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長
此文章摘要於《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學術知識體系著作中的自序,由於發布空間有限,文章無法悉數上傳,請閱者見諒!
現今,我們家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而這些獨生子女中,有不少人由於受其在社會中的處境卑微或者接受了不正確的家庭教養模式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心理內容的充實和行為能力的發展被延遲,結果他們的「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社會適應能力」等狀況的差距愈來愈大,以至於造成他們的這幾個層面之間在生活中無法正常地彼此銜接或合作,其內在或外在的許多方面都極其不相匹配,而且這種事態在當下社會的人群中還有蔓延發展的趨勢。
人類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是在他自己的家庭教養氛圍中,以自己成長的潛質、途徑、過程、速度和教養條件等去歷練與發展自我。然而,家庭的教養氛圍和個體本身的天資等條件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這就容易致使某些個體的心理內容的充實和行為能力的發展被滯緩。可是時不我待,他們的生理條件依照自然生長的規律,不顧一切地發育成熟了,他們也就匆匆地進入成年期,進入談戀愛、結婚和組成家庭的階段,而後他們繁衍子女。而在他們做教養人時,他們仍然沿用自身成長過程中積累的非理性、不正確的教養觀念、態度和行為等形成的不健康的教養模式來教養其子女。這種因果循環的效應,亦會造成他們下一代的個性(即人格)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輕重不同的偏差和缺陷,比如說形成虛榮心強、嫉妒心強、虛偽、做作、孤傲或殘暴等非健康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在生活中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時,他們所選擇應用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也會與常規發生偏離。另外,還有部分兒童或青少年可能出現叛逆性情緒和不良行為,個別會有適應能力不足的缺陷,問題極重者還可能形成無能型的身心障礙。
如果我們的認知出現偏執,就會導致我們的潛能不能正確而理性地發揮作用,造成我們的某些身心機能或行為孤注一擲地走向極端。眾所周知,我們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源源不斷地攝取來自外界的各種能量,並且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會促使有機體將其聚集的外來能量轉化、儲存,進而我們個體的內在和外在就逐漸形成大量隱含或外顯的潛能。
我們再以客觀的角度來剖析和驗證這些潛能,其結果顯示它們呈現出正、負兩種不同的潛能。正潛能能使我們個體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和智慧,而負潛能的作用卻與之恰恰相反。而正、負潛能發展的趨勢和條件,就在於兒童時期我們的監護人是否善於挖掘或選擇運用某種理性、正確的教養模式,來及時地引導和強化我們兒童時期心理的構建與發展,包括適度地把握我們兒童時期心理內容形成的過程和方向。也就是說,如果教養人沒有選擇理性、正確的教養模式,那麼兒童的成長就不會呈現良性的結果,而只有理性、正確的教養模式形成之後,兒童才會呈現良好的教養結果。因此,教養人在教養兒童的過程中要注重選擇理性、正確的教養模式,此屬因果關係。
如果家長啟用了嬌生慣養或排斥性家庭教養模式來教養孩子,那就屬於逆水行舟,反道孤行。如果這種錯誤的教養模式持續下去,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狀態失衡,就容易造成孩子在性格方面好似離群之孤雁,走向極端,使他們失去理性觀念、合理思維、親和力、抗挫折能力等多種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且這也是造成孩子的身心產生某些疾病的根源。心理疾病的癥狀極有可能轉化成軀體的某個部位或功能產生疾病的病灶。
推薦閱讀:
※這些睡眠訓練誤娃一輩子(0-3歲父母須知)
※小孩輸不起,這種心理父母如何教?
※這兩段視頻讓孩子知道:夢想可以很大,失敗並不可怕!
※轉折,扼殺與支持就是一念之差(心態)
※你知道怎麼培養孩子自信心嗎?95%父母不知道,可以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