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中作者最出色的寫作手法是?
作為一代文學巨匠,托爾斯泰運用的寫作手法變化多樣且令人稱奇。其中有對比,有象徵,有伏筆,有比喻,有懸念,有從不同視角刻畫人物、描寫人物心理等等。
1、對比
托爾斯泰在刻畫人物時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奧勃朗斯基的圓滑世故與列文的毫不做作;伏倫斯基的自命不凡與列文的謙遜有禮;安娜的自私自利與吉娣的博愛賢惠;吉娣面對死時出於天然的母性的仁愛與列文對死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刻畫人物關係時也同樣:安娜與伏倫斯基的關係與吉娣與列文的關係的對比:安娜總是無理取鬧對伏倫斯基極其不信任,而吉娣總是善解人意,與列文之間更是互相信任到無以復加;安娜享受於勾引每一個來訪的男人,並且伏倫斯基毫不在意甚至為之得意,但列文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萌生醋意,同時吉娣也只忠於列文一個並把自己的情緒都與列文傾訴……對比都是為了強調,在這些對比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愛情的本質不是情慾衝動,而是無私、忠誠、交流與信任。
2、象徵
書中多處托爾斯泰運用了耐人尋味的象徵手法:安娜在從莫斯科返回彼得堡的火車上聽到伏倫斯基的示愛後強作鎮定,把裁紙刀的刀面貼在面頰上,這象徵了與伏倫斯基的情慾糾葛不過是酷熱難忍時一劑新鮮的冰涼觸感,它終究會散去,悲劇仍舊是悲劇;在描寫尼古拉的死時,托爾斯泰致力於表現他死前的留戀與掙扎以致最後身邊眾人都盼望他快點死,這層情節看似是沒有必要的,但若仔細品味不難發現,托爾斯泰意在用此象徵安娜的死。他想說明,安娜的悲劇不可挽回,她的死恰恰是對於所有人的解脫;
在安娜死的剎那,在鐵軌上幹活的嘟囔著的鄉下人象徵了漠然的世人;那隻蠟燭則象徵了安娜的慾火,雖曾「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但終究罪惡的慾火只能曇花一現無法持久,等等。
3、伏筆
伏筆是大師們寫小說的必備,托爾斯泰介紹伏倫斯基出場時第一句話便是「伏倫斯基從來沒有過過真正的家庭生活」,可以說這一句話便暗指了之後的悲劇。而最大的伏筆在於安娜與伏倫斯基初次相逢時出現了一個被火車軋死的人,正是由於伏倫斯基的慷慨助人使安娜萌生了第一股好感,開端也昭示了同樣的結局等等。
4、比喻
全書中托爾斯泰的比喻可謂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比如在伏倫斯基遇見心愛的女人的丈夫卡列寧時,「就像一個口渴得要命的人走到泉水旁邊,卻發現那裡有一條狗、一隻羊或者一頭豬在飲水,並且把水攪渾了」,「卡列寧一字一頓、清清楚楚地說,好像說一個字就是拋出一個盧布來」;在列文初次見到自己的兒子時,「他看見接生婆把那雙張開的小手臂像柔軟的彈簧一樣夾攏」等等。
5、懸念
全書最大的懸念設置便在於安娜死後作者並沒有急於立即去描寫眾人的反應,而是從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柯茲尼雪夫入手,描繪了一幅眾人塵埃落定之圖景。這個懸念設置表明了托爾斯泰的立場——對安娜這種以死來懲罰他人的心態是極其鄙夷唾棄的,於是他偏不滿足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