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在美國誕生,在中國繁榮
羅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說中講:「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獨步世界。這些模式在中國變形、創新、放大,然後向全球輸出。」
確實,單拿移動支付來看,從2003年支付寶誕生那年算起,15年時間,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覆蓋率幾乎達到...100%。
線上網購自不必說,線下消費場景,從電影院買票、餐館結賬、高速公路收費,到菜場買菜、路邊攤買小吃、救助街頭流浪漢,全部可以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解決。
移動支付並非是中國特色,甚至並非中國原創,美國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首創於1998年。在世界範圍內電商唱主角的大趨勢下,美國土生土長的移動支付軟體也是一抓一把,比方說ApplePay、PayPal、Venmo、Square Cash...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並不稀奇,然而2012年與中國移動支付金額在同一起跑線的美國卻在4年後遠遠落後。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接近9萬億美元,而美國僅有1120億美元。
甚至,中國移動支付平台的戰爭已經進入下半場,大洋彼岸的美國卻還走在普及移動支付的路上。移動支付已經如「熱水」一般,在中美兩國享受天差地別的待遇。
下面硅兔君(ID: sv_race)就來說說為什麼移動支付在美國吃不開,在中國卻非常吃得開。
一、搶紅包大戰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轉折點
2003年誕生的支付寶,經過長達10年的發展,才於2013年在資金交易量方面趕超美國PayPal。然而,2013年出現的微信錢包,僅用了3年時間,就從零發展至與支付寶平起平坐,佔據40%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
這不可不歸功於微信紅包功能,中國人本就有新年發紅包的習俗,微信錢包為現金紅包到電子紅包的轉變立下汗馬功勞。2014年春節期間,24小時內微信支付平台上流轉了1600萬美元的紅包。搶紅包的刺激與趣味性,一下子將大批用戶圈到移動支付平台上。
緊接著,支付寶策划了2016年春節集五福活動,當年集齊五福的79萬人平分了2.15億元現金,每人獲得271.66元。獎金的誘惑下,全國上下、一家老小全部行動起來,註冊支付寶賬號,加入到移動支付的行列中。
可以看出,移動支付的兩次爆發,與中國春節期間的習俗和傳統離不開。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移動支付很難通過一次事件營銷產生如此大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中國消費者未形成信用卡消費習慣,轉換移動支付的機會成本低。
中美兩國人消費習慣的差異也讓移動支付在兩個國家得到了差別巨大的待遇。
在移動支付火遍大江南北之前,中國消費者更習慣現金交易,儘管隨著社會變化以及消費理念的發展許多中國消費者開始使用信用卡,但相較於美國信用卡行業的歷史、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以及完善的信用體質,中國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消費的習慣顯然沒有現金消費顯得「根深蒂固」。
同樣,不僅是使用信用卡的消費者少,能夠提供信用卡支付服務的商家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私人個體商家根本就無法負擔POS機的成本,也無法從銀行獲得手續審批,這種市場實際情況以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更加使得國內信用卡行業發展相交於美國緩慢。
反過來講,國內的移動支付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席捲全國上下,也正是瞄準了消費者的日常小額消費,和動輒幾千塊錢以及需要銀行手續審批的POS機相比,列印一張二維碼只要幾毛錢,私人個體商家完全可以接受。
三、美國商業銀行體系打壓移動支付平台的發展。
不管是微信錢包還是支付寶,這些支付軟體本質都是第三方支付。買家將錢轉到支付寶中,確認收貨後,支付寶再將貨款打入賣家的銀行賬戶。
對於銀行和銀行用戶之間,微信錢包和支付寶相當於第三方,為買家和賣家提供了關於資金的中介服務,錢從買家的銀行賬戶中流出,最終流入賣家的銀行賬戶,因此國家銀行體系與移動支付的生存空間和普及程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相比去銀行櫃檯辦理轉款和網銀轉款,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一大優勢是平台內即時到賬,這也是促成出門不用帶錢包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平台內即時到賬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銀行開設的備付金賬戶完成的。備付金是第三方機構向中央銀行上繳的錢,主要用來支付和結算,備付金存在一定的交存比,交上去相當於押金用以減少資金的流動性,防止第三方機構卷錢跑路,存的部分是第三方機構將客戶個人的錢以機構名義存在銀行,但機構可以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
舉個例子,甲用A行卡通過微信向乙轉賬,雙方都及時看到微信錢包餘額的變化,但其實甲是把錢轉到了微信支付在A行的備付金賬戶,當乙想要把自己微信錢包里的餘額轉到綁定的B行卡里時,微信就把這筆錢從自己在B行的備付金賬戶上轉到乙的銀行卡上,接著微信在A行的備付金賬戶和B行備付金賬戶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進行清算。
不難看出,這些轉出和轉入的錢其實都是在微信錢包名下的銀行備付金賬戶里,銀行賺得是為微信錢包提供清算業務的錢。
那麼問題就來了,第三方機構交夠押金部分,剩下的部分可以存在銀行吃利息,而且存款多了還可以跟銀行要求提高利率,又或者第三方平台推出理財產品、信貸服務吸引用戶將平台內餘額留在平台或者購買這些產品,而第三方機構保留的備付金也有被私自挪用的可能。
對於銀行來說, 第三方平台做的越大自己攬存款的成本就會越高,自己的理財產品面臨更多競爭導致潛在的存款流失,而自己也就是賺了個提供結算業務的傭金,典型的幹得多,掙的不多。
一定程度上來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發展會擠壓銀行的利潤,美國的銀行業商業化程度高,更加以利益為主導,銀行為了自己利益不僅不會做這種「事兒多錢少」的事兒,並且絕對要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打壓 。
文化差異、不同的消費習慣、不同的銀行體系,種種原因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在中國和美國兩種差別甚遠的情況,不管是刷卡還是掃碼,說到底都是因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產生的結果,無關好壞,更談不上高下之分。
但是,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兩大移動支付手段的應用和普及,讓背後的科技巨頭阿里和騰訊崛起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9萬億美元的交易額通過兩大科技平台流轉,阿里和騰訊爸爸知道你每月的煤電水氣網用量,知道你乘坐了什麼航班,住在了哪家酒店,享用了什麼美食,添置了哪些服裝以及娛樂消費活動是什麼。
掌握了人們衣食住行海量金融數據的他們,對這些數據的挖掘和利用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並在此基礎上延展出新的金融科技應用,甚至構建出新的金融體系。
在追隨模仿美國金融體系數十年後,「移動支付」這個變數的出現,使中國成為全世界首個向無現金社會過渡的國家,需要重新思考銀行體系、移動支付平台、金錢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END-
推薦閱讀:
※搶先開啟紅包營銷,覆蓋「硬場景」或助銀聯突圍移動支付市場
※一些雜談——主要是消費習慣吧
※從紅包大戰到集五福,一場商戰最後變成了年味兒
※印尼的FinTech生存環境:人多,錢貴,監管友好
TAG:移動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