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報速遞:守得雲開見月明,華菱鋼鐵
筆者是一個天文愛好者,喜歡在晴朗的夜空出去拍星星。不過,前些年由於空氣質量不佳,經常驅車跑到山上發現漫山遍野的霧霾。
如圖,這是筆者拍攝的2015年的雙子座流星雨,當時的空氣質量指數超過300,近處的山頭都被厚重的霧霾所淹沒。
在以前,這種天氣幾乎是常態,而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作為天文愛好者是非常鬱悶的。
然而,2016年以後,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進行,小規模的鋼廠、化工廠紛紛關閉,藍天白雲變得多了起來。我在2017年拍攝的銀河就是另外一種狀態了,如圖這是距離市區很近的一個山頭拍攝的,空氣卻很清澈,所以銀河異常清晰。
空氣指數,明顯越來越好轉了。
在人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的同時,鋼鐵行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無數的小鋼廠倒閉,大鋼廠紛紛裁員轉型。
A股上市公司的鋼鐵企業也未能幸免於難,不少鋼鐵企業由於連續虧損,戴上了ST的帽子。為了儘可能的減少虧損,大部分鋼鐵企業都變更了會計估計,從折舊、壞賬準備等財務項目中尋找一線生機。
由於鋼鐵企業通常是重資產,動輒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因此折舊率的變化對利潤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不少企業通過折舊率做文章,將虧損做成了盈利。
不過更多的鋼鐵企業,任何財務花樣都無法挽救不可避免的虧損,比如華菱鋼鐵。
連續兩年虧損後,背著ST重負的華菱鋼鐵終於迎來了春天,並早早的在A股第一批公布了扭虧為贏的年報:
2017年公司積極把握鋼鐵行業發展的窗口期,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品種研發、結構調整、內部改革等各項工作,企業運營效率和競爭力明顯增強。公司全年粗鋼產量1,732萬噸,鋼材產量1,666萬噸,分別較歷史最優水平增長12%、12%;實現凈利潤52.9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21億元,分別較歷史最優水平增長157%、156%;報告期末資產負債率較年初降低了6.36個百分點。
一般而言,第一批(2月底之前)披露上市公司年報的,通常都是業績奇佳,非常自信,並且財務團隊實力強勁的。當然,也有極個別破罐子破摔的ST,早死早超生的節奏。
所以我看到華菱鋼鐵華麗的年報的時候,是非常震驚的。作為一個曾經的上市公司報表人員,深知報表出具的越早,造假的空間越小。這家公司,竟然交出了53億凈利潤的年報成績單,而上個年度,還虧得一塌糊塗,擔心會不會退市。
那麼,2017年發生了什麼?
從天文愛好者的角度,體會最深的就是天氣變好了,霧霾天大大減少了。相比往年,拍星星容易的多了。
PM2.5逐漸下降的背後,是傳統工業企業斷臂求生的血淚史。
一、華菱鋼鐵的摘帽之路
早在2010年,華菱鋼鐵的營業利潤就開始是負數,在政府補助的大力幫助下,才避免了凈利潤為負。鋼鐵企業包袱沉、負擔重、盈利能力差是多年來的事實。也正是基於此,國家下決心進行供給側改革。
2015年,數億的政府補助都無法對華菱鋼鐵的業績「保底」,巨虧40億,2016年繼續虧損15.5億。
2017年,開始逆轉。
毛利率迅速攀升到了13.82%,凈利率達到了6.92%,這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普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資產負債率也得到了優化,2017年資產負債率80%,為近年來最低。
2017年,宏觀經濟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長好於預期,鋼鐵行業下游需求復甦並略有增長;得益於國家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徹底取締「地條鋼」、嚴抓環保限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強有力推動, 鋼鐵市場供需關係明顯改善,市場競爭回歸良性,鋼鐵行業經營形勢好轉。
2015年以來,鋼鐵去產能效果十分顯著。2016年我國完成鋼鐵去產能約6500萬噸,2017年完成約5000萬噸,合計1.15億噸。2018年計劃提前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上限,預計2018年將完成2500萬噸去產能目標。在國家大力去產能的同時,鋼鐵行業形成新的供需格局;鋼材價格一路上漲,以螺紋鋼為例,螺紋鋼現貨全國均價從2017年初的3,310元/噸一路上漲至年末的4,092元/噸,帶動鋼鐵行業2017年全年盈利能力增強。2017年末,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企業總數9,224家降至8,545家,而虧損面從16.62%卜_降至15.27%。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能被淘汰,行業利潤向大型鋼企轉移集中,這其中,上市鋼企最為受益。
華菱鋼鐵的產品,相當一部分用來船舶製造。2017年,是船舶業復甦的一年,華菱鋼鐵受益匪淺。
二、華麗業績之後的陣痛
2015年,鋼鐵行業迎來了歷史最低谷,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鋼鐵行業虧損超過645億元,會員鋼鐵企業鋼鐵生產主業連續12個月虧損,全年累計虧損1000億元以上。
其中,民營企業佔中國鋼鐵產能大頭,大概佔到將近60%,國有控股產能只有40%。上市鋼鐵企業以國有控股為主。
在2016年12月8日至10日的中國鋼鐵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暨中聯鋼年會上,原冶金部副部長,全聯冶金商會原名譽主席趙喜子表示,全國4500萬噸鋼鐵去產能任務,河北省佔了三分之一;在河北省1600萬噸鋼鐵去產能中,97%是民營企業的產能(12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
去產能去掉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和一個企業家,還有依附於企業的員工。民營鋼鐵企業倒閉後,大量的下崗員工被分流。
而國有控股的鋼鐵企業,一樣下狠手裁員。
公司2016年末在崗職工24,414人,比2014年末減少1.2萬人以上;2017年末公司在崗職工22,666人,較2016年末減少1,748人。按照公司計劃未來將繼續縮減人員,計劃2018年末人數控制在1.8萬人左右。按人均10萬元的年收入計算,僅此一項,將為公司節約6億元人工成本。
有財經分析人士指出:把更多去產能任務壓在了民營鋼企身上,相對減輕了國有鋼企去產能壓力,使不少生產能力喪失、虧損嚴重、難以發揮作用的國有鋼企得以苟活,不利於國有鋼鐵殭屍企業儘快出清,影響鋼鐵去產能持續推進,造成國家鋼鐵生產資源更多大浪費,極不利於鋼鐵產能結構儘快優化。只拿民營鋼企開刀的最大危害是國有鋼企依然佔據絕對比重的金融資源,使銀行不良資產無法盤活,久而久之,會加大銀行業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而使鋼鐵去產能陷入更加惡性循環怪圈。
三、漂亮業績後的隱患
1、曖昧不清的關聯方借款
2017年11月1日公司發布公告《關於控股股東華菱集團向公司提供借款的關聯交易公告(公告編號:2017-78)》,控股股東華菱集團向公司核心子公司提供借款共100億元,用於其償還負債,同時借款可根據子公司資金需求分批支付,借款利率為3.5%/年。
在鋼鐵行業業績爆髮式增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情況下向大股東借錢似乎不合常理,而借款利率與銀行同期利率相比並不低。
2017年,公司收到關聯方拆入資金78.82億元,同期又向關聯方發放委託貸款32.68億元。
關聯方導來導去的借款眼花繚亂,讓人霧裡看花。
2、金額巨大的關聯方交易
2017年,關聯交易金額為186.74億元,2016年為127.71億元,同比增長46.22%,2015年為92.67億元,同比增長37.81%。關聯方交易的增幅相當可觀,由於關聯方交易存在著利益輸送的嫌疑,如此巨額的關聯方交易的必要性,難免憂心忡忡。
3、有錢後的生活
公司購買返售金融資產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中金額達7.42億元。理財產品4.5億元。
不去還債,卻到處買理財和金融資產,然後向大股東借錢,該企業的財務戰略讓我有點莫名其妙。
雖然資產負債結構有了一定的緩解,但畢竟還是80%的資產負債率,好不容易賺錢了,背了一屁股債卻不去還。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有錢人的日子看不太懂,稍微還點債,也能緩解18.7億的利息支出啊!
對於上市公司財報的分析,歡迎通過我的公眾號進行諮詢。
公眾號:詩與星空
推薦閱讀:
※未來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
※從衛計委的微博說起:非洲驢的叫聲和東阿阿膠的毛利率
※找代辦公司註銷常見的問題
※2017年報速覽:新鳳鳴的存貨
※美尚生態,聽說你們村的高新技術認證過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