,在很多滴滴人心裡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這十個月,我每天感覺坐在一輛飛速行駛的車上,輪子都要飛出去了,但是我們還要踩油門,每天都驚心動魄。」
當終於「戰爭」結束,滴滴與Uber合併完成之後,所有人都有著長舒一口氣的輕鬆。誠如滴滴CTO張博所說,「這些年,幾乎天天都在打仗!滴滴就是一路戰鬥過來的。」從2012年到2016年,滴滴長達五年的市場爭奪戰總算短暫落下了帷幕。
程維始終掛在辦公室牆上的字,也擦去了「日拱一卒」。
同時,程維的話術也變成了「淘寶改變了購物,微信改變了社交,而我們,要改變出行。」
此時再順著這句話回顧滴滴這些年的發展軌跡,其實可以看出,滴滴行走至今的每一步棋,其實都是在以建立自己的體系為目的。
除了自有的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公交、租車、優享、單車、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滴滴研究院等業務外,還有和ofo的戰略性投資,和餓了么一起送外賣,和宇通合作打造的互聯網巴士生態,和招商銀行、中國人壽等合作的互聯網+金融,還有在外投資的Careem、Taxify、Grab、Lyft、Ola等等。
程維的想法是,「我幾乎每個月都會上線新產品,但並不知道哪個會開花結果,哪個不行我就會砍哪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滴滴或許只是一個打車軟體,而在程維眼裡,滴滴是一家大數據科技公司,他的夢想是希望推動智能和分享改變交通。
所以,滴滴的野心一直都是和騰訊、阿里平起平坐,而不是成為投資的附庸。反過來講,他也希望自己所投資的事物,自己能成為主導者。
這也是為什麼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在日後滴滴快的爭奪戰中「銷聲匿跡」迫而轉行離去,而程維能堅守至今的原因。
陳偉星會出於對投資人的信任與認可,把CEO的職位和自己手中絕大部分股份都賣給投資人呂傳偉,只為讓投資人對快的的投入再盡心儘力,他從來沒有想到,這個決定未來會導致他在之後的每一個時間節點、包括滴滴快的合併事件上直接失去控制權。
而在股權分配的問題上,程維卻永遠比陳偉星多著幾分思考,他從未喪失過對滴滴的控制。這是程維的智慧,也是程維的野心。
如果你關注程維,會發現程維經常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穿著簡單Polo衫,身形敦厚,講話溫文爾雅,是非常平和的一個人。很多投資人對他的評價也只有四個字:「情商很高」。
但其實他喜歡的事物,卻大都野心與狼性十足。程維是一位戰爭史的愛好者,平時酷愛談論戰爭,因為在他看來,「軍隊和戰爭能夠教你最極致的輸贏手段」。
每次開會,他也經常通過引述明末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的典故,闡述自己的想法。在滴滴公司的四樓有一個企業內部圖書館,圖書館入口的第一排書架,就是程維安置的清一色戰爭史書。
倘若你問他怎麼評價自己這幾年的滴滴之路,他也會用戰爭來形容,說滴滴前期的補貼大戰就像一戰的凡爾登戰役,塹壕戰太殘酷,所以後期和Uber的競爭就轉變成了二戰孕育出的閃電戰、還有武器戰術升級後的如同海灣戰的立體信息戰。
他深信滴滴面臨的競爭不比戰爭小,並且容錯率更低,所以即便很多戰爭書籍程維已經閱讀了好幾遍,但仍舊堅持翻閱,從中尋找教訓、經驗,也尋求最低成本的勝利方式。
所以當去年年底,王興決定做美團打車,並且已經開放了北京司機端註冊,喊出「滿20萬人就開戰」時,程維只用了五個字回應。
這五個字源於成吉思汗的一個故事。
13世紀,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曾派出一支商隊前往西方,路經中亞花剌子模國,商隊被殺害,後來成吉思汗派出的主使官也相繼被殺。於是成吉思汗決定西征,並派人給花剌子模國王送去戰書。當時他的部下寫了一封戰書,引經據典,詞藻華麗。而成吉思汗看了後,說全部刪掉,戰書只用五個字就夠了。
這五個字就是:爾要戰,便戰。
後來程維被媒體問及為什麼張一鳴在去年就已經要美團做打車,而你卻直到媒體公布才得到消息,是不是對競爭和環境變化反應不夠敏銳,程維也只用了五個字回答:我心中無敵。
現如今的滴滴,已經在出行領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壟斷地位。但他們從未停下腳步,在向著多行業與更遠處持續跋涉。
他們渴望構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讓每個人去到任何一個國家,都能用滴滴解決全部「出行」問題,或是打造地面上的星空聯盟天合聯盟,讓外國人拿出當地的軟體,在中國或他國就可以叫車出行,縱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APP,但能獲得最上乘的服務品質。
他們還渴望推動共享新能源汽車和配套服務體系,下力度研發並推廣智慧交通和無人駕駛,讓未來人們不用再需要擁有汽車,整個城市的汽車交通包括二手車管理買賣都可以交給滴滴來運營。
用程維的說法,「給滴滴一個機會,相信十年後,中國交通科技和服務水平將領先世界。」
即便背後依然走來了如王興一般的追兵,美團打車還有一周就將在北上成杭全面開站,並且也在暗搓搓地發展著自動駕駛技術,但對程維來說,這不過是場「小野心對抗小野心」的路邊戰爭,對他而言的更遠目的地,才是他與滴滴真正在走的征途。他甚至從沒把路邊戰爭放在心頭。
就像他在清華演講時,跟學子們說的那樣:「要敢想敢幹,做一個不負青春的有志青年,年輕人,就是要去改變世界的,絕對不能被世界所改變。」
恐怕也正是因為程維心中有世界,世界才會在那裡等他來吧。
推薦閱讀:
※Uber 將死?這事兒全賴你家的電鑽
※滴滴打車裡的車有什麼區別?
※摩拜單車初體驗,不錯
※共享經濟的發展
※怎麼在蒼穹(滴滴快的智能出行平台)查看以前計程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