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賞析詩經《麟之趾》?
03-17
這是一首讚美諸侯公子的詩。但這公子究竟是作為商紂「西伯」的文王之子,還是爵封「魯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貴族公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詩集傳》「文王后妃德修於身,而子孫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的解說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孫」而言;但《毛詩序》則有「《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
這是一首讚美諸侯公子的詩。讚美貴族公子,而以「麟」起興,這在今天的讀者,或許會感到奇怪,但在古代卻是一樁異常莊重和動情的事。所謂「麟」,其實就是糜,鹿之一種而已。不過古代傳說中的「麟」,卻非同尋常。
明白了「麟」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即可把握此詩所傳達的熱烈讚美之情了。首章以「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正如兩幅美好畫面的化出和疊印:眼間剛出現那「不踐生草、不履生蟲」的仁獸麒麟,悠閑地行走在綠野翠林,卻又恍然流動,化作了一位仁厚(「振振」)公子,在麒麟的幻影中微笑走來。仁獸麒麟與仁厚公子,由此交相輝映,令人油然升起一股不可按抑的讚歎之情。於是「於嗟麟兮」的贊語,便帶著全部熱情衝口而出,剎那間振響了短短的詩行。二、三兩章各改動二字,其含義並沒有多大變化:由「麟」之趾,贊到「之定」、「之角」,是對仁獸麒麟讚美的復沓;至於「公子」、「公姓」、「公族」的變化,則正如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所說,「此詩公姓猶言公子,特變文以協韻耳。公族與公姓亦同義」。如此三章迴旋往複,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斷交替閃現,耳際是「於嗟麟兮」讚美之聲的不斷激揚回蕩。視覺意象和聽覺效果的交匯,經了疊章的反覆唱嘆,所造出的正是這樣一種興奮、熱烈的畫意和詩情。
推薦閱讀: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