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鞏縣兵工廠與國民黨軍工

鞏縣兵工廠廠徽

今天的鞏義位列全國百強縣,領跑河南,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期的鞏義就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當時鞏義有一家兵工廠,是全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也是各路軍閥互相爭奪的重要目標,袁世凱、段祺瑞、馮玉祥等人都與它關係密切;抗戰時期,兵工廠製造的MP18衝鋒槍、「中正式」步槍、「鞏式手榴彈」等武器在軍隊中廣泛應用,有力支援了抗日;到了2003年3月,又有一個總長20公里左右的地下防空洞出人意料地被「正式發現」。關於這個兵工廠,到底還有多少未解之謎呢?

幾經考察,兵工廠落戶北方小城

  鞏縣兵工廠全名「軍政部兵工署鞏縣兵工廠」,是在袁世凱的主持下興建起來的。鑒於當時南方已有了三座兵工廠,一旦全國形勢發生變化不便控制,1914年,袁世凱以「統一產品、改良製品」為名,下令建造一座以生產彈藥、槍支為主的大型兵工廠。

  按說,袁世凱出身於河南項城,下野後又居於安陽,兵工廠為何不選址在項城或是安陽呢?與項城與安陽兩地相比,鞏縣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鞏縣東據虎牢關,西據黑石關,南靠嵩山,北臨黃河,又有隴海鐵路從此經過,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其次,鞏縣出產大量的煤炭,同時還擁有鐵、耐火材料、紫砂陶料等20多種礦藏,能提供兵工廠所需的原料。

  當年張之洞選擇在漢陽成立兵工廠,當地的大冶鐵礦是他做出最終決斷的決定性條件之一;而袁世凱最終確定兵工廠落戶在鞏義,有著相似的理由。

  據鞏縣當地的文史專家孫憲周老人說,多年前,他和同事們在重慶檔案館查到了鞏縣兵工廠當時決定選址鞏縣的最原始資料——時任督辦兵工廠事務處總務長蔣廷梓向袁世凱呈報的公函。這份公函附件的調查報告里詳細列舉了鞏縣設立兵工廠的可行性分析,最後請示:「諭查鞏縣附近有地可否設廠?」

  報告空白處,袁世凱只批複了一個字:「可。」

簽下中國引進外資第一單

  1915年5月,北洋政府先後向德國訂購氣輪機、電機、壓力機、水壓機,向法國訂購回磙筒機,向美國訂購制槍機。待訂購的機械相繼到達,遂決定在鞏縣動工建廠。整個工程採取招標的方式進行。

  為了建鞏縣兵工廠,北洋政府不僅在德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就地建了人稱 「德國窯」的制磚廠,還在孝義專設了一個火車站,修建了兵工廠專用鐵路。進入兵工廠後,鐵路分為三道,其中一道直接通往地下軍械庫。

  在兵工廠建設過程中,由於北京政府財政困難,舉借了大量外債。1919年8月30日,鞏縣兵工廠籌備處與丹麥文德公司簽署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美金171,543.88元,年息6%,限期兩年。雖然所借款額並非現金,僅為墊付兵工廠購入機件之價款,它卻是至今有據可查的第一筆注入中國民族工業的外國資本。

國外,其技術引進的力度比洋務派興建兵工廠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安裝壓力機工程師為丹麥人馬德,引信工程師為德國人德林,炮彈廠工程師也是德國人。槍廠機器由美國進口,槍彈廠機器來自丹麥,發電機、機床則為德國、英國製造。

機槍炮彈手榴彈,樣樣能生產

  從1915年建廠到1937年11月接到搬遷命令,22年間,鞏縣兵工廠出產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七九式步槍、德制MP18衝鋒槍(俗稱手提機關槍或「花機關槍」)、捷克式輕機槍、勃朗寧手槍、八二式迫擊炮彈、七五式子母彈等20多種武器。其中,MP18衝鋒槍在飛奪瀘定橋、血戰台兒庄等戰役中都有應用,和中國軍人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兵工廠製造的俄式馬克沁重機槍,帶有雙輪,移動方便,使用靈活;生產的撥福斯剛炮彈,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武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建廠初期,兵工廠開發研製的關鍵技術機構(如校正槍支的實彈靶場、發電機房等)都布置在地下,後因軍閥混戰,地下工程不斷增加。九一八事變後,該廠進一步擴大了地下防空洞的規模設計,使老廠、新廠(化學兵工廠)的防空洞相互連接,最終形成了西出口在洛河岸邊,東貫新老廠區,穿隴海鐵路、石河道到鞏縣老飛機場出口;北起老廠區地道、南斜穿隴海路至孝義西溝處出口的迷宮般縱橫交錯的地下防空洞。

  防空洞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地下發電機房。整個發電房參照轆轤的形狀設計建造,不但與幹道相連,而且通風、排氣、出入自成一體。洞內還挖有水井,用水供電自成一體。時至今日,兵工廠的水塔仍然能使用,為周圍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防空洞充分利用當時溝壑和百姓的窯洞設置主巷道出入口,極其隱秘。據當地一位名叫趙正坤的專家提供的鞏縣兵工廠防空洞示意圖來看,整個工程共有出入口39處,形狀有螺旋形、弓字形、S等十多種。據說,如遇空襲,全廠萬餘名職工可在5鍾之內迅速撤至地下。

  在鞏縣兵工廠仿製的武器中,留給中國人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德式M24手榴彈了。無論是在紅軍題材、抗戰題材,還是解放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手榴彈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中國引進。因鞏縣兵工廠對其做出的改進最佳,因此,國內兵工界將這種木柄式手榴彈稱為「鞏式手榴彈」。據不完全統計,八年抗戰間,中國軍隊一共使用了約3000萬枚手榴彈,其中的絕大多數為「鞏式手榴彈」或其改進型。

1934年,鞏縣兵工廠拿到了德國產M1924式步槍的圖紙,開始進行仿製。在仿製過程中,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並提出了「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等建議。為了表示對蔣介石的尊重,後經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呈請並獲批准,1935年8月,這種步槍被定名為「中正式」步槍。這種步槍在世界步槍比賽中,使用效果超過了德國步槍,名列前茅。

  「中正式」步槍全長1110毫米,重4公斤,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長約575毫米。這種步槍採用的7.92毫米尖頭彈在射中敵人時,會對中彈部位造成強大的衝擊力,造成內髒的損傷;子彈進入肉體以後,會發生變形和翻轉,使肉體內部出現巨大的空洞。同時,「中正式」步槍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整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據相關資料顯示,八年抗戰期間,國內各個兵工廠共生產了約五十萬支「中正式」步槍,它是中國士兵抵禦日本侵略者的基本武器之一,也是抗日戰場上的一代名槍,直到朝鮮戰爭時期還在使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迫在眉睫。為了對付日本侵略者,南京國民政府決心發展自己的化學兵工業。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時任蔣介石決定在鞏縣再建設一座化學兵工廠,鞏縣人稱之為兵工廠分廠。

  整個分廠有工場10個,產品包括毒氣彈、催淚彈、燒鹼、氯化鉀等三大類14種。1937年正常生產後,工廠的全年計劃產量為圓錐葯、煙罐或手榴彈11萬枚;圓錐葯82毫米迫擊炮彈2萬發,圓錐葯75毫米山炮彈5000發,方葯航空炸彈萬枚,方葯75毫米山炮彈5000發,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七七事變」後,工廠不斷遭到日寇騷擾。為保存工廠生產能力,接國民政府命令,決定全廠整體搬遷到四川。史料中關於這次搬遷有如下記載:「查本廠全部機件、材料、儀器以及案卷簿籍等,總重逾8000噸,且化學機件一部分精密異常,拆運需十分謹慎,一部分體積龐大,笨重不能分割,車船裝卸須高度的技術。本廠員工運用其智慧,日夜苦幹,全部機料竟毫無損失,於1938年2月起陸續到達廠址。全廠員工之奮勇努力,實堪稱道。」

  雖然兵工廠分廠在搬遷過程中困難重重,但始終未曾拆散,且搬遷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後來成了「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是如今國家的重要化工基地

規模宏大的地下防空洞

  2003年3月,在鞏義市意外發現了一條綿延數公里的長洞,而且看上去很有些年頭。有人說,這就是當年鞏縣兵工廠的地下防空洞。這一發現引起了眾多專家的關注。

  隨著研究的進展,「防空洞」的完整面貌逐漸被還原:這一地下工程總長20多公里,總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中心位置通道呈「回」字形,裡面有數間房子,大的約40平方米,小的約20平方米,高度在1.8米上下。通過牆上的標誌牌,可依稀看到大隊部、訓示廳、地下辦公室、生產車間、槍庫等字樣。

  眾所周知,飛機1903年才上天,直到「一戰」時也僅僅用來偵察。據此,在1914年尚很落後的中國,建造兵工廠的同時建造這麼大規模的防空洞以防備空襲似乎有些不合邏輯。因此,有一種人認為,這個龐大的地下工程是為了保證武器技術的秘密。

  建廠初期,兵工廠開發研製的關鍵技術機構(如校正槍支的實彈靶場、發電機房等)都布置在地下,後因軍閥混戰,地下工程不斷增加。九一八事變後,該廠進一步擴大了地下防空洞的規模設計,使老廠、新廠(化學兵工廠)的防空洞相互連接,最終形成了西出口在洛河岸邊,東貫新老廠區,穿隴海鐵路、石河道到鞏縣老飛機場出口;北起老廠區地道、南斜穿隴海路至孝義西溝處出口的迷宮般縱橫交錯的地下防空洞。

  防空洞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地下發電機房。整個發電房參照轆轤的形狀設計建造,不但與幹道相連,而且通風、排氣、出入自成一體。洞內還挖有水井,用水供電自成一體。時至今日,兵工廠的水塔仍然能使用,為周圍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防空洞充分利用當時溝壑和百姓的窯洞設置主巷道出入口,極其隱秘。據當地一位名叫趙正坤的專家提供的鞏縣兵工廠防空洞示意圖來看,整個工程共有出入口39處,形狀有螺旋形、弓字形、S等十多種。據說,如遇空襲,全廠萬餘名職工可在5鍾之內迅速撤至地下。

【蔣介石三次視察鞏縣兵工廠】

  1930年,鞏縣兵工廠劃歸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管轄。

  作為當時南京政府實際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對鞏縣兵工廠的發展十分重視。1934年、1935年和1936年,蔣介石先後三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

  據孫憲周老人介紹,他的三叔孫一民曾親眼見過蔣介石來兵工廠視察。

  1936年10月,孫一民在兵工廠當學徒。一天上午,他所在的車間南北大門忽然敞開,一個人快速走進來,緊隨其後的是一群穿著黃綠色軍服的人。

  「當時,我正給車床加油,領頭的人走到離我一米多遠時,我才看清他身披黃色斗篷、頭戴軍帽、臉上架著一副墨鏡,其面部特徵與當時所見的蔣介石畫像無異,我才知道是蔣介石來視察。百十米長的車間,他只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視察』完畢。」孫一民在文章中回憶說,「蔣走後,有人說他把廠警衛大隊長簡某撤職了,原因是蔣問警衛大隊有多少人,簡含糊其辭地回答說一百多,蔣對這個回答極不滿意……」

  但在中國兵工史上,值得紀念的是1934年蔣介石對鞏縣兵工廠的視察。這一次,蔣中正對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中正式」步槍提出了改進意見,讓中國有了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制式步槍。

  對於一個國家的兵工生產來說,制式步槍是基礎化和標準化的一步。清末民初,中國曾多次試圖統一制式步槍,但均以失敗告終。

  連年混戰,各地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其武器來源也五花八門,有的是國內兵工廠生產,有的是從國外訂購,不同派系的軍閥背後站著不同的外國勢力,俄國機槍、德國大炮、美國手槍、英國彈藥、法國步槍,各種武器流入各派軍閥手中,統一制式步槍根本不可能。

  南京國民政府執政後,武器制式化的問題被提上日程。

  1928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成立,統籌全國兵工事宜。1934年1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兵器制式化會議,決定將德國M1924毛瑟步槍定為制式步槍。

【仿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德國M1924步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兵工生產方面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嚴格限制。1924年,毛瑟兵工廠以外貿民用步槍的名義研製了毛瑟M98步槍的改進型號,稱M1924步槍。此槍口徑為7.92mm,槍管長600mm,1924年定型,六年後開始批量生產。

  在德國,M1924步槍並未受到重視。1935年,德國陸軍最終選擇了毛瑟M98k作為制式步槍,而M1924步槍漂洋過海,大量出口到中國。

  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廠訂購一萬支M1924步槍,用於裝備稅警總團。兵工署藉機請孔祥熙向毛瑟廠索取該槍的全套圖紙,交給鞏縣兵工廠仿製。

  但鞏縣兵工廠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圖紙有誤,兵工署就委派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的鞏縣兵工廠廠長毛毅可,向德國有關部門正式商洽購買M1924步槍及檢驗樣板、圖紙。

  經過一番周折,新圖紙終於在1935年收到,仍由鞏縣兵工廠負責仿製。1935年7月,鞏縣兵工廠開始試生產,由於當時是民國二十四年,因此新槍定名為二四式步槍,又稱二四式短管毛瑟步槍。

  1934年,在仿製過程中,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軍人出身的蔣介石對步槍深有體會,在聽取了工廠方面的彙報後,提出「將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等建議。

  為了表示對蔣介石的尊重,後經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呈請並獲批准,1935年8月,又將二四式步槍定名為「中正式」步槍。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槍正式批量生產,從而開始了其長達14年的生產歷程。

【「中正式」成為抗戰名槍】

  「中正式」步槍全長1110毫米,重4公斤,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長約575毫米。

  對一支步槍來說,「中正式」步槍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採取了7.92毫米尖頭彈,在射中敵人時,強大的衝擊力會對中彈部位造成強大的衝擊力,造成內髒的損傷,而子彈進入肉體以後,會發生變形和翻轉,使肉體內部出現巨大的空洞。在後來的抗擊日寇的戰爭中,中彈者不是死就是重傷,即使射中非要害部分,也無法通過簡單的陣前治療治癒,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傷。

  「中正式」步槍的另一個優點是,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整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當然,「中正式」步槍也有明顯的缺點,即拉動槍機較費力,射擊精度、射程都不如日軍當時的「三八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在鞏縣兵工廠生產時,起初產量並不大,月產800~900支。但後來產量提高得很快,到1936年12月,產品序號已達到58000。由此可見,當時鞏縣兵工廠至少有年產4萬支步槍的能力。

  「中正式」步槍的木托為核桃木,早期產品的槍托由兩部分拼合而成,後期改為整塊木料製作。這樣,就需要大量胡桃木材。

  鞏義文史專家董洪賢告訴記者,解放前鞏縣有大量胡桃樹,就是為了滿足「中正式」步槍的生產需要。

  隨著抗戰形勢的需要,國內各個兵工廠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中正式」步槍。據不完全統計,八年抗戰期間,國內各個兵工廠共生產了約五十萬支「中正式」步槍,成為中國士兵抵禦日本侵略者的基本武器之一,也成為抗日戰場的一代名槍。

  「中正式」步槍最後一次上戰場,是在朝鮮戰爭中。朝鮮戰爭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有不少戰士使用繳獲的「中正式」步槍。朝鮮戰爭後期,志願軍開始換蘇式裝備,「中正式」步槍退居二線,用於裝備民兵。

  目前,「中正式」步槍已經徹底退役,成為收藏愛好者追求的目標。

7.92mm二六式輕機槍。由於ZB-26式輕機槍性能優良,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決定仿製此槍,1937年仿製成功,初定為「二六式」。仿製此槍的有兵工署第11廠、21廠、22廠、40廠、41廠等。26式和ZB-26式完全相同。它是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在解放戰爭中,我人民解放軍繳獲此種機槍很多,都用來裝備我軍,因而它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要裝備之一。它發射7.92mm毛瑟尖彈,彈頭初速為83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槍全長為1165mm,槍管長為602mm,槍全重約為9kg。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多次遭日機轟炸,損失慘重。11月奉令遷往湖南株洲;12月,接收萍鄉修械所。因株洲無適當可用廠房,1938年春又在湖南安化縣煙溪鎮選定新址。6月1日,改廠名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工廠,同月,在煙溪成立第十一工廠煙溪辦事處,負責測量、征地建廠事宜。當機料運抵長沙後,1938年4月即在朱家花園至天心閣一帶設臨時廠房,利用半成品,製造中正式步槍、山野炮彈和手榴彈。12月,員工、機料由長沙到達煙溪,其火工部奉令遷至桂林臨時設廠。該廠在煙溪建成房屋423幢、洞庫162個,設炮彈、制槍、機器、火工和電機五個製造廠,出品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信號槍、山野炮彈和手榴彈。

1939年11月,啟用「鞏固商行」代名,12月11日和13日,該廠連遭日機轟炸,炸壞房屋341幢、洞庫136個,員工死亡30人、傷123人,制槍廠機器部分被炸毀。

1940年春,奉令向重慶搬遷,同時遷往重慶的有第一工廠。搬遷中途,因宜昌於6月14日陷敵,致使該廠員工和機料一部分入川,一部分折回湖南。第一工廠亦同樣分割為湘、渝兩部分,第十一工廠入川部分在巴縣銅罐驛設廠。10月,奉令調整:第十一下廠入川的電機廠移交第二十一工廠,制槍廠、樣板廠和炮彈廠連同桂林遷川的火工設備,移交設重慶鵝公岩的第一工廠;第十一工廠未入川部分與第一工廠折回湖南辰溪南庄坪的電機、機器、槍彈、機槍四廠及木工、火工兩所合併,仍稱第十一工廠。後第十一工廠又在辰溪的孝坪購地340餘畝,建立新廠址。

1941年6月,孝坪新址建築安裝竣工,7月1日,炮彈、機槍、樣板工具和機器廠開工生產;槍彈廠和木工、火工兩所仍留南庄坪繼續生產。

1942年該廠留煙溪人員和機料全遷孝坪後,調整了組織機構。廠長下設辦公廳、工務處和會計處,分管18個科室,將工務處下屬各製造廠改為製造所。設南庄坪的有:第一所(機器)、第三所(重機槍)、第四所(槍彈)、第七所(手榴彈)、第九所(木工);設孝坪的有:第二所(捷克式輕機槍)、第五所(炮彈)、第六所(引信)、第八所(熔軋銅)、第十所(印刷)。1941年至1945年,生產山野炮彈、捷克式輕機槍、三十節重機槍、信號槍和機步槍彈。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時,有員工兵夫5114人(職員604人、工人3892人、兵夫618人),有各類設備1I78台。主要產品月產能力:槍彈130萬發,75毫米炮彈4000發,手榴彈14萬枚。杭戰勝利後,資遺員工1800餘人。

1946年4月,奉令將第四所(槍彈)留南庄坪,其餘9個製造所遷往武漢,在原湖北造幣廠和漢陽兵工廠舊址設廠,稱第十一工廠總廠,留南庄坪部分稱第十一工廠辰溪分廠。在武漢。還接收了武昌平閱路日軍修械廠和位於兩湖書院、平湖門兩地的日軍軍械庫。在武漢恢復生產後,製造手榴彈、信號彈、槍榴彈和擲彈筒,並整修槍炮和戰車。

1948年2月14日,奉令在湖南株洲董家垠籌建新槍彈廠,安裝從加拿大購入的美式槍彈機,除辰溪分廠保留外,其武漢部分移交第三十工廠。2月25日第十一工廠新廠工程處在董家垠成立,11月,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基本竣工。從加拿大購人槍彈機共三組:A組造0.303英寸槍彈;B組造0.3英寸槍彈;C組造11毫米槍彈。但所建廠房僅能適應C組要求,A、B兩組機器未安裝後被轉運台灣,C組機器亦拆運一套至辰溪分廠。又因缺乏熔銅和軋片設備,C組機器雖已安裝但未出品。

1949年5月19日,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令搬遷海南島榆林。7月,按兵工署統一規定,改名第十一兵工廠。8月20日,第十一兵工廠遷榆林辦公。遷至榆林的,計有員工及眷屬2000餘人,機料約3000噸。後於1950年3月轉遷台灣高雄,併入第六十兵工廠,第十一兵工廠結束。

第十一工廠辰溪分廠於1947年5月試製美式0..3英寸槍彈成功,月產量達100萬發,7月26日,槍彈庫起火爆炸,損失槍彈142.5萬發;8月,招回去武漢的部分工人,擴大生產。ls4s年,生產0.3英寸槍彈1050萬發,復裝7.9毫米槍彈60萬發。

1949年3月5日。湘西保安營頭目糾合國民黨的一支潰散軍隊沖入工廠,搶去庫存大量槍支,洗劫私人財物,並引燃洞庫炸藥爆炸,山洞崩裂,飛石騰空墜地,附近居民亦深受其害,損失慘重。

1949年5月,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令隨總廠遷海南島榆林,因交通運輸受阻,只遷走少數員工和機料。7月,又奉令改遷貴陽,因辰溪臨近解放,搬遷未成。9月21日,辰溪解放。
推薦閱讀:

TAG:軍事工業 |

標籤:

鞏縣兵工廠與國民黨軍工

鞏縣兵工廠廠徽

今天的鞏義位列全國百強縣,領跑河南,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期的鞏義就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當時鞏義有一家兵工廠,是全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也是各路軍閥互相爭奪的重要目標,袁世凱、段祺瑞、馮玉祥等人都與它關係密切;抗戰時期,兵工廠製造的MP18衝鋒槍、「中正式」步槍、「鞏式手榴彈」等武器在軍隊中廣泛應用,有力支援了抗日;到了2003年3月,又有一個總長20公里左右的地下防空洞出人意料地被「正式發現」。關於這個兵工廠,到底還有多少未解之謎呢?

幾經考察,兵工廠落戶北方小城

  鞏縣兵工廠全名「軍政部兵工署鞏縣兵工廠」,是在袁世凱的主持下興建起來的。鑒於當時南方已有了三座兵工廠,一旦全國形勢發生變化不便控制,1914年,袁世凱以「統一產品、改良製品」為名,下令建造一座以生產彈藥、槍支為主的大型兵工廠。

  按說,袁世凱出身於河南項城,下野後又居於安陽,兵工廠為何不選址在項城或是安陽呢?與項城與安陽兩地相比,鞏縣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鞏縣東據虎牢關,西據黑石關,南靠嵩山,北臨黃河,又有隴海鐵路從此經過,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其次,鞏縣出產大量的煤炭,同時還擁有鐵、耐火材料、紫砂陶料等20多種礦藏,能提供兵工廠所需的原料。

  當年張之洞選擇在漢陽成立兵工廠,當地的大冶鐵礦是他做出最終決斷的決定性條件之一;而袁世凱最終確定兵工廠落戶在鞏義,有著相似的理由。

  據鞏縣當地的文史專家孫憲周老人說,多年前,他和同事們在重慶檔案館查到了鞏縣兵工廠當時決定選址鞏縣的最原始資料——時任督辦兵工廠事務處總務長蔣廷梓向袁世凱呈報的公函。這份公函附件的調查報告里詳細列舉了鞏縣設立兵工廠的可行性分析,最後請示:「諭查鞏縣附近有地可否設廠?」

  報告空白處,袁世凱只批複了一個字:「可。」

簽下中國引進外資第一單

  1915年5月,北洋政府先後向德國訂購氣輪機、電機、壓力機、水壓機,向法國訂購回磙筒機,向美國訂購制槍機。待訂購的機械相繼到達,遂決定在鞏縣動工建廠。整個工程採取招標的方式進行。

  為了建鞏縣兵工廠,北洋政府不僅在德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就地建了人稱 「德國窯」的制磚廠,還在孝義專設了一個火車站,修建了兵工廠專用鐵路。進入兵工廠後,鐵路分為三道,其中一道直接通往地下軍械庫。

  在兵工廠建設過程中,由於北京政府財政困難,舉借了大量外債。1919年8月30日,鞏縣兵工廠籌備處與丹麥文德公司簽署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美金171,543.88元,年息6%,限期兩年。雖然所借款額並非現金,僅為墊付兵工廠購入機件之價款,它卻是至今有據可查的第一筆注入中國民族工業的外國資本。

國外,其技術引進的力度比洋務派興建兵工廠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安裝壓力機工程師為丹麥人馬德,引信工程師為德國人德林,炮彈廠工程師也是德國人。槍廠機器由美國進口,槍彈廠機器來自丹麥,發電機、機床則為德國、英國製造。

機槍炮彈手榴彈,樣樣能生產

  從1915年建廠到1937年11月接到搬遷命令,22年間,鞏縣兵工廠出產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七九式步槍、德制MP18衝鋒槍(俗稱手提機關槍或「花機關槍」)、捷克式輕機槍、勃朗寧手槍、八二式迫擊炮彈、七五式子母彈等20多種武器。其中,MP18衝鋒槍在飛奪瀘定橋、血戰台兒庄等戰役中都有應用,和中國軍人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兵工廠製造的俄式馬克沁重機槍,帶有雙輪,移動方便,使用靈活;生產的撥福斯剛炮彈,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武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建廠初期,兵工廠開發研製的關鍵技術機構(如校正槍支的實彈靶場、發電機房等)都布置在地下,後因軍閥混戰,地下工程不斷增加。九一八事變後,該廠進一步擴大了地下防空洞的規模設計,使老廠、新廠(化學兵工廠)的防空洞相互連接,最終形成了西出口在洛河岸邊,東貫新老廠區,穿隴海鐵路、石河道到鞏縣老飛機場出口;北起老廠區地道、南斜穿隴海路至孝義西溝處出口的迷宮般縱橫交錯的地下防空洞。

  防空洞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地下發電機房。整個發電房參照轆轤的形狀設計建造,不但與幹道相連,而且通風、排氣、出入自成一體。洞內還挖有水井,用水供電自成一體。時至今日,兵工廠的水塔仍然能使用,為周圍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防空洞充分利用當時溝壑和百姓的窯洞設置主巷道出入口,極其隱秘。據當地一位名叫趙正坤的專家提供的鞏縣兵工廠防空洞示意圖來看,整個工程共有出入口39處,形狀有螺旋形、弓字形、S等十多種。據說,如遇空襲,全廠萬餘名職工可在5鍾之內迅速撤至地下。

  在鞏縣兵工廠仿製的武器中,留給中國人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德式M24手榴彈了。無論是在紅軍題材、抗戰題材,還是解放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手榴彈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中國引進。因鞏縣兵工廠對其做出的改進最佳,因此,國內兵工界將這種木柄式手榴彈稱為「鞏式手榴彈」。據不完全統計,八年抗戰間,中國軍隊一共使用了約3000萬枚手榴彈,其中的絕大多數為「鞏式手榴彈」或其改進型。

1934年,鞏縣兵工廠拿到了德國產M1924式步槍的圖紙,開始進行仿製。在仿製過程中,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並提出了「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等建議。為了表示對蔣介石的尊重,後經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呈請並獲批准,1935年8月,這種步槍被定名為「中正式」步槍。這種步槍在世界步槍比賽中,使用效果超過了德國步槍,名列前茅。

  「中正式」步槍全長1110毫米,重4公斤,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長約575毫米。這種步槍採用的7.92毫米尖頭彈在射中敵人時,會對中彈部位造成強大的衝擊力,造成內髒的損傷;子彈進入肉體以後,會發生變形和翻轉,使肉體內部出現巨大的空洞。同時,「中正式」步槍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整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據相關資料顯示,八年抗戰期間,國內各個兵工廠共生產了約五十萬支「中正式」步槍,它是中國士兵抵禦日本侵略者的基本武器之一,也是抗日戰場上的一代名槍,直到朝鮮戰爭時期還在使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迫在眉睫。為了對付日本侵略者,南京國民政府決心發展自己的化學兵工業。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時任蔣介石決定在鞏縣再建設一座化學兵工廠,鞏縣人稱之為兵工廠分廠。

  整個分廠有工場10個,產品包括毒氣彈、催淚彈、燒鹼、氯化鉀等三大類14種。1937年正常生產後,工廠的全年計劃產量為圓錐葯、煙罐或手榴彈11萬枚;圓錐葯82毫米迫擊炮彈2萬發,圓錐葯75毫米山炮彈5000發,方葯航空炸彈萬枚,方葯75毫米山炮彈5000發,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七七事變」後,工廠不斷遭到日寇騷擾。為保存工廠生產能力,接國民政府命令,決定全廠整體搬遷到四川。史料中關於這次搬遷有如下記載:「查本廠全部機件、材料、儀器以及案卷簿籍等,總重逾8000噸,且化學機件一部分精密異常,拆運需十分謹慎,一部分體積龐大,笨重不能分割,車船裝卸須高度的技術。本廠員工運用其智慧,日夜苦幹,全部機料竟毫無損失,於1938年2月起陸續到達廠址。全廠員工之奮勇努力,實堪稱道。」

  雖然兵工廠分廠在搬遷過程中困難重重,但始終未曾拆散,且搬遷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後來成了「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是如今國家的重要化工基地

規模宏大的地下防空洞

  2003年3月,在鞏義市意外發現了一條綿延數公里的長洞,而且看上去很有些年頭。有人說,這就是當年鞏縣兵工廠的地下防空洞。這一發現引起了眾多專家的關注。

  隨著研究的進展,「防空洞」的完整面貌逐漸被還原:這一地下工程總長20多公里,總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中心位置通道呈「回」字形,裡面有數間房子,大的約40平方米,小的約20平方米,高度在1.8米上下。通過牆上的標誌牌,可依稀看到大隊部、訓示廳、地下辦公室、生產車間、槍庫等字樣。

  眾所周知,飛機1903年才上天,直到「一戰」時也僅僅用來偵察。據此,在1914年尚很落後的中國,建造兵工廠的同時建造這麼大規模的防空洞以防備空襲似乎有些不合邏輯。因此,有一種人認為,這個龐大的地下工程是為了保證武器技術的秘密。

  建廠初期,兵工廠開發研製的關鍵技術機構(如校正槍支的實彈靶場、發電機房等)都布置在地下,後因軍閥混戰,地下工程不斷增加。九一八事變後,該廠進一步擴大了地下防空洞的規模設計,使老廠、新廠(化學兵工廠)的防空洞相互連接,最終形成了西出口在洛河岸邊,東貫新老廠區,穿隴海鐵路、石河道到鞏縣老飛機場出口;北起老廠區地道、南斜穿隴海路至孝義西溝處出口的迷宮般縱橫交錯的地下防空洞。

  防空洞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地下發電機房。整個發電房參照轆轤的形狀設計建造,不但與幹道相連,而且通風、排氣、出入自成一體。洞內還挖有水井,用水供電自成一體。時至今日,兵工廠的水塔仍然能使用,為周圍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防空洞充分利用當時溝壑和百姓的窯洞設置主巷道出入口,極其隱秘。據當地一位名叫趙正坤的專家提供的鞏縣兵工廠防空洞示意圖來看,整個工程共有出入口39處,形狀有螺旋形、弓字形、S等十多種。據說,如遇空襲,全廠萬餘名職工可在5鍾之內迅速撤至地下。

【蔣介石三次視察鞏縣兵工廠】

  1930年,鞏縣兵工廠劃歸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管轄。

  作為當時南京政府實際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對鞏縣兵工廠的發展十分重視。1934年、1935年和1936年,蔣介石先後三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

  據孫憲周老人介紹,他的三叔孫一民曾親眼見過蔣介石來兵工廠視察。

  1936年10月,孫一民在兵工廠當學徒。一天上午,他所在的車間南北大門忽然敞開,一個人快速走進來,緊隨其後的是一群穿著黃綠色軍服的人。

  「當時,我正給車床加油,領頭的人走到離我一米多遠時,我才看清他身披黃色斗篷、頭戴軍帽、臉上架著一副墨鏡,其面部特徵與當時所見的蔣介石畫像無異,我才知道是蔣介石來視察。百十米長的車間,他只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視察』完畢。」孫一民在文章中回憶說,「蔣走後,有人說他把廠警衛大隊長簡某撤職了,原因是蔣問警衛大隊有多少人,簡含糊其辭地回答說一百多,蔣對這個回答極不滿意……」

  但在中國兵工史上,值得紀念的是1934年蔣介石對鞏縣兵工廠的視察。這一次,蔣中正對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中正式」步槍提出了改進意見,讓中國有了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制式步槍。

  對於一個國家的兵工生產來說,制式步槍是基礎化和標準化的一步。清末民初,中國曾多次試圖統一制式步槍,但均以失敗告終。

  連年混戰,各地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其武器來源也五花八門,有的是國內兵工廠生產,有的是從國外訂購,不同派系的軍閥背後站著不同的外國勢力,俄國機槍、德國大炮、美國手槍、英國彈藥、法國步槍,各種武器流入各派軍閥手中,統一制式步槍根本不可能。

  南京國民政府執政後,武器制式化的問題被提上日程。

  1928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成立,統籌全國兵工事宜。1934年1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兵器制式化會議,決定將德國M1924毛瑟步槍定為制式步槍。

【仿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德國M1924步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兵工生產方面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嚴格限制。1924年,毛瑟兵工廠以外貿民用步槍的名義研製了毛瑟M98步槍的改進型號,稱M1924步槍。此槍口徑為7.92mm,槍管長600mm,1924年定型,六年後開始批量生產。

  在德國,M1924步槍並未受到重視。1935年,德國陸軍最終選擇了毛瑟M98k作為制式步槍,而M1924步槍漂洋過海,大量出口到中國。

  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廠訂購一萬支M1924步槍,用於裝備稅警總團。兵工署藉機請孔祥熙向毛瑟廠索取該槍的全套圖紙,交給鞏縣兵工廠仿製。

  但鞏縣兵工廠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圖紙有誤,兵工署就委派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的鞏縣兵工廠廠長毛毅可,向德國有關部門正式商洽購買M1924步槍及檢驗樣板、圖紙。

  經過一番周折,新圖紙終於在1935年收到,仍由鞏縣兵工廠負責仿製。1935年7月,鞏縣兵工廠開始試生產,由於當時是民國二十四年,因此新槍定名為二四式步槍,又稱二四式短管毛瑟步槍。

  1934年,在仿製過程中,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軍人出身的蔣介石對步槍深有體會,在聽取了工廠方面的彙報後,提出「將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等建議。

  為了表示對蔣介石的尊重,後經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呈請並獲批准,1935年8月,又將二四式步槍定名為「中正式」步槍。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槍正式批量生產,從而開始了其長達14年的生產歷程。

【「中正式」成為抗戰名槍】

  「中正式」步槍全長1110毫米,重4公斤,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長約575毫米。

  對一支步槍來說,「中正式」步槍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採取了7.92毫米尖頭彈,在射中敵人時,強大的衝擊力會對中彈部位造成強大的衝擊力,造成內髒的損傷,而子彈進入肉體以後,會發生變形和翻轉,使肉體內部出現巨大的空洞。在後來的抗擊日寇的戰爭中,中彈者不是死就是重傷,即使射中非要害部分,也無法通過簡單的陣前治療治癒,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傷。

  「中正式」步槍的另一個優點是,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整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當然,「中正式」步槍也有明顯的缺點,即拉動槍機較費力,射擊精度、射程都不如日軍當時的「三八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在鞏縣兵工廠生產時,起初產量並不大,月產800~900支。但後來產量提高得很快,到1936年12月,產品序號已達到58000。由此可見,當時鞏縣兵工廠至少有年產4萬支步槍的能力。

  「中正式」步槍的木托為核桃木,早期產品的槍托由兩部分拼合而成,後期改為整塊木料製作。這樣,就需要大量胡桃木材。

  鞏義文史專家董洪賢告訴記者,解放前鞏縣有大量胡桃樹,就是為了滿足「中正式」步槍的生產需要。

  隨著抗戰形勢的需要,國內各個兵工廠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中正式」步槍。據不完全統計,八年抗戰期間,國內各個兵工廠共生產了約五十萬支「中正式」步槍,成為中國士兵抵禦日本侵略者的基本武器之一,也成為抗日戰場的一代名槍。

  「中正式」步槍最後一次上戰場,是在朝鮮戰爭中。朝鮮戰爭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有不少戰士使用繳獲的「中正式」步槍。朝鮮戰爭後期,志願軍開始換蘇式裝備,「中正式」步槍退居二線,用於裝備民兵。

  目前,「中正式」步槍已經徹底退役,成為收藏愛好者追求的目標。

7.92mm二六式輕機槍。由於ZB-26式輕機槍性能優良,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決定仿製此槍,1937年仿製成功,初定為「二六式」。仿製此槍的有兵工署第11廠、21廠、22廠、40廠、41廠等。26式和ZB-26式完全相同。它是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在解放戰爭中,我人民解放軍繳獲此種機槍很多,都用來裝備我軍,因而它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要裝備之一。它發射7.92mm毛瑟尖彈,彈頭初速為83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槍全長為1165mm,槍管長為602mm,槍全重約為9kg。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多次遭日機轟炸,損失慘重。11月奉令遷往湖南株洲;12月,接收萍鄉修械所。因株洲無適當可用廠房,1938年春又在湖南安化縣煙溪鎮選定新址。6月1日,改廠名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工廠,同月,在煙溪成立第十一工廠煙溪辦事處,負責測量、征地建廠事宜。當機料運抵長沙後,1938年4月即在朱家花園至天心閣一帶設臨時廠房,利用半成品,製造中正式步槍、山野炮彈和手榴彈。12月,員工、機料由長沙到達煙溪,其火工部奉令遷至桂林臨時設廠。該廠在煙溪建成房屋423幢、洞庫162個,設炮彈、制槍、機器、火工和電機五個製造廠,出品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信號槍、山野炮彈和手榴彈。

1939年11月,啟用「鞏固商行」代名,12月11日和13日,該廠連遭日機轟炸,炸壞房屋341幢、洞庫136個,員工死亡30人、傷123人,制槍廠機器部分被炸毀。

1940年春,奉令向重慶搬遷,同時遷往重慶的有第一工廠。搬遷中途,因宜昌於6月14日陷敵,致使該廠員工和機料一部分入川,一部分折回湖南。第一工廠亦同樣分割為湘、渝兩部分,第十一工廠入川部分在巴縣銅罐驛設廠。10月,奉令調整:第十一下廠入川的電機廠移交第二十一工廠,制槍廠、樣板廠和炮彈廠連同桂林遷川的火工設備,移交設重慶鵝公岩的第一工廠;第十一工廠未入川部分與第一工廠折回湖南辰溪南庄坪的電機、機器、槍彈、機槍四廠及木工、火工兩所合併,仍稱第十一工廠。後第十一工廠又在辰溪的孝坪購地340餘畝,建立新廠址。

1941年6月,孝坪新址建築安裝竣工,7月1日,炮彈、機槍、樣板工具和機器廠開工生產;槍彈廠和木工、火工兩所仍留南庄坪繼續生產。

1942年該廠留煙溪人員和機料全遷孝坪後,調整了組織機構。廠長下設辦公廳、工務處和會計處,分管18個科室,將工務處下屬各製造廠改為製造所。設南庄坪的有:第一所(機器)、第三所(重機槍)、第四所(槍彈)、第七所(手榴彈)、第九所(木工);設孝坪的有:第二所(捷克式輕機槍)、第五所(炮彈)、第六所(引信)、第八所(熔軋銅)、第十所(印刷)。1941年至1945年,生產山野炮彈、捷克式輕機槍、三十節重機槍、信號槍和機步槍彈。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時,有員工兵夫5114人(職員604人、工人3892人、兵夫618人),有各類設備1I78台。主要產品月產能力:槍彈130萬發,75毫米炮彈4000發,手榴彈14萬枚。杭戰勝利後,資遺員工1800餘人。

1946年4月,奉令將第四所(槍彈)留南庄坪,其餘9個製造所遷往武漢,在原湖北造幣廠和漢陽兵工廠舊址設廠,稱第十一工廠總廠,留南庄坪部分稱第十一工廠辰溪分廠。在武漢。還接收了武昌平閱路日軍修械廠和位於兩湖書院、平湖門兩地的日軍軍械庫。在武漢恢復生產後,製造手榴彈、信號彈、槍榴彈和擲彈筒,並整修槍炮和戰車。

1948年2月14日,奉令在湖南株洲董家垠籌建新槍彈廠,安裝從加拿大購入的美式槍彈機,除辰溪分廠保留外,其武漢部分移交第三十工廠。2月25日第十一工廠新廠工程處在董家垠成立,11月,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基本竣工。從加拿大購人槍彈機共三組:A組造0.303英寸槍彈;B組造0.3英寸槍彈;C組造11毫米槍彈。但所建廠房僅能適應C組要求,A、B兩組機器未安裝後被轉運台灣,C組機器亦拆運一套至辰溪分廠。又因缺乏熔銅和軋片設備,C組機器雖已安裝但未出品。

1949年5月19日,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令搬遷海南島榆林。7月,按兵工署統一規定,改名第十一兵工廠。8月20日,第十一兵工廠遷榆林辦公。遷至榆林的,計有員工及眷屬2000餘人,機料約3000噸。後於1950年3月轉遷台灣高雄,併入第六十兵工廠,第十一兵工廠結束。

第十一工廠辰溪分廠於1947年5月試製美式0..3英寸槍彈成功,月產量達100萬發,7月26日,槍彈庫起火爆炸,損失槍彈142.5萬發;8月,招回去武漢的部分工人,擴大生產。ls4s年,生產0.3英寸槍彈1050萬發,復裝7.9毫米槍彈60萬發。

1949年3月5日。湘西保安營頭目糾合國民黨的一支潰散軍隊沖入工廠,搶去庫存大量槍支,洗劫私人財物,並引燃洞庫炸藥爆炸,山洞崩裂,飛石騰空墜地,附近居民亦深受其害,損失慘重。

1949年5月,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令隨總廠遷海南島榆林,因交通運輸受阻,只遷走少數員工和機料。7月,又奉令改遷貴陽,因辰溪臨近解放,搬遷未成。9月21日,辰溪解放。
推薦閱讀:

鞏縣兵工廠與國民黨軍工

TAG:軍事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