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對教育者有什麼啟示?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上具有驚人的天賦,但卻又自卑,孤僻,叛逆,缺乏對周圍人的信任,在心理學教授尚恩的幫助下逐漸打開了心門,認識了自我並開始追逐屬於自己的愛情。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直認為藍勃教授會是幫助威爾走出心靈困境的人,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尚恩教授的出現,這種想法馬上無影無蹤了。電影中出現的倆位老師,其實是個很好的對照。首先介紹一下藍勃教授,他是麻省理工學院著名數學教授而且獲得過菲爾德獎,但又自負,同時也愛名利。其次尚恩教授呢,他也在一所大學教授心理學,但倆年前他的妻子去世,給他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創傷,但其待人真誠,毫無差別。在電影中,他們都對威爾表現得很關心,藍勃把威爾從監獄中保釋出來,並堅持給他看心理醫生;尚恩則不耐其煩得給他做心理輔導。倆位老師都作出了努力,但結果卻並不相同,這又是何故?
我們都知道教育活動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內容)組成,那麼教育者首先就應該了解受教育者。影片中威爾作為受教育者,從小就是孤兒,而且在寄養的家庭都遇到過家暴,自己變得也比較暴力(比如當他遇到幼兒園經常欺負他的一個同學,他二話沒說就衝去給他一拳,警察來了還拒捕)同時又非常的自卑(遇見喜歡的女孩不敢打電話)、孤僻(影片中經常出先他一個人在電車上),然後他在數學上又有極高的天賦,能一下做出藍波教授倆年才解出的數學題目。可以說這是一個複雜的學生。倆位教授也都這樣的認為。但是基於教育目的的不同,他們採取的做法也完全不同。
藍勃教授基於自己對數學的狂熱,急於想要威爾能發揮自己的數學天才,幫助自己一起解決數學問題,雖然意識到威爾還沒有完全恢復,但他在依然顯得很急迫,要威爾去他安排的地方,為此不惜和尚恩爭吵,並威脅要把威爾重新送回監獄,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方式是急切的、強迫的、功利的。然而尚恩教授基於「讓孩子自由選擇」這個觀點,循循善誘、以誠相待並加以情感陶冶,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方式是溫和的、自由的、人文的。影片中有他們有倆次爭論,第一次爭論也就是圍繞著要不要給威爾一個方向,讓他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第二次也基本上是這次爭論的繼續。當然影片中藍勃是急切的給威爾劃定方向,讓他朝著數學這條道路上走,而尚恩則加以否定,堅持要讓他自己選擇。那麼我們現實中,教育者要不要給學生定方向呢?我想其實很多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指點,希望老師能指一條名路給自己,但是老師在給學生說道的時候有沒有充分的了解學生,有沒有基於學生的興趣或意願,還是只是基於自己經驗的了解?有些時候在教育中也會覺得這個學生在某某方面很不錯,因而老師包括家長都建議其往這方面發展,有些時候甚至是強迫,這可行嗎?這尊重了學生么,是學生自己內心地選擇么?
影片中尚恩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尚恩和威爾總共有八次正式會面,每次的會面他的切入點都不同,有以書,以畫,以自己的前妻等等為切入點而展開,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教育智慧。同時他並沒把威爾當成一個患者,而是把他當做朋友,給予充分的尊重,平等相待,通過說自己的經歷,並正面批評威爾沒有真正嘗試愛過一個人,不敢去愛來讓威爾說出自己的故事,可以見得他非常注重情緒喚起在教育中得作用。當然還有很多地方都能體會他的這種智慧與愛。
在影片的最後我們也看到了「教學相長」,威爾走出了困境,同時尚恩在和威爾的接觸中也走出了失去妻子的憂傷陰影中,這可能是劇情的需要,但現實教育中,這點也的確值得我們重視。
推薦閱讀:
※對於「爾雅通識課」你怎麼看?
※為什麼我的課能賣一萬塊?
※寫作牛人的奮鬥歷程
※《自控力》讀書筆記
※我起訴了豆瓣,因為我是一名逐夢演藝圈的好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