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音,有什麼用呢-從法語的H到「拉丁書同文」

最近準備final,腦迴路比較奇特;在看題目間隙突然想到兩個問題

  1. 為什麼法語的H不發音?
  2. 既然它不發音那麼它的用途是什麼呢?

抱著這個問題諮詢了一下一個在德國讀書兼修了法語的已婚@劉青同志,她給我的回復是「為了區分同音詞」。這個說法聽起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如果兩個詞讀音完全一樣,那麼用來區分的方法只能是加一些不發音的元素了-例如H。

但是這個解釋還是沒有完全解答我的問題,為啥好像這種情況存在的例子不多,而且大多數H開頭的單詞都不存在同音不同義的字(homme, héro)。遂在網上查詢了一下H在法語里的規則-魁北克省政府(Gouvernement du Québec, 2002)給出了一個比較規範的分類(結果法國主管語言規範的Académie fran?aise 並沒有解釋,大概是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吧)。

法蘭西學術院 Académie fran?aise

在法語里H分為噓音H(H aspiré)和啞音H(H muet)兩種。

H aspiré

On trouve en fran?ais deux h : le h muet et le h aspiré. En fran?ais moderne, aucun des deux ne correspond à un son, et ce, même si lon parle de h aspiré (il ny a pas daspiration).

Ce qui les distingue est que, dans le cas du h aspiré, on ne peut faire lélision.

H muet

On trouve en fran?ais deux h : le h muet et le h aspiré. En fran?ais moderne, aucun des deux ne correspond à un son, et ce, même si lon parle de h aspiré (il ny a pas daspiration).

Ce qui les distingue est que, dans le cas du h muet, on peut faire llision.

簡單來說兩者區別在於在單詞中佔不佔位,噓音H在單詞中佔位,是必須要把這個H當做實際存在的一個字母,當噓音H存在在單詞前面的時候連誦/Liaison和省音/Elision都不能發生,因為一個實際的H把上一個單詞句末和這一個單詞句首隔開了。

例子

噓音H

ces hamacs 讀作 [séamak] (sé-a-mak) 而非 [sézamak] (sé-za-mak)

vous hurlez 讀作 [vuyRlé] (vou-ur-lé) 而非 [vuzyRlé] (vou-zur-lé)

la honte [la7t] (la-on-t) 而非 lhonte [l7t] (lon-t)

la hernie [laERni] (la-èr-ni) 而非 lhernie [lERni] (lèr-ni)

啞音H

啞音例子比較多,像LHomme,lhumilité, quart dheure, je mhabitue 等等。


那麼這樣就理解了H發音的兩種分類-噓音H(H aspiré)和啞音H(H muet)。但是這樣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會出現不發音的H仍然存在的現象。H不發音是一種怎樣的語言現象?

在查找中文材料的時候(為什麼法語里的H不發音?、法語中H為什麼不發音?虛音啞音怎麼分?H不發音該怎麼笑?)已經從這些中文介紹的材料中得知,法語中的H不發音是因為古典拉丁語轉化到通俗拉丁語的過程中,H漸漸就消失了。

這一點也得到了維基百科的印證-Vulgar Latin - Wikipedia

the loss of /h/, both initially ("hostiae non ostiae") and within the word ("adhuc non aduc");

古典拉丁語Classical Latin - Wikipedia,是通行於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一種書面語言;西塞羅和許多羅馬晚期的作者都將拉丁語的使用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拉丁語(latinitas),又被稱作「有教養的語言」(sermo familiaris, "speech of the good families")或者「城市話」(sermo urbanus, "speech of the city");而用「大眾語言」(sermo vulgaris or sermo vulgi )指代通俗拉丁語。

公元117年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幅員遼闊,橫貫整個地中海,古典拉丁語這一起源於羅馬的語言隨著羅馬四處征服到了各個地方-高盧、伊比利亞、巴爾幹等等,而傳播開來。但是,使用公民制度的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似乎在指派總督後並沒有起到很強的文化通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中下層的民眾,很少能接受這一晦澀的書面語言——古典拉丁語的教育。唯有上層的官僚能夠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學園學習以古典拉丁語授課的修辭法、辯論等等的科目。這一自上而下的系統給本就晦澀(名詞六個格、動詞四種變位)的古典拉丁語的傳播更加帶來困難,在古典拉丁語的鼎盛時期,也是羅馬的鼎盛時期,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西塞羅、凱撒、昆體良等等。

公元3-6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逐漸衰落,禮崩樂壞,中央集權慢慢的不能維持住整個政府的運轉,而中央派往地方的總督也慢慢的地方化。這一時期紮根於各個地區——高盧、伊比利亞、巴爾幹的語言迅速發展,逐漸發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語言——通俗拉丁語。

這一時期的古典拉丁語還仍有使用,但是僅僅維持在那時候僅有的跨國組織——教廷中使用(直到現在拉丁語仍然是梵蒂岡的官方語言之一,另一種是義大利語)。原因顯而易見,古典時期到中世紀的印刷技術和翻譯技術十分薄弱,為了讓教廷這一統一的跨國組織能夠易於管理而減少交流的成本,教廷選擇了古典拉丁語這一個標準的範式語言作為統一的交流工具;所有的教廷出版物都以古典拉丁語為「經典」,而教廷成員則需要學習古典拉丁語來閱讀和交流。另外,從神學角度來看,當時的聖經以古典拉丁語寫成,通俗拉丁語為一般民眾所用,因此最終的解釋權就可以收歸到懂得古典拉丁語的教廷手裡,也即「教廷是唯一進入天堂的法門,而教皇手握聖彼得的大門鑰匙。」

Stato Città del Vaticano - Vatican City State(其實現在很多學校的徽章上依舊有很多拉丁文)

隨著各地「蠻族」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各個地方統一和交流的式微,通俗拉丁語也逐漸演化出現代國家語言的雛形——東部的通俗拉丁語成為東部羅曼語,進而發展出巴爾幹羅曼語(羅馬尼亞語),中西部的成為義大利-西羅曼語,最終形成三支,義大利語、高盧羅曼語和伊比利亞羅曼語。拉丁語在這裡徹底分道揚鑣,形成了以羅曼語係為名的一系列語言。而這一個演化也是我所想要知道的這一語言現象——H的丟失所發生的時刻,在古典拉丁語發展成羅曼語系各支時,H逐漸不發音了。

從古典拉丁語到通俗拉丁語中簡化了很多的元素,像性、格、位等等;像在古典拉丁語中陰陽中三性,到通俗拉丁語中只剩下了陰性和陽性。(這讓我想起之前學習瑞典語的時候,瑞典語老師說瑞典語里18世紀時陰陽性合一的過程簡直是「語言大災難/linguistic catastrophy」)。


了解完這些之後,偶然的機會我還看到了另外一個詞條——H-dropping - Wikipedia。不僅僅在法語,在英語中,也出現了H丟失的這個現象。只有在一些地方方言(如蘇格蘭語言)我們才能聽到完整的一個語言發音(其實我覺得蘇格蘭英語是真的很難聽懂)。

H-dropping, in certain accents and dialects of Modern English, causes words like harm, heat, and behind to be pronounced arm, eat, and be-ind (though in some dialects an [h] may appear in behind to prevent hiatus – see below).

Cases of H-dropping occur in all English dialects in the weak forms of function words like he, him, her, his, had, and have. Th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t_(pronoun)">pronoun it is a product of historical H-dropping – the older hit survives as an emphatic form in a few dialects such as Southern American English, and in the Scots language.

但是,在目前來說,很多人都把這個H丟失作為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象徵,其實和古典拉丁語演化為通俗拉丁語的過程一致,也是只有「上流、經過訓練」的人才會完整地發出H的發音。

英國各地對於H發音與否的情況


根據這個,提出幾個問題:

  1. 其實這裡只是揭示了H丟失的一個過程,從技術角度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會出現H丟失的過程,是因為發音更加方便嗎?還是為了連誦?
  2. 語言演化是不是一個有進度的過程?這個H丟失的過程是不是標誌著一個語言從古典的書言分離到一致的過程?這一個過程是不是必然發生的?
  3. 相對的,日耳曼語系似乎就沒有這個H丟失的過程,德語中似乎有大量的H存在,為什麼呢?
  4. 除了印歐語系之外,漢藏語系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演化過程?

推薦閱讀:

原創乾貨:高商留法五大常見誤區解析
Day42 | 走遍法語—謝謝 #365#
5分鐘教你看懂法妝說明書
14個法語學習網站加詳解,還不快收藏?
詩歌翻譯——《艾爾莎的眼睛》

TAG:語言學 | 拉丁語 | 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