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手術迷,其實只是缺愛的孩子

有時候,比遭遇誣衊和詆毀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從未真正認識過自己。比缺失愛更可憐的,是一直試圖去追求那份根本不存在的愛。

整容手術迷,其實只是缺愛的孩子

二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年輕的住院總醫師,剛剛開始獨立看門診,做手術。

有一天,一個年輕女孩找到我,她覺得自己的嘴角位置有點低,希望我能幫著往上調一調。這是一個技術比較簡單的小手術,我就按照她的期望,給她做了這個手術。

過了一段時間,她又來掛我的門診號:「醫生,我現在的嘴角有點高,你再幫我往低調一調。」這個不難,我就又調了一次。

可是她依然對手術效果不滿意,每過一段時間就來找我調整嘴角的位置。就這樣反反覆復的,我在嘴角這個非常小、很局限的範圍內,竟然給她做了13次的微調。

作為一名年輕醫生,我當時是一種直線思維:求美者要求調整,技術上也很簡單,那我去調就行了。可我沒想到的是,每一次調完,她都對效果不滿意。但奇怪的是她還信任我,每次都堅持讓我給她做手術。

慢慢的,我開始覺得這件事很蹊蹺,隨後我們全科的醫生對她進行了會診,大家都覺得她嘴角的位置很正常,但是她自己還是堅持認為有問題。

隨後我又去查資料。翻了中外整形外科學領域的很多醫學著作之後,終於在國外的文獻上發現了一種疾病,叫「幻想醜陋」,也有的書上稱之為「體像障礙」,英文名字叫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BDD。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這個女孩原來是一名BDD患者。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這類患者在鏡子里看到的自己是變形的,而不是真實的。到目前為止連心理醫生都很難徹底矯正這一心理問題。但這種心理問題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問她:「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嘴角不好看的?」

她說:「我媽媽總說我長得很醜。」

接著,這個女孩說出了一個讓我我無比詫異的細節,一直說她長得丑的媽媽,居然是個盲人。

通常情況下,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好看,這個孩子本來長得也是中等偏上,並不醜。而她的媽媽又是個盲人,根本看不到孩子的樣貌,卻說自己的孩子長得丑。

女孩告訴我的這一連串信息極其違背正常邏輯。我進一步追問才知道,原來從她有記憶的時候起,就從來沒有在媽媽那裡獲得過愛。這是因為她媽媽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受騙上當而懷孕,她來到這個世界這件事本身,就是讓媽媽深感厭惡的。媽媽將所有的恨,都加諸到了她的身上。

我們最後斷定,這個女孩覺得自己不好看,完全是她想像出來的,口角的高低也是她想像出來的,整形外科醫生已經幫不了她,就推薦她去看了心理醫生。

後來,我也遇到了不少類似這樣的患者。有的小姑娘長得特別漂亮,但是本人卻對自己的外貌很不滿意。按照正常人的審美判斷,外貌能打到八九十分的人,她們卻只給自己打二三十分。

這類患者大多和這個女孩類似,得了「體像障礙」的心理疾病,這和個人以往的經歷有關,往往是發生過的一些事在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再後來,我漸漸發現,很多來做美容手術的人,實際上是來尋找生活中缺失的愛。像這個女孩,她實際上要的並不是把嘴角調高或者調低,她一直渴望而不得的,是媽媽的愛。

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最大的特殊之處,在於對愛有著更多的需求。在5000年前,人類生活在茫茫大草原上,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走在路上,十有八九就被野獸吃了;但如果是一群人走,每個人手裡拿根棍子,生存下來的機會就很大,說不定還可以圍捕野獸。

而人類社會能夠發展到今天,也是和群居的習慣以及互相幫助、彼此關愛的傳統牢不可分的。正是由於一直依靠著彼此的幫助和愛才生存下來,人類對於愛有著天然的強烈渴望。

缺乏愛的人,內心是充滿恐懼的,有了愛才有安全感。表面上看,做美容手術是為了好看和美,本質上卻是憑藉著這份美去尋找愛,這才是很多人做美容手術的真正動機。


推薦閱讀:

那次難忘的「聚光燈下的演出」
硅膠隆鼻和膨體隆鼻哪種比較好?
整形是如何在韓國變得如此風行的?
鼻翼有些大,鼻整形能改善嗎?
想做美膚的微整形,求推薦?

TAG:美容整形 | 整形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