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砸出門環遊世界還給你寄明信片?別做夢了!
最近朋友圈流行極了一款養蛙??的放置類遊戲(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管這個叫擱置play),朋友們都變成了叨叨叨的『祥林嫂』,他們在朋友圈曬的日常基本是這樣的:
『兒砸,你怎麼老宅在家裡啊!』
『兒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兒砸,你怎麼又宅在家裡啊!』
『兒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仔細看看這些養蛙??的朋友們,普遍滿足以下幾個特點:
- 首先,年輕人居多
- 其次,工作忙的居多
- 最重要的是,基本都沒娃??
朋友圈裡有一位媽媽吐露了真情:
這個養蛙??的遊戲,我只玩了1分鐘,就卸載了!
娃??在屋裡哭著,菜在鍋里燉著,家務在那裡擺著……我幹嘛還要再養一個兒子?
還有的媽媽這樣說:
你們養個蛙??都這麼嗨!
我提供一個新思路啊!
大家可以考慮考慮養養我啊!我也可以每天彙報我幹了啥也可以每次出門都寄明信片真的,考慮考慮我啊!我沒娃之前,還怪可愛的。真的!
甚至有媽媽這樣說:
要是養娃??能和養蛙??一樣只氪金(花錢)就行
那我可以考慮生二胎呵呵
以及,我媽是這麼說的:
你出了那麼多次門,哪次給我們寄過明信片喲!
算了,也不需要你寄啥子明信片。那點錢留給自己吃點好的,就可以了撒。
其實,長大後,娃??就成了蛙??。
我們就成了時時期盼孩子回家的空巢老人。
『孩子,庭院里的三葉草又長起來了,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孩子,你不在家,庭院里好像有些冷清。』
老年心理學裡有個詞,叫做『牽掛心理』。
退休後的老人,由於生活圈子變得狹窄,對子女的情感依賴越來越強,以至於可能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子女的生活中去。
表面上,他們是在關心子女,其實內心深處,他們希望引起子女的關注和愛,並以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
也有不少老年人會在此時,通過培養起新的興趣愛好,通過老年大學、社區活動等方式建立新的社交圈子,或者將這種情感轉移到寵物身上(例如,養一隻狗或者貓),從而減輕這種牽掛心理的負面影響。
對於有娃的父母來說,已經開始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
往上看,自己是那隻蛙??;
往下看,娃就是那隻蛙??。
這三年來,如果說我養娃的感悟是什麼,那不過就是下面這三句話:
1. 孩子的成長,就是自己慢慢獨立,慢慢遠離父母的過程。
2. 這個世界上,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
3. 如果分離失敗,那父母的奉獻,是連自己都一併獻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謝爾·希爾弗斯坦的繪本《愛心樹》(The Giving Tree)。還記得當初我講給小萌聽的時候,基本邊講邊哭。
在大樹的蔭蔽下快樂成長的小男孩
長大以後,漸漸離開了這棵樹。
有了女朋友,有了自己的家庭,很久不再回來。
他第一次回來,需要錢,於是摘走了樹上所有的蘋果。
大樹是快樂的。
第二次回來,他需要蓋房子,於是砍掉了所有的枝丫。
大樹是快樂的。
第三次回來,他想要一艘船去環遊世界,於是把樹榦砍掉了。
大樹是快樂的。
儘管不是真的那麼快樂。
第四次回來,樹已經沒有任何可以給予他的了。
他說,沒關係,我只想靠著你,休息一會。
現在,大樹又感到了快樂。
雖然我們常說,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能夠獨立。
可是,
真當他需要的時候,我還是義無反顧的。
不惜把自己的一切,都以最卑微的方式給他。
不管他是否感恩,也不論他是否會回報。
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了『為人父母』這四個字背後的份量。
當你幼年時,我盼你成長。
當你離家後,我盼你歸來。
人生的旅途,本就是不斷地離開-歸來-離開-歸來……
能不斷地歸來和離開的人,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幸福的。
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無法再歸來。
那就只能,視他鄉為故鄉。
佛系養蛙??,偶爾也佛系養娃??。
兒子出門玩給你寄了明信片,開心地表答感謝;不寄,也挺正常。
千萬別是他給你寄了明信片,你罵他亂花錢;不寄,又覺得他不孝。
他自己能獨立、能過得好,其實就已足夠。
父母的全身心奉獻固然令人動容,但你希望自己也變成那棵一直被啃老的愛心樹(Giving Tree)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培養孩子的獨立非常必要。
讓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克服分離焦慮(戳這裡)
讓孩子獨立的另一步:控制自己的情緒(戳這裡)
讓孩子獨立的又一步:分床睡(戳這裡)
……
讓我們一起,陪娃逐漸成長和獨立!
推薦閱讀:
※關於Appannie 2017 Top 52分布,產品競爭力和更迭分析
※遊戲奶塊有哪些實用小技巧?
※新的冒險&開始組隊
※傑德奧特曼是奧特曼里最厲害的嗎?
※我的世界1.74的基本信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