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關於「透視」的專業課,需要認真聽……

開課啦!!!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透視。

談起透視法,很多朋友印象里它就是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發明的」焦點透視法」。焦點透視法理論的形成與建築學密不可分,「

一個畫家用一個平面去截取視覺錐體,無論這個平面是牆壁還是畫板,他所看到的視覺錐體的橫截面就是一幅繪畫。」——《繪畫論》 阿爾伯蒂

(視覺錐體 Nicéron, La Perspective Curieuse, 1663)

早期的藝術家並不具備透視的繪畫方法,無論如何直接描繪畫面,所運用的透視始終會有偏差,而運用「暗箱」畫法所完成的作品則完全不需要這樣的擔憂,因為這樣的作品就是對真實場景的實時投影,是最精確的透視效果。

「暗箱」

一般的做法是畫家將自身置身於一個全封閉的箱子里,找好需要繪製的內容,在針對性的開一個小孔,使所需要的畫面內容能通過這個小孔展現在「暗箱」中的箱壁上,畫家自己就可以在這面箱壁上鋪上一張紙,並根據倒影描繪圖像。

現代繪畫在透視上的飛躍發展大概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這一變化最根本的是科學透視理論的發展和運用。

比如這幅卡拉瓦喬的成名作——《賭博》。作品中描繪了小男孩深陷賭博騙局,被兩人合夥欺騙時的場景。

畫面中兩個出千這的動作刻畫細緻,三人表情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的心理活動:小男孩認真的看牌並思考;男孩身後的男人暗打手勢,表情緊張又盡量不去伸張;對局者已知曉男孩的牌,在一手悄悄換牌的同時表情卻鎮靜自若,不被男孩察覺。

在細節方面各個人物身上的衣服、褶皺甚至帽子上的羽毛細節都被表現的淋漓精緻。整幅畫面帶有一種華貴的光彩,絲毫沒有這是一場陰暗、骯髒的的騙局的感覺。

《賭博》(卡拉瓦喬 《賭博》 90x112cm)

卡拉瓦喬的許多作品極具寫實性,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以當時的技巧與對透視的理解所能完成,因此有學者認為這種他的畫中中這種真實的表現效果便是通過一種「暗箱」的方式描繪的。

當然,沒有確切的事實證明他確實是在「暗箱」中創作,但他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光影效果、透視比例以及畫面的精細程度都遠超當時的認知,而他蝸牛般的作畫速度則可能是他把大量時間花在他的「暗箱」中而導致的。

那透視的技法有哪些?不妨先來欣賞一下這幅作品。

《死去的基督》,安德里亞?曼泰尼亞,15世紀末期

不知道大家發現里沒有,在這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中,基督的身體看起來很短,而腳顯得比頭還要大。當時透視法才剛剛被發現,這樣的表現方式令觀眾十分吃驚。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講的其中一種透視技法——短縮透視。而這幅作品運用是前視縮短(使得物體看起來比真實的大小要小,這是創作後縮的幻覺方法)是線條透視法的典型例子。這個詞語時常用於人體,當其以某種姿勢出現時,其身長明顯縮短,依據這個原理,離你最近的部分大於離你較遠的部分。

16世紀中期,喬治·瓦薩里提出了短縮透視的概念,這個概念在世紀的更迭中幾乎絲毫未變地被保留了下來。阿富蒂諾理論定義這一透視技巧就像「事物全部被縮短,沒再視距和視高",但「物體大小、周邊環境、陰影和光線都使官看上去好似更加接近觀賞者」。

迪克·萬巴布倫《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 荷蘭國立博物館

畫面展示的是普羅米修斯遭受懲罰的場景,因為他將取火的方式透露給了人類。從畫面的設計中可以看出,畫家在羅馬期間受到卡拉瓦喬畫風的影響,並將此風格延續到自己的畫作中。

萬·巴布倫通過描繪這個遭受巨大折磨的身體,展示了他運用短縮透視的能力;顯著的光影效果凸顯出受盡苦難的扭曲面孔,同時也促進了透視技巧的展現,畫家利用這點表現出了充滿諷刺色彩的場面。

愛德華·馬奈 《死了的鬥牛士》美國國家藝術館

畫面中呈現的人物身體不但變窄,而且還被拉長了:在這幅畫最原始的畫面中,畫家本想展示一隻位於畫面中央的鬥牛,在背景處安排三個鬥牛士的屍體,後來馬奈安排了一具比鬥牛還大的鬥牛士屍體,這具位於近景中的屍體比起其他的屍體尺寸大了很多,有稍許不成比例的感覺。

人物身體的色彩凸顯出強烈的側面短縮透視惑,並不明亮的背景使得鬥牛士的身體色彩十分灰暗但卻十分清晰。襯衣和襪子白色的部分、昵絨布萊卡的紅色以及面部和手的淺紅色與衣服光亮的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明暗手法使畫面充滿了悲劇感。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婚禮堂》中央圓頂 曼托瓦,總督宮

仰視角透視屬於透視的一種形式,畫家通過在畫作中使用這種手法來實現一種視覺欺騙的效果,它通常被用於對人體或真他事物的表現,使其有從下向上看的效果。

這幅《婚禮堂》是宏偉的幻術透視的例子,其中的縮短透視是經過深思熟慮,被準確地運用在了建築元素以及畫中的人體上。在圓頂的中央出現了一片藍天,還有一朵巨大的雲。精巧的構圖由極具畫面感的圓頂大陽台和場景光線的布置進一步凸顯出來。

為了使觀賞者感受到從下到上的視覺效果,畫中人物的身體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形,尤其是這個坐在柵欄外面的小孩,他的身體變形顯得尤為明顯;畫家運用了同樣的方式仔細觀察並研究了自然元素,如這個小孩手中的蘋果以及木盆中栽種的橙子樹。

安德烈亞·波佐,《聖依納爵的榮耀》,羅馬,聖依納爵堂

中央的人物清晰明凈,他們被放置在由唯一視點衍生的透視圍欄中,描繪了一片由自然到超自然的壯麗風景。

拱形圓頂的中央呈現的是聖依納爵與耶穌的會面;這神聖的一幕清晰地呈現在一片超自然的空間中,畫中的人物看上去距離觀賞者十分遙遠,為觀賞者創造出身處無盡空間的感覺。

圍繞中心畫面的建築框好似為畫面鑲上了畫框,突出了畫家超群的繪畫才能。十分深遠的空間完全遵循16世紀的透視原理,這是由智慧創造出的結果。畫家用鳥瞰的角度展現畫中的天使,描繪出從凡間到神界、由理想且魔幻的景色過渡到真實風景的效果。

畫中的人物坐在兩側的圍欄上,講述了四個部分的寓言,即聖依納爵會的成員正在完成他們身為使徒的任務。

在這位畫家的作品中,透視結構都是憑藉豐富的繪畫經驗構建的:在牆上建立一個網格線,然後利用唯一的光源和視點使背景畫面充滿奇幻的效果。

《聖阿格尼斯被送入天堂》喬瓦尼·巴蒂斯塔·高力

這一魔幻的技術主要用於拱形圓屋頂的壁畫中,通過這一神奇的技術,可以便屋頂的牆面上看上去好似另外一個空間。在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畫作中,因為有了安德烈亞·曼特尼亞以及18世紀的喬瓦尼·巴蒂斯塔·高力這些大師對仰視角透視畫法的運用,畫作才能達到精彩的視覺透視效果。

來自公眾號:弘雅書房


推薦閱讀:

熊乃瑾有哪些作品?
不可思議,雕刻在葉子上的藝術
[潮流快思慢賞]人挑衣?衣挑人?
人工智慧稱霸圍棋,下一步將挑戰藝術,畫家們危險了
參遇話刺繡(五)工堅技精譽天下的蜀綉

TAG:藝術 | 藝術史論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