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四大「通病」
談談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
文/錢理群
魯迅在1902年就和許壽裳先生討論過什麼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的弱點是什麼,病根何在?到1936年,魯迅去世前,仍念念不忘提出要把史密斯的《中國人的氣質》翻譯成中文。他說了一個理由,就是希望大家看了史密斯的分析之後,能夠自省,然後自己分析和討論究竟怎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也就是說,魯迅終生都在思考中國人和中國國民性問題,這是魯迅思想的貫穿性主題。
那麼中國國民性里有哪些通病嗎呢?魯迅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實在太多,這裡只列出其中最常見的四點。
1.奴性十足
魯迅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他說的中國的歷史是一個「一治一亂」的歷史。所謂「一治」,就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所謂「一亂」,就是想做奴隸而做不得的時代。因此,他說中國的歷史就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一個循環。
魯迅對中國歷史以及中國近代史還有一個判斷。他說:「我覺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隸,革命以後不多久,我就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的奴隸了。」在我看來,他的這個判斷並沒有過時。
一個跟魯迅比較接近的日本友人增田涉回憶說,魯迅的生活、著作中用得最頻繁的詞就是「奴隸」,也就是說,直接觸動他內心的一個現實,就是中國人始終沒有擺脫「奴隸」狀態,特別是精神的奴隸狀態,這是纏繞他的一切思考的大問題。於是,魯迅發現了中國人的三重奴隸狀態:首先,是中國傳統統治者和傳統文化的奴隸。其次,是西方帝國主義侵略者和西方文明的奴隸。他對傳統的和西方的文明失望以後,曾經寄希望於第三種文化,即社會主義文化。他理解的社會主義文化是一種「幾萬萬群眾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運的主人」的文化,這是他晚年支持中國革命的基本原因。但他很快就在革命實踐中,發現了「革命工頭」和「奴隸總管」。也就是說,他在以「消滅一切人壓迫人的現象」為目標的革命里,發現了新的奴隸關係的產生。因此在魯迅看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實際上不斷地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奴隸關係,是一個奴隸關係不斷再生產的過程。傳統社會如此,現代社會也依然如此。這個結論的得出,是非常沉重的。
而且魯迅還發現中國知識分子也有不斷被奴化的危險。他提出有三大陷阱:第一,很可能成為官的「幫忙」和「幫閑」;第二,成為商人、商業的「幫忙」和「幫閑」;第三,成為大眾的「幫忙」和「幫閑」。而在我看來,我們至今沒有走出這三大陷阱。
這樣的一種不斷再生產的奴隸關係就造成了中國人的奴性。魯迅對此有許多精彩的發現和論述,這裡只能概括地說一說。
魯迅首先指出,中國人的奴性不是單獨的奴性,它是跟主人性結合在一起的,叫「主奴互換」。什麼意思呢?中國人生活在一個等級制度結構當中,對上是奴才,對下就是主人。所以魯迅說:「中國人有權的時候無所不為,失勢的時候卻奴性十足。」還有幾個特色,我就不展開說了,簡單提示一下:第一,不悟自己之為奴;第二,變成奴隸以後還萬分歡喜;第三,縱然是奴隸,還處之泰然;第四,當奴隸還要面子;第五,精神勝利法,等等。
2.「食人」的民族
二是魯迅對中國社會還有兩個非常嚴峻的判斷。第一,中華民族是一個「食人」的民族,到處擺著吃人的宴席。吃人(食人)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真的吃人,殺人,大饑荒的年代都出現過人吃人的現象。而且中國的吃人,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它總是冠以非常美好的名目,比如說為忠孝吃人,為革命而殺人,等等。魯迅有一個形象的概括:「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不當作什麼而被殺於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這就是中國的歷史,這就是中國的現代史。這種殺殺殺,其實都是殺異己者。而且殺異己者之心人皆有之,不僅統治者有殺異己之心,我看很多知識分子也有殺異己之心,不同意他的意見,就「滅」了你。另外一種就是精神的吃人,實際上就是魯迅說的剝奪人的個體的精神自由。魯迅最後說了句非常沉重的話:中國人實在太多了,因此就不把生命當回事了。我認為,這種對人的生命的漠視,恐怕是中國國民性的一個最基本的弱點。
3.瞞和騙;不認真
魯迅對中國還有一個很嚴酷的判斷,說中國是一個「文字的遊戲國」,中國人「大都是會做戲的虛無黨」,在中國,「民眾總是戲劇的看客」。這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中國是一個「文字的遊戲國」。我覺得漢語恐怕是世界上最靈活、最具有彈性的一種語言,所想、所說和所做的可以完全分離開來。魯迅有這樣一段話,他說:「我們日日所見的文章,卻不能這麼簡單。有明說要做,其實不做的;有明說不做,其實要做的;有明說做這樣,其實做那樣的;有其實自己要這麼做,倒說別人要這麼做的;有一聲不響,而其實倒做了的。然而也有說這樣,竟這樣的。難就在這地方。」在這樣一個語境下面,如果你真的相信別人說的話,那就是笨牛。如果你還要把別人說的話認真做起來,那你就是不合時宜。問題是誰都知道在說謊,誰都知道是假的,但是所有人都願意相信,願意做出相信說謊的樣子。我們每天都在說謊,時時刻刻在欺騙,我也知道你騙我,但是我說對對對,相信你。這就是遊戲規則。如果有人破壞遊戲規則,說句真話,大家會覺得這個人不懂規矩,太不成熟了,太幼稚了,然後大家一起把他滅掉。
這樣一種心照不宣的說謊就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瞞和騙,不敢正視現實生活的問題,於是無不滿、無不平、無思考、無反抗,於是天下太平。另一個就是不認真,一切都遊戲態度處之,最後變成哈哈一笑。而魯迅說,中國恐怕就要亡在這個哈哈一笑上。這就是瞞和騙與不認真,是中國國民性的另外兩個大弱點。
我們總結起來看,魯迅在這裡揭示了,第一是中國人的奴性;第二是中國人對生命的漠視;第三是中國人的瞞和騙;第四是中國人的不認真。這些都構成中國國民性的基本弱點,而且在我看來至今尤烈。
4.中國國民性的內在力量
魯迅不僅批判國民性的弱點,更發掘中國人靈魂中可貴的精神。魯迅曾經寫過《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他說,中國人不只有自欺力,還有他信力。問題是,中國人怎麼才能有自信力,我們自信力應該建築在哪裡?他說,如果你眼睛裡只看見中國那些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正史,你是看不到中國的希望的。現在也這樣,如果你只看到當官的,只看到某些知識分子,你會覺得非常絕望。但是魯迅說,我們的眼睛要看地底下,往下看,就有中國的脊樑。他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了呢?他們有自信、不自欺;他們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我以為魯迅這裡說的「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有自信、不自欺」就是中國國民性的內在力量,尤其是我們今天要討論重新建立國民真精神的一個精神的資源。
本文節選自:《魯迅與當代中國》 錢理群 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