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YOO專題 | 影像的思辨與迷戀:從錄像藝術到藝術家電影
影像的思辨與迷戀從錄像藝術到藝術家電影
早期的錄像藝術和實驗電影有著反「敘事(故事)」的傾向,戈達爾在《電影史》中也有類似的表達,這同中國八十年代的先鋒文學有著類似的脈絡。而現在的藝術家、詩人們則拍起了紀錄片、電影、故事片,這種策略變化與迂迴耐人尋味。本期專題以動態的影像藝術為話題,我們將邀請策展人董冰峰分析國內的錄像藝術和獨立電影,藝術家馬秋莎談她的錄像藝術創作,藝術家方璐分享《廣州新語》和錄像局的形成,藝術家陶輝、辛雲鵬解讀他們影片新作,「藝術家的電影」創辦人陳友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特別邀請北京藝術實驗室創辦人、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Film)策展人李振華,來梳理連續五屆光映現場展區的策展主題與傾向,以及撰稿人張一對馬修巴尼《重生之河》的解讀與評論,並邀請資深媒體人參與,與相關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機構等共同探討這一形式背後的深層思考。
1965年,白南准購買了索尼Portapak相機的當天,拍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錄像作品,他在錄像中不斷把夾剋扣上又解開,名為《扣子偶發事件》,典型的激浪派風格:通過實驗性高於美感性的藝術實踐,試圖打破藝術與日常的界限。
同年,安迪?沃霍爾《磁帶記錄》雜誌的出版商理查德?埃克斯特將一台攝影機借給,沃霍爾將鏡頭對準工廠女孩伊迪?塞奇威克,她身後的屏幕上在播放她自己的錄像,同時,她在和鏡頭外的人交談對話。這個叫做《外與內》的作品,持續了沃霍爾關於連續性和複製性的探索。
白南准 扣子偶發事件
安迪?沃霍爾 磁帶記錄
2016年,「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先後在北京和廣州展出,上面兩個作品便是展覽的開始。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移動的時間」梳理過去50年(1965-2015)對西方影像藝術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的作品;「屏幕測試」則由中方策展人呈現,回顧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策展人凱特琳·多爾蒂表示,展覽意圖全面勾勒國際錄像藝術的發展歷史。
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的藝術家追隨這一經驗,越走越遠。到1970年代,藝術家大量使用錄像,不僅是作為對於藝術的記錄方式,它更成為一種嶄新而獨立的藝術形式,甚至與藝術史發生關聯。
毛晨雨 擁有
具體到國內,從「錄像初生」到「媒介實驗」再到 「電影轉向」, 錄像藝術經歷著幾個階段:1980年代在華人區域中發生並形成一種自主的藝術媒介與文化命題,伴隨著1990年代個人電腦及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也包括中國的「獨立電影運動」和實驗電影潮流的影響,使「錄像藝術」在中國大陸呈現一種不斷擴展中的美學實驗;到了今天,藝術家拍攝電影作品,或電影導演製作以空間表現為形式的「電影裝置」,則日益成為當下「影像藝術」(Moving Image)發展的主題。影像不僅是一種當代藝術的媒介,更表現為一種強調見證與記錄、具有社會參與和行動力的重要方法論。除了藝術家的創作,同時出現如錄像局、藝術家的電影、草場地工作站這類專註於動態影像的組織與機構,我們會看到所謂「錄像藝術」實際上一直在開疆拓土,它的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其誕生時候所涵蓋的範圍。
王兵 原油
朗西埃在分析戈達爾的《電影史》時寫道:他用兩種方式總結這個歷史。第一個即是好萊塢夢工廠,「這樣的工廠,就是共產主義竭盡全力夢寐以求的」。第二個則是對電影未來的一種判斷,取自於影評人米歇爾·穆爾萊的名句:「電影取代我們的目光給我們的慾望提供了一個世界。」
讓-呂克?戈達爾 六乘二
並進一步指出,戈達爾因此建立了兩個主題。一個是烏托邦的轉移:好萊塢夢工廠是對二十世紀烏托邦——機器新世界的沉降或騙取。另一個則是電影的背叛,為了轉變為幻術機器以服務於「史事」(好萊塢劇本中的故事和獨裁者為了讓人民順從而捏造的歷史),放棄了使現象發生關係的視覺機器的使命。《電影史》因此是一項救贖工作:戈達爾的片段化處理方法是想把服從於「史事」的影像的潛能解放出來。在影片、攝影、繪畫、新聞片、音樂等作品之間創造了新的關係,它通過回顧讓電影扮演了因服從「史事」工業而背叛的啟蒙者和溝通者的角色。
從這一角度來說,實驗性的錄像藝術、藝術家電影或獨立紀錄片,正是延續著這其中的核心基因。一個題外話,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青年導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獲得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可惜的是導演已於半年前自殺。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涉及到導演與投資方關於片子長度的爭議。暫且不論事件,單從作品自身性質出發,如果這是一個實驗電影或者錄像藝術,比如馬修巴尼或蔡明亮的長片,時長問題還是否如此重要?
讓-呂克?戈達爾 電影史
朗西埃在那篇文章里繼續分析戈達爾對救贖形式的實現:他想讓影像擺脫故事工業的束縛。但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必須重新建立兩種關於影像的不同觀念的統一性,即對他來說影像是直接印刷的聖像符號(icone),在其唯一性中呈現感性世界的輪廓,但影像也是把所有其他事物引向無限的信息符號(signe)。戈達爾既想要那種見證事物誕生的目光的力量,也想要廢黜觀看中心性的機器目光的力量,以讓事物與其他事物展開交流。而現在的藝術家們則在重新思考這一矛盾:「藝術家的電影」即旨在把「不同當代藝術家的影像觀念及語言以電影短片這種更具親和力的方式推介給藝術圈外更多的觀眾」,——而這一矛盾或者說複雜性,或許正是藝術家們所要面對的問題,以及對影像迷戀之所在。
馬秋莎 我所有的銳氣源於你的堅硬
本期專題以動態的影像藝術為話題,我們將邀請策展人董冰峰分析國內的錄像藝術和獨立電影,藝術家馬秋莎談她的錄像藝術創作,藝術家方璐分享《廣州新語》和錄像局的形成,藝術家陶輝、辛雲鵬解讀他們影片新作,「藝術家的電影」創辦人陳友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特別邀請北京藝術實驗室創辦人、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Film)策展人李振華,來梳理連續五屆光映現場展區的策展主題與傾向,以及撰稿人張一對馬修巴尼《重生之河》的解讀與評論,並邀請資深媒體人參與,與相關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機構等共同探討這一形式背後的深層思考。
?雲鵬 / 葉秋森 《雁棲湖》
陶輝 《私人的城市》 | 電影預告
方璐 《廣州新語》 | 電影預告
點擊以下標題、圖片可閱讀精選內容
ARTYOO 深度 | 王興偉24和44歲的自畫像
ARTYOO 大眾 | 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於瀛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本科四年制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理學學士學位,想考2017年研究生,有哪些方向可以選擇?拜求大神解答?
※這個復古相館,「不照今生,只拍前世。」
※請教專業人士CT輻射損害問題?
※哪些電影具有「4:3不可替代性」?
※LEE LEE NAM | No Zuo No Die,請停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