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印象
在中國與韓國(當時的韓國我們都叫南朝鮮)92年建交之前,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對當時的韓國幾乎一無所知。第一次比較直接的接觸,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這是中國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由於中國在第一次參加的洛杉磯奧運會上取得不俗的成績,所以這一次的奧運會的關注度依然很高。在關注金牌的同時,開幕式上演唱的「手拉手」也一下子成為流行歌曲,讓我們驚嘆於韓國還有這麼好聽的歌和這麼好的歌手。兩國建交前後,先是在市場上出現一種稱之為南韓衫的中老年女式針織服裝(真假我不太清楚),也算是中國人對韓國商品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後來從電視上看到一部韓劇,因為只是偶然看了幾集,劇名和情節都已記不住,唯一記得的是女主角非常漂亮,還有就是劇中呈現的首爾(當時中國還稱之為漢城)街道非常現代,讓我非常吃驚,感嘆居然韓國比中國發達這麼多,韓國女星這麼漂亮。後來有部韓劇《愛情是什麼?》在央視播出,我完全被這麼好看的電視劇和韓國人的生活震撼到了。當時,我在學校工作,每隔一段時間晚上要值班,無法看到播出的電視劇,當時也沒有網路,只有讓家人用錄像機把電視劇錄下來,抽空觀看,記得有一次不知是什麼原因沒有錄上,為此懊惱了很久。後來又有一部韓劇《澡堂老闆家的兒女們》登陸央視,再次掀起收視狂潮,到現在許多與我同齡的朋友,提到韓劇都會想到這一部。
隨著兩國關係的正常化,與韓國相關的東西源源不斷流向中國,其中韓劇的影響最為深刻。周圍一些人(主要是男性),以及國內網民經常對韓劇進行攻擊,我不知道他們到底看過幾部韓劇。我個人認為韓劇不論是從整體製作、編劇水平、演員演技、場景布置,還是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都高於國內電視劇。就在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電腦旁擺放的是最新一期「看天下」雜誌,封面是最近大熱的韓劇《太陽的後裔》男主角扮演者宋仲基,文字是「宋仲基撩我、韓國歐巴、全球定製」。經常看「看天下」的朋友都知道,這本雜誌時效性非常強,每期都會選擇近期國內外熱點作為主要話題,這期將宋仲基作為封面,可見這部電視劇和宋仲基的火爆。我從不諱言自己喜歡韓劇,我也常常在想我為什麼喜歡韓劇,總結了幾點,一是生活氣息濃郁,注重細節。包括家居環境、劇中人物的裝扮、人物關係的處理,比如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擺設,除了有常用的傢具外,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醬缸、大盆、水瓢等等,市場買菜大媽的穿著、農村老太太的穿著、愛慕虛榮但又沒錢的中年大媽的穿著,雖然都是窮人,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大牌明星和富家小姐太太同屬有錢人,也會根據人物性格,設計不同的造型,絕對不會出現像國內拍攝的《流星花園》那樣,富二代道明寺會穿三、四線小城市青年才會穿的衣服。二是情節轉換合理,值得推敲,很少出現邏輯錯誤。三是時代氣息、地域特色明顯。請回答系列韓劇,除了強調人物所處的時代,劇中住房、服飾、電器、生活方式、當時明星、熱播電視節目等等都緊扣時代,讓人在看劇同時,重溫過去歲月。韓國人民族意識強烈,可以說任何一部韓劇都要提到韓國食物,其實不論是從韓劇看,還是我實際到過韓國後的感受,韓國的食物種類非常單一,與中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但是他們對本國食物不遺餘力的讚美,真的讓人敬佩。三是偶像劇的唯美、煽情,很多人對偶像劇頗多微詞,但是偶像劇能吸引廣大觀眾這點不容置疑。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太多的苦難和無助,現實生活中的愛情能稱之為圓滿的很少,偶像劇能帶給人們想像的生活,高富帥還專情的男主角是多少女人心中夢寐以求的愛人形象,現實不可求,通過電視劇想像一下還不行嗎?
時間到了2011年9月,女兒到韓國留學,從女兒斷斷續續從韓國發回的信息,對韓國的印象進一步加深。知道早在上海世博會召開前,1993年韓國就在大田(韓國一座城市,女兒到韓國第一站)舉辦世博會;女兒告訴我每個周末,學校周邊教會就會用車來接她們到教堂參加活動,就此知道了韓國還有許多人信奉天主教,後來2014年教皇方濟各到韓國時還專門到大田主持聖母升天節彌撒,也證實天主教在韓國在大田的普及。在女兒進行大學申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方對比,就此我對韓國大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有我喜歡的明星朴施厚正好也是女兒學語言的漢陽大學,韓劇中女性常常引以為傲的梨花女子大學,有600多年歷史在《成均館緋聞》中提到的,也是現在正在熱播的《太陽的後裔》男主角扮演者宋仲基的母校成均館大學等等。
2012年12月在接受太多碎片信息後,我終於開啟了我的韓國之旅,我頭腦中通過韓劇和其他資訊架構起來的韓國,真實的模樣會是怎樣的?通過9天的旅行,遊覽了首爾的明洞、仁寺洞、東大門、樂天遊樂場、漢江公園(漢江公園有很多個,記不得是哪一座,反正離汝矣島很近)、景福宮、南山首爾電視塔,濟州島遊覽了成山日出峰、柱狀節理圖、獨立岩、民俗村、泰迪熊博物館等。本次韓國之旅我個人總結幾點觀感,一是對人的長相,國內觀點普遍認為韓國人長得很醜,漂亮的都是整容的。我記得曾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說在韓國大街上一眼望去很難找到幾個長得漂亮的,與韓劇俊男美女滿屏形成鮮明對比。但實際上走在韓國大街上,只要不聽周圍的人說話,不看廣告、門頭,只看人和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都差不多,高矮胖瘦美醜都有。我的感受就是年紀較大的男性普遍個頭較矮,還有就是年輕男性非常注重體型塑造,不管高矮大多肌肉發達,很少見到像國內20、30歲就大腹便便的男性。二是對人的裝扮,受韓劇影響,我和大多數國人都認為,韓國人穿著很講究,而實際上韓國人穿著非常樸素,衣服色彩基本以冷色調為主,很少見到穿得花花綠綠的,即便是年紀較大,生活在底層的婦女喜歡穿花衣花褲,顏色也都比較深,而這類人大多也只在一些露天市場上見到(與韓劇比較一致)。還有他們裝扮比較整潔,沒有看見穿睡衣、家居服上街的,女性外出一般都會化妝,但是很少看見濃妝的,不同年齡化不同的妝,看上去很得體。韓國有種說法不化妝外出就和不穿衣服外出一樣,本來還有疑問,後來聽女兒說,她們有次上課教授讓討論的話題就是不化妝外出等同不穿衣服外出。三是對韓國城市的印象,從景觀上講韓國城市不漂亮,以首爾來說,高層建築大多集中在江南,但是,建築大多中規中矩,基本沒有見到可稱為標誌性建築的大樓。廣場、街頭綠地也不是很多。但從實用性,也就是從市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來講,比國內絕大多數城市都好。從交通上看,城市道路除了主幹道,社區小路四通八達,起到很好的連接作用,很少見到堵車現象。公共交通非常便捷,除了通地鐵的地方,一些沒有通地鐵的小街小巷都有公共汽車,道路狹窄的就用小型公交車。從商業配套上看,隨便走到一個不知名的小區,都能看見日常生活必須的便利店、炸雞店、小吃店、洗燙店,生活非常方便。韓國的夜生活很豐富,看韓劇給人的感覺韓國人的睡眠時間很少,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我這一次到韓國下飛機後到達酒店已經是凌晨0點以後,還是冬天,在從機場大巴車站到酒店的途中正好有很多烤肉店,這個時候居然還有許多人在吃東西。這在國內,特別是北方城市是很少見的。
濟州島是這幾年國內出境游熱門目的地之一,據說國內有許多人在這裡投資房地產。過去我們對海島的印象大多是熱帶島嶼,濟州島緯度較高,我又是冬天去的,所以感觸很不一樣。一是與台灣島、海南島是大陸島不一樣,濟州島是火山島,因此它的岩石都是火山爆發冷卻後形成的,顏色呈黑色,還有許多岩漿冷卻形成柱狀節理,而且正好在海岸邊,看上去非常壯觀,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是海水的顏色,對於我們生活在內陸的人來說,一提到大海就是蔚藍色的大海,加上我第一次看見大海是在海南,形成固定思維。有一次我從溫州乘船到上海,由於污染的原因,看到的大海和長江水顏色差不多,很讓我失望。後來到青島看見海水是綠色的,開始還以為也是被污染了,近看海水很清澈,才知道也有綠色的海水。濟州島離青島很近,海水是一脈相通的,所以海水也是綠色的,而且更清澈。三是景色,由於是冬季,濟州島上的植物大都已經枯黃,綠色的海水,陡峭的岩石,泛黃的灌木、枯草覆蓋的小山,稀疏的常綠針葉樹木,加之精緻靈巧的教堂、富有特色的博物館、極具地域特色的低矮民居等一同構成濟州島獨特的風景。
時間到了2015年,7月底8月初我再次踏上韓國的土地。這次除了到首爾,還去了釜山、束草。首爾除了上次去過的常規景點,又到了一些上次沒去過的地方,印象最深的一是東大門設計廣場(上次去還在修建中),這是一座三維非標準建築,其設計師薩哈·哈帝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英國女建築師,上次我還說到首爾沒有標誌性建築,設計廣場絕對稱得上標誌性建築。我去參觀是晚上,加之建築本身是非標準式的,所以很難一窺全貌,但是帶給我的震撼一點不少,也因正好是晚上,可以很好的欣賞廣場上的LED玫瑰園。二是北村韓屋村,北村就在景福宮附近,離仁寺洞很近,在一座山坡上,上次我也到這附近遊覽過,但是可能當時名氣還不是很大,女兒也沒推薦,所以就沒去。近年來泰國翻拍的《浪漫滿屋》,中國的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等都曾到北村拍攝,使它的名氣一下大了起來。由於地勢較高,在北村可以看見首爾街景,也算一個登高望遠的佳處;韓屋一直還有人居住,生活氣息濃郁。三是污水治理的典範清溪川,清溪川曾經因污染嚴重被蓋板處理,並在上面修建高架橋,後來在時任首爾市長李明博的推動下,進行改造修復,成為今天首爾非常重要的一個景點。它的位置非常優越,正好在景福宮前面世宗廣場的左下角。因為是夏天,許多人將鞋脫掉泡在清溪川里,雖然不能分辨國籍,但是可以看出有東亞人、白人、阿拉伯人,在今天恐怖主義時常製造恐慌的情況下,這個場景看上去非常和諧。四是體現多元文化的弘益大學周邊、梨泰院、大學路周邊、梨花女子大學。弘益大學是一所以藝術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因此在周邊自然形成藝術氣息濃郁的購物娛樂一條街,我去的時候正好是周末。在炎熱的夏日,手拿一隻消暑的冰淇淋,穿過熙來攘往的人潮,一路欣賞勁歌熱舞,突然有一種在電影中穿行的感覺。梨泰院附近曾是美軍龍山基地,因此逐漸形成極具異國風情的街區,這裡咖啡吧、酒吧、美食店林立,而且以國外美食為主。我對這裡感觸第一是人多,而且什麼人種都有。第二印象是店鋪風格多樣,由於這裡開的大多是賣各國商品的店鋪,在裝修上風格也呈現多元化。第三印象是坡陡,梨泰院區域實際上就在一座山上,和首爾其他街道一樣,密密麻麻的小路將整個區域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有的可以車行,有的只能人走,其中有一段路特別陡峭,人下坡都要非常小心,但是居然還可行車,並有車停在路旁,我很擔心停著的車會不會衝下去。為此,我還專門請教道路方面的專業人士,這麼大的坡度是否符合專業規範,他們說在國內肯定不行,我確實在國內城市裡沒見過這麼陡的車行道。因女兒的學校和租住的地方都在大學路附近,這次我到大學路的次數最多,在韓國,就像說起忠武路就想到電影,說起大學路就想起話劇、舞台劇。大學路的舞台劇場就在惠化洞地鐵站旁,我每天出門都要經過,地鐵站內也有一些舞台劇的廣告,廣告上的演員與一般韓劇俊男美女不同,都是一些長相很普通的演員,但是演技卻是一流的,據說在韓國舞台劇演員比偶像劇演員更受人尊重。聽女兒說她去看過,確實非常棒,比韓劇好看多了,鑒於現場演出沒有翻譯,我很遺憾的沒有去體驗一下。梨花女子大學一直以來以景色美而著稱,中國許多旅行團安排的線路都有這個點,但是去年鬧出有遊客強行與女學生拍照的事後,好像出台一些管理規定。但是我到現場後並沒發現有什麼限制,不過確實非常美,不論是整個學校的布局,還是建築風格、校園綠化都做得非常不錯。
從首爾到釜山有400多公里,我們是乘坐韓國高鐵KTX去的,大約3個多小時,對韓國高鐵印象一是沒有國內高鐵快,感覺也沒得國內高鐵的車廂新;二是高鐵票隨到隨買,首爾到釜山,相當於國內北京到上海,但是票非常好買,排隊不超過10人;三是沒有安檢,甚至不用檢票,買了票直接上車,下車也沒有人檢票。我細想一下要在國內不知要出多少事,就算不提那些恐怖分子,故意破壞的犯罪分子;就是那些圖方便將火柴、汽油、煙花、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帶上車的也不少,逃票就更不用說了,國內高鐵安裝電子門,都還有在眾目睽睽之下逃票的。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只有綠皮火車,乘車時廣播都要不停地提醒不能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雖然沒有安檢,但是,巡警時刻都在巡查。我很疑惑,究竟是韓國人素質高,還是他們心大,從近期連續發生的巴黎、布魯塞爾恐怖事件看,覺得還是有點擔憂。
我個人覺得僅從城市景觀上講釜山比首爾漂亮,因為我喜歡有水的地方,喜歡大海,釜山是一座海濱城市,也是韓國乃至世界重要港口。釜山美景一是有許多海水浴場,且就在城市中心地帶,遊覽非常方便,我們這次住的地方是在釜山著名的海雲台海水浴場附近,所以連續2天都到浴場戲水。與國內海水浴場不同的地方第一是人不太多,而且中國人很少。第二是所有下海的人穿的不是體恤就是防晒服,只有我一個人穿泳裝。釜山另一個著名海水浴場是廣安裏海水浴場,浴場對面就是著名的廣安大橋,夜幕降臨後橋上的霓虹燈會不停地變換色彩和圖案,增添夜色的美麗和靈動。浴場周圍被眾多酒吧、咖啡吧和商場包圍。我去的時候正好是傍晚,陸續的有許多街頭藝人到海灘表演,有演唱韓國民謠Trot的中老年人,有演唱原創歌曲的年輕人,有耍魔術的,有表演勁歌熱舞的,有手拿吉他深情吟唱的,觀眾還很多,其實有的表演很業餘,不知是韓國人有教養還是容易被感動,觀眾都很熱情。從這裡以及首爾弘大周圍的街頭表演,到大學路遍布的舞台劇場,讓我深深感到韓國娛樂業廣泛的群眾基礎,加之政府有計劃的大力支持,也就不難理解韓國電影、電視、綜藝節目、韓流明星在亞洲,乃至於世界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世宗台是釜山最南端的一個公園,也可以說是朝鮮半島的最頂端,公園建在山上,三面環海面積不大,植被非常茂盛,乘坐電瓶車遊覽大約需要半小時,隨著緩緩前行的電瓶車,穿過樹影婆娑的曲折山路,透過搖曳多姿的樹木一窺茫茫的大海,以及海上游弋的軍艦和船隻,景色非常靜美。但是有點不好的感覺就是電瓶車發車時間間隔太長,其實到這裡旅遊的人並不多,且大多是韓國人,但是由於電瓶車每十五分鐘發車一次,一趟半小時的旅途,等車卻浪費一個多小時,而且只能在外邊等,這炎炎夏日的等待還是有點煩人。不過等待的人都很安靜,所以公園也心安理得。甘川洞是釜山著名的城中村改造地,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好像曾經拍過這裡。城中村或者棚戶區也是我對韓國感觸最深的地方之一,不論是首爾,還是釜山存在著大量的城中村。在首爾從成均館大學後門進入,由於地勢原因,設置一個垂直升降機,隨著升降機的升高對面就是一覽無遺的城中村,這一次我居住的地方就在這一大片城中村裡。我在國內還沒有見過如此大範圍的城中村,據說在首爾還有很多。韓國對城中村的態度很包容,很少見到大拆大建的。雖然是城中村但是沒有見到國內常見的污水橫流、如蜘蛛網般的電線,形跡可疑的各類人員。見到的是乾淨整潔四通八達的街道(除了可以通行小型車輛的車道,大量存在的寬約2米左右的人行道),路上很少見到行人,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很安靜。韓國也有城中村改造,但不同於國內推倒重建,而是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美化房屋立面,增加服務配套,吸引遊客,首爾的城中村改造點我沒去,釜山的甘川洞我實地去了,確實感觸很多。首先,雖然甘川洞在釜山市區,但是,由於是建在一座山上的,加之一面臨海,去這裡只能從靠市區這面乘車前往,前行的道路和韓國許多城中村的道路相似非常狹窄,彎道也很多,坡度還非常大(成均館大學附近也如此,不過坡度要小點),大型車輛根本無法通行,開行的公交車都是相當於國內中巴車的小型客車。到了山頂後下車,面向大海的一面就是經過改造的甘川洞城中村。因為改造前是怎樣的我不清楚,不過通過觀察,我覺得改造的費用應該不算大,表面的感覺就是把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房子漆成不同的顏色,在靠近路邊的房子上加上一些動物雕塑,牆上畫上一些壁畫,在一些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設置一些觀景台和用於照相的布景。我個人覺得這種城中村改造模式很值得借鑒。城中村、棚戶區的形成,與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密切相關,這點從南美、東南亞,包括香港的發展可以看到。我國目前城中村改造大多採取推倒重建的做法,這在前幾年房地產行業爆髮式發展時還可行,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向理性,再採用這種方式顯然不行。面對如此大的拆遷量,加之我國拆遷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時時曝出的拆遷糾紛,政府和開發商面對拆遷都是很頭疼的。城中村何去何從是保留原狀任其自生自滅,還是借鑒韓國、巴西一些做法,通過適當改造予以保留。我個人覺得可三種方式並進,第一在政府暫時沒有精力改造的地方,可以通過完善用電、給排水、消防等基礎設施,先行解決髒亂差問題,滿足居住者起碼的居住要求;第二,對一些周圍景觀較好,比如依山而建的,一面臨水的,周圍植被較好的,可以採取甘川洞的做法,通過政府出台政策或出資,鼓勵一些畫家、藝術家對街景、建築立面進行改造,打造新的旅遊景點;第三就是目前比較通行的徹底改造的做法。現在有個流行的說法「尋找鄉愁」,為什麼我們久居的城市會變得讓我們不認識,就是改造太徹底了。城市的風貌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有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也應該有低矮多姿的民居建築,有中規中矩的冷色調,也應該有色彩斑斕的小清新。對電影感興趣的都知道有一個釜山電影節,受電影節的影響在釜山有一個釜山電影節廣場,與好萊塢、香港相似廣場上有一個明星大道,留下了許多明星的手印,由於電影廣場就在一個商業街上,到處人頭攢動,加之韓國明星都是用韓語簽的名,不便於尋找,我認識的只找到了成龍。與明星廣場緊挨在一起就是韓國最大的海產品市場—札嘎其市場,市場里琳琅滿目的海產品,看上去非常新鮮,我可能90%以上都叫不上名字,在市場上可以現點殺加工食用,確保食物的鮮美。
束草是韓國東海岸的一個小城市,從首爾去束草一般採用乘坐大巴的方式。我之所以會去束草,一是想看一下首爾、釜山等大城市之外韓國的地方是怎樣的;二是很多韓劇都曾在束草取景,我的印象這是一個寧靜的小漁村。到了束草的第一感覺確實是小,感覺比國內西部一些邊遠縣城都小,沒有高樓大廈,只有一些低矮建築,唯一感覺壯觀一點的就是有一座跨海大橋,大橋旁就是束草著名旅遊景點阿爸村。第一部在國內掀起收視狂潮的韓劇《藍色生死戀》,幼年男女主角家所在地就在阿爸村取的景,時間過去近20年,這裡還在將《藍色生死戀》作為吸引遊客的一種手段,劇中以手拉方式擺渡的渡船,還原樣保存,作為到束草旅遊的必選項目。束草吸引人的還有大海,由於韓國三面臨海,束草雖然靠海,但是並沒有進行過度開發,因此,海岸還保持原樣,由於束草是在東海岸,與日本海相連,海水水質非常好,海產品質量和數量也都非常高。我去的海邊遠處一有個紅色的燈塔,看上去非常眼熟,總覺得在那部韓劇中出現過。剛到海邊只見有很多人在沙灘上嬉戲,但是卻沒有人到海里戲水,走近一看發現沙灘上有許多亮晶晶的東西,撿起仔細看居然是手掌大小的水母(也可能是海蜇),再看海里也是密密麻麻的,我隨手就撈起一隻,女兒一再提醒我可能有毒,但還好沒有發生被蟄的情況。後來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很可能就是海蜇,而且確實經常發生海蜇傷人的事件,看來我還是比較幸運。
最後,想談一點對韓國的五點感觸,一是關於人的素質,近年來隨著國人旅遊熱情的高漲,中國人在國外丟人現眼的事,經常成為網路熱點。通過這兩次的韓國之行,雖然韓國人總體上素質較高,但也有不和諧的因素。比如我多次在咖啡館、冷飲店看見有人脫鞋後,把腳放在凳子上;在世宗廣場旁一個環境非常優雅的咖啡店裡遇見一群大聲喧嘩的韓國大叔大媽;在釜山海灘親眼看見有人隨手將使用後的飲料瓶直接丟在沙灘上;從電視上看見由於氣候炎熱,大量市民到漢江邊乘涼,人走後遺留大量的垃圾。二是關於道路和消防問題,由於職業關係我對這方面觀察比較多,雖然我不是搞專業的,還是有些疑問。比如首爾、釜山一些道路路幅、坡道、彎道應該都不符合設計規範,當初是怎麼批准的;還有大量的街區內道路非常狹窄,失火後消防車肯定是進不去的,消防問題如何解決。三是服務水平是否全面高於中國,一次是從濟州島回首爾,因首爾下雪航班延誤,但是在整個候機過程中,既沒有廣播解釋到底延誤多久,也沒有LED大屏的的滾動提醒,更未見工作人員進行解釋,大家都在茫然中等待;還有一次就是在世宗台等電瓶車,在國內除了長假景區人員爆滿會出現排隊等候,平常是不多見的,而且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這麼多人等,為什麼不縮短髮車間隔。四是關於韓國人的宗教信仰,如果僅從韓國所處地域簡單判斷,韓國應該是一個以信奉佛教為主的國家,但是,到了韓國我產生很大疑問,首爾大街,據我目測不超過一公里就會有一座教堂。我去年去韓國住在惠化洞附近,從惠化洞地鐵到我的住地,最多不超過兩公里就有三座教堂。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既然有這麼多教堂,做禮拜應該也是韓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在韓劇中很少表現,這與韓劇對普通人生活事無巨細的描寫不相符。我到明洞天主教堂參觀時,正值下班時間,陸陸續續有許多下班人群進入教堂做禮拜,可見信眾還是很多的。五是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淵源,韓國的歷史其實跟台灣很相似,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二戰前淪為日本殖民地,二戰後獨立,但是由於與朝鮮分裂,長期生活在美國的庇護下,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韓國人的國家認同和身份認同其實是很糾結的。一方面從一些細節可以看出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比如雖然韓國文字完全去除漢子影子,但是看韓劇仔細的朋友都會發現,一些韓劇中出現的人物身份證明的表格中,名字一欄除了有韓語名字,還有一個漢字名字,另外韓國的法律書籍都是用漢語寫的。我第一次去韓國有一次乘坐計程車,司機(大約50多歲)聽說我們是中國人,就提到在他們小時候在學校都要學中文。還有韓國的很多節日與中國相同,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韓國一些地名與中國漢江周邊的地名幾乎完全一致,我沒有考證過,但是知道中國有漢江,漢江附近有個叫江陵的城市,韓國也有。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也非常重視,首爾的文廟保存完好,就在成均館大學裡面,我看過一篇文章據說在韓國有2000多座文廟,其實在國內,應該每個城市、小鎮都有文廟,只不過大多經過「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未能倖存下來。韓國每年2月、8月都要舉行祭祀孔子的活動,國內這種活動在大多數地方都已經消失,現在又恢復的很多也只是出於旅遊的考慮。另一方面我明顯的感覺到韓國也在不斷的去中華化,自己的傍邊有一個強大的鄰居,而且還曾經是自己的主人,不管是對人還是對國家都是很壓抑的,所以也能理解。比如首爾的譯名,過去首爾的中文名一直叫漢城(中國味太濃),後來韓國提出漢城的中文名應該直接音譯過來叫首爾。其實地名是音譯還是意譯,還是遵從傳統叫法,大可不必大費周章,比如美國舊金山,音譯應該叫聖弗朗西斯科,英國應該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沒見美國、英國讓我們修改。中國的英文名叫瓷器,我們也沒有提出修改。我個人覺得韓國這麼在意漢城的中文名,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拉拉雜雜把對韓國的印象輔以成篇,居然有9000多字,我自己都很驚訝,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也是一段經歷。
2016年4月29日
推薦閱讀:
※最近熱門的韓劇有哪些?
※韓劇推薦《一起用餐吧》:嘿!你願意陪我吃頓飯嗎?
※韓劇鬼怪有哪些人性的部分?
※Runningman里金鐘國的基本信息是什麼?
※如何評價孤單又燦爛的神里孔侑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