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大小」「小大」這套和弦的命名法是誰帶動起來的?

例:西方國家普遍稱作「大七和弦」的和弦,在國內音教中會被叫做「大大七和弦」。這套和弦的命名法是怎麼出現的?


印象中是蘇聯體系樂理翻譯時最先創立的這套翻譯,不過沒深究過。

李重光先生的樂理書也不算最早,上讀秀搜索,可以找到1931年出版的《改訂拜耳鋼琴教科書》和1932年出版的《樂理教科 第1冊》 ,前者就是現在的拜厄。而後者居然還能查到定價,0.25大洋。

不過這兩本書並沒有提及和弦命名法,1933年出版的《初中樂理》中終於提到了和聲部分,以下是目錄。

翻了一下七和弦部分啊…屬七和弦翻譯成徵七和弦,不知是繁體如此寫,還是翻譯就是如此。不過這書講了屬七和屬七解決後,直接上副七,而後開始介紹轉調,看來還得找本稍微晚點的書再考據下。至少李重光是建國後的翻譯,應該代表了蘇聯體系樂理的權威性。


謝謝 @溪夜 提醒。我在回答「大小七和弦」為什麼又叫「屬七和弦」? 時一開始只關注了中英德法日意六國語言,忘了關注俄文。

確實很可能是從蘇聯人那裡翻譯過來的。

以下是俄文七和弦名稱:

1 3 5 7 : Большой мажорный (大的大[和弦] large major)

1 3 5 b7 : Малый мажорный (小的大small major) 或 доминантсептаккорд(屬七 dominant seventh)

1 b3 5 b7 : Малый минорный (小的小 small minor)

1 b3 b5 b7 : Малый уменьшённый(小的減 small diminished) 或 полууменьшённый (半減 half diminished)

1 b3 b5 bb7 : Уменьшённый (減 diminished)

1 b3 5 7 : Большой минорный (大的小 large minor)

1 3 #5 7 : большой увеличенный(大的增)或 Увеличенный (增)


M7是大七和弦,而它的構成是大三和弦大七度,所以按道理說描述大大七和弦會比較全面,也可以理解為大七和弦就是大大七和弦的簡稱。

其他的和弦都類似,比如小小七和弦(m7)簡稱為小七和弦

減減七和弦(dim7)簡稱為減七和弦

這種全稱的優點在於便於理解和弦結構。

在樂理這個領域裡面都是各說各話,不同國家的教材都有區別,也找不到一個完全統一的理論,適應了就好了。

國內能找到的比較早期的樂理就是這本了:


大大七和弦是完整的稱呼,大七和弦是簡稱。國內七和弦體系稱呼全面科學合理,只以簡稱而非全稱稱呼的,是沒給學生講清楚。

哪兒來的不知道,剛看了別的回答才知道也許是蘇聯。

不明白為啥乎里那麼多人對蘇聯體系有看法,難道存在體系鄙視鏈嗎?難道俄羅斯作曲家不夠優秀嗎?


推薦閱讀:

有正則表達式有沒有「負則表達式」?
Tokyo為什麼會被翻譯成東京,這和中國南京北京的命名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重複的地名?
以多個人名命名學術發現時,順序上是否有講究?
公司名稱中什麼情況有地名,什麼情況下無地名?

TAG:音樂 | 教育 | 命名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