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舌尖上的澳宋:德州扒雞

澳宋的大陸戰略實施後,隨著伏波軍隊的推進,交通路線也逐漸的鋪滿了整片大陸。在各種交通方式中,尤其以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鐵路運輸為首。而高薪,握有鐵飯碗的火車司機一度成為澳宋的熱門行業。

但是火車司機並不是這麼好當的。每跑一次運輸,都要耗費他們數天的時間。在這過程中,缺少肉食的火車餐,並不足以彌補他們開車耗費的能量。尋找一種成本低,易運輸的肉食以作為火車司機的套餐,就成了鐵道部的問題。

當鐵路鋪到山東以後,大家突然發現,在德州有一種名叫燒雞的食物,非常符合火車司機的需求。雞肉營養豐富,口感細膩。烹飪過程中添加的調料不僅可以提升味覺的享受,還可以起到防腐保存的作用。

各家燒雞店中,鐵道部選擇了一家名為「徐家燒雞」的店鋪為合作商,由澳宋方面提供高壓鍋與油鍋以及食材,再由店鋪老闆進行加工處理。這一合作過程,後來也被被當做公私合營的里程碑,記錄在歷史書上。

但是本該順風順水的道路,卻因為高壓鍋的使用,導致徐家燒雞的名聲一落千丈。當《臨高日報》的記者來採訪徐老闆時,發現本該門庭若市的店鋪,卻變得門可羅雀,非常冷清。

徐老闆見到記者以後,一改當初合作的笑臉,把臉拉了下來,冷冷的盯著記者。

「都怪你們,把我用高壓鍋的事宣傳出去。現在好了,他們都不來買我的燒雞,非說高壓鍋不如鐵鍋燉的好吃,什麼批量生產缺少匠人精神,甚至還有編排我的,說我養雞用妖術邪法,養的雞都是六個翅膀八條腿。現在我的雞都賣不出去了,你們說,我以後可怎麼過啊?」

徐老闆越說越激動,記者也沒有想到,僅僅是一段宣傳稿,居然反應出這樣的事。徐老闆冷靜下來後,記者安慰徐老闆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給你討回公道。」

事情上報到宣傳口以後,元老們覺得這事並不簡單。表面上,這是高壓鍋與鐵鍋之爭,但是事實上,這是代表著守舊勢力的「匠人」與代表現代化的「科技」之爭。

民以食為天,如果關於食品製作的問題能夠成功解決,就更能讓人民群眾們接受現代化的生活。

說干就干,很快,《臨高日報》就刊登出一篇名為《被高估的傳統雞》的文章。文章從烹飪手法入手,沒有過高宣傳科技的作用,但卻更容易讓讀者接受「科技好過傳統」的道理。現摘錄一段如下。

「人類飼養家禽,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據悉,澳宋考古工作者在兩千年前的東漢墓葬中就已經發現了家雞與雞籠樣的陶塑,這證明,至少在東漢時,人類就明白如何飼養雞,並且為它們搭建雞籠,免受傷害。

雞,也可以稱上是人類的好朋友。在過去的舊社會,工業不發達,不能批量生產鐘錶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公雞的鳴叫來進行一天的作息。而母雞,則帶給人類雞蛋,以補充他們勞動後缺少的蛋白質。

但是無論怎麼說,雞都只是一種生物,如何烹飪雞,讓菜肴更加美味,將雞做成美味的食品,則是要靠科技來完成的。

「徐家燒雞」做的就很好,他們選用澳宋官營養雞場的雞,這些經過機械養殖的雞,比傳統放養的雞更加肥美。而使用高壓鍋進行烹飪,一來可以節省燒制的時間,二來可以節約傳統燃料。本來數小時才能入味的雞,現在只要二十分鐘便可以燒制的酥爛入味,節省了食客等待的時間。」

文章一發出來,徐家燒雞重新開張,大家又看到了以前需要排長隊購買燒雞的場景。而老闆也抓住《臨高日報》宣傳的當口,發明了一種叫做「扒雞」的新食品,通過袋子的包裝,順著澳宋的鐵路,運輸到了全國各地。

西曆一七五〇年,澳宋貿易部特別頒發給徐家燒雞店「革故鼎新」的牌匾與錦旗,以表彰徐家燒雞推陳出新,善於嘗試新科技進行烹飪的精神。


推薦閱讀:

澳宋神秘部門初窺
石翁傳(十五)上戶口
臨高啟明外傳(十一)糖衣炮彈
元青團員之歌

TAG: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