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讀書讀出了智慧,而我看過的書大都會忘?
?
有天我在公交車站等車,拿出手機打發「碎片時間」;在微信公眾號里看到「做書」推送的一篇題為「為什麼『稍後再讀』變成了『永不再讀』?」的文章。還沒看內容,這個題目瞬間就另我無比汗顏---說的是「稍後再讀」,但公眾號列表裡越來越多的「小紅點」分明在說,很多文章,即使被推送到手機里也很少被打開閱讀了---正當我要點開這篇文章一探究竟的時候,公車來了,我隨著人群推推搡搡地上了車,碰上一位同事一路聊了天,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樣的情況幾乎天天都在繼續;新的文章和信息天天轟炸著我們的視聽。
直到今天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想起多天以前驚鴻一瞥的那篇文章題目,於是,啟用微信搜索功能,才得以將這篇文章從頭讀到了尾。想想真是有些諷刺和弔詭---題為「為什麼『稍後再讀』變成了『永不再讀』?」的文章,在我這也險些變成了「永不再讀」。
文章結合作者自身體驗,明確指出,在移動終端閱讀時代,「收藏了稍後再讀」是「比特海中隨波逐流的我們刻舟求劍」的一種行為。文末,作者問道:「你是數字時代的『囤書家』嗎?你有『稍後再讀』的習慣嗎?還是永遠都在不斷刷新中?」
的確,無論是「深度好文」還是「流量爆文」,在比特海洋中,隨著拇指的不斷下滑,「閱讀」很難入腦、入心了。
在移動互聯網不斷普及、深化的今天,「汗牛充棟、卷帙浩繁」可能終究會被「學富五G」代替;但「五G」中有多少內容能真正地深入我們的思想?化作我們的「血與肉」?
這裡我想推薦一本書---《深閱讀》;這本書或可為我們在浩如煙海的資訊海洋中豎起一盞燈塔,照亮「如何讀書、深入閱讀」的前路。?
《深閱讀》一書的作者是明治大學文學部的教授,在教育學、身體論、交流論等領域都頗有建樹。就寫作方式而言,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循循善誘地為學生開展的一堂「讀書經驗分享會」;就語言風格而言,作者並未使用艱深的理論和術語,而是掏心置腹地勸誡自己的讀者和學生,並傳授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創新性方法。
一、思考讀書的意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宋真宗趙恆《勵學篇》中的名句,大概是對「讀書的意義」從務實的角度最全面深刻的闡釋了;高爾基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立意就顯得有所升華,從文明發展及社會進步的角度對「讀書」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深閱讀》一書中,作者這樣概括在如今的「比特海洋」中讀書的意義:
「人類的思想早已達到極其深入的程度,猶如地層深處流淌著的純凈的水;相較而言,我們平日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層的濁水罷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後還須具備『深潛力』。
而讀書,就能教會我們掌握這種『深潛力』」
二、怎樣挑選適合自己的「好書」
目前的圖書市場上,「暢銷書」可謂佔領了半壁江山。淺嘗輒止的心靈雞湯、急功近利的「乾貨」指南、低級惡俗的網路小說,佔據著書架上的醒目位置,上演著圖書市場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理論。
一如尼採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的那樣---
「面向大眾的書常常散發著惡臭。」
但是,對於真正想要讀書、熱愛讀書,旨在挖掘智慧的「深潛力」的讀者而言,齋藤孝為我們提供了自己的心得:??
如何選擇有深度的好書?
?而要想脫離「輕鬆」和「淺顯」,作者同樣有自己的建議:?
?三、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作為大學文學部的教授,作者對於經典名著的推崇溢於言表;在這本不厚的小冊子中,專門開闢了一章論述了「閱讀經典的魅力」,並用芥川龍之介在《河童》中的名言加以佐證自己的觀點:
「必要的思想或許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窮盡,我們現在只是給舊柴添把新火罷了。」
毫無疑問,經典名著在「深度、表現力、洞察力等方面」與充斥圖書市場的「暢銷書」有著天壤之別,對於想要構建自己知識和智慧「深潛力」的我們,則應該從名著中汲取力量。作為日本人的齋藤孝極力向他的學生和讀者推介《源氏物語》;而對我們來說,代表古典文學藝術巔峰的四大名著則應該始終被我們反覆品讀。
除了推介書籍,作者還在這本書中介紹了自己讀書和學術生涯中養成的「持續讀書的五個習慣」以及「十倍增強讀書力的技法:?
在這本書的後記中作者這樣說:
「讀過這本書的現在的人生,與沒讀過這本書的以前的人生,確實不一樣。」?
那麼,就讓我們致力於提升「讀書力」,體會不一樣的人生吧。
1.
知乎大神采銅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說提到這樣一個現象:許多人養成了一種囤積癖,在網上下載很多東西,書、軟體、電影,積累了很多G,但下完後又放在那裡,懶得再去看。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好學的人,像兢兢業業的蜜蜂,在網上看到好文章就一篇篇收藏起來,或者拷貝到印象筆記等筆記軟體里,他說這種資料的搜集固然好,可惜經常只是存而不閱,不過是做了知識的搬運工。
還有一類像我這樣的人雖然很喜歡閱讀,但是看得不夠精細,什麼東西都是粗粗一覽,走馬觀花。比如上半年我盲目追求看書的數量,而不注重看書的質量,看到編輯有新書約,就不假思索發去了地址。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無疑需要我們看書的時候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種看書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有些過時,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讀書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正如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齋藤孝在《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一書中所說:如果因為覺得麻煩而不加重視,自己得到的知識就會極其有限,精神也很淺薄、脆弱,最終難免吃大虧。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們也許正生活在一個「信息匱乏「而非「信息過剩」」的世界裡。
齋藤孝認為讀書的根本在於:深化思想,升華精神。他認為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書,讀書的意義均不相同,他認為讀書有三個意義。
1.是以獲得信息為目的的讀書。
因工作所需以及考試等原因看的書就是這種意義。
2.為了愉快且有意義地度過獨處的時間,因而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想像力的讀書。
3.是為了鍛煉自己、豐富精神而讀書。
這三種讀書意義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很多時候我們讀書時這第二種和第三種是同時進行的。
既然如此,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做才能收穫更多知識,讓知識化為自身血肉,為我們所用呢,同時達到這三個目的呢?
齋藤孝提倡深入的閱讀,在《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一書中他寫了很多乾貨,我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
1.邊讀邊思考
如果我們讀書的時候帶著問題去閱讀,那麼我們讀書的時候注意力就會相對集中一些,而且因為帶著目的性,讀書的時候也更有針對性。同時邊讀邊思考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從而更容易吸收書中的內容。
2.由淺入深吃透難懂圖書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說:讀古典名著,或者是一些比較難懂的專業書,可以先撿軟肋入手。所謂軟肋,就是一些入門書或解說版還有各類書籍的圖解版和漫畫版、精編版、講演錄、對談。當然前提是你讀原版困難的前提下,如果你能讀懂還是建議讀原版。
齋藤孝在《深閱讀》說:當舒適成為理所當然,不舒適的狀態就會變得難以忍受。
齋藤孝也認為對於一些難讀的古典著作可以先讀解說版,比如我國古代的文言文,我們可以先讀白化文掌握其精髓,等到閱讀能力達到了再去讀原版。
3、家中遍布書籍,讀書不再難
我想很多人喜歡屯書,然後把書放在高大上的書架上束之高閣,結果就會擱置很久不再看。
我以前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看書,就喜歡把書藏得很隱秘的地方,結果有時候想看書的時候,自己找起來也費勁。
齋藤孝建議我們應該創造讀書環境,這個環境具體怎麼創造呢。
齋藤孝說讓家中遍布書籍,哪裡都有書,這樣就算創造讀書環境,想想如果你隨手都能拿起一本書,還能不想讀書嗎?
奧野宣之也在書中提到把把名著經典放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出門的時候也盡量隨身帶著,先在潛意識裡習慣這本書,這樣等你你無聊的時候就會閱讀了。
4:「輸出」使書成為自身血肉
齋藤孝說:「是否能把書的內容向別人說清楚」,是衡量你是否有所吸收一本書的標準之一。
而如何達到這個標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輸出。
輸出有很多種方式,寫讀書筆記,寫書評,參加讀書會領讀和分享在我看來都算。
讀書筆記是最簡單的輸出方式,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過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就是前面先摘抄書中的精彩內容,後面寫上自己的感受。並且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區分。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手寫讀書筆記,這種方法也確實很費力還不方便保存,但是現在有很多讀書軟體和網路平台,比如微信讀書就可以邊讀書邊劃線還可以直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想法。當你寫完讀書筆記,還可以和別的讀者互動,相當方便。
書中還提到多參加讀書會受益也比較多,比如我最近一個月參加了挖財社區讀書版塊的約讀活動,雖然不是線下活動,但是每一期也有領讀給我們做分享,也要求組員在規定時間寫7篇讀書筆記,還要求互相點評,這樣不僅保證了輸出,還能互相學習,而且寫的好的還有獎品拿。同時這種模式,也不容易懈怠。
更讓我佩服的是齋藤孝在書中提到的77本書單,很多書籍在書中多次提到,而且配的還有相應的評論。我想如果他平時看書的時候沒有做到深閱讀,又怎能達到這等高度呢。
這個問題算是遇到討論比較多的,說自己讀了書就忘了,有什麼用。
首先,我們讀書不能用讀了多少來衡量,不能說我讀了500本,他讀了100本,我就應該比他顯得有智慧。按照這種邏輯,一個大學畢業生一定比高中畢業生能力要強。顯然不是這樣。
學歷高,並不能說他知識一定就多,能力一定就強,萬一是學渣呢。
因此,我們也不能認定,書讀得多就一定好一樣。關鍵還是看,你對書中的知識和思想有沒有吸收。舉個例子,同樣是看了《飄》,你只記得赫思嘉一條主線,別人可以理清裡面的人物關係,娓娓道來,這顯然是不同的。
還有就是讀過的書會忘,我們要學會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比如看完《穆斯林的葬禮》很有感慨,對新月的命運惋惜,這個時候,可以試著寫下一篇讀後感。這既是自己讀書的總結,也可以提升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遇到好書,我們應該反覆的看,我個人比較推崇的就是《飄》和《平凡的世界》了。
我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只看自己喜歡的書,那麼你只能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
因此,我們要對各種類型的書都能看得進去,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
大學期間,有很多無聊的課,比如形勢與政策課等。那時候不想聽課,教室裏手機信號也不好,所以就喜歡從圖書館借兩本書然後上課的時候看。大一時有一門課是現當代文學,涉及到很多作家及其作品。比如盧隱的《海濱故人》、葉聖陶的《倪煥之》、許地山的《綴網勞蛛》等。所以就從圖書館借了這些書來看,但看了之後就忘了,現在讓我說出這些書的內容我是萬萬不行的(笑哭…)但是很多人讀書卻讀出了智慧,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在用「心」讀書。很多人讀書都是囫圇吞棗,看完後只記得大概情節,過一段時間則完全忘了。但用「心」讀書則不一樣,他們會把自己帶入書中,心無旁騖,只沉浸在故事的情節中。會因主人公的不同遭遇而或喜或悲,也能因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感悟到許多道理。其次就是因為他們選對了書。一本高質量的書能讓我們懂得更多的道理。但面對各種各樣的書,我們往往不知如何選擇。智慧的人懂得根據好的出版社或者精彩的書評來選擇,而不是隨大流,人家看什麼書我就看什麼書。
還有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寫讀書筆記。在閱讀時,他們會習慣性地寫下自己的感悟。一千個讀者有一個人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看法,看別人的閱讀心得並沒有什麼用,自己領會得到的、寫下的才是自己擁有的。先放出一個觀點
其實讀書就像張三丰給張無忌教太極拳就是用來忘的,忘的快反而轉化的快其次觀點說明文字寫的再優美的文章你讀完多遍後也只能寫個不完整的梗概但反而一個小故事,小問題能讓你寫出長篇大論來讀書的意義就在於與別人的思想進行深度的交流從而求得自己的理解得到自己的解釋與理論故,有的人讀一本書通萬物本源但,有的人讀千本書被叫傻書呆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雙城記》這本小說?
※《天道》芮小丹被誰的學識和氣度所折服?
※小王子第二章講了什麼?
※元曲《天凈沙·夏》描寫夏的時候運用了什麼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