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的治療:接納癥狀究竟是接納什麼?
一位強迫症患者朋友,在自己克服強迫症的過程中,問我了這樣一個問題:
「介紹森田療法的資料說,治療強迫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納癥狀。面對已經出現的症 狀,唯一能使我們好起來的做法就是接納它,不把它當會事,那麼癥狀就會在我們這種容 納的心態中減輕很多,並且就會順其自然地逐漸消失。
「但諮詢師跟我說,不要從字面上去理解其含義,以為順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對自己的 問題不加控制。如果你是有強迫觀念的患者,不能認為順其自然就是讓自己一直強迫下 去。
「我知道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森田療法的指導思想,但我被這些矛盾的解釋弄糊塗了。按照 上面的說法,既要接納又要控制,不是很矛盾嗎?我到底應不應接受癥狀呢?」
據我所知,按照森田療法自我治療的很多患者都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也順便讀了一些跟森田療法有關的資料,發現在不少介紹或者解釋森田療法的文章中,的確存在概念不清的問題。
森田療法對治強迫症,跟本欄目所解釋的ERP療法,在根本思想上是一致的(它們在具體操作上的差異,以後會在其他文章中闡述)。本文旨在通過釐清一些基本的概念,來把這兩種方法的共同之處解釋清楚。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強迫症的癥狀
有人說強迫症的癥狀複雜,表現五花八門,無法概括。但不管怎麼複雜,無非是思維和行為兩種最基本的吧?!有的患者是強迫思維,有的是強迫行為,有的是兩者兼而有之。典型的強迫行為的癥狀又包括反反覆洗手、檢查(煤氣開關、水龍頭、門窗鎖頭)等;強迫思維是頭腦中經常出現不好的想法或者衝動(性侵或者攻擊他人),這些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的認識就到此為止,那你很容易就陷入混亂或者誤區。比如說,讓你順其自然接受癥狀,是讓你繼續洗手和檢查嗎?
下面我通過「刺激—反應」這個模式,結合強迫症心理形成的機制,來進一步理解強迫症的癥狀。這個刺激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可以是具體行為活動,也可以是抽象的意象;而反應是患者為了減輕刺激帶來的痛苦做出的努力,可以是具體行為,也可以是思維活動。
比如對於一個強迫洗手的人來說,刺激可能是「手接觸到了髒東西」這樣一個具體事件,因為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他養成了一種減輕痛苦的方式,那就是洗手,洗到自己感覺放心了、沒有一丁點兒髒的感覺為止。這裡無論刺激和行為,都是具體可見的。
對於強迫思維的人來說,刺激和反應都是看不見的,局限在頭腦里的活動。比如一個患者總是擔心自己的母親出車禍,這個念頭讓他深感不安,這裡刺激就是內生的念頭或者想法;他的反應是什麼呢?或者他如何減輕痛苦呢?每當這個念頭出現時,他都盡量想把這個念頭排除幹掉,排除不掉時,他就再想一個他母親開心地坐在沙發上的意象,用這個安全的想法抵消前面出現的車禍想法。
下面我們再說說在應用ERP療法或者森田療法時,患者究竟應該接納的是什麼
強迫症患者在外在或內在做出種種努力,都是為了緩解刺激造成的痛苦。這個痛苦的主要內容是焦慮或者恐懼,還用上面的兩個例子說明,比如強迫洗手的人在碰了公共的門把手後,就會感到噁心難耐,或者擔心自己會被傳染疾病,於是自動地去反覆洗手來讓自己心情恢復平靜;「自己母親出車禍」這個念頭也是讓患者極度恐懼和擔心的,甚至會為頭腦中出現這樣的念頭是恥辱和罪惡的,於是用其他想法抵消這個不吉利的想法。
患者之所以陷入這個怪圈不能自拔,根源在於受到刺激後的心理感受,自動地驅使了緩解痛苦的強迫行為。(雖然不同的患者對待不同的內外刺激,心理感受也不可能只是一種,本文就都用「痛苦」或者「焦慮」這兩個詞來概括說明。)
按照ERP的治療理論,患者在刺激來了以後,必須停止過去的反應模式,不去做強迫行為(包括操弄頭腦的意象),而是等待焦慮反應自然消失。而按照森田療法的順其自然原則,焦慮情緒是自然產生的,產生了就要接受它、不要對抗它。當我們能停下來,耐心等待焦慮水平逐漸緩解和消失,我們就不需要馬上做出強迫性的行為反應。
這裡我們可以回答開篇那個患者的困惑了。他所引用的解釋之所以令人糊塗,是沒有準確界定「癥狀」這個詞的所指。根據我上面的解釋,它可以是(1)刺激患者產生焦慮的想法或者行為,(2)也可以是你經驗的痛苦,(3)還可以是你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真正讓你接納的是焦慮的痛苦體驗,即上述1、2兩項,而不是你過去形成的、為了緩解痛苦而做出的強迫行為,即上述第3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