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結弦他們為什麼這麼優秀?因為他們更早產生多數人沒有的目的感

編譯 七君

過去的冬奧會上,不少選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羽生結弦衛冕冠軍,獲得了花樣滑冰的金牌。

在紀錄片中,記者問理著蘑菇頭的小學6年級的羽生結弦有多喜歡花樣滑冰,羽生對著鏡頭說,喜歡滑冰的程度是99%,剩下的1%是討厭被罵。

bilibili.com/video/av76

包括平昌冬奧會在內的3次奧運會金牌得主、荷蘭運動員斯文·克雷默也是從小就把速滑當成了一生的志願。

這些世界級的選手,比大多數同齡人更早產生了目的感。這種目的感,也是將少數人的優秀和大多數人的平庸區別開的稀缺特質。

在本文中,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 William Damon 和 斯坦福大學青少年中心主任、心理學家 Heather Malin 等人將目的感對於幸福感和成就的重要意義,以及幫助孩子形成目的感的方法進行了整理。

什麼是目的感?

目的感指的是什麼呢?目的感是一種對目標的信念,但是這種信念不是為了你個人的利益,而是某些超越了自我的更大的目標。比如,「我要成為世界上最有錢最漂亮的人」就不是目的感,而「我要讓我們村的所有人都能用上自來水」,或者「花滑就是我的命」就是一種目的感。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 William Damon 認為,目的感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長久的動機。目的感是一個人追尋人生意義的一部分。」

根據青少年成長領域專家,克萊蒙研究大學的 Kendall Bronk 的研究,尋找目的感對於青少年的成長非常重要。

包括 Bronk 和 Damon 在內的許多學者發現,有目的感的人常常能獲得:

  • 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
  • 活得更久,也更健康;
  • 更好的毅力和耐力;
  • 更加開明;
  • 更關心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 更加樂於助人;
  • 目光更長遠;
  • 價值觀更加關注誠實、謙遜和感恩;
  • 更愛學習;
  • 目的感更強的青少年更少抑鬱、更少酗酒或濫用毒品,他們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堅持鍛煉,而且更願意好好學習。

此外,目的感的意義貫穿人的一生。對於老人來說,保持目的感或許對健康和認知能力也有好處。

比如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量了年齡在32-84歲間的人的認知水平(記憶、注意能力)和目的感。他們發現,不管受教育水平如何、不管年齡如何,目的感強的老人的認知能力更好。

此外,西北大學的研究者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目的感更強的老人的睡眠質量更好。此外,有較高水平的目的感的老年人的抓握力更強、入院次數也更少。

不幸的是,目的感是稀有的。Bronk 表示,「大多數年輕人甚至大多數成年人都沒有目的感。」現如今的年輕人要麼已經在學校工廠式的平庸中消滅了幻想,要麼就因為害怕失敗,一直綳著神經不敢放鬆而無法從「成功的跑步機」上跳下來體驗其他可能性。

Damon 的研究發現,高中生中只有20%的人有目的感,這些人願意為自身以外的目標作出奉獻。但是剩下的大多數人都處於迷茫的搖擺中,他們要麼無心向學,要麼像機器人一樣毫無快感地學習,要麼充滿了大而空的夢想而沒有腳踏實地的計劃。

現在的校園生活很難給學生提供自我反省、尋找目的感的時間。Damon 對此評論道,「現在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壓力,而是無意義感。」沒有目的感的學生會對學習感到乏味不快,或是體會不到進步帶來的喜悅。

有目的感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是什麼樣的?

Damon 發現,有目的感的青少年通常有這樣兩種信念:

  • 這個世界上有值得被傳承或者改變的東西。
  • 自己有能夠能力達到傳承或改變的目標。

在 Damon 的研究中,那些在青少年時期就產生了目的感的少數人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目的感,比如有人的目的感是長大後能照顧家人,有人的是長大後從事某種職業,有人是從小就有了某種宗教信仰。

但是這些孩子的目的感都不是家人或老師灌輸的,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接觸形成的。Damon 還發現,這些產生了目的感的孩子在他們所青睞的領域裡都有仰慕的對象。

另外,有目的感的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說話方式也不一樣。斯坦福大學青少年中心主任、心理學家 Heather Malin 說,「有目的感的青少年喜歡聊抽象的價值觀,比如平等和正義,而沒有目的感的青少年很少談這些。要培養青少年目的感的話最好鼓勵他們去討論和思考自己想要捍衛和珍視的事物。」

此外,有目的感的孩子的家長都非常支持孩子的選擇。Malin 表示,「有目的感的青少年會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得到成年人的具體鼓勵(如『我支持你做甜品廚師』),而不是得到一般性的鼓勵,比如『我支持你上大學』,『我支持你獲得好成績』。此外,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也常常給他們物質支持,比如給他們購買和興趣相關的書籍,帶孩子去參加偶像的比賽等。」

如何使孩子產生目的感?

目的感是無法灌輸或複製的東西。

由於青少年的目的感通常是新鮮的體驗,而不是自發的思考促成的,因此讓孩子多接觸新鮮事物是幫助他們產生目的感的重要方法。如果15-19歲的孩子有機會看世界,那麼他們將會在青春期結束後自發地尋找人生目的。

因此 Damon 認為,培養孩子目的感的關鍵在於讓孩子接觸各種職業、學科和價值觀,並帶給他們各種各樣的體驗和資源。同時,家長應該支持孩子的選擇、成為良好的傾聽者和交流對象。

孩子也要知道,任何時候形成或保持目的感都不算晚。由於目的感需要一個人尋找比自我更具價值的事物,因此它的形成階段通常比較遲。Damon 通過研究發現,只有大約20%的人在22歲時能夠產生目的感,其他人在20出頭的時候還在尋找生活的意義。

雖然目的感的關鍵誘發因素還存在爭議,但是心理學家們一般認為,重要的生活事件、救助他人的經歷,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都是引發目的感的因素。

有較高目的感的人常常表示,下面這些活動能夠誘發目的感:

  • 在國外旅行;
  • 長時間置身於大自然中;
  • 參與重要的社會變革活動;
  • 習慣性地反思。

家長和孩子進行人生目的的對話也可以培養目的感。不過對於孩子來說,當成年人在討論目的感的時候,就好像在討論某種過時而晦澀的哲學理論一樣。因此在和孩子討論的時候,盡量不要直接使用「目的」或「目的感」這些詞。

另外,大多數青少年還做不到尋找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因此家長在對話中也不必過於苛求。

怎樣促使孩子尋找意義呢,和他們聊什麼話題比較好呢?下面是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 Janis Whitlock 整理的一些問題,它們可以幫助你和孩子展開討論。

  • 什麼讓你微笑?
  • 什麼活動讓你忘記了時間?
  • 什麼讓你感到自信?
  • 誰給你帶來了最好的影響?
  • 你最擅長的事是什麼?
  • 你過去遇到過什麼困難?你是怎樣處理的?
  • 假設你現在90歲,坐在陽台的搖椅上,微風吹拂著你的臉,回看你的一生,你認為對你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帶來目的感。Damon 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對教學的熱愛,分享自己對教學成就的預期,就可以促使學生產生目的感。教師在學生面前如果表現出對自己工作的鄙視或不屑,學生就會認為,教學這種職業不值一提,而教師也沒有意願在工作中作出成果——培養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獲得更多先進的教育觀點!

圖片來源:Awaken,Oprah,Dr. Myles Spar,TheKathmandu Post,HuffingtonPost

參考資料:

Moran, S. (2009). Purpose: Giftedness in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High Ability Studies, 20(2), 143-159.

actforyouth.net/resourc

greatergood.berkeley.edu

aging.wisc.edu/pdfs/432

pdfs.semanticscholar.org

greatergood.berkeley.edu

ww2.kqed.org/mindshift/

ww2.kqed.org/mindshift/


推薦閱讀:

如何破解重組家庭的教育難題?
家有兩寶,誰讓誰都不對!
「把握機會」真的那麼重要嗎?
寶寶白天已經會如廁了,晚上要不要穿紙尿褲?
兒科醫生告訴你:這樣給寶寶吃堅果,既營養又安全!

TAG:育兒 | 羽生結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