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如何進行正反論述?

《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如何進行正反論述

正反論述

  全文以論述為主,對同一個問題,作者往往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剖析,這樣,說理更加透徹。如第一段先從正面論「固本疏源」,再從反面闡述不這樣做的危害;第二段關於「殷憂」「竭誠」與「得志」「傲物」的反覆論述,第三段貫穿「十思」的本能慾望(或反應)與理性自製的對舉,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如何進行正反論述

形象比喻

  文中運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藉以闡發治國安民的思想,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文章開篇談論治國要注重「積其德義」這一根本原則時,從兩個方面比喻論證,即「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樹木長得高的必要條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水流得長遠的前提,運用自然中的現象比治國的原則,淺顯易懂而又生動形象。

語言樸實雄健

  文章雖多用對偶句,但筆力道勁,氣勢雄健,樸實無華,與六朝的駢賦不同。如「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一句,「恩」「喜」「謬賞」分別與「罰」「怒」「濫刑」反義相對,「加」「因」分別與「及」「以」近義相對,這樣,大大加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大家可以到文章中再找一些這樣的句子體會一下。

《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如何進行正反論述

雄辯的邏輯力量

  三個段落,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第一段,作者旗幟鮮明地揭示中心論點——為人君者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那麼,人君為什麼當「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闡述了這個問題。作者從歷史教訓出發,提醒太宗必須謹慎從政,要善待臣民,勿失民心本段雖沒有用到一個「思」字,但卻始終是扣住「思」字著筆的,實際上緊承第一段解釋了人君當「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難以善始善終;「取之易。守之難」的嚴峻事實:「殷憂」時、「得志」後的不同態度,「可畏惟人,載舟覆舟」的深刻教訓。同時,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鋪墊。到第三段,作者則明確提出了如何「思」。在前二段說明道理的基礎上,作者向太宗提出了。十思」的具體內容,並說明如果能夠做到這「十思」,就能夠發揚光大「九德」修養,使百官各盡其職,各竭其力,天下可「垂拱而治」了。細讀文章,便會發現,作者用一「思」字貫穿全文,前後勾連,層層深入,水到渠成。從提出問題,應當「思」,到分析問題,為何要「思」,再到解決問題——怎樣「思」,結構謹嚴,渾然一體,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推薦閱讀:

人只有在抑鬱的時候,才願意思考
你會發祝福簡訊嗎?——心理學告訴你背後的奧秘
每天有什麼小習慣能催人進步?
柳岩整容過嗎?
在逛心理學板塊之前

TAG:生活 | 學習 | 數學 | 論述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