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情緒本質 動機認知-利益價值-動機目的 由自我中心而產生安全喜好覺醒 五種基本情緒核心是愛-恐懼 自我保護

情緒的本質

情緒的本質...

關於情緒的本質,當代心理學中的動機功能觀點是令人矚目的,它把情緒看做是人或有機體的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情緒給動機提供能量,是動機驅力的重要來源。多數情緒動機心理學家還認為,情緒和認知共同承擔著有機體適應環境、維護自身生存的任務,對於動物(主要指高等動物)是如此,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因而當代心理學對情緒的本質的認識,主要集中在情緒對動機的意義方面,並因此進一步擴大到情緒對有機體生存(發展)的意義方面。

我們認為,當代心理學對情緒的上述觀點仍然是膚淺的,是缺乏對情緒的更深層次的把握和認識的。對情緒的本質的揭示,主要不是看情緒對動機的表面或直接的影響,而是要從情緒對動機在心理中的內在主觀地位的影響方面來看。進一步,對情緒本質的揭示,不應重在人和動物的共同性上,而應重在人的特殊性上。本質以條件為轉移,所以情緒對人來有特殊的本質。下面我們進行有關的探討。

心理學探討的是人即主體的主觀性,而情緒正是人即主體的廣泛的主觀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那麼情緒在人的主觀中又有怎樣的性質呢?

首先我們應當重視的是情緒的主觀「利益」屬性,情緒既能給人帶來主觀快樂、又能給人帶來主觀痛苦,這本身就是一種「利益」,一種對主體來說的直接的「主觀得失」,這種「主觀得失」,不同於人的客觀利益包括人在自我價值方面的得失,如金錢和財富方面的利益,人的地位的得失等等。這方面的利益(得失)是客觀的或是來自於社會觀念的影響的,它們可通過人們的認識反映到人的主觀方面來,人的客觀利益和自我價值的「得失」雖然有主觀形式,但這些主觀形式並不直接造成心理本身的「得失」,所以從主觀方面看,情緒是主體的主觀「利益」的一種自身表現。

而相應被作為認識到的利益或被認識到的自我價值,相對於主體來講,從主觀方面看,則是一種「外來」的利益或價值,因為它們對主體的主觀不會有直接的「功利」作用。表面上看,這種差別對人的主觀活動是不會發生本質的影響的,但實際上這種影響卻極其重要。因為對主體的主觀來說,情緒與自己之間有著更直接的「利益」聯繫,是自身利益的最直接的體現,因而,是自我的更為內在的東西。所以,對於反映到主觀中的利益和價值來說,只有當它們能夠在主觀上與自身的情緒發生聯繫的情況下,主體才有可能把這些利益或價值看成是「與自己有著本質聯繫」的利益和價值,即是屬於自己的利益和價值。

這種觀點看似離奇,但人們的現實心理確實如此。比如,人們通常和一般的利益意識(指物質利益意識)就是與情緒相聯繫的,利益的「得」會引起人們的正情緒,利益的「失」會引起人們的負情緒,正是由於有這種情緒聯繫,主體才會認為這些利益是自己的,即與自己有切近聯繫的。可以設想,如果人們的利益意識與情緒之間沒有這種聯繫,即當意識到利益的「得」時,不會引起人們的正情緒,意識到利益的「失」時,不會引起人們的負情緒,那麼,人們對這種利益還會關心嗎?人們還會認為這種利益是自己的利益嗎?答案是否定的,人們對這種利益就會漠不關心,人們會認為這種利益根本就與自己無關。

人們的自我價值觀念和要求也是如此,每一個人都希望獲得自我價值方面的肯定性,而避免自我價值方面的否定性,這是來自於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的。然而,人們的上述意識也依然與人的情緒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當自我價值被肯定時,人們就會產生愉悅或自豪感;當自我價值被否定時,人們就產生痛苦或羞恥感,自我價值觀念與情緒的聯結,使價值觀念獲得了十分重要的自我內在屬性,使人深刻地體驗到自我價值與自己的切膚聯繫,從而使其獲得在心理中的某種特定地位。相反,如果失去了與情緒之間的上述聯繫,人們的單純的自我價值觀念就會成為與自己缺乏內在聯繫的東西,從而會失掉其在心理中的地位。

美國著名麻風病肢體修復醫生保羅·布蘭德(Brand,P.)的觀點可以是我們上述觀點的先聲。布蘭德長期從事對麻風病患者的肢體修復治療,在治療實踐中布蘭德發現,大多數麻風病人之所以存在著嚴重的肢體殘缺現象,是與他們的神經系統因受麻風病毒的侵害而失去痛覺有關的。由於沒有痛覺,麻風病人一般不認為自己已失去痛覺的肢體是自己的,因而往往隨意侵害,從而造成其嚴重的肢體殘缺現象。這一發現是具有重大的啟發意義的,因為麻風病人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為什麼卻因肢體失去痛覺而認為這些肢體不是自己的呢?事實很明顯,痛覺是人的一種直接的「主觀利益」,人的肢體是不是自己的,並不單純以它們被人在客觀上如何認識而定,還以它們是否在主觀上與自己的直接「主觀利益」之間的關聯性而定。所以,儘管實際上肢體還是自己的,但在主觀認識上人們就會認為它們不再是自己的了。布蘭德是這樣表述自己的觀點的:

「對我來,很容易認為他們(指麻風病人——作者)是不小心謹慎和不負責任的,真到有一天我才真正明白他們的處境。疼痛以及其相關的感覺分布於全身,提供了一種「自我」的界限。失去了這種感覺就會破壞這個界限,麻風病人就感覺到他們的手和腳不是自己的。既使做了手術以後,他們也往往把修整過的手和腳看作是工具或人工的附加物。他們缺少疼痛所提供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其中一個男孩對我:『我感覺到我的手和腳不是我自己的,他們像我所使用的工具。但是他們的確不屬於我。我能夠看見他們,但是在我的意識里他們已經死了』。我經常聽到類似的談話——這些談話強調疼痛在整個人體中的統一與結合方面所發揮的決定作用。」(《疼痛——無人想要的禮物》保羅·布蘭德、菲利浦·楊西著,肖立輝譯,東方出版社)

由上述我們看到,由於情緒是具有直接的主體的主觀利益性質的,因而任何客觀利益,只有當它們在主觀上與人們的代表直接主觀利益的情緒相關聯時,這些客觀利益才會被人們在主觀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所以,主觀不是單純反映性的,它有其內在的「功利性機能」,並受其影響而對人們的與自我相關的意識、需求產生影響。

人的主觀心理的情緒及其功利特質是進化的產物.我們知道,動物一般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所以,動物(這裡指高等動物)對行為的心理整合是不能脫離其內在的情緒性的,因情緒本身的功利性特徵,所以,可對其行為包括相關生理機能發生影響,除此之外,動物也有對外部環境的感知,這種感知也會對其行為造成影響,但由於感知的外在性,所以,感知也必須在與情緒相聯繫的情況下,才能對行為發生作用.可見情緒對動物的行為的重要意義。由於人是種系進化的產物,所以,情緒也必然成為人的整體心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對心理發生特有的影響和作用,儘管這種作用與動物相比已發生了許多根本的變化。

情緒的意義不僅限於主觀自身的「功利性機能」的表現,情緒的意義還表現在對動機體系的能量制衡作用方面。

上面已講到,只有當人的利益意識與情緒機能相聯繫的時候,這種意識所反映的利益才會被主體視為是自己的利益,因而才能產生人的真正的利益動機。但人的情緒又具有動力和能量屬性,什麼是情緒的動力和能量屬性呢?

情緒的動力和能量屬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由於情緒會帶來心理的不適和快適,因而會給心理的向性帶來影響,使心理產生避苦和趨樂的向性或者產生對有關意識的關注,關注那些與痛苦和快樂有關的意識內涵,推動相關的意識活動和行為。

二是情緒會有效地激活生理活動和能量,這種生理活動和能量不僅會對人的有關心理如注意產生重要影響,而且還會給人的行為提供有力的支持。從情緒的上述動力和能量屬性方面可見,如果情緒與動機、目的相聯繫的話,它勢必對人的動機和目的產生動力影響,相反,不與情緒相聯繫的單純的意識和認知目的,就不能獲得這種影響。這樣,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有兩個不同的動機和目的同時存在,一個是與情緒有聯繫的,一個是與情緒無聯繫的,即單純認知性的,那麼誰將處於心理的優勢地位呢?毫無疑問是前者。當然,實際的情況是複雜的,進一步的結論,還需要我們對更多的情況給予討論。

為方便討論,我們不妨先承認上述結論,並把這個結論推廣到動機的整個體系中,看一看它會對整個動機體系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我們假設在人的動機系統中,有相當一部分動機是與情緒相關的或是直接情緒性的(這一假設顯然是合理的),那麼這些動機必然會受到情緒的動力屬性的影響或具有直接的動力屬性,而與情緒無關的純意識的動機必然在這一動機體系中處於劣勢地位,甚至被淘汰。尤其重要的是,與情緒相關的動機(包括直接情緒性動機在內)之間還會發生相互間具有的動力性的衝突或關聯,即發生相互間的動力關係,可以設想,這種關係在有關意識的共同作用下,會逐步形成相互間的一種具有動力特徵的組織關係,它既包括來自於意識方面的組織和聯結,又包括相互間在情緒能量上的制衡。如果我們做出這樣的假設的話,可以預計,那些與情緒無關的、與動力因素無關的單純意識的動機,在整個動機體系中勢必會失去其地位。實際情況正是如此,只不過我們要對以下的情況給予說明。

人的動機分基本動機和派生動機(或目的),各不同動機之間的動力、能量的制衡關係主要發生在基本動機之間,因為基本動機是長期和穩定的。在基本動機的動力、能量制衡關係形成以後,由基本動機所派生的派生動機和目的由於有基本動機潛在的制衡背景,所以它們可以是「純意識」的,即與情緒之間缺乏聯繫的。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著大量的「純意識」性的動機或目的,它們與情緒的聯繫並不密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它們是一些派生性的動機,由於有基本動機的潛在的能量制衡背景,所以它們可以較「自由」地活動。當然它們與情緒之間並非完全沒有聯繫,既然是派生性的動機,就與基本動機相關聯,那麼與基本動機相關的情緒仍然會被適當延伸,即與派生性的動機之間形成一定的聯繫。比如,當派生性動機受阻時,仍會有負情緒發生,並因此而產生驅力,以對派生性動機產生維持或修正影響。

派生性動機的上述情況實際上還反映了動機與情緒之間的這樣一種普遍存在的關係:許多動機和目的,它們與情緒之間的聯繫是「背反」的,即情緒不與動機和目的正面直接發生聯繫,而與動機和目的的反面直接發生聯繫,即在動機和目的沒有受到阻礙和干擾的情況下,情緒一般不會發生,一但動機和目的受到了阻礙和干擾,情緒就會發生,如產生不適和緊張等等。情緒與動機間的這種聯繫,對於基本動機來,仍可使其保持在動機體系中的制衡地位,而對於非基本動機來,它則可在非基本動機受到干擾時產生對該動機的動力、能量支持或產生修正作用。

由上述可見,情緒的意義和作用是廣泛的,它對動機的影響是整體性的。事實上,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情緒的意義和作用主要不是集中在外部,即對人的外在動機和行為的直接影響方面,而是主要集中在內部,即對內部的各不同的動機之間相互關係、它們在心理中的基本地位的影響上。從這點出發,我們可以深刻地揭示情緒對動機的意義。由於動機存在著基本動機和派生動機之間的差別,所以情緒對動機在心理中的地位的影響不一定是直接的,而可能是間接的、隱含的;又由於對於許多動機來,它們與情緒之間採取的是一種「背反」的聯結方式,這也使情緒的作用常常具有隱含性,因而必須從長期影響的角度才能把握。所以,對於情緒的作用,我們一定要首先著眼其內部,著眼它對內部的不同動機之間的關係的影響。當前的多數情緒動機心理學家,對情緒作用的視野主要集中在情緒對動機的外部影響上,因而沒有真正深入到情緒意義的內在方面,實際上,他們經常因此而遇到困難,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大量的動機是「純意識」性的,對於這些動機,我們的情緒動機心理學家常常一籌莫展。所以,著眼於內部,著眼於動機整體關係,才是揭示情緒本質的科學途徑。

這裡我們要提一下以研究心理的內部動力關係而在心理學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在上個世紀初就已提出了它的著名的心理能量說。它認為人的無意識本能儲存著大量的能量,而人的意識——主要是認知則是缺乏能量的,因而需要從無意識本能中吸取。它還進一步認為,心理能量是重要的,它是心理的生機和活力的根本來源,心理的意識方面如自我和超我只有在從本我(本能)中吸取能量的條件下才能在心理中擁有地位。不同的心理之間(如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也因此而形成相互間的一種動力的衝突和制約關係。如果我們把古典精神分析理論的心理能量說與我們上面的關於動機的情緒能量說相比較的話,那麼我們可看到兩者之間在許多方面是極為相似的。

古典精神分析的根本錯誤在於它誇大了本能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本能的能量作用和意義,缺乏對情緒本性的認識和了解。我們認為,對於人來,真正意義上的本能的能量一般是較弱的,而且是不能擴散的,在心理的能量方面,情緒的能量不僅較強,而且還與意識之間存在著「先天預置」的預關聯性,並隨著意識的發展而發展。情緒的意義主要在其主觀功利性特徵,情緒不是「實體性」的,而是「機能性」的(參看第三章《情緒的發展》)。由於古典精神分析不了解情緒,尤其是情緒的非實體性的能量和功利特徵,因而陷入本能論的嚴重錯誤之中。但是,對古典精神分析理論,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古典精神分析把心理能量放在一個內部的心理環境中,並對其作用進行考察;古典精神分析強調心理能量的作用,並認為人的意識不能脫離心理能量;在心理的各方面之間關係上,古典精神分析極為重視它們之間的內在動力關係。這些都為我們進行對動機體系的動力學研究、對情緒意義的把握提供了重要啟迪。相反,當代的多數情緒動機心理學家,他們在對動機和情緒的關係上僅著眼於直接的表面關係,而完全缺乏對動機體系的內在把握,缺乏對情緒和情緒能量的內在意義的把握,這不能不使我們對上個世紀初的那位老人——弗洛伊德表示我們深深的敬意。

以上我們對情緒的兩個方面的心理意義進行了分析。情緒首先是一種「主觀利益」因素,它通過與利益和價值意識之間的聯繫,使利益和價值意識獲得重要的主觀內在性意義。情緒又是一種動力和能量,在與動機的聯繫中,可造成動機體系的各不同動機之間的一種基本的能量關係,通過調節可形成相互間穩定的能量制衡關係,這種能量制衡關係可對動機在心理中的地位產生重要影響。情緒的上述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的,前者重在情緒的反應性對主體意識的影響方面,它通過與人的利益、價值意識的聯繫對人的利益、價值動機產生影響;後者重在情緒反應的能量特徵上,它通過與動機的聯繫以及形成動機體系內部的制衡關係而影響動機在心理中的地位。

==========================================================

情緒的本質 聖嚴法師

情緒的本質

問:佛經里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真的是因為人有情緒,所以才被稱為「有情」嗎?

答:眾生皆「有情」,有情眾生都是有情緒的。人因為有思想、會記憶,除了考慮當下的問題,還會想到過去的狀況。此外,人也會想像,會對未來進行揣測,因此情緒的狀態比較豐富。

就像有人失戀或是失去愛人時會覺得很痛苦;或是單相思,單方面想像著要追求的對象是這麼完美,費盡千辛萬苦也要把對方追到手。像這樣的情緒始終牽掛著,怎麼都放不下。

除了感情,其他如事業、家庭、健康及生活上所造成的失眠、憂鬱症、躁鬱症等,還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都可能引起情緒上的波動,這些問題也就成為人的一種情緒病症。

問:情緒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情緒常有起伏?

答:情緒的本質是自我的追求,也是自我的安全及喜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而產生的一種執著心。因為沒有安全感,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就產生了情緒。此外,自卑或是因自卑而產生的自傲,也是一種情緒。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所有的情緒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的。

就像佛法里講的,我貪、我嗔、我痴、我慢、我疑等種種的「我」,這些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而產生,如果放下自我中心,就不會有情緒。

任何眾生都有自我,但是人的自我意識比其他的動物強,其他的眾生只會在事情發生的當下,以本能保護自己求生存,而人除了保護自己、保護家族,還會保護名譽,甚至維護死後的名譽。這些圍繞著自我中心的要求會跟環境起衝突、與人發生爭執,甚至產生自我矛盾的情況,情緒也就因此產生了。

問:請問「情」一定是苦的嗎?

答:「情」是圍繞著自私的自我中心發展出來的,所有一切的「情」,無論哪一種都是苦中有樂,而且苦多樂少。苦,是開始、結束都苦;樂,則只是偶而出現一下。大家常為了追求短暫的樂,便一直苦下去。我們要知道,苦中作樂、以苦為樂、先苦後樂、先樂後苦等情況,都說明了苦和樂一定是連在一起的。

無論苦的磨難或樂的享受都是情緒,因為樂很短暫而苦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只要跟「情」牽連在一起,多半是苦的。

我們看到許多賺人熱淚的戲劇,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茱麗葉》等,這些劇情都非常凄美,既然凄美,就表示是苦多樂少,彼此之間都是苦的,樂的時候非常少,劇中人為了追求終究的樂,最後仍是以苦為果,所以是悲劇。

許多像這種以情為出發點的名作,真可說是人間的寫照,人生真正快樂的事情不多,而痛苦的事情隨時會發生,原因是什麼?是「情」。父母子女之情也是一樣,兒女就是感情的寄託,男女的愛情也是一樣,甚至非常親密的友情,也會有這種問題。所以,凡是「情」,大概都是苦的,樂是有,但很少。

所以佛說,要從「有情」而成「菩薩」,如此就成為「覺有情」了。

問:有醫學研究者認為情緒是一種身體的能量,當我們有很多情緒的時候,是不是就會減少我們的能量?

答:這必須看情緒發出的是什麼能量。我們的體能是一種能量,心力也是能量,而體能跟心力往往有互動的關係。如果體能不好,心力也不容易提起來,身體健康的時候心力比較強,身體不健康的時候心力則比較弱。

活人有體能可以影響心力,心的力量會產生影響人的力量,死去的人則沒有辦法。假使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很強,也只能在生前發揮,死後力量是不存在的,一個已經沒有身體的死人不可能發揮能量。所以,情緒跟體能確實有關係。

當一個人病得連話都講不出來,是沒有辦法發脾氣的。我們會聽到有人以「爐火純青」來形容老人,這不是因為有修養,而是因為上了年紀,體能不行,即使要發脾氣也發不出來了。因為心的能量弱,沒有本錢發脾氣,要吵也吵不過人家,只好得過且過了。

一個生前非常健康的人,如果突然間死了,他的魂、靈還可以繼續用身體里儲蓄的能量產生某種功能。而已經年老色衰的老人已經沒有體能了,如果就這麼死亡,是沒有辦法再運用身體的能量。所以,人的情緒跟體能有互相連帶的關係,如果沒有體能,情緒也不會出現。

問:既然情緒和體能相互影響,我們要如何善用?

答:脾氣很壞的人,有人會用「肝火很旺」來形容。但也有人身體很弱肝火卻很旺,這樣的人如果把身體上的能量全部耗盡後,就會面臨死亡的到來。所以,生病的人最好能夠休養,不要發脾氣或鬧情緒,否則只會死的愈快。

對於生病的人,我都跟他們說要多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多往好處想,打開心胸不要鬧情緒,也不要憂慮擔心,更不要太執著自己的身體。反正有了病,就面對事實、接受事實,還是好好的靜養,該看醫生就看醫生,這樣活著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一點,能量也不會消耗得那麼快。

有的人得了癌症,知道活不久了,就拚命用他的能量做這做那,好像想把這一生中要做的事情在幾個月之內全部做完,結果只會更快抵達生命的盡頭。所以,還是要細水長流慢慢的來,這樣就可以活長一點。如果一下子把能量用完了,那體能沒有了,心力也就沒有了。

所以,情緒最好能控制、管理。不管理、不控制、不珍惜情緒能量的話,那就麻煩了。

=================================================================================

情緒的本質就是覺醒 我們開始發現,情緒本身,就是覺醒的體驗,我們不再把情緒視為一種「壞能量」,或只是把它們當成一種可塑性很高的東西。

比方說,通常我們都認為瞋恨是不好的,平常我們對於瞋恨的立即反應就是斬斷它、擺脫它,要不然就是將這強烈的能量轉化成好的心態,例如忍辱或清明的心。然而一旦我們了悟到自己這活生生的情緒,究竟上和它純凈的本質沒有任何不同,這種「將煩惱再製成正面心態」的資源回收工作,就顯得多餘了。我們不必先剝掉情緒的外皮,再去它內在尋找一個所謂的「覺醒」或「證悟智慧」的本質。

—摘自《叛逆的佛陀》

竹慶本樂仁波切 著

============================================================================

【五種情緒的本質---愛】

五種自然情緒:悲傷、憤怒、羨妒、恐懼和愛。

在這五種情緒中,又有兩種最終情緒,就是愛與恐怕,但愛與恐怕卻是所有這些情緒的基礎。其他三種情緒是由這兩種情緒所衍生的。

推到最後,所有的意念都是由愛或恐懼所推動。愛與恐懼乃是兩大極端。這是原初的二元對立。一切到最後不是落入其一,就是落入其二。所有的思想、觀念、概念、領會、決定、選擇與行動,最後都以其中之一為基礎。

而推到最後的最後,真正卻只有一個。愛。

事實上,愛是所有的一切。即使恐怕,也是愛的衍生物,而當恐懼得到得當運用時,就表達了愛。

如果以其最高形式,沒錯。一切事物當以其最高的形式表達,都表達了愛。

依自然情緒的音階而上,憂愁、憤怒與羨妒,也都是恐懼的某種形式,而轉過來又都是愛的某種形態。

其一導致其二.當這五種自然情緒的任何一種被扭曲時,問題就會產生。它會變得怪異,無法認出是愛的產物,更不用說是神的產物。而神乃是絕對的愛。

悲傷是一種自然情緒。是這種情緒,讓你在不想說再見時說再見,在遭遇到任何一種損失時,表達出內心的悲痛。那損失可以是失掉你所愛的人或者是隱形眼鏡。

當你的悲傷可以表達時,你就除去了它。孩子們在感到悲傷時,如果可以表達悲傷,長大後對於悲傷就有非常健康的態度,因之往往很快就可度過悲傷。

那些被大人說「不行,不行,不準哭!」的孩子,長大以後卻無法宣洩。因為從小他們就被人告誡,終其一生都不可哭泣。因此他們就壓抑他們的悲傷。

悲傷長期被壓抑,會變成慢性抑鬱,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慢性抑鬱而殺人,發動戰爭,毀城滅國。

憤怒是一種自然情緒。這是讓你說「不,謝了」的原因。它不一定有辱罵之意,不一定有傷人之意。

如果允許孩子表達他們的憤怒,他們長大後,對憤怒就有一種健康的態度,通常也容易度過憤怒的時刻。

如果讓孩子覺得發脾氣是不對的,甚至根本不應該生氣,則他們長大以後,就很難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

憤怒如果持續被壓抑,就會變成暴怒,而這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暴怒殺人。發動戰爭,毀城滅國。

羨慕是一種自然的情緒。這是使五歲的小孩想要像姐姐一樣可以夠到門把,或騎腳踏車的情緒。羨慕是那使你想要「再做一次「的自然情緒;是使你一試再試,不屈不撓,直到達成的情緒。羨慕是非常健康的,非常自然的。如果讓孩子表達他們的羨慕,長大之後,他們就對這種情緒有非常健康的態度,很容易度過這種情緒。

如果讓孩子覺得羨妒不好,不應當表達,甚至根本不應當有這種情緒,則長大之後,他們就很難處理這種情緒。

羨慕如果持續受到壓抑,就會變成嫉妒,而嫉妒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嫉妒而殺人。戰爭因之而起,毀城滅國。

恐怕是一種自然情緒。所有的嬰兒都生而僅僅具有兩種恐怕,害怕跌下去,害怕很響的噪音。其他的恐怕都是由學習而來的反應,是由環境帶給孩子的,是由父母教給孩子的。

自然的恐怕是為了讓人小心。小心是為了讓身體可以活下去。

它是愛的衍生物。對自己的愛。

如果讓孩子覺得恐懼不是對的,是不應該表達的,甚至根本不應該有這種情緒,則他們長大以後,就很難處理這種情緒。

恐懼如果持續被壓抑,就會變成驚恐,而驚恐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驚恐而殺人。戰爭因之而起。毀城滅國。

愛是一種自然情緒。如果讓孩子可以自然的表達與接受,不加限制,不加條件,不被禁止,不感困窘,則它可以什麼都不再要。因為以這樣的態度表達與接受的愛,其本身就完滿自足。然而,愛如果愛到限制,被設下條件,由規範與儀式捆綁扭曲,被操縱和制止,就會變得不自然。

如果讓孩子覺得他們自然的愛是不好的,是不該表達的,甚至是不該有的,

長大之後,他們就會難以處理這種情緒。

愛如果持續被壓抑,就會變成佔有,而這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為佔有而殺人。戰爭因之而起。毀城滅國。

而當這些自然的情緒被壓抑,就會造成不自然的反應。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自然情緒卻都受到壓抑。然而,這些情緒卻是你們的朋友。它們是你們的禮物。它們是你們神聖的工具,用以雕塑你們的經驗。

你們生而具有這些工具。它們是幫助你們安度生命的

===================================================

負面情緒並非洪水猛獸 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負面情緒並非洪水猛獸 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每當某種情境引發出某種負面情緒時,我們便不自主地受到情緒控制,這時,我們無法保持淡定,也不再是當下那個真實的自己,而是一個被引發的情緒木偶。

我們如何解釋當下的情緒呢?是憤怒、恐懼、焦慮、失望、嫉妒、自卑,還是抱怨?情緒就只是情緒,要知道它並不代表你。

有時,也許你身陷交通擁堵;有時,也許你在超市排隊結賬,後面一個人搶在了你前面;有時,你的愛人或孩子因為某事跟你唱反調;有時,單位里的領導或同事不支持你……你還會想到其他的種種狀況,總之,你可能會有很多理由,來解釋你當下的負面情緒,但你的「有感而發」,只會讓你處在消極情緒的籠罩中,使你無法去正面客觀地認識事物。

你急於處理當下的糟糕情緒,要麼是想方設法討伐對方,要麼是自己把情緒忍受壓抑下去。但這兩種方式,最後都會轉變成一種「自我傷害」。因為,這兩種方式都會在我們心中種下憤怒的種子,助長我們心中的嗔恨之心。只有改變這種模式,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心靈的安寧與自由。

任何一種負面情緒,其實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我們需要坦然地面對它,而不是壓抑或逃避它。同時,我們更需要收迴向外攻擊的長矛,因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來化解它。運用「情緒平衡法」,我們就可以既不壓抑自己,也無須向外攻擊,便有效化解自己當下的情緒,恢復淡定。我們只要「看到」自己的情緒,允許並接納這個情緒,它自然就會消失,就是這麼簡單。

·第一步:看到情緒

首先,要看到(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我們覺察到自己有不愉快的情緒出現時,我們都要對此保持覺察。

如果是抑鬱的情緒,我們就清醒地看到「我在抑鬱」;如果是憤怒的情緒,我們就清醒地看到「我在發怒」;如果是恐懼的情緒,我們就清醒地看到「我有恐懼」……只是如此而已。要知道,這個情緒的根本是源於我們內在的投射,外界環境只不過是我們內在的一面鏡子,它只是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對自己的不認同。

認識這一點,不是說讓我們把所有的罪過都歸咎到自己身上,好讓我們去容忍他人。倘若如此,那隻會造成更大的壓抑,無法讓我們獲得心靈的安寧。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遇到罪惡的、不道德的事情發生,或者有人正在做傷害我的事情,我要容忍或是聽之任之嗎?不!這絕不是我們要學習的。任何一種會造成我們自我壓抑的方法,都是有問題的。要麼是這個方法本身有問題,要麼就是我們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維護正義或正當防衛,是合理正當的行為,我們不該對此有所懷疑。但是這裡我們所探究的是,你的所為是否是真正有助於內心安寧的。對於我們的所想所為,不應去執著於某種結果,而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一顆平衡、平穩的心。

·第二步:允許情緒

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所以我們不要害怕它。正像你不會害怕你的愉快情緒一樣,你有恐懼、憤怒、煩躁等情緒,但同時你也有愉快、輕鬆、滿足等情緒。所以不管它是否是某種不愉快的情緒,它也僅僅就是你的一個情緒罷了。所謂的好情緒與壞情緒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並無差別,一切都源於我們內心的分割。

·第三步:不抗拒並接受情緒

「不抗拒」和「接受」是更進一步的「允許」。這不僅僅是允許當下情緒的出現,而是帶著對情緒本質的認識,允許任何情緒在任何時候的出現。

情緒本質上並無好壞之分,從心理層面來說,它只是代表了內心的導引能量。當我們感覺憤怒、害怕或是煩躁、抑鬱時,這股情緒就會導引我們做出某些衝動的行為。相反,當我們感受到舒服、滿足等令人愉快的情緒時,就會被這股情緒引導去做些健康和積極的事情。事情或積極或消極的結果,往往也是我們受到情緒支配的結果。我們欣然接受「好」情緒作用下所導引的結果,而憎恨或抗拒「壞」情緒作用下的結果,這隻因我們不懂得如何轉化我們所謂的壞情緒。

事實上,我們所謂的「壞」情緒,可以說是我們內心的一種防禦機制。它的出現,猶如十字路口的紅燈警示,提醒我們要檢查自己的認知或行為。從心理健康的本質來說,引起我們任何一種不愉快的負面情緒,都是改變的契機,它讓我們看到了內在的情結,促使我們化解。在生命不斷的進展中,只要我們願意和自己共處,願意向自己的內在去觀察,你會漸漸發現自己的心越來越自由光明。

在這個紛繁多變的無常世界裡,我們無法控制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令我們感到不淡定的因素,根本上說,來自我們的內心。不去抗拒那個情緒,不再設法消除它、改變它,而是去接受它,你會發現,改變,從那一刻開始已經發生了。當我們的內心改變了,我們會發現眼前的世界也改變了。

·第四步:釋放情緒

小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中,做父母的總是要先從引導扶持開始,儘管小孩子還是會搖搖晃晃,但這個過程是他學習的開始。經由他不斷的嘗試,我們可以放開手,讓他遵循自身的規律去發展。最終,他就完全可以平穩行走甚至奔跑自如。我們的情緒也是一樣,它就像學習走路的小孩子,當我們了解了情緒的本質後,我們便可以正確引導並釋放它,這個過程也要遵循情緒自身發展的規律。

小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中,免不了跌跌碰碰,我們必須保持極大的耐心引導他、鼓勵他,這樣,他就會越來越有信心和興趣,很快就能平穩行走。但如果我們訓斥或是指責,只會讓孩子變得恐懼和退縮,這將嚴重阻礙他學走路的進程——我們學習釋放自己的情緒也需要這樣一個過程。

情緒的本質

我們通常認為情緒是一種心理現象,其實情緒也是一種看不到的物質現象,從心理學層面談情緒往往讓人感到比較抽象,但要從人體生理的角度用自然的觀點來了解情緒會讓人更容易理解。

情緒的本質就是能量,就是我們各種各樣的感覺、感受。

能量的運作方式在我們身體就是延著身體的經絡系統進行流動。在中醫里,能量就是「氣」,針灸就是根據能量的原理來進行治療,就是通過人體無數個細胞與組織,沿著複雜的經絡系統(也就是能量線路)傳送能量或氣,所以說中醫的治療原理就是調和身體的能量場,任何病理的產生和負面心理狀態都是能量的堵塞和不平衡造成的,調和能量才能從根本上進行身體治癒和改善情緒,而不是西醫的機械式治療方式。

能量也是物質的形成基質,良好的情緒就是能量在體內流動順暢,人就會有身心愉悅的感覺,而不好的情緒會產生一種因缺少維生素C之類的抗氧化物而導致的新陳代謝毒素,這種物質被鎖在身體里,會造成能量的阻塞,讓我們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把經絡比作大河,那麼負面情緒就是石頭和泥沙,長期累積不能釋放的負面情緒就會形成堰塞體,阻礙了能量的流動,這就是身體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會形成壓力、沮喪、抑鬱等心理疾患。

情緒平衡就是要調和身體里的能量場,從而達到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態。也就是要釋放和疏解那些阻礙能量流動的負面情緒。

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程度僅僅從表面上的情緒狀態是無法準確無誤的判斷出來,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壓抑,遇到不好的感覺經常會採取刻意迴避、否認、抗拒不接受、爭辯、刻意用正面的思維來替換負面感受、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解決,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在強化負面情緒的能量,假以時日,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藉由某個外因而爆發或誘發身體疾病,所以經常會有一個平時非常和善的人瞬間的情緒失控,一個非常健康樂觀的人突患癌症,這些都是由於對負面情緒的忽略和不適當的處理方式造成的。

負面情緒必須要以不壓抑的方式辯識、接納,進而釋放出來,也就是要將河流中的堰塞體化解掉讓它流出空間,讓優質的能量順暢流動。

=================================================

情緒的神經科學理論

情緒的神經科學理論 - 好大夫在線

希波克拉底曾說過:「眾所周知,我們的大腦不僅是喜悅、歡笑產生的源頭,也是我們的悲傷、痛苦、憤怒產生的源頭。」

「大腦決定我們是誰。」

任何試圖闡明情緒本質的工作都需要把以腦功能為基礎的各種形式的體驗和行為結合起來。神經科學的研究進展為心理學家提供了探索情緒機制的條件,人們正在謹慎地測定感情性的東西如何從神經活動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目前大多數學者對恐懼、憤怒、悲傷和快樂等情緒的神經科學劃分是接受的,而對驚奇、厭惡、興趣、羞恥、內疚和愛等情緒的看法還不一致。一般來說,把腦的感情過程分為三個水平。

一級水平:反射性感情反應

在突然發生的情景刺激下直接產生的情緒反應如驚嚇反射,對氣味的厭惡反射,疼痛反射,饑渴及對美味的愉悅感等都有著相對簡單的神經環路,它們不必經過思維加工而產生,但是可以與高級的認知過程相聯繫。例如給厭惡、驚奇這些自發的情緒反應附加上社會意義。當一個老人走下樓梯時邁空了一步,會立即產生驚嚇反應,甚至出冷汗,而接著就意識到了踏空的事實,併產生了步履不堅的感嘆。這樣一瞬間發生的事情,首先出現的是反射性反應,而後才是經過認知評價的情緒。這類情緒反應的機制發生在腦幹下部位,包括脊髓、延髓和網狀結構。當神經衝動由此傳遞到大腦的高級部位及皮層,才能完成評價及感嘆情緒。

二級水平:基本情緒

這類情緒產生於大腦中間部位神經環路的加工過程中。這些部位包括扣帶回、前額葉和顳皮層及中腦的情緒整合地帶。這些部位協調相關的生理、認知、行為和情緒。在哺乳類動物產生的恐懼、憤怒、悲傷、興趣等情緒就屬於這一類,這些是情緒的基本主體,也就是基本情緒。這個環路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信息由低級神經系統輸入,並可以向更高級中樞傳遞。第二就是環路內部本身有著複雜的加工機制。這種加工使得情緒的含義在改變,由此體現人類情緒與認知的聯繫及情緒的社會化。

三級水平:高級情感

高級情感的發生定位於進化晚期擴展的前腦。人類普遍存在的精細而深奧的社會性情感在這裡整合,例如羞恥、內疚、輕蔑、羨慕、嫉妒、同情等情感,而且都與高級的認知過程相聯繫。對社會性價值的渴望與嚮往,對藝術的創造與追求是人類所獨有的。

情緒是如此重要以至有學者提出在大腦內部還存在一個「情緒腦」,雖然目前認為情緒腦很難從解剖學的基礎上來確定,而更可能從功能研究中來認定,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情緒腦涉及杏仁核及杏仁核為核心的相關神經環路,包括前額葉皮層、扣帶回皮層、下丘腦等。基於基本情緒系統(二級水平)研究,尋找-期望系統、狂暴系統、恐懼系統、育幼系統、痛苦系統、愉快系統的神經環路都有了初步確定,其中有些系統異常被認為與精神疾病有關。例如基於對社會夥伴隔離的年幼動物因分離的痛苦而叫喊的神經環路的確定在痛苦系統研究中有重要意義,這個系統被發現在兒童自閉症的發生起作用。而愉快系統則與腦內存在「兜圈子打滾」遊戲的神經環路有關,多動症兒童的這個環路神經活動過多。

==============================================

情緒的本質:愛是否真的存在?

情緒的本質:愛是否真的存在? - 日誌 - 張晉崗 - 心理學空間

人的情緒在本質上只與一件事情有關:愛。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但凡有情緒的地方,必然是因為我們內心對於這件事情的發展不滿意,對於這個人的做法有意見,為什麼我們對對於事情不滿意,對於做法有意見呢?很簡單,我們有自己的處理事情的原則和邏輯——我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認知慣性,但凡和我的認知不相同的現象必然引發我的思考和評價,這個思考和評價極有可能引發情緒的波動;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樣的做法讓我內心感到不舒服。先不來管為什麼不舒服,首先很簡單的的道理,就是你的做法和行為或者這件事情的發展狀態,和我內心所期待和設想的不一致,這個不一致必然讓我感到內心緊張,為什麼會緊張呢?因為不同的現實,必然引發我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理設定和期待,處於防禦的需要,我這個調整必然引起內心感覺的的驚慌和波動,情緒隨之而來。

說明白情緒的起伏的動因,我們就能發現:現實和內心設想的差距是引發情緒的重要因素,沒有這個現實與設想的差異,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人的情緒起伏將會消失,人的思維也會停止,感覺不復存在,生命也就此消亡。所以,情緒起伏,感覺波動這是生命存在的最佳表徵,也源於現實世界和內心世界的重大差異。

那麼,是什麼造成如此豐富的內心世界,是什麼讓我們對於現實世界充滿渴望,充滿期待?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追溯到我們出生的那一瞬間,也可以追溯到生命緣起的那一刻:在夫妻關係當中,在人類的愛中,我們的生命誕生了。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生命形成和出生於愛,所以我們認為我們的生命是值得被愛和需要被愛的。特別是人類作為早產性物種,在出生之後仍舊不能獨立生活,依然需要父母維持8-9個月的靜心撫養和看護,於是我們對於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有了「沒有分寸的依賴和依戀」,甚至於我們在內心裡願意這讓安慰自己,給生命以安全感和活下來的力量,即:我們的父母是足夠愛我們的,他們會按照我們所需要的照顧好我們,這就是愛,我們完全有理由氣定神閑的享受父母的愛,父母愛我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帶著這樣的感受和認知,我們開始了漫長的人生之路,這樣一走,我們就不知道從哪裡下來,甚至也忘了思考,這個愛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在愛裡面,我們建立了足夠的心理安全感,也建立的足夠的期待和心理設定,從我們呱呱墜地母親就跟上來的乳頭開始,我們就想當然的認為,這個世界是要對我負責的,我需要什麼我就要得到什麼!否則我就開始哭,直到你為我負責,滿足我的需要為止。從第一聲啼哭開始,我們的生命開始與現實世界並行前進,這個過程里,我們不斷地和現實發生著關係,但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時,只要你讓我感到不舒服,不滿意我必然會開始有情緒,從哭泣到生氣,再到憤怒,級別和表現形式不一而足,當然,如果你滿足了我,那我就會微笑,就會開心,就會興奮地手舞足蹈。

在這樣的過程里,就存在這樣的一個潛在的心理設定和邏輯:只要我心裡想要的沒有被現實滿足,或者我的需要在現實中沒有被發現,我就要開始有情緒,我就開始生氣、憤怒。究其根源,就是期待這個世界所有的人於事,都要像是出生時媽媽塞進嘴裡的乳頭所賦予的乳汁,否則,我就開始不滿,我才不管你是誰。

但是愛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深思。

如果我說愛其實一直都沒有存在過,愛只是我們內心裡想當然而製造出來的一種感覺,在現實的父母關係當中,在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舉止當中,我們賦予了這些行為一些特別的意義,從此,這些行為就有了「愛的味道」。但是這股愛的味道,對你來說,對他來說,意義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同樣的一個行為卻引來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對待?所以,即使父母對孩子,也只是依著父母自己的為人處事的行為習慣,按照整個文化的慣例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為孩子做一些事情,表達一些情緒和感受,真正的愛,要說存在,那麼請問它在哪裡呢?所以,愛其實是被人解讀出來的,是被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出來的,現實只是現實,我們一開始出生接觸的就只是現實,而愛,那份我們以為的愛,只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請問,這樣的狀況下,愛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呢?你自己會有答案,因為愛在你的心裡。

那麼,當你在現實中找令自己內心「滿意的愛」時,你怎麼可能找到呢?親愛的,現實,和內心的需要一直都有很大的差距在那裡,在哪個巨大的差異當中,我們的生命自由的跳躍,旺盛的成長。所以,享受那個差距吧,用你的積極情緒作為紐帶連接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作為橋樑的,正是你不斷的前進,不斷地創造,在這個差距和空間中舞蹈,人生從此變得擁有意義。

=====================================================


推薦閱讀:

我來杭州的這7年
泰坦尼克號,永不消逝的愛。
刻薄和冷漠留在知乎就好,生活還是得暖暖的。
有愛的冬天不會冷

TAG:情緒 | 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