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試著直面自己的內心
我的心路歷程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問自己,該說哪一種心境的變化,又該從何說起呢。因為我雖然沒有什麼嚴重的心理疾病,但是自認為是有過不少心理上的困境的。雖然也常常痛苦不解,無法走出自己的囚籠,所幸的是現在漸漸地開始尋求各種形式的幫助和答案,包括心理學的課程、書籍、網上公開課和演講。雖然不總是有答案,但是起碼比以前更了解自己的內心,在痛苦時也能多少能夠自我排解了。
我與同齡人相比,有相對嚴格但又疼愛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期望和引導,或者說過度保護,常常使我與同齡人和外界有一種脫離狀態,因此雖然我自小成績比較優秀,特長眾多,但是心理也比同齡人幼稚得多。而從不了解心理學的我,讀過各種各樣的書,卻從未了解過心理學,因此對自己的心理狀態一直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遇到了困惑與痛苦時也不懂得如何排解,每次都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或者大量地讀雞湯文。
可能是這個原因,讓我在高考這個智力、體力、心力的賽場上,輸給了自己。
高考後的那段暑假,我在自暴自棄了一段時間後,在大把的空閑時間裡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回顧長久以來的成績,高考成績絕對是最差的一次。我知道,我得到了北京大學夏令營的資格,拿到了博雅計劃的資格,拿過幾次第一名,老師家長都期待我考上北大,所以我內心的壓力很大。但是,然後呢?對壓力就無計可施了?別人也有壓力,為什麼有的人能正常發揮或者超常發揮呢?我不想再簡單地把問題歸結於壓力大、心態差,我想知道更深層次的原因,即使,直面自己的內心 可能很痛苦。
我順著時間的藤蔓往過去爬,一點一點撫摸記憶的枝葉時,我悲哀又釋然地發現,其實一切都不是絕對的運氣與偶然的問題。現在的我,是過去全部的我的體現。
高三的一年裡,每當我困了、倦了,我的一個想法總是:「你為什麼這麼意志不堅強?」我把自己與文靜自律的好友不斷比較,羨慕她能長時間投入地學習,羨慕她高三開始時就基本停止了一切娛樂,只有兩個禮拜回一次家時才會用手機看看視頻。而反觀我自己,每天晚上回家不玩會兒手機就覺得人生無望。於是我責怪自己的貪玩,並要求自己在學習的時間內盡量地高效率,同時減少睡眠時間來彌補玩手機的時間。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時不時我就會在課上打瞌睡,或者在清醒的時間懊悔不已,心情十分糟糕。而每次帶著焦慮心情做題的時候,我又覺得無法做到沉下心來學習,這讓我更加焦慮浮躁。
當高考後我翻閱心理學書籍時,我才明白當時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當人類面臨未知的危險時,大腦中掌控理性思考的部分,會迅速地被原始時代就進化出來的焦慮神經所控制,因此焦慮的情緒會讓人無法鎮靜思考。
我想起了謝麗爾桑德伯格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焦慮,然後我們又因為自己感到焦慮而焦慮。」現在看來,就是當時自己的寫照。其實一天玩那麼一會兒手機,並沒有影響到我的學習進程,甚至本該放鬆了我的心情,從而幫助我提高學習效率,從睡眠里剝奪的那些時間也無益於學習的提升,真正使我效率低下、使我停滯不前甚至退步的,是我的焦慮情緒。而我潛意識早就意識到焦慮情緒才是真正影響了我的學習效率的原因,於是我又因此更加焦慮。
於是,在這種焦慮情緒的時常襲擊下,我總是嫌自己做題不夠快,我追求加快做題的步伐,並在做完一套又一套題後,產生虛假的成就感和優越感,滿足於練習冊上一個一個鮮紅碩大的鉤。可想而知,這麼囫圇吞棗的做題方式能給我帶來的進步及其有限,而不願意去做那些看似麻煩耗時的梳理、總結工作,又導致我的知識體系漏洞頻出。我的弱點,其實早已經很明顯。
這種滿足於表面的、即刻的成效,忽略了思維的鍛煉和塑造的心理習慣,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我不禁問自己。當我沉入我的潛意識中,試圖找到根源時,我驚訝地發現,弗洛伊德再一次說中了。我的下意識的行為習慣,根植於我的童年。
我想起,我的小學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她教我們語文的方式是,讓同學們一人念一段課文,或者齊聲朗讀完,再問我們幾個詞語怎麼造句,怎麼分段落,然後問我們課本上習題的答案。每節課都一樣。課後的作業是,抄課文或者抄詞語,少則五遍,多則二十遍。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我們很快摸清了她的套路和喜好,全班人手一本一樣的課後問題答案,課前我們早早地抄好了段落大意,等她提問時全部人都能說出一樣的正確答案。於是,她就認為我們很優秀。
從這裡開始,我形成了對即刻就能得到的標準答案的偏好,不願意花時間去構想自己的答案,因為很可能反倒會被批評。我形成了虛假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陶醉於作業簿上大片大片的工整字跡,從未認真想過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這種沉不下心來的浮躁心理和對即刻見效的追求,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初中、高中乃至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於是我無法堅持參加晦澀難懂又耗時的數學競賽培訓,我在做題時稍微卡殼就不願堅持而是翻開答案,而我不明白,「知道答案」,與「能寫出正確答案」有本質的區別。
大腦的「工作記憶」,即沒有提示與幫助而能夠庖丁解牛般剖析問題直到得出正確答案的能力,是只有通過長期的思維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的。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
當我在知乎上看到這個解答時,多麼地希望高三的自己,能夠明白這一點啊。
我同樣想告訴當時的自己的是,考砸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考砸了後的你自己。
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自己每次考試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考試後急忙對答案,然後為錯了某道選擇題懊惱不已,心情鬱結,甚至影響到之後的學習。當我對考試成績不滿意時,心中總是充滿了悲傷、憤怒和委屈,不斷地問自己、也問上天,為什麼我已經如此努力了還沒有回報?我向父母發泄情緒,在聽到父母的鼓勵後卻更加生氣,因為我覺得他們是不理解我才說得那麼輕鬆。我在老師面前忍不住痛哭流涕,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與老師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必須承認,當時我的眼裡只有成績,卻忽略了成績背後的本質——學習本身。
這種對成績的極度重視和患得患失,同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心理習慣。從小活在老師的讚揚、同學的羨慕、家長們的誇獎、父母的高要求下的我,其實一直以來對成績都十分在意。成績和特長,是我短短人生里唯一被評價的標準,於是我把我的價值錯誤地押在了成績上,我的成績就是我的自尊和驕傲。現在看來,這種錯誤有多麼的明顯,當一個人把他的人生價值單一地承載在某樣東西上時,他對自己的價值評價就會隨著這樣東西的變化而波動,當這波動足夠劇烈時,他對自己的價值會產生嚴重的懷疑和混亂。
突然想起,當時疼愛我的班主任對我說了很多次「不要在意成績」、「人生還很長,考不好不會死」、「你把自己逼得太緊了」……但當時的我,怎麼也聽不進去他說的話。
連經濟學裡都說,風險投資中切忌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而當時一心只有成績的我,卻捨不得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自己情緒波動如此之大。於是,我混亂的情緒,在最後的考試中,最大化地體現了對我自身的負作用。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里,那個溫柔的教授曾經說道,情緒的激發與事件的發生不是一一對應的,情緒發生的過程是:事件發生——想法產生——情緒觸發。而最關鍵的那一點,是「想法產生」。你對發生的事件的想法,才是你的情緒觸發器。看到他說到這裡,我多麼希望,高三的我,在考試不滿意的時候,想的不是「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考不好」,而是「沒關係這次考不好不代表下次考不好」,不是「反正無論怎樣我都考不好」,而是「讓我分析一下這次失利的原因,下次一定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也許,這樣我就能少幾分浮躁憤懣,多幾分沉靜平和。
回憶的反覆倒帶,雖然有時痛苦難耐,但是我知道,只有勇敢地面對過去的失敗,才能戰勝過去的自己,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回想著童年與中學生活,漸漸地心中多了幾分釋懷與平和。
現在的我,雖然不能說是完全克服了自己的弱點,更談不上心智成熟,但是我已經漸漸能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也欣喜地看到,自己心智的成長了。結束高考以來,我的眼光不再只緊盯著「有用」的課本,而是擴大到了關於心理、思維、邏輯、文學的各種書籍,我開始認為學習不僅僅意味著閱讀書本和上課;我也不再認同高考完後就是解放,因為我堅持終生學習的信念,我認為學習是持續一生的事情;我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剋制住再把壞情緒發泄在最親愛的人身上的衝動;我不再那麼患得患失,試著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我開始試著重新寫作,重新與自我對話,每一天入睡前都認真回顧自己的一天。
「很高興認識你,嶄新的自己!「
PS:雖然我看上去好像把自己說的一無是處,實際上我還是有不少優點的,不然也不會成績好,比如說不恥下問(臉皮超厚)啊,理解能力比較強啊之類的。
哦好吧,我想說的是,反思是好事,但不要變成自暴自棄啊。
推薦閱讀:
※有效運用情緒結構管理情緒
※除了坐享,你還可以這樣訓練自我覺知
※文化讓我們不幸福?
※沒上過大學的人更難理解厭惡?
※什麼是負面情緒?怎麼消除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