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風格之臨床呈現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一種心理學範疇上的理論模型,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二或多個個體間的感情紐帶。Bowlby(1969)認為,嬰兒藉由和照顧者逐漸形成的依附關係產生對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working model) 」,包括對自我與他人的認知、情緒及行為表徵,還有聯結這些現象的媒介,進而發展個人自我概念和對社會的觀感。內在運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對人際的期望,進而組織人格發展及形成未來的關係。個體及其依戀對象互動後產生的依戀行為往往呈現出特定的模式,即依戀風格。Mikulincer和Shaver(2007)、Daly和Mallinckrodt(2009)、Brennan(1998)等認為,我們依循著焦慮與逃避兩個軸線面向來區分依戀風格。有依戀概念的治療師會發現焦慮是來訪者個人「特有的」或主要的情緒(Slade,2004)。依戀關係中的焦慮意指擔憂或關切重要他人滿足其依附需求的可獲得性或意願 。另一向度逃避意指對親密的不舒服,逃避自己或他人的感受、需求、脆弱或痛苦、及情感的投入。學者藉由這兩個向度的交會劃分出四類依戀風格:安全(Secure)、迴避(Dismissing)、沉溺(Preoccupied)與害怕(Fearful)。

以下再分別介紹依戀風格的臨床呈現:

一、安全型依戀: 這類來訪者具有低逃避、低焦慮的特點。當他們痛苦時,不會或較少選擇逃避感受、情緒或人際關係,而是以積極的方式向重要他人尋求協助。對應到團體治療的情境下,他們能做出更多的利他行為,協助團體工作、進行有意義的自我揭暴露、給予建議、同理他人情緒,面對衝突時能穩定介入處理 。

二、迴避型依戀: 這類來訪者具有高逃避、低焦慮的特點,逃避親密關係,及對他人的依賴。當談及自身時,經常表現得很理智,極少暴露或分享。在治療初期,他們一般會阻抗,因為長久以來他們體會到的是——接觸別人並獲得情感支持是不好的。即便進入治療,逃避型來訪者也會更多聚焦在別人的問題上,而非自己的;因為他們不想深刻地向內看,或去思考自己在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這類來訪者有時會選擇膨脹自尊與能力來回應威脅,並輕視或否認實際的危險(Mikulinceret al, 2003),其普遍的因應策略是不回應,遠離情感需求或脆弱,並輕忽痛苦,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因此在團體中,逃避型成員較為被動參與、較為疏離、呈現隔離的情緒。如:對他人話題沒有感覺、意見、沉默、避談個人事件、議題。面對衝突時多袖手旁觀,或呈現無奈感受。

三、沉溺型依戀: 這類來訪者具有低逃避、高焦慮的特點。他們最明顯的議題就是害怕被拋棄。矛盾型來訪者進入治療往往是因為新近的分手、無法結束有問題的關係,或無力從過去的分手中復原。他們處理人際議題時的做法呈現出兩極擺盪的特徵:有時自我中心、對他人毫不在意,有時又過度涉入,太苛求。該類來訪者在團體內表現為對訊息敏感、扭曲,情緒、人際關係常游移在好、壞間,過度要求團體,想操弄他人、團體運作。常霸佔團體議題,或引起人際衝突,造成其他成員矛盾感受 。

四、害怕型依戀: 這類來訪者具有高逃避、高焦慮的特點,他們逃避情感需要,並在接近依附對象時有明顯的焦慮。很遺憾,這種依附風格大多發生在不當對待甚至是受虐的情境中。此外,害怕型的來訪者還常伴隨有解離的癥狀,由於缺乏穩定的防衛機轉,他們只能選擇去個人化的方式來因應部分情境。在治療中,治療師和案主不能靠近,也不能遠離,來訪者的生活常處在壓力與生理激動狀態下,煎熬於「無法解決的恐懼(fearwithout solution)」(Main & Hesse, 1990)中。這一型來訪者在團體中表現為話題無法深入、自我貶低,對於衝突迴避、並感受到害怕 。

最後要提醒讀者,純粹某種依戀風格的來訪者其實並不多見,通常是混有不同風格的型態,而且隨著治療的進展,雙方的依戀關係是會調整、改變的。

參考文獻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26-244.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NY: Basic Books.

Brennan, K., Clark, C., & Shaver, P. (1998).Self-report measurements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Sampson & W. F.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relationships (pp. 46-76).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Daly, K., & Mallinckrodt, B. (2009).Experienced therapists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attachmentavoidance or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 (4), 549-563.

Main, M., & Hesse, E. (1990). Parentsunresolved traumatic experiences are related to infant disorganized attachmentstatus: Is frightened and/or frightening parental behavior the linkingmechanism?.

Mikulincer, M., & Shaver, P. (2007). Attachmentin adulthood.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 Pereg, D.(2003). Attachment theory and affect regulation: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 and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achment-related strategies. Motivationand emotion, 27(2), 77-102.

Slade, A. (2004). The move from categories toprocess: Attachment phenomena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InfantMental Health Journal, 25 (4), 269-283.

推薦閱讀:

毀容後心態和生活的變化
網路詐病患者的非藥物心理諮詢治療
174心理治療四步法則——通道重建療法
170心理治療四步法則——心理干預的基本療效
跑步是否就能治癒抑鬱症?

TAG:人際關係學 | 心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