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內蒙,拼湊的組合

內蒙,這個政區起源於清代,內札薩克蒙古。

內蒙古

內蒙古的版圖就是從分散到合併的過程。

現在的內蒙古版圖跟清代的幾乎沒有區別——除了東北地區的區別很大。

東北的區別也更多因為俄羅斯割占走了東北的大片土地,還有柳條開邊後,東北地區開始用行省治理的緣故。

這是達里岡愛,被俄羅斯支持下的外蒙侵略走的國土

俄羅斯從我們身上真是宰割走了太多,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現在的內蒙古

內蒙古從東到西,分為呼倫貝爾地區,熱河省地區,內蒙核心區,阿拉善地區。

這是我自己的分法,沒有任何學術意義。

一個一個來吧。

呼倫貝爾地區就是呼倫貝爾市

中間空洞是黑龍江控制區,加格達奇。有興趣可以百度一下

呼倫貝爾的結構非常簡單,大興安嶺 + 西側的草原。

內蒙古在我國屬於華北地區。

但呼倫貝爾,明顯應該屬於東北地區。

呼倫貝爾地區屬於哈爾濱鐵路局

呼倫貝爾面積比山東+江蘇還大,人口才250萬。理論上應該是個資源型的富裕地區——可惜處在溫帶大陸性氣候中,植被類型是溫帶草原,生產力非常低下。而歐洲的海洋性氣候,常年平均氣溫0度以上,畜牧業繁榮。而呼倫貝爾就不行。

我國很缺乏生產肉類的優質草原。只有溫帶草原這種非常容易沙漠化的脆弱植被。牛肉價格高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呼倫貝爾市擁有大興安嶺東麓和西麓。林業經濟發展也不錯。還有中俄貿易。這裡有中國最大的對俄口岸滿洲里(還有一種說法是黑龍江黑河),可以算是個小富即安的地方。

但——

大興安嶺南麓地區,是中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

綠色部分就是大興安嶺南麓地區

呼倫貝爾也沾上了一點,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都是。

上面是鄂倫春,下面是莫力達瓦

以前還有扎蘭屯市、阿榮旗等,現在沒了。

當然, 南麓地區的主體是興安盟。

興安盟

興安盟是內蒙古最窮的地方。處在內蒙古幾大區域之間。發展前景???不是很看好。

如果東北真的振興起來,這個地方應該能發展起來吧。當前工作是扶貧,先解決溫飽再說,這裡再差查不到哪裡去的。

呼倫貝爾這個地區,經濟情況與東北經濟息息相關——根本就是東北地區的。

經濟:對俄貿易,農牧林業。

想起來一個東西。

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 2018年第4號公告?

www.ndrc.gov.cn圖標http://www.ndrc.gov.cn/zcfb/zcfbgg/201803/W020180305343286997798.pdf?

www.ndrc.gov.cn

這是中國的所有開發區目錄。

這是呼倫貝爾的開發區主導產業。

這就是呼倫貝爾的經濟

工業園區的主導產業,我們可以說就是當地最優勢的產業。農畜產品/乳製品/食品,木材/石材/建材,煤化工/化工/能源/冶煉。

基本就是這樣。

下一個

原熱河省地區

大概就這裡

熱河省地區,這是我起的名字。為什麼叫這個?

民國有個熱河省。這塊區域與老熱河省不完全重疊。

熱河省地區包括通遼和赤峰兩個市,還有興安盟一部分(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

依然可以算在泛東北範圍內。

都是很東北的城市。

這裡也是北京通往長春的通道。京通鐵路_百度百科

再看看經濟結構吧。

赤峰的

經濟結構也很東北,多了一點畜牧業

通遼也是重工業為主

都是很東北的地區。

我很少見有將這一塊區域劃入東北的。

在民國,熱河地區屬於塞北地區,與內蒙主體地區同在一個區域範圍內

我還是覺得,大興安嶺以東就應該屬於東北地區,應該放到東北範疇內,統一布局。現在東北的經濟轉型非常困難,赤峰、通遼、興安盟在經濟上也是非常東北,應該放在一起統一想辦法。

內蒙古主體。

說這個,就要從內蒙古的行政區劃變遷開始說起。

內蒙古剛開始面積不大,就是呼倫貝爾+熱河部分地區+錫林郭勒。

然後慢慢向西南擴大的過程。

內蒙古政區,1968年就已經形成

但在中蘇交惡的時候,突然變成了這樣。

呼倫貝爾地區、原熱河省地區都沒了,阿拉善也沒了

中蘇和解之後,版圖又變了回來。

中蘇和解之後

也就是說,在中蘇交惡的時候,內蒙古對至少對三處地區,是交付給其他省份管理的。

(按照我自己劃分的標準的地區。分別是呼倫貝爾地區,原熱河省地區,阿拉善地區)

這說明了,內蒙古對這些地區的管理是較弱的。

而這,是內蒙古直接管理的。

內蒙古核心區

這塊區域,我把它叫做內蒙古核心區。

說到廣西,廣西的主體是廣西盆地。而內蒙的主體,就是這裡。

這裡有什麼特別的?

這裡,有沒有其他名字??

河套

這裡在歷史上,有個鼎鼎大名的名稱,河套。

(河套不完全是內蒙核心區)

河套地區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為什麼這麼重要??

注意一下400毫米降水線

這個河套地區,可不光是養馬。

黃河,在這裡扭出一個幾字型。幾字形頂端,位於400毫米降水線外面。

只是在外面不稀奇。

在幾字型頂端,還有一條陰山山脈

在黃河北方,還有一條阻擋風沙的山脈。

於是,這裡,成了農耕民族的最前線,400毫米降水線之外的農耕土地。

西北灌溉農業

西北灌溉農業指向的三處,從右往左,分別是,前套+後套(河套),西套(今寧夏平原),河西走廊。

河套地區的大片暗綠色都是耕地,銀川平原(西套也是)

——————————————————————————————————————————

剛才前套後套搞反了,謝謝指出。現在的圖裡前後套是對的。

——————————————————————————————————————————

沙漠中的大片暗綠色,這就是耕地。在古代,這是最前線。

經常看到黃河幾字型頭頂有個小帽子,那是後套亂七八糟的灌溉水渠

所以說黃河很重要,是母親河。

黃河一個向北折返,給我們帶來了三處農耕/游牧拉鋸戰的前哨。

前套的耕地

後套的耕地

剛反應過來,扯遠了。歷史回頭換個專欄慢慢扯。

河套地區,擁有發達的農業耕地,意味著人口承載量。

蒙古人口

內蒙人口

這就是差距。外蒙古人口僅相當於內蒙的12%。

對比一下內外蒙古吧

因為河套,內蒙古起碼比外蒙古多養活了1000萬人口。

在內蒙核心區,還有一些非河套的地區。這都是牧業區域。比如錫林郭勒盟就不在河套。

100萬人口。二連浩特就在這裡

這裡的人口承載力就非常低。因為我國都是溫帶草原,隔壁,沙漠。環境承載力太低了,比歐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差太多了。

這裡呢,其實屬於蒙東。它與呼倫貝爾很相似。

呼倫貝爾與錫林郭勒,蒙古的東方省

被外蒙給從中截斷了。

這也是被劃為蒙東地區的原因,經濟結構相似。

但它與北京、河套地區的聯繫是比較多的,也處在河套的一個地理單元內。所以算成是內蒙核心區。

依託河套的人口承載力,內蒙在這裡經濟發展的一直不錯。著名的蘿莉控軍火就在包頭。

還有一個烏蘭察布,是這裡去北京的必經之路,也非常重要,也應該歸為河套地區。

內蒙古如果有一條中軸線,就是這裡。

內蒙核心區

這裡規劃其實很好做。

高鐵這樣修,鐵路這樣修,高速公路也這樣修

除了鄂爾多斯。鄂爾多斯也是相對獨立的單元,不在中軸線上。但鄂爾多斯距離核心區非常近。也具有高度的凝聚力。

鄂爾多斯主體處在鄂爾多斯盆地上,是內流區

這裡更多依靠資源起家。曾經富比香港。

內蒙核心區,內部凝聚力強,經濟較為發達,經濟以農牧業、軍事工業、重化工、礦產開採(還有稀土)、電力石油為主。

都是很重的

外貿上,蒙古人口太少,消費品消費太少,賺不到太多錢。

蒙古有的,內蒙應有盡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的,也賺不到太多錢。

如果能從蒙古進口資源倒是不錯。

經濟就是過重,問題倒是不大。食品工業不錯,伊利、蒙牛、鄂爾多斯(這是個服裝品牌)都在這附近,都是依託當地農牧業發展起來的。

還有最後一處區域,阿拉善地區,就是阿拉善盟。

說阿拉善地區之前,先說說烏海。

烏海,算寧夏的可能更合理。我不是說就給寧夏了,而是經濟上,明顯與寧夏關係更緊密。

寧夏與烏海

烏海就是一個因礦設市的地級市。

而且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

所以沒什麼可說的,雖然是礦業城市,其實環境還不錯。如果硬要劃入一個區域,更應該劃入內蒙古核心區。

資源城市的轉型是很困難的,萬幸很小,影響不大。(其實即使現在,還是挺富裕的)

烏海不應該劃入阿拉善地區,那麼,阿拉善地區,只有一個地級行政單位了。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

這個地方,跟外蒙古一樣。

當時中蘇交惡時期,這裡是劃給寧夏的。

也是因為偏離內蒙古核心區,不便於管理。它與寧夏的分界是賀蘭山。賀蘭山擋住了阿拉善過來的風沙,又有黃河滋潤,西套平原成了塞上江南。

那賀蘭山以西,直面風沙的,自然跟外蒙古非常相似。

哪裡相似?

27萬平方公里,外蒙古是它的5.8倍

外蒙古是它的12倍

這比外蒙古還地廣人稀。

結果就是阿拉善富裕過度,人均3萬多美刀,趕超發達國家水平。

阿拉善一大半人口在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三個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另外兩個旗人口:

這跟外蒙古一樣,人口集中在阿拉善左旗,還在城鎮當中。非常類似外蒙古的烏蘭巴托獨大。

這是阿拉善的烏蘭巴托

阿拉善就是一個城邦+大片無人區,跟一半人口在首都的外蒙古一摸一樣。

直線距離到銀川不到60公里,不過地圖上沒顯示路,肯定要繞

這個地方人口太少,存在感不強。與寧夏的經濟聯繫更多,與呼和浩特和包頭的經濟聯繫少。

不屬於內蒙古核心區。

當然也不算是華北。

這要算,只能算是西北。

內蒙古只有核心區算成是華北才合理。

內蒙經濟,如何?

這是一個與廣西不同的邏輯。

內蒙對高鐵的需求弱,對小型機場的需求強。

內蒙十幾個機場,這是相當合理的,甚至不夠。二十個也不嫌多。

而高鐵,通過內蒙多個城市的高鐵,只需要從北京到寧夏的一條就足以。

只有這麼一條高鐵是需要的

並不是說其他城市不需要高鐵。還是有很大需求的。比如滿洲里-哈爾濱,包頭-西安(包海通道)等,都是必然會修、很重要的高鐵線路。問題是這些高鐵只有對單一地級市的意義,所以不多說。

作為一個超長邊境省份,邊境國家都是人少礦多的也挺難搞的,貿易繁榮不起來呀。

而且作為一早就發展起來的省份,基建相當不錯了。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基建了。

當然利好也有。

內蒙的利好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會使用到內蒙的基礎交通。

內蒙的交通,不算太差。內蒙核心區,是北京去新疆的最近路線。

這是北京-烏魯木齊直線距離

如果要保證只能走國內,那這樣是最短距離。

竟然跟河套地區重合了

在合理化一下,應該這樣,兼顧可行性與最近

G7京新高速就是這樣走的,當然,比我畫的要繞一點,應該是可行性因素影響。

【聚焦總目標 奮進新時代】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快進鍵」?

xj.people.com.cn

這條高速的意義非常重大。

而同樣走向的鐵路,早就有了。(其實是個運煤運礦專用鐵路)

臨哈鐵路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

這裡將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

另一條,烏蘭察布-二連浩特-烏蘭巴托-恰克圖的鐵路,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

在恰克圖接入西伯利亞鐵路

京津冀地區發往歐洲的中歐班列,將更多的利用到內蒙的這兩條交通線路。

內蒙其他地區也有一些重要通道將是中俄貿易的重要交通線路。

比如滿洲里-綏芬河通道

但總感覺不是內蒙的交通線路。更像是黑龍江的。

所以就不多闡述了。

內蒙的經濟劣勢

內蒙經濟過重。主導產業就兩個,農牧業+重工業,採礦業也算是半個。

經濟結構單一的結果就是脆弱,對風險抵抗力較差。

問題是,轉型也無處可轉。轉金融、it,有北京在搞。 轉輕工業,又搞不過南方。處在瓶頸期,不上不下。

只能先做好自己擅長的產業了。未來看能不能搭上一帶一路的便車。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興安盟附近的扶貧工作。

內蒙古結構還是相對挺簡單的。


推薦閱讀:

TAG:經濟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