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否會影響飲食習慣?

為什麼同是中華文化圈,日本料理,韓餐和越南餐和中國區別很大。而中國各地雖然也飲食習慣不同,但為什麼沒有像跨國一樣有著天差地別?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否會影響飲食習慣?

答:會。

為了寫這篇帖子,我把西方簡約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希臘城邦文化時期;第二個時期是羅馬文化時期;現在是第三個時期,哥特或者說日耳曼屌絲的囂張時期。

本人西醫出身,從他們屌絲營養學的角度講,他們是對的。他們追求質量,他們吃牛肉,因為牛肉是肉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

在中國吃牛肉是死罪。因為獲取動物蛋白,或者說獲取牛肉,需要大量的植物蛋白,而這些植物蛋白中國可以養活十三億人,而美國人口只有3億。其實印度也一樣,假如印度開始吃牛肉,人口就會大量下降。這就是人口理論的核心。

一、天下第一吃

北京猿人為什麼只有頭骨呢?一般遺骸都有其他骸骨啊。

經科學家考證,肉,打牙祭了,其他骨頭當柴火了。作為這一社會行為的副產品,頭骨比較難處理所以得以保存。

假如當時的食客順手把這個頭蓋骨扔進火里,那我們今天就只能傻眼了。

二、遠古。

先講餐飲文化的遠古時期,那個時候是夏商周時期和希臘的城邦時期。

與希臘對應的是中國的夏商周。

希臘人的飲食那是超環保,橄欖油非飽和脂肪酸僅次於中國的茶油,而且還能大量生產。

主食是麵包和麥片,輔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魚,很少吃肉。

希臘人喝低度酒,就是啤酒、葡萄酒。

中國的環境造就的奴隸制帝國,就一個特點,那就是大。

這是當時中國人的飲具,商代象牙杯。

這是極具代表的煮肉神器商代司母戊鼎。

據《禮記內則》記載周代八珍:

1、淳熬:肉醬油澆早稻米飯。

2、淳毋:肉醬油澆黃米飯。

3、炮豚:乳豬先煨,再烤,再炸,再燉,最後沾醬、醋吃。

4、搗珍:牛、羊、鹿裡脊肉反覆錘擊,烹熟以後,最後沾醬、醋吃。

5、漬:把新鮮牛肉逆紋切成薄片,用酒腌漬一夜,第二天用醬、醋和梅醬調味吃。

6、熬:取牛、羊、麋鹿、梅花鹿、獐子肉,反覆捶擊,撒遍姜、桂屑和鹽,然後烘熟,最後沾醬、醋吃。

7、糝:取等量的新鮮牛、羊、豬肉,切粒,與三分之二的稻米混合烙熟。

8、肝膋(了):就是狗油烤狗肝。

三、周醬

這個東西對中國的文化、軍事和歷史,影響太大了。

做醬就需要用鹽,鹽從哪裡來?就要煮井鹽,當井鹽不夠的時候,就需要海鹽,徹底把華族的命運引向東邊。

周天子的飲食分為:飯、飲、膳、饈、珍、醬六 類。

醬又被稱為食總管。

子曰:無醬不食。

周天子待客時,用醬百二十瓮。

所以說老乾媽在周代完全就是渣渣。呵呵。

西周方鬲

瓷鼎

九羊方尊

三足鼎

四、西漢與羅馬的對決

有很多人意淫西漢與羅馬的武力對決,武力是不可能了,但餐飲文化還是可以的。

羅馬人飲食文化基本就是剽竊希臘,主食是麵包和麥片,輔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魚,很少吃肉。

還是低度酒,還是啤酒、葡萄酒。

伴隨著西域調味品的進入,中國的飲食文化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是中國人改良過的飲具,角形玉杯。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食具。

有個故事叫中國人在幹什麼?

中國人漢代在西域(新疆)屯田(墾殖)幹什麼?種菜。

話說劉備和曹操煮酒論英語的前半個小時在幹什麼?種菜。

西方人面對敗血症,無奈了幾千年,中國人下西洋早就會發豆芽了。還是種菜。

南極科考站周邊一個人都沒有,平時幹什麼?種菜。

中國駐外大使館,平時都幹什麼?種菜。

中國維和人員平時都幹什麼?種菜。

早些年上班幹什麼?種菜。

為什麼會同事走動聊天?為了轉移注意了,方便手機偷菜。

假如有一天中國人登上火星,那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找塊地種菜。

五、恢復我華夏文化------分餐制

中國歷史上的分餐制是怎麼回事?我們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很有意思,什麼叫鼎?鼎就是國家的象徵,是煮肉的工具。什麼叫宰相?宰相是政權的象徵,字面的意思就是分肉的人。

【商朝】考古工作者從殷墟出土的大量陶鬲(gé)[一種類似於今天碗這樣一個地位的餐具,三足陶罐]碎片中發現,鬲的容量大約只夠一人一餐之用,它是用於煮粥的器皿。因此可以推想出那時人們進食是一人一鬲的分餐制。

【周秦】周秦時代,人們鋪席於地,上放置桌案,天子五重席,大夫二重席,這樣的情況反映出我們當時還是分餐。

《周禮·司几筵》鄭玄注說:「鋪陳曰筵,籍之曰席」。《詩經》說:「肆筵設席」。

【漢朝】漢朝時期,這種分餐的方式更明確了,皇帝坐在前面的台階上,皇后坐在一側,大臣坐在兩側,都是一人一桌。

考古發掘出的漢朝壁畫,漢墓的畫像磚也提供了明確的佐證:那時候人們席地而坐,一人一案。

文字記載的鴻門宴就更加清晰的為我們描述了分餐的具體情況,在宴會上,項王、項伯坐向東,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5人一人一案。

【隋唐】《韓熙載夜宴圖》中所繪韓熙載與其他幾個貴族弟子,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子上靜聽琵琶演奏一景。聽者前擺有一併不大的高桌,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饌品,互不混雜,界限分明。

【宋元】《水滸傳》在第170回《張叔夜三番宣御詔,宋公明合夥受招安》中曾寫道「宋江便命開筵,款待天使。尊張叔夜、劉光也上坐。宋江、盧俊義等眾頭領都在堂下列席。」可見,分餐依然存在。隨著元朝統治,元朝的統治者,對分餐制並不感冒。

【明朝】大量古制被恢復,養生和分餐被發揮到極致。《明史》載,宣德五年冬,「久未雪,十二月大雪,帝示群臣《喜雪》詩,復賜賞雪宴。群臣進和章,帝擇其寓警戒者錄之,而為之序」。行大宴儀的準備工作由尚寶司負責,先在殿上擺好御座,鋪上黃麾,金吾衛設護衛官二十四人伺立。教坊司設九奏樂歌於殿內,設大樂於殿外,舞雜隊候在殿外。光祿寺設酒亭於御座西,設膳亭於御座東,設珍羞美味亭(原文是古字,難寫,大意如此)於酒膳亭東西側。御筵擺在御座的東西一方,皇太子座位於御座東,西向,諸王以次由南而東西相向設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內,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壺、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可見明朝中國依然以分餐為飲食文化的主流。

【清朝】到了清代時期,乾隆皇帝幾次下江南,沿途宴飲無數。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一人一桌獨餐,即使賜宴,也是分案而食,其他下人們圍桌合食,看樣子分餐的意義也不是全都不懂。客觀上講,滿漢全席也在這一時期出現,這些都標誌著飲食文化的發展,而我們的分餐習俗正式被同化,一種延續至今的合餐「傳統」便逐漸形成,併流傳了下來。

六、分餐制的好處

第一:安全衛生。

第二:營養:別說孩子挑食,就是我們自己也不能將桌上每盤菜均衡地夾進口裡,分餐的好處就在於只要你吃完自己面前的大盤子,它就能讓你這頓飯達到營養最大化。

第三:減肥:面對一桌子食物,要控制自己對食慾總是很難,但如果面前只有一盤食物時,口舌之欲自然就有了約束,它還有間接潛意識暗示:哇,我這頓要吃進去這麼一大盤東西,這樣就可以幫助減肥。

第四:減少浪費:分餐按量而做,吃完為止,沒有了殘羹冷炙,我們不用再做飯桌「清潔工」,也不用拿冰箱當櫥櫃,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第五:少洗碗:當每人面前只有一個大盤子、一個湯碗時,主婦的清掃工作就簡單多了,所以家庭婦女更應該去實踐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七、分餐在全世界

600年前,因為一場黑死病(腺鼠疫)奪去歐洲1/3人口的生命,西方國家開始實行分餐制,今天西方大部分國家都實行分餐制。

2003年春,SARS席捲中國,分餐制被人們提上緊急議事日程,全社會廣泛動員起來開始大力踐行分餐制,使分餐製得到強有力的推廣,而今天我們很多的不良飲食習慣之所以被保留,就和人的飲食觀念有很大的關係,難道分餐制一定要用「大疫」這種方式來推廣?

八、為什麼提倡分餐制

今天我們面臨著異常嚴峻的食品安全風險,而聚餐制無疑增加了我們的暴露因素和風險,上海的甲肝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球,就是因為我們的聚餐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而飲食文化的發展趨勢也指向於更衛生、更合理、更文明的分餐制。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人為了保證筷子的乾淨,把筷子放到嘴裡吸吮,然後伸到盤子里夾菜,你還有胃口吃飯嗎?你能看出和你坐在一個桌子上的人,誰有傳染病?就是你知道誰有傳染病,你能站起來就走?對於一個經常在外用餐的人,分餐制也是對家人最大的保護,而分餐制就可以徹底的解決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些問題。

分餐制是餐飲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九、對分餐的不同認識

中國人共同進食的「合餐」,互相夾菜以示禮讓,這不是漢族的飲食習慣,而是一種異化的胡服騎射,是一種不文明,而且落後的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問題的凸現,人們開始考慮如何改變這種不良習慣。但如何分餐,看法不盡相同。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種:廚師分餐,廚師在廚房將製作的菜點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務員送給每位就餐者進食;服務員分餐,餐廳服務人員在分餐台或檯面將菜點成品分配給每位就餐者進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過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點成品,再用各自餐具進食。自助餐和套餐均屬於分餐制。

中國飯店協會則認為,分餐制包括服務員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擺放公筷公勺及1人1份的用餐方式等四種形式。

中國商業聯合會認為,分餐包括自助餐、快餐、盒飯、食堂打飯等,是相對於宴會、聚餐、在家吃飯等「合餐」形式而言。從經營者角度講,分餐是一種服務方式,是經營者提供的一種有償服務,按消費者要求提供。按菜式、消費者要求的不同可由廚師在廚房分、服務員在調理台分或服務員在餐桌上分;而為就餐者提供公筷公勺,則是消費者和經營者互動的就餐方式。

十、我的公共衛生觀點

中國過去幾千年的餐飲文化不需要食品添加劑,那以後幾千年也不需要食品添加劑。

對食品添加劑的態度,我們首先要確立一個觀點,在我們學習西方的現代化管理方式的時候,同時要重新評價西方的飲食文化的企圖心和功利主義,那就是犧牲健康來換取利益。

要知道食品添加劑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證明食品添加劑是有害的過程,只要說明這一點,任何一種食品添加劑都是無營養的。

我認為我們的餐飲服務不存在防腐處理,完全可以擯棄一種把我們暴露在危險之下的因素-------食品添加劑。

把一個手榴彈交給一個農民的時候,你就一定會聽到響聲。

十一、勾兌食品

當你把自己種地、養豬、做飯的權利交出來的時候,你就必須相信別人,會把你的健康當回事情。

同學請客吃飯,上來一道菜吃了以後鮮美異常,我立刻吐了出來。他這麼小的飯館為什麼可以做出這樣的味道?答案是他用了食品添加劑,看著他們爭著吃那道菜,根據我的經驗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沒有用,我只是面無表情的看著。看一道由化工產品烹制出來的菜,內心一種莫名的恐慌。這群沒文化的農民會嘗試所有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非食用的,最後讓顧客來品嘗。

今天全國的食品安全已經開始不可逆的朝下走,我們的改革在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管理結構以後,構建了一個更低效的管理模式,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改革,部門集團的利益糾集其中不願意捨棄。食藥局、人大、央府、人民都沒有說話的權利,在利益面前人都是沒有人性的。從一開始我們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因為剛開始就邁錯了腳,希望我們可以從中獲取一些有益的經驗和信息,作為社會進步的一個組成部分。成功是個非常複雜的東西。


謝謝邀請

飲食文化首先是受地理環境及其生產活動影響

就拿中國來說,東北地區寒冷,在冬天必須生火取暖,此時,如果在取暖的火爐上燉上菜 ,不但利用了取暖爐火,也給房間增添不少生活氣息。因此燉菜是東北特色。

而在廣東則以生猛為主,這是那裡的取火材料少(無煤炭資源),所以炒菜盡量快。具體到有人煲湯(木炭火爐),則是一種在特殊情況下的炫富,那裡的人都把湯煲的時間長短來炫耀,表示家裡能夠煲得起。

西方國家曾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游牧生活,因此他們的牛羊製品就為其主要飲食材料,蔬菜和糧食吃的少。

有了這些不得已的飲食條件,就有了為其說辭的文化。

就如同喝酒或者飲茶所做的儀式,說它是文化,就是把矯情說的文雅一點


謝邀

我覺得還是地理影響大

就這樣


我不是針對英國,我是說在座的各位新教國家的料理都是垃圾,不過話說回來那些高緯度的北歐荷蘭德國和英國瑞士都是因為地理位置不好物產不如意法西這些地中海國家豐盛才傾向於清心寡欲的新教的,即使是現在富裕了食材能進口了沒有千年大吃大喝好吃好喝的傳統是做不出好菜的


推薦閱讀:

分享一下「在越南無證騎摩托和摩旅」的一點個人經驗。
半推半就:信仰、國家與越南春節
先鋒軍—越南人民軍步兵第308師簡史(1949-1988)
我看越南真嫵媚,妹子米線和咖啡
越南與中國南海,島礁侵奪戰的來龍去脈

TAG:日本 | 飲食 | 文化 | 韓國 | 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