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篇(1)
本文作者:徐正姿
審核:趙昌
健康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頸椎病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常見病。手機、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大大增加了頸椎病患病率並使發病年齡年輕化。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用正確的方法來維護頸椎的健康,有些人則是因為對維護健康的方法知之甚少,不懂的如何關愛自己。一旦罹患了頸椎病,頸部的疼痛。肢體的麻木和功能障礙等將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一.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頸椎的生理結構:
頸椎我們大家都知道,由七個椎體構成,第1、2、7頸椎結構形態比較特殊,屬於特殊頸椎;第3-6頸椎為普通頸椎。頸椎椎體較小,橫斷面呈橢圓形。頸椎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橫突有孔稱為橫突孔,有椎動脈,靜脈通過。
椎間盤是椎體間主要的連接結構,自第二頸椎起。兩個相鄰的椎體之間都有椎間盤。頸部椎間盤在橫斷面上比胸、腰椎間盤小,需用2-3mm薄層CT掃描。由於頸椎前曲,故椎間盤前部較後部稍厚。
椎間盤的中央部分是髓核,髓核是由含水量較多的類黏蛋白構成,呈膠狀;盤的周圍部分是無數按同心圓排列的纖維軟骨組織,構成纖維環,具有一定的張力和彈性,它牢固地連接上下椎體,並且限制髓核向周圍膨出。椎間盤的厚度占整個頸椎高度的1/4。
頸部和腰部一樣,椎間盤相對較厚,活動性較大。其椎間盤前份較厚,後份較薄,故髓核容易從後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可產生壓迫脊神經的癥狀。
另外頸椎椎體附近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黃韌帶和弓間韌帶加固,增加頸椎的穩定性。
二.頸椎病的概念與分型
概念:頸椎病是頸椎骨關節增生退變、頸椎間盤退變突出(脫出)、頸神經根卡壓從而引起感覺、運動等一系列癥狀的綜合體現。
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病。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性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臨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分型:按照患者的癥狀或綜合特徵可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食管壓迫型及混合型頸椎病,一般臨床上神經根型與頸型比較常見。
那麼是什麼因素容易誘發頸椎病呢?
1. 職業:頸椎病好發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群。由於長期伏案埋頭工作,頸椎長期處於屈曲狀態,迫使髓核向椎間盤後方移位,使該處纖維環變薄變性,容易破裂。比如辦公室工作者。計算機人員、財會人員、教師等為高發人群。
2. 年齡:椎間盤從20歲起即發生退行性變,主要表現在髓核和纖維環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因此髓核不能起到軸承和液壓作用,纖維環失去彈性和緊箍髓核的作用。椎間盤將失去正常高度。髓核和纖維環將在壓應力、切應力和旋轉應力中發生碾磨而繼續受損,椎間盤向最虛弱的部位膨出、突出、脫出,最後全盤變性。以30-50歲為高發人群。
3. 頸部損傷:近年來,由於體育運動的普及,在專業青年跳水運動員中,發現20歲左右所攝的影像片已有頸椎病的影像徵象。這是由於在跳水運動中,頭與水面反覆猛烈銜擊,而使椎間盤因慢性損傷而退變。
4. 枕頭高:長期高枕著頸椎病的發生率增高。睡眠時枕頭過高。頸椎在肌肉鬆弛的情況下,長期扭曲,易發生頸椎病,俗話說「高枕無憂」,實質是「高枕多憂」。
5. 頸椎發育性因素:先天性椎管狹窄更易發生頸椎病,並且預後較差;頸椎先天性畸形也是誘發頸椎病的因素。
6. 代謝因素: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人體代謝失常,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者,往往容易產生頸椎病。
7. 精神因素:易激動和發脾氣易發頸椎病。
頸椎病的常見表現較為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的關係。
頸椎病還可以誘發其他疾病,例如胸痛和心絞痛、胃脘不適、高血壓、頸椎性腦血管疾病等,所以日常生活中的預防要大於治療。
那麼預防頸椎病就要改掉生活中不良生活習慣,大家盡量不要久坐,隨著信息科技的發達,電腦和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大家不用電腦和手機是不行的,所以我提供幾點建議:1. 不低頭玩手機;2. 躺正玩手機;3. 工作中眼睛和電腦平行;4. 枕頭高度適中:枕頭高度適中,我們睡眠質量才會提高。
下面我們具體聊一下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我們的頸椎呢?
第一:保護頸椎首先要從姿勢做起
正確的站姿和坐姿是保護頸椎的第一步。
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微微收攏,自然下垂;下頜微收,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碗水或一本書;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繃緊、膝蓋內側夾緊,隨著呼吸的調節,應找到一種在微微的繃緊中放鬆的感覺。正確的站姿可從背貼牆面開始訓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儘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頭部略微前傾,使頭、頸、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度。如果需要久坐時,向後傾仰的坐姿,即上身與腿部角度達到135°更符合保護人體脊椎的要求。此外,還要注意雙肩後展,腰部微微後傾,臀部充分接觸椅面,膝蓋微高於座椅等。
應在工作1-2h後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準,使得頸椎的疲勞得到緩解。
第二:重視合理的睡眠
大家都知道睡眠姿勢分為三種:仰卧位、側卧位、俯卧位。無論何種姿勢,只要能夠使四肢自然伸直或微屈,全身肌肉放鬆即可。
枕頭對睡眠及頸椎病的影響巨大,一般認為呈啞鈴型的枕頭,中間的圓面能與頸後部的外形相吻合,兩邊的凸起可有效防止頭頸向兩側歪斜,有助於在睡眠中保持頭的位置。
正常情況下,頸椎的生理曲度是維持椎管內外平衡的基本條件,枕頭過低,仰卧位入眠時,頸部處於過伸位,致使前凸曲度加大,椎體前部的肌肉和前縱韌帶牽拉易疲勞;枕頭過高,頸椎過度前屈,後方肌肉、韌帶緊張,容易疲勞所以一般來說,採取仰卧位時,枕頭的高度應大約和拳頭等高;側卧位時和肩膀同寬即可。
在此希望大家可以認真閱讀此篇文章,認識頸椎病的利害性,提早做好預防,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是一名康復師,負責肩頸調理,腰部不適,體態矯正,膝關節術後康復等問題,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我的「知乎徐正姿」,也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進行免費諮詢:18910672143
推薦閱讀:
※頸椎病能不能根治?如何才能科學、有效的治好頸椎病?
※頸椎病檢查,你應該知道的檢查方法,不然你的錢就白花了
※治療頸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頸椎牽引療法,你錯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