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悠遊歐洲(十一)雅典
DAY18 逛!吃!買!
吾日三省吾身,今天逛街了嗎?吃胖了嗎?剁手了嗎?
希臘 雅典
8°C—16°C 晴
雅典嘛,該去的地方前兩天都去過了,今天突然沒有了行程安排和計劃,整個人無所事事的,悠閑極了。
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飯,我們就沿著雅典街頭走一走。雅典的行道樹除了植株比較矮、葉片比較細的橄欖樹,就是高大且碩果累累的橘子樹。果樹枝頭都結滿了小橘子,黃澄澄的,個頭飽滿,特別好看。作為一個柑橘類水果中毒症的晚期患者,真的很想扒下來吃。所以你可以想像當我發現這個橘子只能看不能吃的時候,內心是多麼崩潰。幸虧自制力強,要不然明天的騰訊新聞社會版就要出現「中國遊客因街頭果子不能吃,怒砍雅典橘子樹」這種新聞了……
除了酒店也不知道朝哪個方向到處亂逛,不一會兒就到了雅典的舊國會。這種頗具意義的建築外邊居然也沒個標識什麼的,但是這氣派的屋頂和柱子一看就不一般——果然,Google Map上顯示著這裡居然是舊國會。不過現在沒開門,不知道如今用做什麼用途了。
希臘 雅典 普拉卡
Πλ?κα / Plaka
繼續西行,很快就到了普拉卡區。這是雅典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有著迷宮般的街道和古老的新古典主義式的建築,大多來自19世紀。而且因為鄰近雅典衛城,所以普拉卡也被稱為「上帝的鄰居」。
這裡的絕大多數街道都已經不再對汽車開放,轉而成為了購物休閑的步行區。這裡是餐廳、紀念品商店和咖啡廳聚集的地方,也是來希臘旅遊的人們必逛的地方。
也不知道怎麼走的,反正就是走到了經常被稱為「女人街」的Ermou街,也是雅典最有名一條購物步行街了。街道兩旁分布著各種各樣的精品商店和精美的小店,各種品牌的專賣店也很多,但貌似沒有那種很豪華的大型綜合商城。
1月3日的商店街早就沒了元旦時的靜謐,各大商店都在九十點鐘陸陸續續開門營業,假日中的人們也是拖家帶口地出門掃貨。不知道是聖誕打折季還是新年打折季,反正街邊每家商店都依然還掛著大大的SALE,熙熙攘攘的人群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之前旅行那麼大一圈,因為懶得扛所以一直都沒買東西,直到今天終於可以撒開了把想要買的東西都買上了(雖然也沒啥想買的hhh)。
一個上午,雖然沒有達到街上大包小包的平均水平,但我們手裡到底也是提了幾個小袋子的。
在Ermou街的盡頭,還有一個古老的精緻漂亮的拜占庭式小教堂——Kapnikareas教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小噴泉邊有不少歇腳的遊人,還有飛來飛去非常歡騰的鴿子,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地方呢。
雖說普拉卡經過了大規模商業化的改變,但這裡其實仍算得上是一個居民區。在普拉卡,不僅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商品體驗到希臘的民族風情,各種不同的集市也體現著當地人真實的生活。比如那種深藏在小巷中的餐館,一看就不是專門為遊客服務的,就像四川的蒼蠅館子一樣。我們就專挑小巷走,反正仗著手裡有導航也不怕迷路,結果還真給我們找到一家上百年的餐廳。正好中午12點也該吃午餐了,於是我們就坐下來又品嘗了一把當地特色的食物。
今天我學乖了,點的咖啡是濾滴咖啡,沒有咖啡渣的那種,是熟悉的順滑口感。主菜則選擇了肉丸配番茄醬汁和米飯,以及羊肉的Kebab,其實就是烤串啦,肉大塊一點的那種。說是肉丸其實是肉腸,澆上醬端上來的時候長得實在是不怎麼吸引人,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沒法把它拍成天仙。但是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然而最棒的是下面其貌不揚的米飯,它是熟的!不夾生的!!!
熟!!!的!!!
你簡單的想像一下來自南方一頓不吃米飯就感覺沒吃飯的人,在歐洲吃到的米飯都是夾生的那種絕望,然後在離開歐洲的前一天終於吃到了全熟的米飯的那種欣喜若狂!!歐洲的米飯吃起來總覺得是夾生的原因,一是因為大米的品種,而是因為烹飪的方法。不用高壓去煮,直接把米丟進鍋里加高湯咕嘟嘟煮開,所以米芯子裡面總是有點生生的,不是我們亞洲人喜歡的口味。但是這家米飯真的好棒棒哦,可能是用了神器——電飯煲吧hhhh
當然更棒棒的是雅典人最日常的食物——烤肉。大塊的羊肉經過腌制不再腥膻,大火烤制將肉汁都鎖在了酥脆的表皮之下。中間串著幾片彩椒,在肉類滲出的油脂中變得非常爽口鮮甜。
配上的蘸料是經典的黃瓜酸奶醬和重口味的芥末籽,一個清淡一個濃烈,一盤菜吃出兩種味道。炸過的土豆片吃起來嘎嘣脆,像在吃薯片一樣。小巧的烤饢經過發酵之後內部中空,雖然看起來蓬鬆但其實特別飽肚子。撒上孜然等佐料,就算是光口吃都能感受到小麥的鮮甜和調料香味中濃烈的異域風情。
吃完午餐在普拉卡繼續逛逛,老城區里可以買到很多特色的紀念品。除了常規的明信片、冰箱貼之外,還有希臘最出名的橄欖製品——橄欖油、橄欖皂,以及各種含有橄欖和驢奶成分的護膚品,都是純天然的東西,上臉非常清爽舒服,大力推薦!
希臘 雅典 風之塔
Tower of the Winds
普拉卡除了商店和餐廳之外,其實衛城、Agora等等敘述著神話及古文明光輝的遺迹,也全在這一區。從老城區出來,不知道怎麼東逛逛西走走就到了風之塔。
這是一座八角形的大理石塔,在古時候通常作科學用,比如用作滴漏、日晷、風向標。在早期基督教時代,這裡也曾被用作拜占庭教堂的鐘樓——總覺得好像歐洲的每個塔樓、古建築都曾在基督教時代做過宗教用途。
塔身繪製了8個風神的形象,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八個方位。它曾經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9世紀才由希臘考古學家完全挖掘出來。據說在塔的內部有一個滴漏,是由衛城流下來的水驅動的。
作為古迹,風之塔也要單獨收門票,冬季3歐/人,夏季6歐/人,也包含在通票里。不過這片遺迹真的就是入目所及的那一小塊,感覺並不需要在裡面走一圈。
Plaka真的聚集了各種膚色的人群,是一個文化非常多元的地方。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兒的人們是非常友好的,比如我在買橄欖油產品的時候,店裡的雅典小姐姐一直笑眯眯,特別興奮地在跟我交流護髮心得。
小姐姐:WOW你的頭髮真棒!又黑又直真讓人羨慕qwq 平時怎麼保養的???
我:……啥也沒幹就這麼隨便長長啊。
小姐姐:REALLY?!(一臉難以置信)你們亞洲人的基因實在是太棒了(絞手絹)我們希臘人平時都會用橄欖油塗在頭上做發膜blablabla……
哎,小姐姐真可愛,明明就長了一頭濃密的紅髮,在太陽下閃閃發亮好看的不得了,居然還偏想整黑了……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呢qvq
但是和世界人民交流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防騙啊……如果有人(不是種族歧視,但客觀事實就是這個騙錢的伎倆通常是黑人在用)手裡拿著一堆七彩的小手繩要送給你,千萬不能收。
他們通常上來會先搭個訕,先誇你兩句,然後問你來自哪裡。得到答案後就會開始瘋狂誇獎你的祖國,又是喜歡文化又是喜歡那裡的人,並且一再表示「We are friends! We are family!」。第三步是為了歌頌著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偉大友誼,要送你個禮物,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小手繩。
一旦他幫你戴在手腕上了,那麼最後一步——要錢,就要開始了。Thank you是絕對不夠的,錢包至少要為這場跨越大洋的友誼出點血。不光是雅典,這個在羅馬其實我也遇到過,反正就是全球都有,自己要注意。我在風之塔的時候就看著一對來自英國的老夫妻,完整的經歷了這一段表演。在被要錢的時候他們紛紛搖頭,並且準備把手繩還回去,結果被按住了。最後拗不過還是掏了2張20歐,黑人還想再要結果老爺爺發火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黑人人高馬大的,往你跟前一站要你掏錢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給,而且給的應該還不少(尤其中國人,他們可能會要的更多)。所以還是要自己注意,像我就是直接義正言辭地拒絕,「Thank you. NO」,三個單詞,言簡意賅直接拒絕,就不會有後續一大堆事情啦!
希臘 雅典 普拉卡
Πλ?κα / Plaka
又回到普拉卡,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酸!奶!
為什麼說吃呢?因為希臘酸奶都是稠稠的嘛。而且因為之前已經喝過正常狀態的酸奶了,這回就嘗試了Frozen Yogurt,其實就是平時我們在國內也能吃到的那種啦。自己拿個小碗,裝好酸奶然後選要加的Topping,最後稱重計費。
希臘酸奶和我們普通的酸奶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實希臘酸奶就是過濾掉乳清的酸奶,更濃稠,口感更綿軟順滑,甚至近似奶油。它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更高,而碳水含量更低,很適合健身的人群。只不過現在國內市售的希臘酸奶大多都添加了大量的糖,所以也絕對沒有商家吹捧的那麼神。不過在希臘本地喝到的酸奶是絕對正宗,畢竟口感粘稠而且什麼味道都沒有,不加佐料簡直是難以下咽的程度,即使口感好也拯救不了這個迷醉的味道。
不過加了一堆Topping的酸奶真好吃啊,作為零食比那些油炸食品健康多了,喜歡!
希臘 雅典 Attica
Attica
在雅典的最後一站,是大型百貨商場——Attica,就在我們酒店的後方。
Attica是「歐洲最佳百貨商場」,同樣獲此殊榮的還有倫敦的哈羅德百貨、巴黎的老佛爺百貨等。這個現代化的一站式購物中心裡入駐了超過850個品牌,要買的一切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從彩妝、香水,到服飾、箱包,再到首飾、鞋子……應有盡有。
打折季里更是了不得,平時打個九八折都不得了的國際大牌動不動就是七折八折。這個折扣不是品牌給的,而是Attica商場給的。大概每個百貨商場都有這麼個需要清空庫存的時候吧。
六折的Burberry、七折的Versace、八折的LAMER……這個折扣力度真是太有誠意了,在法國幾乎沒怎麼見過打折的我真是感動的兩眼淚汪汪。看大家都在瘋狂掃貨,同樣的東西比法國可能要便宜了10%甚至更多,而且還可以退稅。消費基數不同,退稅的比例不同,最高稅率好像可以退到19%還是24%呢。不過在Attica購物退稅要到機場去退,但是在Attica附近的那些專賣店買東西倒是可以當場退稅,這對於趕早班機在機場沒時間慢慢排隊辦手續的我們來說是最划算的了。不過如果到機場的免稅店去買其實也是一樣的啦,只不過在機場買要自己提著而已。
Attica在新年的時候被打扮的紅紅火火,各種彩燈和緞帶把這裡變得像是一個慶典禮堂一樣。架空層的通道兩旁全是餐館,裝修精緻,以黑色為主基調,點綴著紅色和金色,雅緻又濃烈。暖烘烘的爐火在與夜晚寒風的對抗中明顯地佔據了上風,身處其間絲毫感覺不到冬日的寒冷。
在一家爐火正旺的餐廳坐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專治選擇困難症的Menu of the Day,17歐一份,也是沙拉+主菜+甜點的3 course set。沙拉以切成絲的生菜為底,放入麵包塊、肉類和乳酪,淋上油醋汁或以鹽和胡椒簡單調味,清淡的味道喚醒了沉睡中的味蕾。
主菜我們分別選擇了烤雞胸肉和煎牛肉餅。切成薄片的雞胸肉已經經過了腌制,再撒上香料,大火烤制將肉汁完好的留在了纖維中。蘸料是清爽的柑橘醬,配上清爽的綠葉菜沙拉和烤制後甜蜜的彩椒與鳳梨,兩種不同的獨特味型碰撞出其妙的火花。烤牛肉餅則是將切碎的、肥瘦相間的牛肉定性固定,飽滿的油脂讓肉質不會在烹制過程中變老變柴。切碎的番茄拌上羅勒葉,清爽的酸奶澆上橄欖油,還有薄薄的米餅皮,可以裹起來吃也可以直接享用。
慢吞吞的吃完了,盤子撤走,倆人聊天聊了半小時也沒有見到甜點,突然反應過來,得和服務生說要上甜點了我們才會有蛋糕吃hhhh
晚上的用餐高峰期,有那麼多人在等位,可我們聊天聊了那麼久也沒有人來催我們快點,而且所有桌都是聊天聊得high。中外的飲食文化和習慣其實相差還是蠻大的,這要是擱在國內早就有人來催著要翻台了吧。
甜品之一是熟悉的提拉米蘇。手指餅乾吸飽了咖啡酒,一口下去,濃郁的酒液甚至會從餅乾的纖維中噴出來。蛋奶糊濃郁香甜卻不膩,入口即化的綿軟,配上口感略澀的可可粉,各種味道產生了絕妙的平衡。相較於忠於傳統的提拉米蘇,另一份冰淇淋則充滿新意與創新。簡單的香草冰淇淋看著太普通,所以放在黑色盤子里,撒上烘焙中最常見的酥皮和糖粉,看起來就變成了全新的東西,雖然吃起來還是熟悉的味道,但是耐不住好看啊!
一頓飯帶上小費50歐,吃了兩個多三個小時,一直到晚上九點半我們才酒足飯飽地離開Attica。到這裡,我們長達半個月歐洲之行也馬上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啦。
DAY18 歡迎回家!!
This journey ends NOW.
從2018年1月1日開始,雅典要收城市稅了,一個房間一晚4歐。早晨起來在酒店交了城市稅,辦好退房手續,坐上熟悉的X95,又回到了雅典機場。因為是買的從來回巴黎的機票,所以我們回國還得從雅典打個飛的回到巴黎,其實挺繞的hhh
3小時35分鐘的飛行,我們從希臘雅典回到了法國巴黎。落地時才11:10分,而回國的飛機是晚上7點多的……巴黎戴高樂機場一般是在起飛前三小時才能辦理乘機手續,天知道我們等了多久……幸好手機有電機場有wifi,要不然不曉得要怎麼熬過這幾個小時。
講道理我覺得這個不科學啊,不過海關,除了麥當勞之外什麼地方都沒的逛,只能坐著乾等,實在是無聊的不得了。好不容易等到辦好了值機手續,又得排好長隊過海關,等到真的走到免稅店的時候,離起飛已經只有不到1小時了。我們從T2航站樓起飛,據說免稅店不算很多,但我覺得該有的都有了,基本上所有的國際大牌和彩妝箱包都是有的,反正只有1小時也逛不出什麼花了。
我比了一下價,我買的包在戴高樂的免稅店和在雅典退稅之後的價格是一樣的,不曉得這個是不是個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比國內肯定要便宜不少。怪不得這裡擠滿了中國人,好多店裡也都有中國店員,看來中國真的是主要客源了哈哈哈哈哈。
七點半,回國的飛機平穩起飛,我們這場聖誕的家族旅行也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This journey ends NOW. Thanks for everything we met.
寫在最後
關於我的所見所聞與所感所想
因為偶然得到了去法國斯特拉斯堡商學院交換學習的機會,所以去法國呆了四個月。法國的學期在12月就結束了,正好趕上聖誕,索性就帶父母一起在歐洲轉一圈。
其實歐洲和我想像中的很相似,但又好像不一樣。歐洲的生活相比於國內,大概可以算是非常悠閑的了,節奏不快,人們也沒有那種行色匆匆的感覺。高樓大廈不多不密,不是鋼筋水泥塑造的冰冷森林,但你又不能說它是個大農村,畢竟人家山清水秀沒有PM2.5,基礎設施配套超級完善,整體生活水平也很高,總的來講生活是很舒服的。
可是這個舒服不等於方便,在歐洲呆久了真的非常懷念國內了。講道理,中國可能真的是世界上生活最便利的地方——打車可以滴滴,支付可以微信,購物可以淘寶,不想出門還能外賣,商店餐廳24/7營業,八大菜系換著吃一年都不帶重樣的……歐洲就不,周日找不到開門的商店(包括超市都是關門的),全城可能只有一家藥店會在周日營業,每天主食除了土豆就是意麵,娛樂活動極其單一,想湊一桌麻將得開倆小時車,運氣不好還會動不動就碰上罷工,更不用說處處都會體現出的文化差異……
可想而知習慣了國內的生活,乍一到歐洲來還是感覺到諸多不便的,好在久了也就習慣了。
雖然我習慣的快,但不代表我爹媽也能在十幾天內完全適應歐洲的生活,尤其是一顆中國胃在肚子里那叫一個難受啊——我想這也是此行我們最痛苦的一點了。因為是自由行,所以吃飯什麼的都完全隨性,幾乎不會吃中餐(價格高而且口味不正宗)。好在有幾天定的是公寓,還能自己做兩頓飯祭祭五臟廟。我英明神武的母親大人還帶了公仔麵紫菜湯,在寒冷的冬日真的是最美味的人間珍饈了吧hhhh但是跟團就不一樣了,頓頓中餐,雖然味道一般但至少中國為不會覺得難以接受。偶爾來頓蒸土豆烤土豆炸土豆土豆泥+芝士/番茄/肉醬義大利面都叫做「體驗當地特色美食」,吃著還挺新鮮。幸好我們對外國食物的接受度都比較高(尤其是父女倆),全程這麼吃吃喝喝沒什麼問題,但即使如此也依然是對火鍋早茶想念的不行——胃一定是我身上最愛國的部位了。
但是歐洲真的是適合自由行的。在英語ok的情況下,除了法國可能痛苦點(畢竟法國人是出了名的不愛講英語,就算講英語咱們也不一定hold的住部分人那個濃重的口音),其他國家幾乎都是暢通無阻。因為旅遊業相當發達,而且治安也算不錯,只要不在深夜去一些比較亂的街區(或者安全起見天黑了乾脆就別出門了),平時自己注意財物之類的安全(防偷防搶防被騙),都不會有太大事情。再加上公共交通非常發達,不管是城內還是城際甚至國際,電車、地鐵、火車、大巴都有,選擇很多。在做好規劃提前訂好出行、住宿的前提下,一切都會非常順利的!
最後一件事,關於文化認同感。在北美凸凹什麼感覺我不知道,但是在歐洲,一般大環境不會給你帶來一種「二等公民」的感覺(雖然到處都有中國導購和廣告,但那是因為中國人有錢)。歐洲,尤其是法瑞意等等老牌發達國家,給人的感覺是很友好的。現在很多遊客在國外總是畏手畏腳,感覺到哪都不自在,總是矮人一頭,但我們此行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我們遇到的所有人態度都是很友善的,平等地和你交流。而且歐洲人的反應總是很誇張,總讓我有一種「我說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嗎」的感覺,其實是很有趣的。我這半年來最大的感覺是,他們對如今的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其實不那麼多,而且他們真的發自內心的認為中國是個古老有神奇的國度,對中國他們充滿好奇。所以我覺得咱們國人在國外,沒什麼好不自信的,大家不都是地球公民,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嘛。就算英語有口音怎麼了,全世界人都有的呀,能開口說能聽懂能交流就行了。就像我們法語老師一直跟我們說的,「我不會試圖糾正你們的口音,因為這代表了你成長的文化環境,代表了你這個人」。雖然在國外人生地不熟是真的,但是我們肚裡有墨兜里有錢手裡還有Google Map,沒什麼好怕的,放心去玩去享受就是啦!
巴黎左岸的咖啡,斯堡聖誕的熱紅酒;
羅馬剛出爐的薄披薩,
威尼斯熱騰騰的墨魚面;
瑞士雪夜中的芝士鍋,
希臘晚霞里的烤羊肉;
聖誕節,
來一場悠閑又充實的家族旅行,
在艷陽與飛雪中,
遇見一個五光十色的歐洲。
Vivian_Zhou
2018/02/28
THE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