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見的太陽花
2014年3月18日,台北市中正區。
一群學生衝進了「立法院」,開始了長達將近一個月的運動。
兩年過去了,當年的震撼至今仍然不能忘懷。然而在激情漸漸褪去,情緒慢慢沉澱後,終於可以站在一段時間距離之外,試圖去看清楚當年發生的點滴。
本文以第一人稱視角,記述當年我在校園內、大街上、電視里,網路間所看見的「太陽花」。
一·初體驗
某個跟平時校園生活相差無幾的晚上,我在學校食堂和同學討論社團營運,無意間轉頭看見背後的電視新聞,正在播放有學生衝進了「立法院」的畫面。當下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不敢置信:「哇靠!真的衝進去了!」印象中這世上第一次,有人佔領了「立法院」。
晚上回到宿舍後,PTT、FB……網路上各種消息都圍繞著這個事件。臉書上有人開始聲援,有人號召大家一起前往台北。有一個朋友找上我,希望我幫忙號召,因為我當時是校內學生工作的重要幹部。我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我只跟他說讓我想一下,因為我知道公開表達支持意味著什麼,一旦開口我就不再是個體,而是代表著自己身處的群體。
那一夜我沒睡,花了整晚的時間觀察網路間大家對事件的反應,也開始查找「服貿」相關的數據。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無所知。我看了一晚上,還是沒完全看懂。掙扎了很久,我還是不知道該支持還是反對,所以仍然沒有回復那個同學,但我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搭上了第一班開往台北的客運。
因為我有個預感,這次事件將不同以往,非常有可能會在歷史上記下重重的一筆。我想去看,我想用自己的雙眼見證,不想透過他人,不想透過電視、網路媒體的渲染。無關支持或反對,我想以旁觀者的角度親眼目擊島上正在發生的重要歷史時刻。
顯然從外地趕到的我不是最早的,我到的時候已經有大批的警察和學生在「立法院」的院子里,陸續還有學生以外的社會人士加入進來。大家席地而坐,以靜坐的方式抗議。這跟我想像中的抗爭不太一樣:大家互相提醒要剋制、要守秩序、要非暴力,不能讓人逮到機會抹黑我們是暴力抗爭(這點讓我印象深刻)。
期間偶爾會有人拿話筒帶大家喊口號,例如「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之類。
還有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位律師站在警察和學生中間,告訴大家,如果有人被警察帶走了,可以採取哪些維權的行動,可以聯絡誰誰誰,並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給大家(瞬間廣場上大家都低頭存號碼XD)。
還有人呼籲大家不要對警察惡言相向或挑釁,因為警察只是為了工作而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該撻伐的是命令他們站在我們對立面的政府。
那天早上太陽很大很熱,我沒有在那裡待太久。中午過後,附近便當店送過來免費的便當請廣場上的大家吃,我拿了一個之後就回學校上課了哈。現場有人走有人來,但人一直都很多,到我走的時候,開始出現人越來越多的跡象。後來,有花店送上了向日葵,也就是太陽花,從此,開始有人稱這場運動叫「太陽花運動」。
二.加入?不加入?
回到學校後,各種活動訊息鋪天蓋地而來。除了響應在台北的運動,也有人發起各式演講討論「服貿」。
一天早上,有校長、學校一級主管們參加的例行會上,校長問我是不是有我們學校的學生在「立法院」議場內。一開始我語帶保留的不置可否,因為我怕校方對這些學生採取整頓的行動。但後來證明我多慮了,我在開會現場與在議場內的同學通過臉書取得了聯絡,他表示議場內很安全也很舒適。校長在得知同學們安全之後就安心了,也沒有繼續追問。
幾天之後,幾個大學的學生會聯合發起自主罷課的聯合聲明,我校的學生會長找上我,問我們學校是不是該加入。這個問題太重大,我實在不敢獨斷的決定。
事態緊急,我們在學校的BBS與學生會臉書粉絲專頁(類似微信公眾號)上公告:將在當天凌晨四點,在學校食堂內召開學生議會臨時大會,討論是否要加入罷課的隊伍。
當晚旁聽的學生近百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旁聽學生議會的大會……平時根本沒人理我們= =),支持反對的學生都有。
有人認為台大、清華、成大、政大各主要學校的學生會都加入了,我們不加入顯得不合群很奇怪;也有人認為這種事情不能隨之起舞,交大並不是隨波逐流的學校,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激辯了幾個小時的最後結果是,我們有條件的加入罷課的聯署,這個條件是:學生會本身不鼓勵也不反對同學罷課,但如果同學們要罷課,需要考慮自身學習進度與狀況並負起相關責任(其實就是學生會的免責聲明,避免火燒到學生會身上)。
本以為運動到這裡就不會再有什麼新的波瀾,殊不知,就在我們召開臨時大會的那個清晨,學生佔領了「行政院」,之後鎮暴警察前往清場。
我先說,這次我沒有親臨現場,我所看到的都是網路上、電視上、報紙上的畫面。
佔領「立法院」尚且有模糊解釋的空間,但佔領「行政院」絕對違反了台灣的《集會遊行法》,警察驅離群眾依法有據。但這個舉動還是引起了群眾的怒火,大家撻伐警察執法過當,用警棍和盾牌攻擊手無寸鐵的民眾。
學生佔領「行政院」並且遭到警察驅離的事件,我個人認為是「太陽花運動」期間至關重要的一個事件。沒有這個事件的話,「太陽花運動」不會持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事實上,在佔領「立法院」近七天後,大家對於「太陽花」的關注度已逐漸下降。但是因為發生了「行政院」流血事件,又將運動推回了風口浪尖。
台灣社會對這件事的態度分成明顯兩邊:有人認為是事出無奈,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有人則認為這次暴力非法的佔領事件讓 「太陽花運動」原本提出的「和平、理性、非暴力」訴求蒙上陰影。我無法評價這件事的正反面,我只能告訴大家我觀察到的事情,和後續的影響,至於評價,就交給各位看完後自行去判斷吧。
大學罷課聯署的聲明在媒體上刊出後,各大學的校方也發出官方聲明,各校態度不一。而我校交大的聲明則表示不支持罷課,但也尊重學生的選擇,不會對學生做出報復性的肅清行為。直到今天,我還是對我校高度尊重學生自主的表現感到驕傲。
三.再臨現場
三月下旬某一天晚上,我再次來到「立法院」一側的青島東路,打算當天在街上過夜。
第二次親臨現場,那裡已經變得跟剛開始的時候不太一樣,人變多了,活動也變多了。街上的人三五成群的圍在一起討論「服貿」,也討論其他社會問題。一個人站在中間,其他人就圍坐著聽他講。為了避免大家無聊,有人架了舞台,找了樂團來表演。如果你肚子餓了,現場有的香腸攤販送免費香腸(雖然我有點餓但是大排長龍我就沒排了)。也可以去物資組吃免費泡麵。如果你打算睡在街上的話,還可以跟他們領棉被,天亮後自覺歸還。
走上街頭的人除了大學生、社會人士之外,年齡層也下降到了高中生,尤其是在台北的高中生有地利之便(只是他們不能過夜,台灣的法律規定未滿十八歲不得在公共場所待超過晚上十點)。應運而生的還有大學生髮起的高中生課輔專區,專門幫高中生教學解題。
此外,也有許多團體搭上了這次運動的順風車,在「立法院」周圍插旗、宣傳,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宣傳台D的。當天晚上下了一點小雨,我躲進了一個有屋檐的舞台車,在那裡待到了天亮。天亮後我才看清楚,卧槽原來那台車是DPP的舞台車。
隔天早上,我抽空去了一趟台大。台大有一個為前校長傅斯年(也曾是北大校長)立的紀念碑。傅斯年在台灣出名是因為1949年的時候,台大也發生了一場運動。隨後警察進入校園帶走學生,此舉引起了台灣社會高度關注,因為台灣的《大學法》規定:軍隊和警察未經校方授權,是不能進入大學校園的。傅斯年向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四.省思
兩年後的今天,當年的激情浪潮早已不在,已經少有人提及與關心「服貿」的進展。當年參與運動的人,有人選上了「立委」或「議員」,更多的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繼續默默工作。
兩年來,大家一直在討論究竟是什麼促成了「太陽花運動」的發生,它又象徵著什麼歷史意義?有人說,這是一場啟蒙運動,在此之前,民眾對於公共事件大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比起正在審議的法案,學生們更在乎今天要穿什麼衣服,什麼髮型去上課。然而正是這樣的一群學生,在這次事件中不再冷漠,他們走上街頭,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個月。
台灣的政治人物再也不能忽視社會底層群體的聲音,正如朱立倫在呼籲學生撤離議場時說的一樣:「你們已經勝利了,你們的聲音將會永遠留在「立法院」的議場中,往後的立委將會永遠記得,這裡曾經回蕩著人民發出的怒吼聲。」從這點看,這場「運動」已經達到了啟蒙的效果。
也有人說,這場運動是出於對大陸的敏感,是「逢中必反」的團體煽動的群眾運動。因為發起「運動」的學生們大多具有DPP支持者的背景,在運動現場也可以看見各種泛綠陣營團體從人員到物資的支持。
然而,在整場運動中,我看見的關鍵其實不是「反中」、「反服貿」或「反黑箱」,而是不信任:不信任國民黨、不信任馬英九、不信任政府所做的一切是「為人民謀福祉」。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行政院」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中有一條是:若談判內容屬於機密的時候可以不公開給民眾知道。理由正如當時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所說的:「談判之前把底牌全亮出來給對方知道,等於上談判桌前就已經輸了」。以談判協商的角度來說,我完全同意王郁琦的觀點,然而,這條看似合理的條例,卻被民眾抨擊此舉與黑箱無異。
如果政府的一舉一動都被民眾要求公開透明,那麼問題就不在於政策的具體內容,更重要的關鍵在於前面所說的「不信任」,人們不信任這個政府所派出去的談判代表。因為自從馬英九2008年執政以來,「633政見」(經濟增長率6%以上、人均年所得3萬美金以上、失業率3%以下)跳票了、「馬上好」承諾跳票了、馬英九捐出一半薪資的承諾跳票了……一連串的失信於人,使得人民不再信任執政者。
在「太陽花」運動中,反對的人是真害怕:害怕政府把他們給賣了,害怕政府跟大陸談判的時候簽下不利於他們的協議。而這種害怕的心理,又剛好被某些群體給利用而發酵,事態逐漸發展成大新聞。一開始,部分人反對服貿,接著群眾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而集結,把事情給鬧大了。DPP藉此機會,把運動加進「反中」的元素,順便藉此打擊KMT政權。藍營眼見越發不可收拾的爛攤子,試圖藉由對岸來幫自己背書,自己施政不力所造成的人民不信任隱而不談,卻同樣放大「反中」部份傳遞到對岸,以此來轉移矛盾焦點,最終將島內的朝野矛盾擴大為兩岸矛盾。 「反中」成為兩股政治力量都死命炒作的議題,只是目的相反而已,但「反黑箱」的初衷反而被大眾所遺忘。時代力量這個新創的黨則將參與其中的知名人士,提名為民意代表投入選舉,藉由這場運動收割席次。
以人類延綿數千年的浩瀚歷史長河來比較,兩年的時間還是太短。
我無法評價 「太陽花」運動給台灣帶來的影響是正面居多還是負面居多。
我只是一個旁觀者,沉默又無奈地看著這個島上正在發生的一切。
至於評價,就留給未來吧。
推薦閱讀:
※我在台灣,天氣陰
※身為一個台灣人,除開政治,你對於大陸最不能適應的是什麼?
※陳水扁寫信罵蔡英文,兩個人矛盾公開化,蔡英文如何應對?
※為音樂而生 推薦台北5家必去音樂餐廳 流行音樂大咖的誕生地
TAG: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