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好書值讀十遍以上

文|龍十五

有讀者在後台提問:為什麼一本好書需要讀十遍以上?

由此,我寫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好書是經典,慢即是快,逐字逐句去分析才能更快地從字裡行間找到作者要表達的精髓。

一遍不行,就兩遍嘛..兩遍不行,三遍,四遍...十遍行不行?

這裡的十遍,僅僅是強調一個【反覆、大量】研讀的過程,並不是指代一個絕對數字。

慶幸的一開始選擇讀書的三觀是受到曾國藩的影響

曾國藩讀書法三條核心:

001 讀書要讀經典(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

002 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003 一定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和方向。

——「我認為對的,因為我認為對,所以我去堅持。」

簡單、相信、堅持到底。

決定好書至少讀十遍以上,不讀懂一本,不翻開下一本。

提供一個一天讀一本經典書籍的【理想狀態】的場景。

第一遍:睡前讀。

一般睡前,我會把第二天要讀的書先通讀第一遍。然後放在枕頭旁邊,一般夢境和書相關哦,神奇吧。然後早上起來不著急讀第二遍,而是先打開電腦記錄讀完第一遍的想法,看看有哪些還記得。

享受一份豐盛的早餐,然後才開始讀第二遍。

第二遍:找到印象深刻的場景。

讀第二遍的時候開始留意一些細節,哪些印象深刻?然後寫下3——5個場景或細節

第三遍:搭建框架,找到核心支撐的觀點

然後休息一下,做點其他事情,開始讀第三遍,這次著重框架和體系,找到幾句最核心的觀點和話語。

第四遍:整合閱讀

到了第四遍就結合第一遍的新鮮+第二遍有趣的場景細節+第三遍的金句,再通讀一遍,帶有愉悅的心態去享受這段閱讀之旅。

第五遍:批判性思維

第五遍就以一個批判性思維去讀了,就是不苟同。嘗試這本書的作者坐在你的面前,然後你和他鬥鬥嘴,對書中的一些觀點抱有懷疑和審視的態度讀一遍。

第六遍:關注作者本身。

這時候我會透過書去關注到作者本人,就是越過書去關注作者這個人的本身,了解他的生平,看看他其他作品輔助,相當於跨越時空地去結交一位有趣的靈魂一般。這個過程一般能發現其他的亮點,像太陽般溫暖和閃耀。(比如在看《深度工作》這本書的時候,我又翻閱回《優秀到不可被忽視》維基百科了一下作者本人)

第七遍:落地。

到了第七遍一般就是下午三點以後了,午後下午茶,一般換一個環境,呼吸著不同的空氣來重新閱讀一遍,留意框架、留意場景,留意作者的構思。到了第7遍,往往是落地的過程,就是直接結合【現實生活】來開始做一些調整和改變,更有甚者,直接開始養成某種習慣這樣子

第八遍:在枯燥中尋找新鮮感。

到了第八遍往往是感覺有點「厭煩」這個作者的感覺了,甚至你會出現輕微地嘔吐感,但不要心急,多喝幾杯水,嘗試從後往前翻或者任意跳讀章節

第九遍:freestyle,加入多元因素。

到了第九遍就接近晚餐了,可以freestyle一下,看看身邊的環境,聽聽音樂,隨意翻閱,甚至你可以跳跳舞,和身邊的人溝通書中的想法等等,以不同的形式創作出來(不一定是寫作,可以是畫畫、演講、和人閑聊等等)

第十遍:「感受」

第十遍開始之前,4和10都是特別有「儀式感」的過程,可以用手摸書,感受字裡行間的「溫熱」,只是去「感受」,然後回頭看看第一次讀過後寫的東西,往往只會覺得「淺薄」,然後再開啟一個25分鐘倒計時,寫稿件。

第十遍讀完,掐網。閉嘴,開始寫。


推薦閱讀:

華表作品鑒賞
472.讀書19~《正念》
我只是無法停止閱讀
寫作者的困頓
409.讀書10~擺渡人2

TAG:讀書方法 | 閱讀技巧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