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點職業規劃
前半個月見了好些老朋友,聊聊工作,聊聊未來,開始對職業規劃有了一點概念。
工具與平台
工具到平台的轉型是做產品時經常講到的。相比工具,平台與用戶的交互更多元,為用戶提供的價值更靈活更豐富,商業方面的想像空間更大。
對個人來說,工具是執行層面的概念,在具體的場景下完成一件任務,或者根據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分解成若干任務完成,並對結果負責。工具有較大的確定性,提供的價值維度相對簡單,容易以固定的模式批量培養,大企業的「螺絲釘」就是這樣的。工具類的職位一般通過崗位說明(JD)來確定,招聘和價值評估是批量的標品模式。這一類職位沒有獵頭,只有中介。
到了中層的職位,需要能夠理解戰略,制定戰術,協調資源,推動完成。在組織內部,就不再是工具的角色,而是要給多個團隊、多項任務提供多種維度的價值,成為一個平台的角色。記得有一次去FB拜訪毛主席,一起吃完飯碰到另外一個核心團隊的負責人,對方剛好有一個想法,兩個人簡單交流幾句,一個小項目的initiative就有了。毛主席做core growth,不僅僅是用戶的增長,同時帶來的還有團隊規模的增長,團隊成員能力的增長,以及團隊影響力在公司和行業的增長。
協調資源和獲取信息
說到協調資源,就可以不局限於組織內部,行業中的朋友、同學,可以給自己很大的幫助。去年剛剛做廣告產品的時候,眼前一抹黑,如果當時就有懂得廣告策劃和銷售的朋友,可以把問題看得更清楚,少踩不少坑。
即使一開始還沒有這樣的朋友,也不是沒有辦法。把前面的廣告產品工作交接出去之後,一天偶然翻到以前參加過的商業化負責人面試,當時對那位很厲害人選的回答做了筆記,才發現自己後來認識到的策略和方案,人家在面試的時候,基於對公司的非常有限的信息就說出來了。所以參與招聘是一個辦法,在面試中接觸背景特質不同的人選,可以學到不少新知。
即使沒有參與面試的機會,一流和熱門公司的JD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材料。最近看到摩拜關於數據方向的產品經理JD,框架清晰內容全面,立刻「拿來主義」,據此修改了這邊的職位。同時對比了ofo的幾個相近職位,會覺得前者在數據方面更成熟或者更重視。對於感興趣的公司,還可以通過JD管中窺豹,從外部了解到更多的一點信息,這裡對比頭條兩個不同部門數據平台產品經理的職位(職位1、職位2):前者在比較成熟的部門下,崗位定位清晰,崗位要求就比較簡單;後者崗位職責還在定義的過程中(CUA更高),能力要求的部分就更多、更具體一些,會更看重人選的素質。
工具層面的職業規劃
許多同學應該和我差不多,畢業或者工作一兩年也沒有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樣,有機會在一個成熟而穩定增長的知名公司,核心部門或者快速增長的業務線,是最理想的情況。因為在標品的層面,個人競爭力很大部分來自於區分度或者說亮點。
知名公司品牌對個人品牌的貢獻不小,熱門公司也有類似優勢,比如一個摩拜的簡歷,或者兩年前的滴滴。成熟向上的公司資源、環境氛圍、思維方式和企業文化的價值,相當於額外把offer的薪資拉高30%或者更多。核心業務線,親自體會一個業務從小到大的成功經驗,是難得的機遇,即使獲得更多是失敗的教訓,價值也高出平平的做事。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的上級、導師、同事,更是未來成為平台的起點。
如果沒有機會進到最優秀的公司, 退而求其次,也是要考慮公司的成長性和團隊的成長性。有趣的是,公司內部對團隊的重視和優先順序,有時與外部對這個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判斷不盡一致。比如剛到這裡的時候,有被問到最多的是視頻和圖像特效的設計、實現和調優,可惜自己都不懂。。。
如果以上的選擇空間也不大,至少可以做到的是城市的選擇。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無論說基於AI或者大數據,還是別的什麼,生態的優勢會更明顯。騰訊做一個修圖App,並不需要追求營收,它積累的圖片和影像數據可以對整個生態系統有所貢獻,無論是遊戲或是空間或者手Q,0.1%的提升都是巨大的價值。同時已有的數據、技術、用戶理解、團隊等等的積累,雖然不是做好產品的充分條件,但會讓這個過程的起點更高,動力更足,速度更快。反過來,小而美會遇到更大的挑戰,因為平台的升級,就像普速列車升級為高鐵,不僅是綠皮車換和諧號,軌道截彎取直,逢山鑽洞遇水搭橋就能完成的,信號、工務、供電、乘務、安全冗餘、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都可能成為木桶效應的短板,因此許多優秀的創業公司,發展到某個階段,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加入到大的生態,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用戶和團隊。北上廣深杭這樣的大城市,在地域層面就是一個個大的生態,推薦去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選擇、更年輕的城市。
從工具到平台
從工具到平台,一個很大變化是要接受更多的不確定性。工作的方向,團隊的目標,接觸的領域,職責的範圍,很多是依賴於自己根據外界條件來定義。這個外界條件,又包含了上下級、公司戰略、配合團隊、資源支持甚至行業和競爭對手的影響。把模糊的目標變成清楚的方案,把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想出辦法。職能的邊界,越發的不重要,在具有一個方面的專業性之後,需要擴大自己的可能性,就能消融掉天花板的存在。
公司之外,要接受較低的流動性,就是"適合你的坑一般沒有"。有時得因人設崗,有時要拋開以前的一些限制,嘗試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把準備做在前面,能夠提前知道好的機會或機遇,甚至提前被通知到。上次在北京交流,問一位業界知名的老師,通過什麼渠道了解到行業最新的動態。他的回答是,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渠道,有意思的文章信息或者研究成果,早些晚些,他總會被告知或者通知到(informed / notified)。這就是在個人層面已經緊密連接到了大的生態中的感受吧。當然,有了信息,還要有相應的眼光和決斷。
從非標品的角度,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提前規劃和運營,對內外的機會有更開放的心態。就像解決一個優化問題,一方面擴大候選的空間,同時減少約束條件(聯想到今天讀的這篇文章,一直都更認同去中心化的分發,不主觀的做所謂價值觀的引導)。互聯網對信息傳播的改變,給了每個人記錄、表達和被反饋的機會,也給了會記錄會表達會運營自己的人更大的帶寬和更高的槓桿。一次工作選擇的過程,不僅僅是找公司、職位,也是更廣的跟行業的生態接觸的機會,甚至在行業中找自己當前和未來的位置與空間。從進入簡歷庫,主動和被動的接觸,建立的熟悉甚至信任,都創造了新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為未來的工作提供眼界和助力,也可以為下次的選擇提供線索和契機。
小而美的未來
即使是小而美的地方,也可以做出許多努力。因為小,就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有機會完成在其他地方難有條件的嘗試,踏出不熟悉的領域的第一步,像這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樣,專業的做事,而不僅僅做專業的事。還可以形成整體的思考,就像小亮師兄在這個視頻裡面提到的,每個人把自己當成項目的CEO去思考交流形成決定,然後以自己的角色來完成。除此之外,通過對外的不斷交流,總結形成自己的框架,可以彌補叢林模式的不足。職業規劃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上級的,也不是組織的。如果有前面說的合作的形式或者「不務正業」的空間,身邊也有同樣抱負和專業做事的人互相交流激勵,能夠沿著自己規劃的方向始終前進,對外總能找到信息和資源的通道,就值得在其中享受組織帶來的資源,也為組織做自己的貢獻。
以現在行業的發展節奏,有一種2倍於灣區的感覺,在一個組織特別是一個崗位兩年以上,就可能會開始慢下來,失去敏感,失去好些新的認知,和讓自己更加精彩的機會。但如果一個組織能夠有不斷的重新定義自己,有這般格局的遠景,能夠"在共同目標方向價值感的大框架下"包容其成員的慾望(出處:微信"劉爽與veryls"上周四的消息推送),就值得留下來,長期與這樣的平台共同發展成長。
前幾個月在部門分享,起了一個"你值不值年薪百萬"的標題,內容卻驢頭不對馬嘴,更多的是關於職級與績效,因為當時的興趣在後者,對前者還說不出所以然。到了現在,算是接觸到了些皮毛,有點主觀的見解。每個人都有選擇,真正快樂的人能夠理解他人的選擇,也不會在選擇中迷失自己。
推薦閱讀:
※之樂日記:真正的聰明人,為什麼從不去社交?
※之樂日記:自明星7大形象包裝術之一:定位!
※傳統零售:如何讓online和offline共生?
※情感化運營:後產品時代的制勝法寶
※資本寒冬,咕咚、Keep、Feel們如何才能逆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