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45年後,人類再也沒有重登月球?

為什麼45年後,人類再也沒有重登月球

阿姆斯特朗並沒有自傳他感受到被外星文明注視是謠言

1969年7月16日載著阿姆斯特朗在內的3名美國宇航員首次成功登陸月球。

之後,美國還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發射,其中5次成功,1次失敗(失敗的是「阿波羅13號」,但3名宇航員成功返回地球,為此有一部電影就叫《阿波羅13號》,湯姆·漢克斯主演),前後一共有12名美國宇航員登上過月球。

但隨著「阿波羅17號」的歸來,「阿波羅計劃」也隨之宣布終止(原來打算一共發射到「阿波羅20號」)。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疑聲越來越響:為什麼我們不再重返月球?

這確實是一個大家都關心且充滿懷疑的問題: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已經掌握了頻繁發射載人飛船登月的技術,卻偃旗息鼓。

而且,在之後的40多年時間裡,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大踏步前進,美國人卻一次也不去月球了。

各種猜想,紛紛出爐——當然,所有的猜想都是圍繞「外星文明」的。

第一個版本是關於「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

最經典的一種說法是:阿姆斯特朗在自傳里表示,在1969年進行完月球漫步,於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時,他真實地感受到有外星文明在注視著自己,並表示自己的隊友都看見了在眼前突然消失的不明飛行物。

有人透露,早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的前6小時,「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艇「老鷹號」其實就已經著陸了,同艙的另一名宇航員艾德林曾目擊不明光源,他還因此崩潰大喊:「看到突然消失的不明物體!」

「阿波羅11號」與阿姆斯特朗同時登月的另一名宇航員艾德林在接受某部紀錄片拍攝時這樣說。

不過,艾德林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內部似乎口碑不佳,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愛出風頭的人,一度打算不讓他和阿姆斯特朗搭檔登月。

這部紀錄片叫:「AliensOnTheMoonTheTruthExposed」(《外星人在月球,真相揭露》)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一個有線電視頻道Syfy在2014年推出的。業界反響一般,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辨明真假。關於這個說法,到目前沒有任何官方證據證明。

而且,阿姆斯特朗並沒有寫過自傳。

「阿波羅17號」後該計劃就被停止「阿波羅18號」遭遇外星文明僅存在電影中

第二個版本,是關於「阿波羅18號」的。

阿波羅工程不是到第17號就終止了嗎?不,在這個世界上,有相當一部分人深深相信——其實「阿波羅17號」之後,美國還進行過一次登月,那就是「阿波羅18號」。

按照他們的說法,1974年12月,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8號」,不僅發射了,而且還順利登陸了月球,只是,在月球上遭遇了神秘的外星文明。

在月球上遭遇了外星文明,全部犧牲(他們的目的據說就是去探索上一張照片上那個神秘區域)。

這部電影大量採用了20世紀70年代的電影拍攝風格,引來觀眾的大量吐槽,但導演聲稱:我們並不是拍了這部電影,而是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了這部從NASA流傳出來的視頻。

當然,關於「阿波羅18號」的說法,NASA給予了大量的駁斥。其中一個例證是,「阿波羅17號」上的科學家哈里森·施密特原來就是計劃跟隨「阿波羅18號」登月的,但「阿波羅18號」任務被取消,所以他就只能登上「阿波羅17號」了。(事實上,NASA最初的計劃是「阿波羅15號」之後就停止探月。)

月球和地球的內部結構相同所以月球表層下是空的並不成立

第三個版本,還是來自美國宇航員。

在「阿波羅」探月過程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時兩名宇航員回到指令艙後,登月艙突然失控墜毀在月球表面,設置在離墜落點72公里處的地震記錄儀,記錄到了持續15分鐘的震蕩聲,這種聲音猶如一口大鐘和大鑼鼓所發出的聲響。而在「阿波羅12號」探月時,碰撞月球所發出的回聲還持續了4小時——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聲音只能持續一分鐘左右。

此外,科學家在月球上還發現了有類似地震那樣的月震。月震的震級很弱,最大的月震也只相當於地震的一二級,但震動持續時間卻很長。所有這一切似乎證明了「月球是空心的」。

蘇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瓦西里和曉巴科夫曾在《共青團真理報》上撰文指出:「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表層下存在一個極為先進的文明世界。」

月球本身就是一艘太空戰艦?這還了得?

但現在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指出:月震持續時間比地震長,原因在於月球上沒有水和表面鬆散的沉積層,正是由於水和鬆散沉積層對地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才使地震波很快衰減。有的科學家還認為,月球的內部結構與地球完全相同,是由月核、月幔及月殼組成,而並非空心的。

蘇聯沒載人登月不是因為外星人而是其經濟被美國拖垮

第四個版本,來自美國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蘇聯。

瑞典曾有科學雜誌報道說早在1964年,蘇聯發射的「月球9號」探測器就在月球背面拍到了「一個飛碟基地和由形狀奇特的高大建築物組成的城市」。

1968年12月25日,當「阿波羅8號」飛船載著指令長弗拉克·鮑曼及兩名助手進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時,據說也曾發現飛碟降落。比起蘇聯的發現,更讓人懷疑的是,蘇聯的探月工程居然幾乎和美國同時終止。這兩個國家當初你死我活地叫嚷著要進行「太空競爭」,一個率先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和探測器月球著陸,另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然後,兩個國家忽然都停止了登月計劃。

太空第一人,蘇聯的加加林。後離奇死於空中事故,年僅34歲。於是難免有這樣一種說法:美國和蘇聯都受到了外星文明的警告。

不過,更令人信服的說法是——至少蘇聯方面確實是在後期被美國拖垮了,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上,就是邁不過最後這道載人登月的門檻,和外星文明的警告沒有什麼關係(蘇聯用來登月的N1火箭發射了4次,4次全都失敗,最終被迫取消)。

政治對手消失讓美國沒了再登月的興趣

那麼真正讓美國停止探月工程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目前比較可信的說法,還是時代的變遷,使得美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先看當時為什麼登月,為什麼能登月。首先,是政治環境逼出來的。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是「美蘇太空爭霸」的高潮時期,蘇聯人要面子,美國人也要面子。1966年,美國宇航局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政府預算撥款,這筆撥款佔到當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開支總額的4.5%,合計59.33億美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430億美元)。

有了大把的錢,才能辦好登月的事。其次,政治環境需要美國爭氣,經濟環境也給了美國底氣。1961年,「阿波羅計劃」獲得了批准。當時,美國正處於西方經濟學家公認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從1961年的5000多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000多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接近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的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0%,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個人。

這樣經濟的底氣,也讓美國宇航局有資格獲得那麼多的預算。再看為什麼現在不登月了。

第一,政治意義大減。「冷戰」結束了,對手崩潰了,美國的登月計劃意義就減小了許多。據說到了阿波羅15、16、17號的時候,發射直播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看了。

第二,還是經濟。從1973年的「石油危機」開始後,美國的經濟就再也沒有回到過「黃金時代」,美國宇航局的預算開始逐年減少,根本無力支撐起登月那麼龐大的計划了(1966年的預算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巔峰)。

據統計,當時「土星五號」火箭發射13次,總共花了65億美元,平均每次5億美元。總耗費相當於現在的1500億美元,每次僅發射就耗費115億美元(可以造一艘超級航母)。

2001年至2014財年,美國在反恐上耗費的預算是1.6萬億美元(美國國會研究所數據),這也是一個側面原因。

為什麼45年後,人類再也沒有重登月球

第三,還是要看經濟投資回報比。如果耗費巨大,但有回報,那也可以接受。但從目前來看,登月的耗費成本實在太大,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獲得經濟回報。所以曾有人說,如果現在人類具備了月球開發和居住能力,誰先上去就立刻能瓜分月球地盤開始殖民,瞬間就會有10個以上的國家擁有登月能力。

基於此,美國宇航局的重心發生了轉變——他們不是不再探索太空了,而是搶在蘇聯人之前出完風頭之後,就換方向了:在有限的預算里,美國宇航局把投入的重點轉向了天空實驗室、太空梭研發以及大量的無人探測器和衛星。

總的來說,我們總覺得美國停止登月,總有天大的秘密,但很有可能,原因就是那麼簡單。

為什麼45年後,人類再也沒有重登月球



推薦閱讀:

NASA-把黑洞變成暗物質的實驗室(內含中英視頻)
中子星奇怪的「聲音」(中英字幕)
九大行星現在只有八大行星但是他卻說有10大行星《k星異客》第十顆星是誰?
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的理由是真是假?
狗年天文學史(1598~2006)

TAG: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