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闆總是鼓勵你加班?為什麼社會告訴你一定要買房?——《資本論》第1卷揭露的秘密

上周末讀完了《資本論》第一卷,今天寫下一些感悟。文章一共7,000字,但是記錄了對我的重大啟發,希望對你有用。

《資本論》第一卷講了什麼?

第一卷從篇目看一共七篇。其中:

第一篇 講的是商品與貨幣,建立了從商品到貨幣的基本概念;

第二篇 講貨幣的資本化,引入了資本公式G-W-G,與商品流通W-G-W理清了區別;

第三到五篇 講的是剩餘價值,包括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以及影響剩餘價值的關鍵因素;

第六篇 講的是勞動工資,分析了勞動力價值的問題;

第七篇 講的是資本的蓄積過程,也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從哪裡來,怎樣繼續積累並增殖。

第一卷共600多頁,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第4期早起讀書現學現賣中,帶著小夥伴們讀完了;接下來我們會把第二卷和第三卷讀完。

有幾點主要的感受:

(1) 馬克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體系,從商品的基本概念入手,沿著貨幣、勞動、生產、剩餘價值、積蓄等概念的脈絡拾級而上,逐步拆解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下的底層邏輯。這個過程中,章節之間的擺布邏輯清晰,論證素材充分,引述涉獵範圍之廣,使我嘆服。

(2) 馬克思關切勞動階級的生產與生活條件,在細節描寫上刀刀見血。讀這些文字彷彿讓你回到那個時代,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人們生產工作的生活場景。

(3) 把《資本論》卷一里的論述對應到現代的生活,仍然可以給我們相當重要的啟發,對我們的個人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下面挑出一些我認為比較有價值的點簡要分享。

01勞動就是為了你的成長: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

開篇馬克思對商品進行分析,建立了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概念。馬克思把價值歸結到人的勞動,用社會平均勞動來表徵;把使用價值定義為滿足人的欲求、物的效用方面的屬性。在建立了這些量的關係後,馬克思引入了不同商品的價值形態的對換關係,從「物與物」的交換,到「物與標準物」的交換,再到「物與貨幣」的交換,就把貨幣的概念引入了。

這個環節的內容其實是中學課本里的知識,但是放在原著里,要比教科書更生動形象。

借鑒到我們的成長上,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量,而成長的兌現取決於我們的行動量。我們把自己的勞動凝結到個人的成長領域中,才會有自己的變化。勞動是社會財富積累的基石。對於處在迷茫中的人,如果你把視野放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框架下,那你自然就知道,如果你不生產勞動,商品便無法凝結價值,無價值也就無法形成交換。

所以還是要多做事情,上班你是為資本做事;但是你的成長是為自己做事。

02 賺錢的奧秘:商品流通的W-G-W公式與貨幣流通的G-W-G的公式

W代表的是商品(Ware),G代表的是貨幣(Geld)。貨幣也可以當成商品,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43頁寫到,「金與銀非天然為貨幣,但貨幣天然為金與銀。」這句話在現在比特幣的文章里經常能看到。除了把貨幣當成商品,貨幣也是可以資本化的。

W-G-W的模式就是,我生產出了商品W,拿到市場上交換回了貨幣G,然後再用這個貨幣,去購買了其他的商品W。這其實就是普通人的生存路徑,努力生產產品,然後賣錢,然後用賺到的錢,再去買其他生活需要的商品。

但是當把貨幣資本化的時候,這個流程是相反的,變成了G-W-G的模式。

我手裡有貨幣G,我把貨幣G拿來換取/購買商品W,然後,我再把這個商品賣掉以後,於是有了貨幣G。對於前一種情況,我的賣是為了買,對於這個情況,我的買是為了賣。

在買賣之間會出現一個差額,這個差額馬克思稱為剩餘價值(卷一P88),而如果把這個過程持續下去,積累的額外的值也會越來越大,資本的複利也就是這樣產生的(P91)。馬克思講複利,比當代各個知識網紅講的都要好。

這兩個公式其實把賺錢的奧秘給點破了。我們大部分人在給別人工作,做一個工資更高的打工者,其本質就是W-G-W而已。你生產出了更高級的產品,換回了更多的錢,然後你就可以拿去買更多更好的東西。這就是消費者的心態模式。

但是資本的思路非常清楚,我之所以用錢去購買產品,核心在於,我要把商品賣掉得到差價,用錢換更多的錢。所以每一次買,都是為了賣,這樣積累下來,錢就越來越多。這是賺錢人的模式,有人花幾百塊錢去賣教你如何賺錢的知識付費課程,馬克思在這本幾十塊錢的書里寫的清清楚楚。

讀到這裡的時候,有很多月光族的小夥伴就突然明白自己需要有蓄積了,因為TA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可以拿來「生錢」的錢,而每個月的所有收入都是拿來換取更多的商品,而且有很多都是衝動消費,買了就後悔的。這樣只能持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於是這一次就把月光的習慣給改了……

錢不能生錢,怎麼能不窮呢?

03 為什麼老闆總是鼓勵你加班?剩餘價值的產生以及資本的剝削

在討論剩餘價值產生的時候,馬克思引入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概念。為了不給讀者造成智力上的壓力,我把兩個概念簡化:建造一個工廠生產需要投入資本,有一些資本會轉化為生產手段,比如原料、補助材料、勞動手段等,這些在生產中不會有價值量的變化,叫做不變資本;有一些轉化成勞動力,你可以大抵理解為給工人付工資了(不止這些),價值量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變化,並且產生剩餘價值,這叫做可變資本。

怎麼理解呢?在上一節我們說的G-W-G的過程中,把貨幣/資本G拿來投入購買的一系列商品中,包括生產原料與勞動力等,其中的可變資本部分,會形成價值的增殖。

也就是你拿錢去買東西,有一部分東西,在你買了以後,是可以有彈性變化的,而這部分彈性的就是,讓錢生錢的部分。那這部分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

馬克思對這個過程給予了詳細的分析。當資本家投資建立工廠,工人一開始工作的時候,所創造的價值只是用來覆蓋掉投入的資本的成本,而當積累到某個時點以後,再往後工作的話,就是「只賺不賠」的買賣,會產生剩餘價值了。

所以「延長勞動時間」就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榨取剩餘價值的重要方式。馬克思把這個叫做「絕對剩餘價值」。也就是用時間硬生生地堆出來的。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也是一個「自己榨取自己」剩餘價值的過程,在一開始原始積累的時候,就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在《資本論》第1卷中,馬克思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講述英國勞動階級是如何在工廠的壓榨下,超負荷工作的,每天工作12-15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工廠主為了節省成本,大量僱用婦女和兒童;而且提供的工作與居住環境極其惡劣,有的場所已經二十年沒有粉刷,男女多人混住,衛生條件極差。

由於這樣惡劣的工作與居住環境以及極大的勞動負載,很多工人在三十歲左右就勞累致死,或者患上重大疾病。事情發現到後期,英國有階層開始呼籲立法保護工人利益,否則這一代人都會全部廢棄,「將從破壞身體引致早死青年時期的過度工作,救出下一代人」。於是工廠法出現,要求工人不得工作超過12小時,並且這個時間在不斷縮短。

你能看到資本為了實現增殖,在延長勞動時間的導向下,做了多少極端的事情。

由於洞察了資本運行的本質,即使放在現代社會,你會發現,延長勞動時間,仍然是獲取更多剩餘價值的主要方式。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你會看到,有很多創業者仍然以「我的員工每天加班到深夜」為自豪,宣傳「你這麼年輕不加班還能幹什麼」的思想。現代社會的條件進步了,不像一百多年前,員工只能住工廠被壓榨無其他選擇。於是,採用更軟性的方式來讓員工「主動選擇」延長勞動時間,這是資本的手段升級。例如,有的公司會讓員工主動簽訂「奮鬥者協議」聲明放棄所有的加班時需要享受的權益;有的公司老闆會用夢想、未來、格局、改變世界等方式,給員工洗腦,倡導一曲愛的奉獻;有的公司會採用「7點免費晚餐,8點免費水果,9點免費夜宵,10點免費打車」等隱性福利和蠅頭小利來吸引員工不斷加班……

這些行為如果放在馬克思對於 G-W-G的分析框架下,都在指向一個方向——「延長勞動時間」。延長時間,就意味著更多的剩餘價值的可能;而也就意味著,當把G換成W以後,W可以換出更多的G。

再回到英國一百年前的時候,當出現工廠法限制員工的最長工作時間以後,工廠主又有新的辦法,提升剩餘價值的量,那就是「增加勞動強度」、「提高生產力,採用機械化生產提高效率」等方式。

馬克思把通過延長勞動時間所帶來的剩餘價值叫做絕對剩餘價值;在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把通過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方式帶來剩餘價值的叫相對剩餘價值。

當英國實施工廠法以後,各個工廠主為了確保自己的資本增殖,便紛紛大力提高生產力,推動了資本和科技的結合,而這樣的確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一台機械需要5個人一起工作,而當工業大生產出現以後,一個人可以管5台機器了。而這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工廠的效率提升以後,用更少的人反而可以有更多的產量,於是就會裁減員工。由於工業化讓很多農民離開了鄉村,進入工工廠,而工廠裁員以後,有一大批人因為失業需要領取救濟,甚至開始流浪;而這個時候,英國又頒布法令要求一般人在沒有拿到許可的情況下,禁止沿街乞討,否則處於嚴重的刑罰。第一卷的後半部分,看到那些史料和數據,我真是備感壓抑。

放到當今這個時代,資本與技術的結合,總是可以給人諸多關於未來的想像。例如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應用,在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革命,那個時候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軌跡,將會有怎樣的改變?這個答案只有等我們見證了。

本小節結語我引用一句馬克思的話,「剩餘價值的起源這個爆烈性的問題,若是深入論究,必定是極其危險的。」

我不能寫太多,相信你已經感受到了。

04 為什麼社會告訴你一定要買房?資本出現世上,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和污物。

《資本論》裡面講的一個核心的點在於,資本是如何出現?

這裡有兩個關鍵的方面,一個是勞動者生產資料的剝奪,變成無產階級,從而在市場上出賣勞動力;生產資料被資本佔有,並僱傭勞動者榨取剩餘價值進行增殖。這種勞動者和勞動條件所有權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的開端。

也就是說,有一批人,沒有自己的生產手段,除了在市場上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自由的一無所有」。有一批人,手裡有錢,可以把這些錢用來購買這些人的勞動力,用於生產,而這些生產物放到市場上,可以讓資本增殖。

於是市場上存在這些乾柴和烈火,二者一結合,就上演了一出波瀾壯闊的百年資本主義發展畫面。

但是有一個問題,在資本出現的前幾百年的時間,那些勞動者是怎麼過日子的?馬克思說,這些農民在三四百年前,其實是過得更好的。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生產物,雖然可能會有地租,但是自給自足是夠的。

如果一批人自己忙活著就能養活自己,那就全然是不會被迫到市場上去出賣勞動力的。那是怎麼樣的因素讓這些人改變行為的呢?

從思路上,剝奪這些人的土地,讓他們沒有自己的生產資料,於是可以倒逼他們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馬克思說,「這種剝奪的歷史,是以血與火的文字,寫在人類記錄中的。」

例如,對於英國的農民,採用「圈圍公有地」的方式,把他們從土地上趕走,於是「多數民眾,突然地,強制地,由生活資料分離,當作自由的無產階級,而投到勞動市場」。這樣,「英國的勞動者階級,未經任何過渡階段,就由黃金時代,投進了鐵的時代」。這其實就是初中政治課本上的「圈地運動」了。

於是資本就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蓄積。

所以如果不是被逼迫,英國的農民怎麼會選擇在市場上售賣自己的勞動力?

再舉一個北美洲的例子:

在那個時候,北美還是殖民地。英國的工業大生產很發達,於是就有人想著,能不能把英國的這種工業大生產的套路,直接複製到北美去,也同樣開始榨取北美的勞動力。

有人仿照英國的做法,在北美如法炮製,最開始的工人,還是從英國等歐洲地方輸送去的。但是一到北美,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勞動力的供求關係發生了改變,北美的勞動力緊缺,所以工資會更高的。勞動者拿到的收入,高於一個勞動者生活必要的生活資料。於是這些勞動者,一到北美以後,並沒有像在英國那樣,投到貧民勞動所,被迫無奈受到壓榨,而是變成了獨立的生產者了。北美地大,很多是處女地,工資高,工廠留不住人,一會都跑了;而工廠知道工人會跑,生產反而不好開展了。

「殖民地的反資本主義的癌疾,該如何治療呢?」馬克思問到。「癌疾」這詞用的好辛辣……

資本想出了一個妙招:「以政府的權力,對處女地課以人為的價格,使移住者能在能掙得充分貨幣購買土地,成為自由農民以前,必須作長時間的工資勞動。這樣把土地的販賣價格,定到工資勞動者資力所難勝的程度,並破壞神聖的供求法則,從工資中強取一個貨幣額,政府就能由此設立一個貨幣基金,待其增大,即可將歐洲一文莫名的人,輸來殖民地,為資本家充實勞動市場。在這種狀態下,一切都恰到好處了。」

我讀到這裡的時候,是直接拍桌子驚嘆的!XX,牛X!用現代漢語解釋一下。

資本主義在英國玩的很溜,榨取勞動無所不能。於是有人想,把這個模式輸出到北美殖民地。但是北美地大人少,所以根據供求關係,勞動力更貴,於是工人口袋裡有錢了。一旦這些錢讓工人可以自己承擔生活的開銷,工人就自己跑出去單幹了,比如開墾新的處女地。於是資本主義的這一套在北美跑不起來。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政府立法要求,只要開墾處女地,就要交一筆錢。這筆錢足夠高,以至於那些想單飛的人,交不起,於是就必須要老老實實地在工廠里工作,把錢賺夠了,再出來。這樣一來,政府就有錢了,然後再拿這個錢去從英國運更多的勞動力過來到美國工作,於是又把供求關係給拉平衡了。而且那些單幹的人,也沒法再到處亂跑,老老實實地工作了。

從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來看,這個思路其實是非常厲害的。如果你換一個視角,在現代社會,物質條件豐富,一個人維護其生活的成本已經很低,如果想讓大多數人好好生活,不亂折騰,就讓房價處於大多數人需要持續努力工作很多年才能買得起的水準上,加上一個月供的房貸,每個人就會非常認真地工作和加班了。關於年輕人是不是要買房,會有很多種視角,馬克思的分析,我相信可以給你一些思考的。

馬克思說,「資本出現世上,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和污物」。如果看到這裡,相信你可以理解的。

「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膽壯起來;如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在任何地方使用的;有20%的利潤,它將活潑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積極地大膽了;利潤達到100%,人間所定的一切法律,都將被它踢開了;利潤達到300%,資本就會不顧任何的犯罪,資本所有者甚至不惜冒絞首的危險了。走私與奴隸貿易,為我們充分證明了這裡所說的一切。」這句話最早在政治課本里看到過,在《資本論》里也出現了,原話出自鄧林格的《工會與罷工》,講的是走私與奴隸貿易。

換一個成長的視角來看這個過程,資本在榨取勞動力的時候,都是一點點地積累,從來沒有想要投機取巧,能摳一點算一點。對於追求進步的我們,如果你比資本都浮躁,你不窮,誰窮?

05 知識的貧富差距比資本的貧富差距更可怕

《資本論》裡面有沒有什麼在這個時代不符合的地方?我相信是有的,而且會有很多。已經有許多學派對馬克思的學說展開了批評。例如我在讀《資本論》期間就有許多奧派的民間經濟學愛好者對我發起了攻擊,這讓我感到很意外。我就安安靜靜地讀一本書,也會遇到有人來教我做人,簡直就像碰瓷一樣讓人感到噁心。這果然如馬克思所說,「經濟學研究的材料,含有一種特殊的性質,那會把人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喚起,把代表私人利害的分神召到戰場上來,成為自由研究之敵。」但是對我而言其實還好,如果奧派宣稱自己才是無敵的真理,那我們在讀完《資本論》以後,再讀幾本哈耶克或者米塞斯就好了。但是我不知道那些狂熱的奧派民間學者,是不是有行動力,讀完一卷《資本論》?

《資本論》召示的時代是工業革命發起的時期,那個時候物質並沒有像今天那樣豐富。所以工廠生產的,不管是棉衣還是紗布,其實都是可以找到市場的。加上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其實是在開拓的全球市場。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只管盡情壓榨和生產,產出多少可以賣出多少,不需要尊重勞動者,不需要給他們更好的條件。

但是在這個時代,儘管貧困和疾病仍然在部分國家泛濫,物質相對發達,而繼續採用粗放式的生產,已經無法像兩百年前那樣的效果。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所以再也無法有以前那樣猖獗的走私和奴隸貿易。在現代社會,市場的變化,生產力的提升,勞動者智力工作,會產生更大的工作效率,在《資本論》著述的時代,馬克思沒有看到,但是我們需要看到。

但是《資本論》里描述的關於資本的屬性,我們需要認識清楚,即使現在是用不同的外表呈現。

前文已經說過,勞動者生產資料的剝奪,變成無產階級,從而在市場上出賣勞動力;生產資料被資本佔有,並僱傭勞動者榨取剩餘價值進行增殖。這種勞動者和勞動條件所有權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的開端。

到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普通人成長所需的思考行動和分析能力被剝奪,資本以知識服務的姿態提供信息和觀點代替普通人思考生產(洗腦),會造就一批新的認知上的無產階級。知識資本主義的時代要到來了。

我認為,知識資本的鴻溝化是未來30年貧富差距拉大和社會演進的主要角色扮演者。只不過這裡資本變成了知識資本。

也就是說,以前的無產者,只是在物質上的無產;現在物質豐富以後,這一差距會慢慢消彌,資本再壓榨,你的生活衣食住行也會比以前過得好。現在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有全民福利社會的運行模式。那新的差距會來自於,腦力上的差距。

腦力的差距其實比物質的差距更可怕。在《資本論》描述的時代里,工人只是沒有獨立的生產手段;在未來30年,知識資本主義的時代,會有很多人,沒有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當你的獨立生產能力被剝奪,你必須依靠在工廠的持續工作才能生存下來;但是當你的獨立學習與思考能力被剝奪,你關於世界的認知都將由他人隨意定義。

以前資本通過通過勞動的方式榨取無產階級從而創造剩餘價值,在未來的知識資本主義時代,資本通過收取智商稅,割韭菜的方式,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

你想想,最近幾年的新技術,你是不是已經沒有能力獨立自己搞懂了?你只是會不停地焦慮,不停地買課,不停地指望其他人給你手把手的講解。這種思考和依賴的屬性,知識資本化在下一個30年滋長的土壤。

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全民低智化娛樂化的趨勢,知識付費的狂熱,區塊鏈的火爆,其實已經是新的跡象。韭菜你快快長,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知識的貧富差距比資本的貧富差距更可怕。資本可以慢慢賺,但是思考的能力沒有了,韭菜只能慢慢長了。

最後,經常有人問我,讀大部頭作品對我們有什麼用?藉助一個又一個經過歷史檢驗的作品,有助於幫助我們更好的認知當下這個時代。

《資本論》的閱讀仍然在繼續,今天是我的第一卷的零星感悟。歡迎不怕困難的你,和我們一起行動。參見《是的,2018年,我們正在研讀《資本論》了》。

推薦閱讀:

龍馬傳讀後感
<虛實之間>-讀後感
「當一切無法照舊時,讓我們用替代方案好好對付這事吧」--《Option B》讀後感
<虛實之間>-書摘-1

TAG:資本論書籍 |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