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時間軸的維度來探討設計史
構建一個系統的歷史觀
一根主線,兩個維度;主線:歷史發展的時間線;
維度:時間線上誕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在此歷史背景之下發生的人、事、理論、影響;
比如:1851年這個時間點,是大家都很熟知的,在這一年,英國舉辦了水晶宮博覽會。
這個事件產生的時代背景:英國以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需要有一次盛大的活動向世界展示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那麼就導致了這次博覽會的誕生;
這個事件還有另外一個時代背景:工業革命帶來的批量化衝擊了傳統的手工藝,商業開始融入大工業生產之中,那麼如何使得產品的市場更為暢銷,是人們普遍討論的問題。隨著勞動分工和商業化組織的進一步發展,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個人關係瓦解了,生產者本身也與最終產品分離開了。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出現了一批中間人物,他們既不了解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也不可能制訂和保持任何質量標準。這種供求關係脫節,導致了機制產品質量標準的崩潰,從而招致了一些有識之士投身於反抗二流機制產品的運動之中;隨著生產的商業化,需要用豐富多彩的式樣來滿足和刺激市場,於是希臘、羅馬、拜占庭、中世紀、文藝復興的情調雜然並存,匯為奇觀;製造商們並沒有意識到機器實際上已經將一個全新的概念引入到設計之中,他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樣一個信條。即藝術是某種可以從市場上買來並應用到工業上的東西,製造商們在追求新奇中總是從過去程式化的設計中抄襲,其結果就是因為不加區別地運用裝飾而產生的風格與功能間的巨大鴻溝;
前一個歷史背景催生了博覽會的誕生,進而吸引了諸如威廉·莫里斯、約翰·拉斯金等人前來觀看博覽會。後一個歷史背景則引發了這群藝術家對於工業化背景下產品的粗製濫造以及折衷主義的反感,進而推動了工藝美術運動的展開;
至此,我們以1851年這個時間節點為例,分析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之後,得出事件發生的必然。同時,事件的發生又帶動歷史人物登上歷史舞台,推動運動的展開和理論的發展。從一個全局的角度,我們對此歷史時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對其後其它運動的引發做了一個因果鋪墊。
(等待更新)
推薦閱讀:
TAG:設計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