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掌vs後掌」,哪個更適合公路馬拉松?
絕大多數的馬拉松比賽都是在公路上舉行的,而短距離的比賽又都是在跑道上進行的。當然了,平時在跑道上訓練的跑友也不少。關於「前掌跑法」和」後掌跑法」的討論也很多。那麼,公路和跑道上的跑法有不同么?學術界的理論各有說法,有的還是完全對立的。雖然近幾年「前掌跑法」的呼聲很大,但我們普通跑友還是多聽聽不同的聲音,找到適合自己的跑法,才是做好的。
跑道和公路的特徵路面硬度
跑道一般都是使用塑膠材料,所以能感覺到有一些彈性。而瀝青或混凝土做的公路,就完全必須靠自己的運動來彈起了。
兩者的路面硬度差是最明顯的差異。換個角度,路面硬度不同其實就是「衝擊力」不同。
賽道距離
跑道上的田徑賽,一般都是短距離,長的最多也就1萬米。但是,對於公路跑來說,一般就是2倍以上的半程馬拉松,還有4倍以上的全程馬拉松的距離了。
本文的著眼點
鑒於馬拉松中路跑居多,本文著眼於「受到的衝擊力」和「容易疲勞」來討論那個跑法更加適合於路跑。有關路跑的其他要素,以後有機會再探討。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跑步時,身體接受衝擊力的部位是哪裡?」,答案肯定是在肌肉/關節/骨骼這3者之中,那麼,你認為具體是哪個部位呢?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肌肉接受了衝擊力,從某種意義來說,這個答案有正確的地方,也有錯誤的地方。運動的時候,是肌肉和關節以及骨骼組合在一起,產生了前進的推進力,因而也是一起承受著衝擊力。
需要先理解的是,骨骼是隨著關節和肌肉的運動而運動的,控制關節動作的是關節周邊的肌肉。跑姿(運動)不同,產生的衝擊力也不同,身體各部位承受的衝擊強度也不同,骨骼、關節,肌肉緩衝的比例也隨之不同。
跑道比賽即使長距離也不過1萬米。而且,跑道的衝擊力也不大,所以受跑姿的影響也不大。當然,也不能就天真地認為,在跑道上就可以不用考慮跑姿了。
前掌著地跑法
這裡說的前掌是指,」從大拇指球(大拇指根部)到小拇指球(小拇指根部)」,不是腳尖。前掌跑法也不是說要墊著腳跑。腳前掌接地,骨盆不動跑法的人常見。這是通過膝關節和踝關節的伸展運動前進的類型。
前掌跑法的好處是:可以短時間內移動重心,能瞬間爆發出速度。在低配速的最後衝刺是強項。但是,在高配速時,卻會有無法衝刺的感覺。
但前掌跑法並不適合於公路跑。(僅僅從跑法來說是這樣的。其他影響跑步的因素還有很多)
因為前掌著地的時候,大體上髖關節也被固定,腰變得很難運動了,導致腰部受到的衝擊力變得更強。
我們可以簡單做個實驗來看看:試著用前掌站立,然後進行原地踏步運動。你會發現:腰(骨盆)不怎麼運動。用腳尖站立來時,使用腳腕越多,腰(骨盆)就越不易活動。
腰的關節(腰骶關節,骶髂關節)不能活動,自然就不能通過運動來緩解衝擊,或者把受到的衝擊力分散出去,因而衝擊力就全部由肌肉關節和骨骼來負擔。骶骨和恥骨的疲勞導致骨折,也都是這樣的跑法居多。
另外,對腿部的衝擊力也很強,腳踝周邊肌肉也很緊張。因為只有腿部肌肉在跑步,腿肌容易疲勞,容易後半程掉速。
後掌著地跑法
近年來隨著《天生就會跑》的熱銷,很多人一聽說後掌著地跑法,就會有「是菜鳥,跑不快」的印象,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比如日本的女子馬拉松選手前田菜里(5k15』32」,10K32』3」,全馬2小時22分48秒),也是後腳掌著地,一樣跑得很快。之所以「後掌著地」速度能這麼快,也可以從跑姿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後掌著地的話,髖關節也隨之運動。髖關節動的話,意味著腰(骨盆)也運動。和前面腳尖站立試樣一樣,這次,我們抬起腳尖,用腳後跟著地,在地板上做原地踏步運動吧,就能感覺到腰(骨盆)是運動著的。這樣就能理解腳後掌著地的話,是需要「使用腰來跑步的」。
可以想像一下,只用「腿部肌肉來跑」與 「腿部+腰周邊的肌肉一起跑」,哪個更容易疲勞?
還有,因為骨盆也參與了運動,所以即使不用跳躍,步幅(一步前進的距離)也會增長。並且,也更容易使用跟腱的彈性能量,導致步幅伸長。
當然,沒有跳躍也是很好的,可以減少垂直移動,受到的衝擊力也會變小。
前掌著地的話,如果想要加大步幅,就會伸出腳腕和伸展膝蓋,這時的動作其實已經接近了跳躍。有了跳躍,不僅衝擊大,而且為了持續這個動作,所需體力也大,因而也需要通過更多的鍛煉來提高自己的體力。
名詞解釋:背屈,以腳跟為定點,腳尖抬起,腳背屈向小腿一側;反之為跖屈。說白了,背屈就是勾腳;跖屈,就是綳腳。
所以說後掌跑法是適合於路跑的跑法,另外,對於沒有很多訓練時間的一般跑者來說,當然也是比較適合 「後掌著地」的跑法。
總結
一般來說,前掌跑法適合短時間高速度的短距離跑道跑,而後掌跑法適合於長距離的公路馬拉松。
另外,不管前掌跑法,還是後掌跑法,只是說那個部位先著地,並不是說跑步的時候只有那個部位著地,之後都有個全掌著地的瞬間。
但是也要注意,不管什麼跑法,在跑步的時候都不要僅僅有意識地去控制著地方式。那會導致其他的關節動作會變得不好。不要刻意去糾結腳腕下面的事情,那樣容易給腳腕施加不必要的力。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意識自己的著地方式,按照良好的跑姿來訓練的話,自然就會養成適合自己跑姿的著地方法。
專欄作者:跑者阿飛
關於悅跑圈:跑步社交App「悅跑-悅享跑」,為跑者提供專業全面的跑步信息。
推薦閱讀:
※承馬,我的第二個馬拉松
※訓練方法簡單聊(3)——變速跑&法特萊特
※初跑者專欄|有問必答
※初跑者的5個訓練階段(3)
※每天一個全馬 他正在直播橫跨中國4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