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原理6——DPD的腦成像研究

原作:《Feeling Unreal》

譯者:CAIN

涉及人格解體或專門針對DPD的探索所進行的各種引人入勝的影像學研究,讓我們對該疾病有了全新的認識。科學家們曾通過化學方法在正常人身上誘導出人格解體型的癥狀,並運用腦成像技術使其可視化。R.J.馬修(R.J.Matthew)與其同事進行過一次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試驗中,他們讓正常參與者攝入四氫大麻酚(大麻),毒品引起前額皮質和前扣帶回(負責調節注意力的區域)的血流量增加(並且因此很可能促進大腦活動),而該變化與人格解體癥狀密切相關。同時,杏仁核與海馬體等部位則出現了皮層下血流量降低的情況。這個發現支持前文談到的皮質-邊緣聯結障礙假說,暗合人格解體癥狀中過度活躍的前額皮質與衰弱的邊緣系統。另外,馬修等人的研究成果還提供了一個顯示深陷「興奮」狀態而無法逃脫的人的大腦運作情況的優良模型。

倫敦精神病學研究院的瑪麗·菲利普斯(Mary Phillips)博士進行了另一項腦成像研究,發現正常人攝入谷氨酸拮抗劑氯胺酮或安慰劑後,大腦活動出現了不同變化。不出所料,氯胺酮導致實驗者在面對恐怖的臉時的情感反應遲鈍。研究者將這種由氯胺酮誘導的情緒減弱作為人格解體的一種模型,認為它與實驗者在面對展現愧疚情緒的臉時邊緣系統反應減弱和面對自然面孔時視覺皮質更加活躍的情況相關聯。

此外,一組對正常志願者進行的相關研究,試圖探索在接受熟悉或陌生的刺激時,人的大腦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毋庸置疑,該實驗與人格解體者面對熟悉的事物卻只有陌生感的情況多麼貼近。)這些視覺熟悉感的研究顯示,陌生的面孔僅能激活單模態視覺聯合區,而熟悉的(或知名的)面孔則能夠廣泛激活多模態聯合區——尤其是顳中回BA21和角回BA39。該成果可能說明,人格解體者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感覺聯合皮層的功能缺陷,特別是在級別較高的聯合區。

另外,一項關於PTSD的研究也與人格解體相關。來自加拿大的魯斯·拉尼厄斯(Ruth Lanius)是一位知名的腦成像研究領域的專家,他將PTSD患者細分為兩類:一種是在面對使他們回想起創傷記憶的事物時會出現強烈反應,包括心跳加速和記憶閃回等;另一種的反應則是解離癥狀發作,而心率不變。有意思的是,當我們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這兩個子分類的參與者在面對各自不同的創傷畫面時的大腦活動情況時,發現成像結果截然不同。第二類實驗者的內側前額葉皮質與前扣帶皮層(二者都關係到認知過程和邊緣系統情感反應的抑制)的大腦活躍度提高,顳葉、頂葉和枕葉等皮質感覺聯合區的大腦活動增強。我們根據目前為止所討論過的解離症的背景模型可以預測他們的腦活動模式,與腦成像結果基本吻合,也與針對DPD所進行的兩項腦成像研究相一致。現在讓我們進一步看看這些研究。

2001年,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研究部門的許多醫生——包括神經影像學專家瑪麗·菲利普斯——對比了DPD患者、強迫症患者以及正常志願者的腦成像資料。研究人員利用fMRI技術檢測人們在面對不同任務時,在實時順序時間框架內大腦不同區域活動的變化。所有的實驗對象都被要求觀看中性與令人厭惡的圖片集——例如,在一組圖片集中收入蟑螂的照片,而在另一組圖片集中插入血肉模糊的傷口的照片等。該研究結果顯示,與正常人以及強迫症患者相比,DPD人群的前額葉皮質更加活躍,而面對負性圖片時負責產生厭惡、反感等情緒反應的腦島、邊緣系統則不夠活躍。當實驗對象被要求將含有情緒內容的圖片進行排序時,我們發現,儘管DPD患者理智上明白某些照片就是為了刺激其厭惡感,他們的負面情緒體驗也不如另外兩組實驗者強烈。該發現與人格解體者存在低激活邊緣系統(對於處理情緒至關重要的情感區域)、以及與之相對的超激活高級皮質區的觀點相吻合。因此,它很可能暗示了潛藏於慢性人格解體患者的情緒抑制、麻木以及陌生感背後的腦機制。

西奈山醫學院的精神病學系進行了一項關於對比DPD患者與正常人群的PET成像的研究。參與者被要求進行規範言語記憶測試,以控制其在腦部被注射放射性葡萄糖時的心理活動。這項測試中兩組實驗者表現不相上下。所有DPD患者都承受著持續性的解體癥狀,包括他們在被掃描的過程中。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Journal of Psychiatry),證明DPD患者的整個前皮質(即:額葉皮質和扣帶回皮質)與正常人毫無二致。這些區域負責處理大量高級認知功能,例如制定計劃、執行日常任務等;以及抑制情緒反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的實驗對象並未目睹感性材料。)研究人員發現,兩組實驗者的區別僅局限於由顳葉、頂葉和枕葉組成的後皮質部分。

如果再進一步觀察這些被稱為「布羅德曼」的腦葉內部的特殊區域,會發現以上兩組的區別主要在於頂區7B和39,顳區22和21,以及枕區19。所有這些區域都屬於感覺聯合區,負責處理每一種感官的感覺刺激,並形成不同感官間的聯繫。這些感官刺激包括主要關乎枕葉皮質的視覺刺激、主要涉及頂葉皮質的軀體刺激(我們自己的身體的感覺)、以及主要與顳葉皮質相關的聽覺刺激。正如前文所提過的,當大腦接收到刺激,這些區域就會試圖進行感知,然後整合不同刺激,依據已知並存儲於記憶中的分類對刺激作好標註。

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發現,人格解體組的若干感覺聯合區域的活躍度與正常人不一樣。準確地說,他們在頂區39觀察到一個不同的點,這裡又名為角回,是各個感官之間跨模態整合的關鍵所在。同時,它還與額葉相聯繫,大腦依賴它們才能完成高階處理任務。人們認為,角回是和諧完整的身體圖式的根本原因,那麼,DPD人群的頂區39的活躍度有所不同也就合乎邏輯了。如前所述,長在這個位置的腦瘤可能表現為人格解體,而該腦區發生中風者則表現為神經學中所謂的「忽視症」:他們會無視自己的一半軀體,就好像那半邊身體不存在一樣。人格解體者也有相似的情況,但是,他們在認知上知道自己的軀體是完整存在的,與神經系統發生更嚴重的結構損傷的情況不一樣。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將DPD視為神經系統忽視症的一種心理上的「較溫和」版本。儘管患者在智識上明白他們的身體是存在的,卻無法以正常方式感知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這是人格解體者感覺身體不存在的真相。

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中發現的DPD實驗對象的另一個大腦感覺皮質活躍度與眾不同的區域是頂區7b,它主要負責我們的軀體感覺統合。人格解體癥狀評測得分與這塊腦區的活躍度有著非常密切的正相關的聯繫。

總之,關於人格解體的有限的影像資料與理論模型相當吻合,共同說明了兩個主要觀點。首先,DPD患者的皮質感覺區域可能廣泛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礙,導致了感覺訊息處理過程的中斷,而這也許就表現為DPD的知覺失真癥狀,包括現實感喪失、與現實感的軀體障礙。其次,前額葉皮層的過度活躍與邊緣結構的抑制,綜合表現為對現實的超認知,意即人們知道自己應該感覺到什麼,但卻由於情緒過度低落而什麼也感覺不到。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如何文本分析 Lady Gaga 的 MV Bad Romance?
有人對自己的夢做過分析嗎?自我分析是可能的嗎?
為什麼力比多的驅動力如此強大?
電影第一符號學與第二符號學之間的聯繫體現在哪裡?
神話故事中,經常出現丈夫偷看見「妻子是怪物」,然後驚恐起身就跑的場景。這背後有何深層含義和隱喻?

TAG:心理諮詢 | 心理分析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