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素媛》、《嘉年華》三部電影有什麼異同?
我向來不喜歡用「好看」和「不好看」來評價一部電影,我覺得電影不應該用「好看」和「不好看」來分類,我更傾向於說它們好不好,或者值不值得看。
從《盲山》到《親愛的》,到《二十二》,再到《嘉年華》,都告訴我們有些電影可能不夠精彩,不夠有趣,但它們承載的意義超過了電影本身。電影的功能從來就不只是娛樂,有時它們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嘉年華》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唯一入圍主競賽的華語片,也是今年最好的華語片之一。
電影圍繞女孩小文和小米展開,聚焦未成年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惡意和困境。
小文是一名12歲的學生,父母離異後和媽媽一起生活。
有一天,小文和同學小新被高官劉會長帶去旅館,並實施了性侵,這將成為伴隨小文、小新一生的陰影。
然而比性侵更可怕的是,小文身為受害者在事後還受到各種折磨。
醫院兩次對小文檢查,先後得出了不一樣的結果,第一次說小文失貞,第二次由於被收買竟然說小文的身體完好無損。
醫生不顧小文的感受,在媒體面前公開發表檢查結果,意味著小文年紀輕輕就將面臨人們的議論紛紛。
除此之外,警察以查案為由多次逼迫小文回憶當晚的遭遇,不斷讓小文回想起她這一生最痛苦的經歷,不斷讓小文遭受二次傷害。
而小文的媽媽不撫慰小文受傷的心靈,反而剪掉了小文的頭髮。媽媽不想辦法讓壞人伏法,反而譴責受害者,口口聲聲對小文說:「叫你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
爸爸更是軟弱無能,面對女兒的離家出走,竟然說要讓媽媽把她接回去。
而經歷這一切磨難的小文,僅僅只是個孩子。
我們無法得知她的身心有多麼痛苦,也無法得知她是如何挺過來的。
我們看著這一幕幕畫面,心如刀絞,想要幫助小文分擔一點傷痛,卻又無能為力。
另一邊,酒店的服務員小米通過監控錄像目擊了案發經過,她有劉會長犯罪的確鑿證據,但為了保住月薪不足600塊的工作,選擇了沉默。
酒店一晚上的房費就要700多,可能她覺得能住在這裡的人,永遠不需要她的幫助。
原來,小米也是廣大女性弱勢群體的一員,她三年前從老家逃出來,顛沛流離了15個城市。至於她為什麼離家出走,我們無從得知。
我們只知道當人們問她想不想回家的時候,她說不想。
我們知道她寧願守住這份月薪不足600塊的工作,寧願每天打掃房間、洗碗、倒垃圾、做別人不願做的活,也不願回家。
在我們看來,這位10多歲的未成年少女,本應該像同齡人一樣在學校上課、和同學玩耍,此時卻干著與年齡不匹配的臟活累活,拿著比法定最低工資還低的收入,堪稱地獄般的生活。但在她看來,和老家的待遇相比這不算什麼。
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現今這個年代,還有女性具有如此悲慘的遭遇。
發生在小文和小米身上的故事看似誇張,但絕不僅僅是電影中的虛構故事,它們每年都在發生,就在我們身邊上演。
關於性侵兒童的案件,很多都無疾而終,還有更多的是根本就不為人知。
導演將它拍成電影,讓男女老少能夠在電影院觀看,就能夠在一定範圍提高人們的關注,那這部電影就比十部、二十部爆米花電影更有價值。
《嘉年華》的劇情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韓國的《熔爐》,但《嘉年華》絲毫不比《熔爐》遜色。
《熔爐》因為優秀的劇本、台詞而非常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讓人看得咬牙切齒、義憤填膺,甚至潸然淚下。
和《熔爐》相比,《嘉年華》平淡了許多,或者說冷靜了許多,顯得不夠催淚,給人一種「不好看」的錯覺。
一部電影是否富有感染力、是否催淚並不是評判電影好壞的標準,反而我恰恰認為克制正是《嘉年華》的優點。
我們一向容易給感人的電影打高分,比如《7號房的禮物》《假如愛有天意》。並不是說它們不好,但我們打高分總是僅僅因為它們感人,而不是因為電影好。
久而久之,我們會產生「催淚的就是好片,不那麼催淚的就是拍得一般」的錯覺。其實,如果一部電影不刻意煽情,你所看到的才是這部電影是最真實的樣子。
還記得前不久上映的《敦刻爾克》,很多人說它和以前的戰爭片相比不夠燃,不夠好看。恰恰相反,優秀的戰爭片絕不會以「燃」「熱血」來宣揚戰爭、美化戰爭。剋制、冷靜地敘述才更能還原戰爭的真實,表面上不夠好看,但內在所蘊含的藝術造詣卻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同樣的道理,優秀的倫理片,也絕不會儘可能地催淚、煽情、感人。畢竟要把電影拍得煽情太容易了,煽情的電影人人都會拍,一年至少幾百上千部。
只要你刻意將主角拍得多麼多麼慘,將其它人拍得多麼多麼無情,正常人都會哭成狗。
但是哭過之後呢?
大家看哭了,就會去關愛兒童嗎?就會去關愛女性嗎?
根本不會。
大家只是當時覺得電影很感人,三天之後還是該幹嘛幹嘛。
就比看到那些性侵的新聞,我們會難過、會傷心、會流淚,但我們無法阻止性侵案的發生,並且當下次發生性侵案的時候,我們能做的還是只有難過、傷心、流淚。
我們不只是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更需要知道社會的反應,更需要知道事情後來怎樣了、有什麼進展、有沒有解決。
《熔爐》整部電影都是在講小孩有多麼慘,校長權力多麼大,司法多麼不公,你當然覺得催淚了,但這是遠遠不夠的。《熔爐》這部電影好嗎?當然好,而且非常好。
但如果後面的電影再這麼拍,就沒多大意義了。
《嘉年華》和《熔爐》講述的是相似的題材,但側重點完全不同。
導演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小文被侮辱的過程,而是著眼於事後。導演沒有通過「賣慘」來打動觀眾,短短10分鐘就把小文的遭遇講完了。而剩下一兩個小時都是在講人們對這件事的態度、人們的所作所為,畢竟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這些才能真正讓觀眾深思,更有實際的意義。
導演有摻雜過多的個人見解,沒有過多的感情宣洩,沒有把觀眾往特定的方向引導,而是客觀、踏實地講故事,讓觀眾自己思考。
導演選擇了還原電影的原始之美,沒有刻意煽情,敘事非常克制、冷靜,節奏略顯緩慢。《嘉年華》表面上平淡、不好看,其實讓觀眾更有時間去思考更多的問題。
看完《熔爐》,我們只知道不應該傷害未成年人,只知道罪犯可以憑藉權力減輕處罰。但看完《嘉年華》,我們還會思考當未成年人被傷害後,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嘉年華》絲毫不比《熔爐》遜色。
這也是為什麼觀影結束之後,全場掌聲不停。
我當然希望再也不會有未成年人被傷害,但即便是司法再健全,永遠都會有罪犯。我們不應該逃避性侵話題,應該勇敢面對,應該思考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才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壞。
媽媽怪小文穿著不保守,還剪了小文的頭髮,直接導致了小文離家出走。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從中學會與孩子溝通?是否應該用教育代替責備?
無獨有偶,小米寧願干臟活累活、寧願受非人的待遇也不願回家,我們是否該反思對孩子的關愛還不夠?
劉會長提出私下解決,承諾承擔小文、小新所有的學費,那我們應該怎樣制訂法律,才能既讓罪犯受到懲罰,又能讓受害者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補償?
小新的父親選擇了與劉會長私了,理由是:「就算判了劉會長又怎樣?他關幾年再出來可以繼續呼風喚雨。但我們的孩子呢?就要被人們說三道四。」
性侵案時有發生,是否是因為犯罪成本太低,罪犯出獄之日就是放虎歸山之時?我們怎樣有效減少罪犯再犯的幾率?
當我們得知兒童、女性受到傷害,又是否應該停止議論紛紛,多多給予關懷?
我們知道,女性地位最低的國家之一是印度,印度女性頻遭性侵,2014年一年之內強姦案數量高達3萬多起。
電影《寶萊塢機器人之戀》中,機器人將一名全身赤裸的女性從火災現場成功救出來,無良媒體竟然紛紛拍攝,導致這位女生連忙說自己沒臉活下去了,衝上街頭羞憤自殺。
這種事情,真的僅僅只是發生在電影之中嗎?
哈利·德萊福斯控訴凱文·史派西猥褻,竟然有人說他想上頭條。
蘇珊伯特倫指控「T-bag」羅伯特·克耐普對她性侵,竟然有人說女人太矯情。
章子怡多次拒絕韋恩斯坦,竟然有人說她蹭熱度。
章子怡身為國際最知名的華人影星之一,需要靠這種新聞提升知名度?
格溫妮絲·帕特洛稱曾遭到韋恩斯坦性侵,竟然有人譴責她過河拆橋。
還有人質疑韋恩斯坦的受害者們事後出來裝聖母婊,早幹嘛去了?
難道不正是因為《嘉年華》中小新的父親怕人們說三道四,不正是因為《寶萊塢機器人之戀》中無良媒體肆意拍攝,不正是因為受害者怕人們議論紛紛,不正是因為這群鍵盤俠譴責受害者,她們才不敢說出來嗎!
難道在不尊重女性方面,我們已經變得和印度人一樣了嗎?
發生了性侵案,我們可能的確幫不上忙,但我們可以停止譴責受害者,她們不是被八卦的對象,也不是我們宣洩苦悶的工具。
我們總是對壞人太寬容,對受害者太苛刻。
《嘉年華》中,小米的同事莉莉說「下輩子再也不做女人了」,隨後離開了這裡。
而故事的最後,小米也騎著摩托車踏上了征途,駛向未來,駛向自由。
這讓我想到了印度電影《炙熱》,三位婦女在受盡苦難之後結伴踏上了尋找樂土的道路。
我佩服她們的勇氣與堅強,但同時我又希望有那麼一天,女生們不需要以這種方式追求自由,她們在家裡,在學校,在公司,在整個社會的任何角落都能受到平等的對待。
而史可飾演的律師不怕困難與危險,為了幫助小文討回公道,公然與警察、與劉會長作對。
當人們問她:「你干這行十多年了,就沒想過做點別的嗎?」
律師說:「這類案子需要做。」
沒錯,這類案子需要做,《嘉年華》這樣的電影也需要存在。不僅如此,還需要家長帶著孩子、需要老師帶著學生去看一遍。
《熔爐》上映引發韓國民眾持續關注,韓國國會因此改變法律。韓國警方再次著手對「仁和學校事件」進行調查,涉案人員被重新起訴;《斷背山》讓人們明白同性戀和異性戀一樣正常;《一個國家的誕生》影響了人們的種族觀念……
我們總覺得看電影只是消遣娛樂、放鬆心情,對生活、對社會不能帶來任何幫助。實際上優秀的電影小到能夠改變我們的三觀,大到能夠改變整個世界。
《嘉年華》絕不應該用好不好看來評價,如果它能讓人們更加關注兒童、女性,這部電影本身的意義就值五星。
電影之中,小文媽媽把責任歸咎於小文的頭髮和衣服的行為實在讓人心寒。
人們總是批評受害者打扮得太美,什麼時候才會譴責壞人的禽獸行為!
人們總是安慰受害者要學會堅強,什麼時候才讓壞人接受應得的懲罰!
人們總是告訴女生好好保護自己,什麼時候才教育男生不要傷害別人!
特意找個這個問題回答,因為最近發生的好多事情。
三部電影主題都指向一個問題——性侵。
而且受害人都是未成年少女。
先來說說這三部電影:
《熔爐》
電影本身根據韓國光州仁和聾啞學校性侵害殘障學生一案改編,上映後引起強烈反響!
相信大家看到這張照片就已經有那種恐懼、不安、絕望的感受,這也讓我想到了那句話:「老師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一直能伸到你們家裡面,你做什麼說什麼我都能知道。」
這簡直是魔鬼!
2005年《熔爐》原案件的結果是被告人並未接受實質性的處罰,仍繼續擔任學校職務。但影片上映後,事件引發韓國民眾持續關注,在民眾呼聲和輿論壓力下,涉案人員被重新提起公訴。與此同時,韓國國會出台和修訂了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暴力犯罪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為重,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爐法》。
2012年熔爐案的當事人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刑滿後佩戴電子追蹤儀10年,身份信息公開10年。在已經廢除死刑的韓國,處罰力度已經是重罪重罰了。
可以說《熔爐》這部電影是改變、完善法律失缺的一部電影,它所引起的社會效應及人們對未成年人保護意識有了質的飛躍。
《素媛》
巧合的是,《素媛》也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但這樣的事情確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案件本身比電影更加可怕。
女孩受到的傷害可怕到難以想像,經歷這些後心裡會留下一個永遠無法填補的黑色深淵,涌動著羞恥、戰慄、恐懼、不安、噩夢、絕望、否定、懷疑……
這些傷害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而《素媛》的現實意義也是極大的,影片播出後引發韓國民眾軒然大波,多次集會遊行。
韓國總統李明博被迫出門向全國民眾道歉,並很快修改強姦幼女的法律法案。
2009年,韓國宣布將兒童性侵犯罪的最高刑期從15年提高至30年,此後進一步提高至50年。2013年6月,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強姦犯罪最高刑期升級到無期徒刑(韓國沒有死刑)。
受過傷害的人總是笑得最開心的,因為他們不願意讓身邊的人承受一樣的痛苦。」
《嘉年華》
今天《嘉年華》上映,在這個時候、在昨天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之後,一部講兒童性侵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嘉年華》的劇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韓國的《熔爐》和《素媛》,但我認為《嘉年華》絲毫不比前兩者遜色。就算有差別,我覺得也是在現實中起到的「作用」。
關於性侵兒童的案件,很多都無疾而終,還有更多的是根本就不為人知。我們了解到的也僅僅是被曝光在網上及被改編成的電影。
在此,希望大家能去影院支持一下《嘉年華》,比起表達憤怒,我們更需要尋求改變!
有的電影能改變法律,有的電影被法律改變。
希望我們不再是後者。
當社會的黑暗面被曝光時,我們驚訝到瞠目結舌,每個人其實都是受害者,這種感同身受讓人不寒而慄,哲人曾說要在自己身上克服時代,期望通過各方的努力能夠早日建立起比較健全人性的社會體制,真正做到杜絕重演此類悲劇。這3部關於類似題材的電影,可是讓人心痛的是,現實遠遠比電影更殘酷……
01- 熔 爐 -
電影改編自孔枝泳作家的同名小說,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這是一部看完之後再也不會忘記的電影,也是值得每個人去看的一部電影。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觸目驚心,我相信,面對它由始至終散發出的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時,沒有人能做到完全無動於衷。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原本的我們。影片上映後,引起韓國社會沸騰熱議,輿論壓力促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最終至韓國國會對當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韓國法律作出修訂,「熔爐法」於韓國國會立法成功。我們相信,好電影不但可以直擊人心,更可以改變一個國家。
02- 素 媛 -
一部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影片全長122分鐘,展示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那個讓人永遠無法釋懷的雨天,那個滿懷善意為陌生大叔打傘的小女孩,平凡父親為了女兒扮成人偶的催淚點,全片沒有刻意煽情卻幾度讓人心顫淚涌。
我總想睡一覺就能回到過去,可早上起來發現,還是沒有任何變化。難的不是逃出房間,而是逃出房間後的人生。在遭受莫名厄運後,一個對世界充滿善意的小孩將如何卸下生命無法承受的重荷,如何在充滿麻煩與問題的歲月里,巧妙平穩地度過漫長的一生,這不光是小孩的父母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無法避而不談的。
03- 嘉年華 -
影片《嘉年華》講了一個在當代社會女性被傷害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版的《熔爐》,影片用極為克製冷靜的寫實風格刻畫了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及其所處的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無論是未成年少女小文及同學的被侵害,還是缺乏自由行走的「黑戶」小米的遭遇,以至更隱性的小文母親支離破碎的婚姻等等問題,都在深刻的暴露女性權利缺位所源自的社會機制的系列問題。
層出不窮的事件一次次告訴我們,《熔爐》、《素媛》、《嘉年華》們,每天都在你看不到的角落真實的上演。
《熔爐》(2011)
韓國電影《熔爐》無疑是涉及「性侵」的題材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不只因為它改編自真實事件,還因為電影在韓國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組成了專案小組重新調查此案,電影上映一個月後,韓國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熔爐法」。
是以,我們誇讚韓國用電影改變國家。
《素媛》(2013)《素媛》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小學生在遭受性侵後,走出陰霾的故事。如果《熔爐》讓你感受到人性的絕望,那《素媛》就是在絕望之後又讓你看到世間溫暖。
小女孩素媛打著黃色的傘在一個雨天獨自上學,在學校附近,善良的素媛幫助了一個醉酒叔叔,卻被他性侵,遭遇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嘉年華》(2017)誰說中國沒有《熔爐》,這不,《嘉年華》來了,從藝術層面講,甚至比《熔爐》更好。
《嘉年華》雖然不是改編自某個真實案件,但這裡面有無數現實中的影子,導演文晏溫柔又克制的講述了兩個小女孩的經歷。
16歲的離家女孩小米偽裝成18歲的樣子在海邊的賓館打工,在她幫前台姐姐值班的時候,看到一個中年男子帶著兩個小女孩開房,並在小女孩喝酒後進了她們的房間。
第二天,小女孩身體不適在學校暈倒,去醫院檢查後大人們才知道,兩個小女孩被性侵了。警察去旅館調查,小米沒有說出真相,在這裡住一晚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她以為能住的起這個賓館的人永遠也不需要她的幫助。
被性侵的小文沒有再去上學,她天天跳舞的媽媽認為女兒在這個事件中也有責任,媽媽剪短了小文的頭髮,嫌她愛穿漂亮的裙子。
關於《熔爐》。整部電影的畫面都很暗,男老師的眼神很平和,看不出仇恨和悲壯。即使他母親阻止他,他的大學導師出面說服他,面臨各方的壓力和經濟的窘迫,他沒有妥協,而是平靜地去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這是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震撼。至少在現在,我的周圍還不斷地在出現最美司機,最美老師,感動中國,感動河北之類的宣傳,主流媒體還在告訴我,現在這樣能自我犧牲保全他人利益的人太少了,他們就是最美的,我們應該像他們學習。實在是接受不了這種價值觀。為什麼要將他們的選擇歸為一種犧牲,為什麼他們在做他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會有這麼多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喝彩,但是下一次再出現這種現象,大家都還是自己顧自己。
《熔爐》讓我看到了有一種犧牲不是為了民族大義,不是為了公認的正義和道德,而是我必須要這樣做,我是為了不愧對自己心中的良知,只有這樣做了,我才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和教育我自己的孩子。
《素媛》讓我再一次感受到這個世界確實存在人渣,他們就應該被隔離。再就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你永遠無法真正地體會。
有一個場景,素媛的爸爸和他的同事去警局回來的路上,同事說就把這件事當成一個事故,就像開車出現事故一樣,這樣會好過一點。素媛的爸爸很生氣,他說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不可能會把它當成一個事故。
所有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我們都不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災難或者說是惡意是真正存在的,即使想要去原諒也無法邁開腳步。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孩子,她沒有做錯什麼卻要被這樣殘忍的對待。這種痛苦是終身的,一輩子都要在腰間安裝排便帶,都要接受他人不一樣的眼光。即使所有人都表現出慈愛也沒有辦法去消除這永久的傷害。
兩部電影的真實案例都要悲慘很多,反應出來的國家法律漏洞也有很多。很多人在欽佩韓國的電影可以改變國家的時候,也有人在對比自己的國家和電影。其他的不說,我只在想,當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和我的家人的時候,我自己先這樣去對待他們。
1、熔爐講述了一個比我們認知世界更真實的故事,比較煽情。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2、嘉年華用克製冷靜的寫實風格刻畫了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及其所處的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
嘉年華是一部劇情片,由文宴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劉威葳等主演。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故事,探討一個良性的社會機制、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和解,以及自我的堅強和勇敢,如何讓成長的煩惱變為成長的契機。
3、素媛的拷問色彩柔和了很多,也有迴旋,重點放在治癒上,意在表達於絕望中開出希望之花
她(李來 飾)是一個美麗平凡的小女孩,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位於街角的家中。家裡經營著以她的名字素媛命名的雜貨店,母親(嚴智媛 飾)作為老闆娘日夜忙碌不得閑暇,父親則在工廠干著繁重的工作。在那個飄雨的早上,素媛打著雨傘獨自上學。在離學校近在咫尺的地方,她遭遇一個相貌猥瑣、酒氣衝天的大叔,由此開啟了她的悲劇之旅。柔嫩的小花遭到暴風雨無情摧殘,受傷的豈止枝枝葉葉,更是那迎著陽光無憂成長的心。無良媒體鋪天蓋地大肆渲染,作為受害者的素媛一家彷彿成了周身污穢的恥辱之人,被四周詫異好奇的目光所包圍。 媽媽悲痛欲絕,幾近崩潰。爸爸全力保護女兒,但受傷的小天使卻拒絕爸爸的靠近。問凶之路伴隨著天使的治癒旅程,美麗的女孩可會再露燦爛笑容?
4、其實,這三部影片主要都反映出了現實社會的黑暗面。
熔爐
電影改編自孔枝泳作家的同名小說,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這是一部看完之後再也不會忘記的電影,也是值得每個人去看的一部電影。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觸目驚心,我相信,面對它由始至終散發出的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時,沒有人能做到完全無動於衷。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原本的我們。影片上映後,引起韓國社會沸騰熱議,輿論壓力促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最終至韓國國會對當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韓國法律作出修訂,「熔爐法」於韓國國會立法成功。我們相信,好電影不但可以直擊人心,更可以改變一個國家。
素媛一部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影片全長122分鐘,展示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那個讓人永遠無法釋懷的雨天,那個滿懷善意為陌生大叔打傘的小女孩,平凡父親為了女兒扮成人偶的催淚點,全片沒有刻意煽情卻幾度讓人心顫淚涌。
嘉年華影片《嘉年華》,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版的《熔爐》,講了一個在當代社會女性被傷害的故事,影片用極為克製冷靜的寫實風格刻畫了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及其所處的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無論是未成年少女小文及同學的被侵害,還是缺乏自由行走的「黑戶」小米的遭遇,以至更隱性的小文母親支離破碎的婚姻等等問題,都在深刻的暴露女性權利缺位所源自的社會機制的系列問題。
如果不是這些影片,相信很多人不會知道這些「人渣」的罪行,不會引起大眾對兒童的足夠關注,關注社會問題背後的弱勢力,《素媛》《熔爐》用直接的視角切入問題,直觀的展現出性侵者禽獸不如,也直觀的展現性侵過後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和創傷,而《嘉年華》則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講述影片,導演文晏說「這個世界如此浮躁,是如此喧囂。
韓國電影《熔爐》改編自真實事件,充分反映了韓國在該方面制度上的不足以及人性的醜惡。影片中,一所聾啞學校的學生在幾年內無數次受到校長以及教職工的性侵,在新來的好心教師幫助下,校長等人一一被起訴,最終卻沒受到嚴懲。影片中極力渲染一種壓抑、令人絕的氛圍,施暴者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以及法律執行的不力恣意妄為。
2.同為韓國影片的《素媛》,講述的也是兒童被性侵的問題,片中一個名為素媛的小女孩在上學途中被一男子施暴,類似的是施暴男子也沒有收到法律的嚴懲。與《熔爐》不同的是,影片的主旋律是充滿希望的,影片著力於塑造人性溫暖的一面,因此將大量的篇幅放在父母和好心人幫助小女孩走出陰影上。
3.韓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其在制度上基本是照搬美國模式,但其制度的完
善性和成熟度遠不及歐美髮達國家。兩部韓國影片表現了在相同的制度下,兒童受到侵害後的不同結局。《熔爐》中的韓國社會是一個制度殘缺,權力掌握者相互勾結的社會;《素媛》中則描繪了一個儘管制度不完善,但社會正義依舊存在的溫情社會。同樣的社會制度下,由於執行者的不同,最後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4.《嘉年華》聚焦的題材,是兒童性侵。韓國電影《熔爐》和《素媛》,講述的都是關於兒童性侵的故事。如果非要把《嘉年華》拿來和《熔爐》、《素媛》這樣的電影相比,也毫不遜色。當然,雖然題材相似,但這幾部電影的切入點各不相同。而《嘉年華》的一大亮點,就是對切入點的選擇獨到而精準。《嘉年華》則把視角放在了旁觀者和親歷者的身上
三部電影,用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角度讓我們共同關注了同一個問題。
2005年光州仁和聾啞學校虐待和性侵害殘障學生一案中,被告人並未接受實質性的處罰,仍繼續擔任學校職務。2011年前後小說和電影《熔爐》面世,引發韓國民眾持續關注,在民眾呼聲和輿論壓力下,光州警方再次著手調查此案,涉案人員被重新提起公訴,與此同時,韓國韓國國會出台和修訂了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暴力犯罪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為重,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爐法》。
2012年熔爐案的當事人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刑滿後佩戴電子追蹤儀10年,身份信息公開10年。在已經廢除死刑的韓國,處罰力度已經是重罪重罰了。
知乎上有位知友看過《熔爐》後這樣說「一些國家擁有改變制度的電影,而另一些國家只擁有能夠扼殺電,
雖然我們總安慰自己,電影會有很多加工、改編,但層出不窮的事件一次次告訴我們,《熔爐》、《素媛》、《嘉年華》們,每天都在你看不到的角落真實的上演。
韓國電影《熔爐》無疑是涉及「性侵」的題材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不只因為它改編自真實事件,還因為電影在韓國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組成了專案小組重新調查此案,
總結,電影上映一個月後,韓國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熔爐法」。是以,我們誇讚韓國用電影改變國家。最近紅黃藍事件在中國颳起了輿論風暴,這時兩部韓國電影《熔爐》《素媛》與新近上映的中國電影《嘉年華》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那麼這三部電影有什麼異同呢?
1.熔爐:電影改編自孔枝泳作家的同名小說,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2.素媛:這是一部看完之後再也不會忘記的電影,也是值得每個人去看的一部電影。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觸目驚心,我相信,面對它由始至終散發出的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時,沒有人能做到完全無動於衷。與其他兩部電影同樣也是描寫幼兒性侵的事件,但以熔爐對人性的刻畫較為深刻。
一部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影片全長122分鐘,展示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那個讓人永遠無法釋懷的雨天,那個滿懷善意為陌生大叔打傘的小女孩,平凡父親為了女兒扮成人偶的催淚點,全片沒有刻意煽情卻幾度讓人心顫淚涌。《素媛》同樣深入於人性的反思與刻畫,但多數的描寫是家庭的關懷。
3.嘉年華:影片《嘉年華》,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版的《熔爐》,講了一個在當代社會女性被傷害的故事,影片用極為克製冷靜的寫實風格刻畫了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及其所處的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無論是未成年少女小文及同學的被侵害,還是缺乏自由行走的「黑戶」小米的遭遇,以至更隱性的小文母親支離破碎的婚姻等等問題,都在深刻的暴露女性權利缺位所源自的社會機制的系列問題。
我認為三部電影都各有千秋,其實三部電影不論哪部都是對性侵兒童這種惡性行為的抨擊,以及對社會的剖析和人性的解讀,希望大家都可以予以支持吧,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到你。
1.今天,韓國電影《熔爐》上了熱搜,不少明星發微博用了這部電影的海報,希望這一次能有不一樣的結局。
2.看到這三部電影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個關於虐童事件,北京朝陽區紅黃藍幼兒園的老師給兒童注射不明藥物,並且讓兒童赤裸罰站,喂不明白色藥片,已經涉嫌猥瑣,事態發展非常嚴重。一直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麼會存在這種連孩子都不放過的變態。
3.《素媛》講述小女孩因為善良借傘給大叔,卻被強暴,最後結束掉自己幼小的生命。《熔爐》講述一群不會講話的孩子被老師猥瑣暴打,導致精神問題。《嘉年華》講述少女小米被性侵後卻面對醫院的撒謊,父母的責備。這些幼小的心靈遭受一次次的創傷。《嘉年華》即將上映的時候,很多網友評論說中國終於拍出了類似於《素媛》的影片,都是探討人性,但《素媛》《熔爐》的台詞都非常的具有感染力,很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潸然淚下,《嘉年華》相對來說是用冷靜的態度講述故事,用克制向觀眾展示人性,讓觀眾自己去體會影片中小米的傷害,可能影片不會讓你潸然淚下,但是絕對可以引起反思,如果一部電影可以用克制講故事,或許可以讓觀眾看到影片真實的樣子。
如果不是這些影片,相信很多人不會知道這些「人渣」的罪行,不會引起大眾對兒童的足夠關注,關注社會問題背後的弱勢力,《素媛》《熔爐》用直接的視角切入問題,直觀的展現出性侵者禽獸不如,也直觀的展現性侵過後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和創傷,而《嘉年華》則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講述影片,導演文晏說「這個世界如此浮躁,是如此喧囂,就像是嘉年華,但在浮躁和喧囂的背後,有太多東西被遮擋住」,導演要拍的,是背後的故事,在《嘉年華》中,那些壞人想要用金錢息事寧人,小文卻問父親「那公道呢」?這句話也是在問這個社會,那些性侵者原本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卻可以用金錢掩埋自己犯下的罪行。
這些電影相當於一個放大鏡,將社會上存在的問題解剖在大眾面前,將我們看不到的東西用放大鏡放大,然後引導我們去關注,去行動,去解決。所以電影這時不再單單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媒介。1.看到這三部電影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個關於虐童事件,北京朝陽區紅黃藍幼兒園的老師給兒童注射不明藥物,並且讓兒童赤裸罰站,喂不明白色藥片,已經涉嫌猥瑣,事態發展非常嚴重。一直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麼會存在這種連孩子都不放過的變態。
2.《素媛》講述小女孩因為善良借傘給大叔,卻被強暴,最後結束掉自己幼小的生命。《熔爐》講述一群不會講話的孩子被老師猥瑣暴打,導致精神問題。《嘉年華》講述少女小米被性侵後卻面對醫院的撒謊,父母的責備。這些幼小的心靈遭受一次次的創傷。《嘉年華》即將上映的時候,很多網友評論說中國終於拍出了類似於《素媛》的影片,都是探討人性,但《素媛》《熔爐》的台詞都非常的具有感染力,很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潸然淚下,《嘉年華》相對來說是用冷靜的態度講述故事,用克制向觀眾展示人性,讓觀眾自己去體會影片中小米的傷害,可能影片不會讓你潸然淚下,但是絕對可以引起反思,如果一部電影可以用克制講故事,或許可以讓觀眾看到影片真實的樣子。
3.如果不是這些影片,相信很多人不會知道這些「人渣」的罪行,不會引起大眾對兒童的足夠關注,關注社會問題背後的弱勢力,《素媛》《熔爐》用直接的視角切入問題,直觀的展現出性侵者禽獸不如,也直觀的展現性侵過後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和創傷,而《嘉年華》則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講述影片,導演文晏說「這個世界如此浮躁,是如此喧囂,就像是嘉年華,但在浮躁和喧囂的背後,有太多東西被遮擋住」,導演要拍的,是背後的故事,在《嘉年華》中,那些壞人想要用金錢息事寧人,小文卻問父親「那公道呢」?這句話也是在問這個社會,那些性侵者原本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卻可以用金錢掩埋自己犯下的罪行。
4.這些電影相當於一個放大鏡,將社會上存在的問題解剖在大眾面前,將我們看不到的東西用放大鏡放大,然後引導我們去關注,去行動,去解決。所以電影這時不再單單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媒介。
5.總之,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獨特的靈魂,折射出製作人群想展示給大眾的思想,更多的是對於現實的思考
前天出了三種顏色的事情之後,一時間內微博微信都刷爆了,熔爐素媛還有即將上映的國產片嘉年華一時間又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
類似題材的片子我只看過二十二,雖然是不同的題材但是又有相似之處,可能是二十二是紀錄片,更多是當事人的講述或者是親人的了解以及歷史背景,但即使是這樣就已經夠讓我覺得內心堵得慌了更別說熔爐和素媛或者是嘉年華有更加具體的再現場景畫面。
熔爐和素媛我都是看著圖解電影看完的,不敢去看整部電影怕自己緩不過來,韓國的電影真的是很不錯,加上還是真實事件改編太真實了我怕我整個人就接受不過來。
嘉年華還在考慮著要不要到影院親眼看一看但是剛剛看了預告就已經覺得嗯還是稍微有些壓抑,雖然比起熔爐和素媛是要好很多了。
熔爐和素媛裡面猥瑣大叔們的嘴臉還有小孩們臉上的傷痕還有很多被衣物擋住的但是存在的傷痕,小孩們哭著求饒或者是已經說不出話,還有最後孩子們看到希望的笑,無論是哭還是笑在我看來都是令人心痛的表情。
為什麼世界上總有這麼一些禽獸不如的傢伙,他們也曾經是孩子啊難道不知道這對孩子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嗎,而且其中有些人還是有孩子的,回家面對孩子的時候,想像自己家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紀遭遇這麼恐怖的事情你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呢。他們肯定不知道,因為他們做出了這種事情本身就說明體現了這個人是失常的,如果可以,這些人去地獄輪迴個一百次都不夠。
攜程虐童,紅黃藍親子園扎針、喂藥片、長期性侵猥褻幼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2起關於兒童的殘酷事件紛紛刷爆社交網路,面對一個個憤怒的當事家長,面對一個個還不怎麼會表達的孩子們,這些現實深深刺痛了國人的神經,真的是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誰能想到,這些極端噁心的事件就這樣一起起發生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1、熔爐,電影改編自孔枝泳作家的同名小說,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2、素媛,一部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影片全長122分鐘,展示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那個讓人永遠無法釋懷的雨天,那個滿懷善意為陌生大叔打傘的小女孩,平凡父親為了女兒扮成人偶的催淚點,全片沒有刻意煽情卻幾度讓人心顫淚涌。
3、影片《嘉年華》,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版的《熔爐》,講了一個在當代社會女性被傷害的故事,影片用極為克製冷靜的寫實風格刻畫了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及其所處的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無論是未成年少女小文及同學的被侵害,還是缺乏自由行走的「黑戶」小米的遭遇,以至更隱性的小文母親支離破碎的婚姻等等問題,都在深刻的暴露女性權利缺位所源自的社會機制的系列問題。
我想,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永遠無法想像。希望這些能夠引起社會對保護兒童的重視,別讓那些可憐的孩子們只淪為輿論狂歡中的泡影……
1. 《嘉年華》在本屆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三項提名,今年更早一些時候,本片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是今年唯一入圍的華語片。11月24日,《嘉年華》在內地上映,因為重要獎項的提名傍身,更因為大膽的觸碰了少女性侵題材,《嘉年華》成為了最近被影評人高度討論的一部作品。
2. 《嘉年華》的故事設置在一個普通的海濱小城,雙線敘事結構是一大亮點,上初中的小文和輟學離家在外打工的小米,兩個女孩的命運因為一場性侵聯繫在一起。因為侵害就發生在小米打工的酒店,而事發當晚小米用手機從監控屏幕中拍下了性侵兩個女孩的某民間商會會長進入小文她們房間的關鍵性一幕。 獲得本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就是小米的扮演者文淇,她同時還憑藉《血觀音》入圍了最佳女配角。
3.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也是一位女性,這是她第二部長片作品,在此之前她更多是擔任獨立電影製片人,和刁亦男合作了《夜車》以及獲得柏林金熊獎的《白日焰火》。刁亦男曾說,文晏本身作為一個導演和編劇,經常能在現場給他很多創作上切實的幫助,「我們拍法院的一場戲,當時我們有一個搖鏡,但是落位總是落的不夠好。她來之後,直接建議我們用小搖臂。
我們拍獨立電影的,有時會排斥這種太技術的東西。但後來用了以後,發現畫面里的信息量很豐富。」他說,「我信任她的口味。」
1.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唯一入圍主競賽的華語片,也是今年最好的華語片之一。電影圍繞女孩小文和小米展開,聚焦未成年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惡意和困境。小文是一名12歲的學生,父母離異後和媽媽一起生活。
2.有一天,小文和同學小新被高官劉會長帶去旅館,並實施了性侵,這將成為伴隨小文、小新一生的陰影。然而比性侵更可怕的是,小文身為受害者在事後還受到各種折磨。醫院兩次對小文檢查,先後得出了不一樣的結果,第一次說小文失貞,第二次由於被收買竟然說小文的身體完好無損。
3.醫生不顧小文的感受,在媒體面前公開發表檢查結果,意味著小文年紀輕輕就將面臨人們的議論紛紛。除此之外,警察以查案為由多次逼迫小文回憶當晚的遭遇,不斷讓小文回想起她這一生最痛苦的經歷,不斷讓小文遭受二次傷害。黃藍親子園扎針、喂藥片、長期性侵猥褻幼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
4.起關於兒童的殘酷事件紛紛刷爆社交網路,面對一個個憤怒的當事家長,面對一個個還不怎麼會表達的孩子們,這些現實深深刺痛了國人的神經他們也曾經是孩子啊難道不知道這對孩子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嗎,而且其中有些人還是有孩子的,回家面對孩子的時候,想像自己家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紀遭遇這麼恐怖的事。
這個社會,那些性侵者原本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卻可以用金錢掩埋自己犯下的罪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念天堂》差《夏洛特煩惱》這麼多?
※周星馳電影中都有哪些致敬?
※《芳華》未至,血氣鬱結,原來馮小剛電影一直是消解庸俗生活的三味中藥!
※但丁密碼(一):人口問題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