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迷霧1——關於人格解體症的臨床研究

只有沿著蜿蜒的山路才能翻越高峰。

——歌德

原作:《Feeling Unreal》

譯者:CAIN

人類的大腦,作為人體唯一可以研究自身的器官,在這一百多年間終於將注意力轉向人格解體的神秘現象,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研究。人格解體症(DPD)依然是現代精神病學中最經常被誤診或漏診的疾病之一。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DPD經常與焦慮症、抑鬱症或其他疾病同時出現,患者可能不願或無法對人說出解體的離奇詭異,認為只有同病相憐的人能理解他們。最終DPD患者常常被醫生當做抑鬱症或焦慮症來治療,即使他們努力辯解自己只有在解體發展的最初階段、或者僅在解體開始很久之後才有過抑鬱或焦慮。其實他們很清楚,讓他們苦苦掙扎的是「不現實」、「精神死亡」、或「失去自我」的感覺,也知道這與單純抑鬱或焦慮的區別。但是,醫生們卻大多持反對意見,也許是因為他們接受了僵化刻板的治療焦慮和抑鬱方面的培訓,也更擅長對付這兩種精神障礙。

DPD與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一個明顯區別在於,DPD的癥狀獨立於抑鬱或焦慮。當一個人不再焦慮或抑鬱時,是否仍然有解體的感覺?如果抑鬱和焦慮起起伏伏,解體是否隨之此消彼長,還是有自己的變化規律?

在普通人群中,大多數人都有過至少一次短暫的人格解體或現實感喪失的經歷。也就是說,對許多人而言,人格解體的癥狀並非完全陌生的概念。然而,DPD卻仍未如最新研究結果證明的那樣,作為一種特別而獨立的精神障礙,得到大眾充分的認識。有過診斷和治療解離症的醫生比較易於辨別人格解體。即使來訪者抱怨相似的癥狀,不同的醫生仍然很可能會基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根據不同病人的需求調整治療方案,通常是藥物與心理療法相結合。但是直到最近,才出現特定的訪談法和問卷調查,以輔助分辨DPD與其它精神障礙。這些新工具能有效幫助醫生迅速確定這種之前常常被忽視的病症,對針對DPD組建的研究項目也大有裨益。

自二十世紀90年來以來,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精神病學系與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研究所通過對符合DPD診斷標準的自願者的研究,深入探索了這種病症。2003年,這兩家研究中心分別在業內重要期刊上發表了文章,論述了迄今為止系統研究的數量最多的DPD群體的數據成果。西奈山項目組的報告出版於《臨床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ofClinical Psychiatry)中,是以117名原發性人格解體患者為樣本。每一位病人都親身接受了全面詳盡的精神檢查。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的報告則發表於《不列顛精神病學雜誌》(BritishJournal of Psychiatry),彙報了204名慢性人格解體者的情況;其中124例親自參與了訪談,其它則是通過電話問答進行評估,或者在網上完成一套問卷調查來提供資料。也就是說,不列顛的這項研究的參與者都有人格解體的癥狀,其中71%的人確實患有原發性DPD(其定義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指南》第4版《DSM-IV》),而美國這邊的研究則只涉及原發性DPD的患者。

儘管這兩個研究組的方法和輔助工具多少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在人格解體的許多方面獲得斐然可觀的研究成果。在本章中,我們將概述這些最前沿的發現。這些研究以三百多個病例為基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且易於理解的DPD人群的總體輪廓。對大眾來說,實驗對象的數量也許不算巨大,但對於這個過去未被研究、傳統上被誤解為罕見的疾病而言,已經是人類在精神病學領域邁出的一大步,至此,我們終於深層次地探究了解體的各種特徵。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長按下圖關注公眾號,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熊玲:虛榮有何妨
【概覽系列】《社會性動物》第一論——從眾
情商高=會說話?NO!情商高=情緒管理高手
滿世界呼喚你,撕心裂肺——全嘯回家吧,全家人都在等你!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你會自我阻礙自己成功

TAG:精神分析 | 心理諮詢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