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斯堡會議見聞錄

匹斯堡會議可能是分析化學領域裡最大的學術交流會與儀器展覽會,這個會議起源於美國賓州匹斯堡市,每年春天召開,基本就在幾個美國會展城市裡輪轉。匹斯堡會議規模近年來雖然在縮小,但去年也有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的14144人蔘會。今年在奧蘭多舉辦,參會人數也在萬人以上,要知道雖然坐擁環球影城與懷特迪士尼樂園,這個佛羅里達小城人口也不過二十多萬,要不是有發達的服務業支撐,這種規模的會議是很難協調的。

匹斯堡會議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功能,第一就是評獎,很多分析化學領域的獎項都是在這個會議上頒發;第二則是為了買賣儀器設備,很多儀器公司會選擇在這類規模很大的會議上發布新品,而確實也會吸引潛在買家,所以你可以預期這個會議的贊助費到最後是誰掏的;第三則是學術交流,除了學術報告、研討會與展板外,很多課題組或研究機構會選擇在匹斯堡會議上組織為期一兩天的短期課程來推廣自己的分析技術或理念,我目前所在課題組本來也準備了一組課程,但因為報名人數少而被取消了,不過會議方很大方地免了課程講師的住宿與註冊費用,雖然我不參與課程但也蹭到了很低廉的住宿協議價;第四則是為分析化學方向的學生找工作提供面試機會,學生的註冊費只有25刀,可以提前註冊提交簡歷,然後開會時招聘公司會給心儀的學生髮面試通知,當場面試;第五則屬於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會議會提供團體票去環球影城且一萬多人一來一住一走,留下的都是開支,我從機場打車去酒店,當地司機都很清楚我是來參加哪個會議的並推薦購物中心與遊玩景點,整個 international drive 上的酒店都有免費到達會場的大巴,15-25分鐘一班,會場也有電視直播且可以在酒店特定頻道看到,感覺套路已深,好聽了說是服務到位,不好聽就是宰客一條龍,因為有天坐 UBER 時司機小哥很直白的說很多地方就是宣傳出去讓你們外地人消費的,當地人根本不去,聽著耳熟吧?

其實國內也有個會議幾乎完全借鑒匹斯堡會議,沒錯,就是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同樣的評獎、展覽及學術交流整合於一體,我在北京讀博時就參與過,不過真的就是打醬油到展台收集小禮品去的,啥報告也沒有。這次來奧蘭多開會,老闆非要求投兩個摘要以防萬一,結果一個口頭報告一個海報報告,還都在一天,我又是剛從國內休假回去加拿大當天就又飛的美國,時差不說報告都是前一天晚上才準備好幻燈片,一遍沒練就上台講了(其實之前的報告也都是一遍沒練,因為每次練都不具備可重複性,不過起碼都會提前做好幻燈片)。後果倒也沒啥,因為報告在早上,聽的人少,主要就跟其他報告人交流了。但我發現海報報告其實更有利於學術交流,因為要立在海報邊上兩個小時而海報可以放一整天,其實曝光率比口頭報告更高也更累,而我以前國內開會都是貼上海報就跑了,沒意識到其交流的重要性。

我這次最大失誤就是在家過年過懶了,什麼也沒準備就跑來開會了,其實可以提前下載會議的手機應用標記想聽的報告,這樣可以省大量閑逛的無用功。不過好在還有個展覽,所以閑逛也不那麼無用,畢竟可以開開眼界,至少會議方提供了虛擬現實體驗區、答題抽獎與蓋章等遊戲供玩樂。此外,如果有打算聯繫的合作導師也可以提前郵件約見面,我則完全忘了半年後要失業這茬了。但其實還有個亡羊補牢的方法,我在聽完報告後會把問題記下來但不當場問(時間一般不允許),晚上回旅館寫郵件詢問,雖然找工作是沒啥用,但至少通過郵件交流可以讓對方知道你的存在。而且他們也確實會回郵件,畢竟你能提問題就說明去捧場了,在會議這種眾星雲集的場合有個聽眾也不錯。

然後就是社交了,我這個人比較獨,所以一般不會主動去跟人交流,這不是啥優點,不交流誰也不知道誰的。但開會忌只跟一同去的人在一起,那就完全喪失交流意義了,一般要趁會議跟之前認識的人打招呼然後去結識自己認可的人,像我這樣端著實際是吃了啞巴虧。不過好在我酒店跟其他同組的人不在一起,所以行動比較自由不用協調,這次會議國內的博士導師、答辯時主席及一些朋友都來了,異地見面更覺親切。此外也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基本都是做報告認識的,有很多前輩,也有博士生。交朋友這事是這樣的,一定要互相認可,否則交流起來會很不舒服,所以姿態是要低一些的,但如果感覺對方不吃這套,也沒必要死磕。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很多人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見到了。

其實來開開會也是了解學科動向的好機會,我觀察到很大的儀器公司似乎開始缺席匹斯堡會議了,一方面是可能贊助費要的多而回報反饋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分析技術目前似乎到了一個瓶頸。現在分析技術兩極化發展很明顯,要麼就是大到類似光源、冷凍電鏡這種根本沒法展出,要麼就是往模塊化、OEM、微型化及便攜化發展,大儀器公司在前者上有優勢,但會展上更多的卻是各種小公司,做的東西也都比較專一。值得一提的是大概有50多家中國公司參展,不過我感覺很多公司顯然沒啥經驗,對於會展中吸引有效客戶的手段完全沒有,但願他們能從海外同行那邊吸取點商業經驗,畢竟僅靠技術是賣不出去東西的。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一些微型泵,7號電池或 USB 供電,只有啤酒瓶蓋大小,感興趣的原因則是我一直覺得對於可穿戴分析設備,如果沒有穩定的採樣結果可重複性就有折扣,而微型泵就很有必要,特別是能跟充電寶等其他日常設備偶聯的介面對於野外採樣或可穿戴採樣非常有利。

學術方面我只能說這種萬人規模的會實在是很難找同行,但聽大佬們的報告可以感覺到他們都對 unknown unknown 也就是非目的分析感興趣,特別是 Hites 老爺子的報告就是這個題目,不過 Hites 的研究模型比較吃經驗與靈感,有著老牌科學家做研究的底蘊。新派科學家例如 Scripps 的 Siuzdak 更崇尚技術力量,連 IBM 的沃森都用上了。我也跟 NIST 的人交流了下,發現他們也還是保守的,不相信模型的力量更多喜歡標準品與標準譜庫。我隱約感覺到這種對立會持續下去,因為 AC 主編的發言也是保守派的,而會議很多短期課程卻是關於統計模型或化學計量學模型的。伴隨人工智慧的崛起,分析化學可能面臨認知上的對立與革命,我自然不屬於保守派,但統計模型中不確定性也確實是傳統分析化學家完全無法接受的,有的則是他們還沒意識到的。工業界的人則似乎對非目的分析不感冒,更多是傳統高通量與目的分析的實際問題。如果真的要說個趨勢,我想大概就是當今分析化學更多面向了生命科學與其他應用科學的實際需求,很多方法論上的革新都有著很具體的實際問題對應。

類似這種綜合性大會,好的報告一定要把背景知識說清楚,我聽到幾個報告都十分具體,術語一大堆,這種報告我個人只能選擇放棄且我感覺報告人就沒打算讓別的學科的人有機會聽明白。相反,有些報告也許並不執著於列上所有的研究成果,但起碼一個故事講圓了,也讓聽眾聽懂了,那就是有效交流。有時我感覺很多研究人員自己一騎絕塵跑得太遠,其實也不利於自己成果的展示。當然,這也是某種策略,我覺得學術水平沒到某個層次時最好別用,除非你很清楚你在幹什麼。

其實我15年後就一直沒參加會議,一方面是我自己也在轉行,另一方面則是我一度覺得學術會議很低效。其實即使參加完匹斯堡會議,我依舊感覺學術會議上的交流是相對低效的,但很多會議模式確實比我之前參加的會議要更好一些,不過我覺得實時在線交流其實更合適,很多學科有著自己的郵件列表幾乎每天都在交流,而實驗性學科因為屬於勞動密集型的所以會議交流可能更多,但我覺得伴隨技術進步,會有新交流方式出現的。

此外,我這次開會報告前在英文博客(Pittcon 2018 - Miao Yu | 於淼 )上也發了個提醒,算是一種新嘗試吧。因為女友在美國,我下半年也確實需要在美國找個博後或業界研發科學家,個人傾向於組學數據分析,特別是環境與健康方面的應用與質譜相關數據分析,其他類型的數據分析例如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也涉及過,簡歷(dropbox.com/s/9qx4ty4bq)跟 github (yufree (Miao YU)) 一直都在網上掛著,如果您有合適的推薦,歡迎留言,十分感謝!我也一直想試試走自薦途徑能否用來找工作。


推薦閱讀:

TAG:分析化學 | 學術會議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