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慶幸父母沒有教我服從權威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7年11月30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Morality is doing whats right no matter what youre told. Obedience is doing what youre told no matter whats right." - H.L. Mencken

1.

作為父母,我們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服從我們?服從權威似乎是很多父母眼裡的第一教育目標,孩子聽話、不頂嘴、乖巧、不堅持己見、不固執、父母說什麼就做什麼成了「好父母」的判斷標準。當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覺得很難堪。我們說坐下,他們就應該坐下,難道不是么?如果孩子不照做,是不是意味著我是個差勁的父母?

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我們眉毛一揚,孩子就會乖乖聽話去做,這確實更方便。但養育一個不質疑、乖乖遵守命令、把TA的反對埋在心底的孩子是極其危險的。有研究發現,具有服從傾向的孩子更軟弱,更易害怕和不自信。當他們的父母為自己的good parenting洋洋自得時,這些孩子的心理狀態卻非常脆弱,容易被權威人士操縱。

聽話的孩子會長成順從的大人。他們不太可能爭取自己的利益,更容易被人利用和恐嚇。他們可以毫無疑問地服從命令,而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要求孩子服從的父母,通常自己就是等級觀念的受害者,他們在面對權威時也一樣唯唯諾諾,卑躬屈膝。

2.

這兩天看到一則舊新聞,有一個叫小陶的男孩,在今年6月1日,這個本該屬於孩子的節日,自殺了,原因是長期被6名同學欺凌。

他留下了三份遺書,詳細記錄了各種被欺凌的細節:每天給宿舍六個人打水打飯、洗飯盒,還給特定同學洗頭髮,倒洗臉水,不做就會被6人毆打。

被人當「狗」耍,要求他跳舞,掃地、疊被子,不做就被拳打腳踢。

隨時隨地被人當做出氣筒,校內校外都被狠狠打過好幾次。

當小陶出事後,他的父母悲痛欲絕,後悔不已,因為小陶曾經多次向他們求助過。第一次是事發前幾個月,小陶跟父親提起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經常要求他打飯打水,但是他的父親沒太放在心上,說了句:「被欺負就和老師講,老師會處理的。」

第二次是在事發前一個多月,小陶逃學回家,再次告訴父母他受不了同學欺凌。這次他的父母親自把他送去了學校,並試圖和班主任溝通他被欺負的事情,但班主任開始大罵並轉移話題:「你這孩子成績差,還逃學,街上隨便找個(做苦力)的都比你孩子考的好,如果他不想讀了,帶他回家,去打工!」

第三次是事發前幾天,小陶又逃學了,這次他的父母如何勸他,他都不肯來學校。但是小陶的媽媽非常擔心多次逃學後,學校真的不要小陶去讀書了,就對小陶說:「不就是幫人打水打飯嘛,那就打吧,又不會累死。」 結果在準備送小陶回學校的那天早上,小陶喝農藥自殺了。

小陶的悲劇固然和老師對校園霸凌的放縱有直接關係,老師和學校沒有盡到保護學生的責任,但最讓我感到不安的是,為什麼連孩子最親近的父母也不能保護TA?當孩子多次發出呼救時,母親竟然說出「不就是幫人打水打飯嘛,那就打吧,又不會累死」 這樣的話?

怒其不爭!一瞬間我明白小陶為什麼會被霸凌了,因為TA的父母從來沒有教過TA反抗,TA的父母本身就是順從性格。父母不敢反抗態度惡劣的老師,不敢出面幫孩子教訓那些傷害TA的同學,小陶從來沒有從父母身上學到過反抗,讓TA如何拿出勇氣去反抗聯合起來霸凌TA的同學和冷漠的老師?

有的人在遇到不公的遭遇時,有勇氣用自焚自殺來抗議,卻沒有勇氣直面和還擊傷害自己的人。很多人對此不解,但其實是因為這些人從來都不知道人是可以反抗的!試想一下,一個人從小到大被灌輸要聽話和服從權威,在家裡沒有被給予反抗的機會,沒有積累任何反抗成功的經驗,到了外面也自然不可能為自己爭取權利,不敢質疑和反抗任何權威,哪怕這個權威正在做著傷害自己的事。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什麼對TA是好的,服從父母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等孩子長大了再放手讓TA自己做決定。大錯特錯!等孩子長大了,面對的權威可能不再是父母,但會有其他權威出現,老闆、CEO...那時孩子已經養成了服從權威的習慣,基本不可能再發展出獨立思考能力和反抗精神。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決定了孩子如何看待權威和處理自己與權威的關係(我在《美國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育兒方式對比,你屬於哪一層?》一文中詳細闡述過)。質疑和反抗權威的能力只可能在生命早期發展出來,前提是父母允許孩子質疑他們的權威。

3.

我很慶幸我成長於這樣一個民主家庭。

我的父母在養育我的過程中給了我最大的自由。雖然他們也會制定規則,但是他們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父母允許我提出異議,允許我和他們理論,列出我自己的理由。如果我說得有道理,他們會和我一起商量並重新制定對雙方都公平的規則。我的父母從來不覺得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是件有損形象的事。

人們往往混淆了「服從」與「尊重」的區別。真正的好父母是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而不是出於害怕而服從。

我接受父母的建議,不是因為服從,而是因為我信任他們;我配合他們,不是因為被恐嚇,而是因為他們尊重我,所以我也願意尊重他們。父母教給我最重要的做人原則:我們要做對的事,而不是由別人告訴我們做什麼。

「道德是做對的事,無論別人怎麼說。服從是照別人說的做,無論它是不是對的。」 —— H.L. Mencker

父母的教育讓我從小就有非常強烈的意識:權威是用來尊重的,而不是用來盲目服從的。如果權威說得對,我們要聽;如果權威說得不對,我們也可以不聽!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和原則,而不是任人指揮。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讀初中時,有一次我因為實在憋不住了,在課堂結束後的眼保健操時間跑出去上了廁所,結果回來時被班主任逮到了,班主任不讓我進教室(眼保健操還未結束),批評我還未下課就出去上廁所。我說我憋不住了啊。

老師惡狠狠地說:「你是腎有毛病嗎?幾分鐘都憋不了?你去讓醫生證明你腎有問題,不能憋尿,那以後你就可以隨便出去上廁所!」 我當時對老師的說法非常不屑,死不認錯,被老師罰站了一堂課,還要求我回家寫檢討。

回到家我氣呼呼地把不敢對老師說的話全部對父母說了出來!還記得當時他倆坐在桌子的兩邊,我站在他們中間,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聽我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

「憑什麼要開醫生證明才能去上廁所?上廁所是人權!醫生都說了憋尿對身體不好,要我們不要憋尿,我為什麼要憋著?!我已經從上課一直憋到下課了!難道真的要我把腎憋壞了拿到醫生證明,才能換來以後可以隨時出去上廁所的權利嗎?」

父母對我的「演講」表現出了充分的支持和理解,沒有一絲責怪和要求我聽老師的話之類的言論。他們認真地聽我講下去,讓我充分發泄了自己的怒氣和不滿,還時不時補一句「你說得對,老師的要求確實很過分」。

自始至終,他們沒有說過一句「哎,這點小事有什麼好氣的,你就多憋兩分鐘也沒什麼啊,別和老師對著干」這樣的話。一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父母當時的支持態度給了我多麼大的力量!我的憤怒也隨著父母的理解而消退。

那一晚我沒有寫檢討,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錯,我寫不出來。第二天我媽跑去學校跟老師理論。再後來,我媽媽領會了老師的意思,送了老師禮物,她沒有再刁難過我......

從小到大,我遇到了好幾個爛老師,但是在成長記憶中,幾乎每次我在控訴老師的不當做法時,父母都願意傾聽我的想法,給予我最大的支持,這些支持有些是行動上的,有些只是心理上的,但已足矣。作為孩子,我並不指望父母總能去幫我挑戰權威,但有些事,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只希望從父母口中聽到一個公正的評斷,不因害怕權威而是非不分。

4.

如果孩子和我們爭論,這說明他們在形成批判性思維;

如果孩子堅持己見,這說明他們在形成主見和領導力;

如果孩子不按照我們說的做,這說明他們在形成獨立思考能力!

帶著同理心給孩子立規則,這樣即使孩子不能按TA自己的想法做,我們也能站在孩子角度理解TA的想法。

遇到問題時,邀請孩子一起思考和尋找雙贏的解決方案,贏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多提醒自己:我們只能控制自己,而不是他人包括孩子的行為。

多對孩子說「你自己決定」或者「你覺得如何?」

認真對待孩子的反對,平靜地說:「我知道你覺得我這樣做不公平,我很想知道你怎麼想的,讓我們重新談談?」 用相互尊重的方式,我們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

教給孩子人人平等,而不是等級觀念,是我們能帶給孩子生而為人的最大自信。孩子需要在家庭中積累反抗和說不的成功經驗,這些經驗和能力都將成為孩子的有力護盾,保護他們不受到「權威」的操縱和利用。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留學德國--不可不知的語言要求,DAF&其他選擇?(1)
德國人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德國語言班申請(2)--沒有DAF成績,咋辦?
德國安檬年會:來自中國的童話
德國幼兒園:沒有班級、沒有晨檢、100%尊重兒童!

TAG:早教 | 育兒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