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稱作是一個人?
一隻白鴿要翱翔多少海洋才能安息在沙灘上?
炮彈要飛行多少次才能永遠被禁止?
我的朋友,答案在風中飄蕩
答案在風中飄蕩
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衝進海洋?
一個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獲得自由?
一個人要扭多少次頭還是假裝看不見?
我的朋友,答案在風中飄蕩
答案在風中飄蕩
一個人要抬多少次頭才能看清天空?
一個人要長多少耳朵才能聽見人們哭泣?
要犧牲多少生命,他們才能明白已經有太多的死亡?
我的朋友,答案在風中飄蕩
答案在風中飄蕩
李安,運用最前沿的電影技術,圍繞來自德克薩斯的普通士兵比利.林恩,纖毫畢露地、紀錄片似地展示了反恐戰爭背後美國社會的百態。
比利.林恩因為勇救戰友的行為被偶然拍攝下來,而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於是他所在的小隊,被短暫派回國內執行公關任務,其中最重要的是參加全美橄欖球聯賽的中場表演。
影片講述了他們回國休假中的遭遇。
圍繞他們,明顯地有兩群人。一群是消費、利用他們的人:好萊塢、各色媒體、富豪名流……其中以德州體育大亨,中場表演所在的球場老闆諾曼為最典型代表。他們只是把比利.林恩及其戰友們當成吉祥物、當成謀利的工具。諾曼當著媒體大談戰士們所代表的美國精神,大談正義戰勝邪惡,大談英雄主義,balabalabala……真是說得天花亂墜,甚至留下了動情的淚水。然而當他要向戰士們收購他們經歷的電影改編權時,卻露出了財閥本色,拚命壓價、錙銖必較,不肯為他的英雄們多花一美分。
另一群人,則是和戰士們一樣的普通美國人,其中包括戰士們的親人和朋友。他們理應是戰士們所服務,所捍衛的對象,可他們生活得並不好。比利.林恩小隊中的戰士們,往往都是因為家庭、生活中的困難,而不得不披上軍裝,謀求參軍的福利來改善困境。比如比利.林恩參軍就是為了因車禍而受重傷的姐姐的醫療費。小隊中墨西哥裔戰士的朋友——那位諾曼大亨的一名普通僱員——的一番話說出了多少美國大兵參軍的真相:我的薪水很低,家中還有兩個孩子,干這份工作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因此我想參軍,一參軍就有幾千美元的福利……
還有許多普通美國人,對戰士們根本不理解、也不尊重。反恐戰爭只是遙遠的新聞,他們所關心的只是眼前的工作、甚至娛樂八卦。
影片以細膩、不動聲色、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繪了這場「中場戰事」中的種種荒謬。使觀眾們不禁要問,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們,究竟為何而戰?
是為了像諾曼這樣的大亨嗎?可他們只是把戰士們當成工具;是為了普通的美國人嗎?可他們並沒有因為戰士們的犧牲而生活得更好;是為了正義、為了消滅獨裁和恐怖主義嗎?可影片中戰士們闖入普通伊拉克人民家中把父親帶走時,孩子那仇恨的眼神已經告訴我們:他們只是為當地帶去了暴力、混亂和仇恨。
最後,比利.林恩拒絕了姐姐的安排,選擇和戰友們回到戰場。他是為了戰友的情誼,為了不放棄自己對戰友們的責任。
可是這種情誼和責任能夠支撐千千萬萬的普通士兵去不斷地殺戮嗎?
如果,他們面對的不是濫殺無辜的恐怖分子,而是紮根於人民群眾中、為人民解放而戰的戰士,那麼這種情誼和責任難道能使他們避免敗亡的命運嗎?
如果,全球統治者們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為了各大帝國的利益而驅使數以千萬的士兵們互相殺戮,直到一代青年都死在戰場上,那這種情誼和責任難道不會轉化為滔天的怒火,使得成打的皇冠再次落地嗎?
比利.林恩也許找到了支持他回到戰場的目的,然而若是繼續追問下去,「為何而戰」這一問題的答案卻還在風中飄蕩??
影片的最高潮,展現了盛大的橄欖球賽中場表演:明星的高歌、拉拉隊員們的熱舞、華麗的隊列表演、燦爛的煙火—真是輝煌無比。然而從戰士們的視角看去,卻充滿著混亂、荒謬和虛假。這正預示著美帝國反恐戰爭輝煌大業的背後,卻是混亂、虛偽和荒謬,是千萬普通士兵的白白犧牲,是無可奈何、盛極而衰的帝國命運……
影片結尾,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們在一片混亂中,一無所獲地踏上歸途,他們將回到萬里之外的沙漠,繼續殺戮和犧牲。12年後的今天,伊拉克仍舊在戰亂中,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們中可能也有人已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要犧牲多少生命,他們才能明白
帝國星辰大海的背後,是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淚
要犧牲多少生命,他們才能明白
人類應該和平共處,不能為富豪權貴而互相殺戮
要犧牲多少生命,他們才能明白
已經有太多、太多、太多的死亡
我的朋友,答案在風中飄蕩
答案在風中飄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原著小說是通過一個19歲男孩的眼睛看周遭的世界,描寫他的想法和感受。在導演的120幀4K 3D的鏡頭裡,感同身受得到了最大化地體現。導演用了不少人物的主觀視角,在電影里兩個大場面,球賽中場表演和伊拉克戰場上,這種用120幀4K 3D拍成的主觀鏡頭一下子讓觀眾成為了比利·林恩。甚至有的觀眾認為詬病120幀因為過於清晰,呈現在大銀幕上反而會造成不真實感。但事實,無論是鑼鼓喧天的球賽中場還是槍林彈雨的伊拉克戰場,雖然都是真實發生的現實,卻又超出了日常生活景象,用來呈現比利·林恩的視角,簡直是錦上添花。
之所以會存在反差如此巨大的眾生相,到底是美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還是因為美國進行了一場不合乎程序正義、缺乏法理基礎、不得民心的戰爭?李安沒有試圖回答這些問題,而是讓觀眾自己去思索:作為薩達姆原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直沒有被發現,這樣的「勝利」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目的?推翻了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建立了「民主」,可是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真的更加穩定和富裕了嗎?美軍在這個國家的「反恐」行徑,有沒有可能讓更多的孩子滿懷仇恨地成長起來成為未來的恐怖分子?
還有一點值得思考,影片中比利林恩因為試圖拯救戰友、殺死敵人而被媒體宣傳為英雄並讓整個B連成為焦點,這件事情本來就說了這場戰爭的不正常——在一場真正的流血戰爭中,這樣一件出於本能反應的小事能成為媒體的G點?聯想到發布會上記者問到比利林恩在直接面對敵人這樣「非比尋常」的狀況下的感受,比利林恩所承受的非常讚譽是不是來自於媒體終於發現的一個能夠面對面肉搏的敵人?如果這樣的事情都非比尋常的話,是不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所以也不存在平等意義上的敵人?美軍的戰爭使命,是不是只被指望著在防禦工事裡面遠距離開開槍打打炮,或者操控著無人機發幾顆導彈來嚇唬羸弱的對手?
至於比利林恩最終決定重返戰場,這個看似充滿英雄氣概的抉擇背後卻是失落的現實:戰場上沒有這麼多是非對錯的評價標準,只有你死我活的終極結局;那裡有最需要他的戰友,也最能體現他的價值而不做舞台上的擺設,甚至致命的對手都是充滿敬意的……正如比利林恩所說的,幫助當地人重建家園不是他們的長項,所以除了端槍打仗還能幹什麼?當然,他也一定不會預料到,中國作為在伊拉克重建過程中貢獻最大幫助最多的國家之一,在後來會被自己的總統稱為「搭便車」。
回顧好萊塢的戰爭類型影片,能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描寫二戰的影片往往苦難深重但充滿豪情萬丈的英雄主義氣概,典型如《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最長的一天》《細細的紅線》等;描寫越戰的影片則略有哀怨地從人文的角度對戰爭進行反思,典型如《現代啟示錄》《野戰排》《早安越南》《全金屬外殼》等;描寫伊拉克戰爭的影片則更多體現了人民對於戰爭的厭倦以及針對政府欺騙的反陰謀式思考,典型如《綠區》《哈迪塞鎮之戰》《拒絕再戰》等。這一次,李安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傾向——也許是政治考慮,也許是希望更多地讓觀眾去思考——這和他儒家式含蓄的風格一致;但戰爭畢竟不同於家庭生活,不能讓觀眾感受殘酷與激烈而是溫吞水式的中庸與隔靴搔癢,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可能成為本片評價不高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恆大猛將或無球可踢,曾與隊友打架,國安:不會買他,買更大牌的
※為何巴薩戰績這麼好,卻沒人吹主教埃內斯托·巴爾韋德?
※如何評價梅西帶不動阿根廷這一說法?
※什麼叫「混凝土式防守」?
※都是頂級的情況下,守門員、賽車手和CS:GO職業選手相比,誰的反應會更快?
TAG: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電影 | 足球 | 如何評價X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