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秦時麗人明月心》中嬴政和麗姬的情感糾葛?
《秦時麗人明月心》家國大事與兒女情懷下嬴政和麗姬的紛紛擾擾。
無疑貫穿整部劇的應當是兩條主線,明線是秦國的對外擴展,暗線是後宮爭端。
該劇的劇本來源於作家溫世仁的遺作《秦時明月前傳》,《秦時麗人明月心》結合歷史的想像,用戲說的手法再度展現了快意江湖與權謀朝堂的「相愛相殺」,挖掘了潛藏在時代角落裡的兒女情義。
《秦時麗人明月心》以公孫麗、嬴政、韓申、荊軻為人物主線,以秦朝初期動蕩不安的社會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帝王與俠客間的傳奇故事。本劇有著極其清晰的兩條線索,同時兩條線有牽扯了兩個大場景
一個是王宮,一個是江湖。
《秦時麗人明月心》在前幾集中展現出密集的敘事邏輯感,無論從情感價值還是導向價值,都透露出了深深的戰國時期的家國文化。開場第一集就進行了一系列快節奏的推進,使得觀眾可以說是大呼過癮。秦國如今朝堂上有呂不韋一手把持,後宮有太后坐鎮,嬴政是王,但卻處處受到掣肘,朝堂後宮互為牽制,要動朝堂,必先肅清後宮。——一個充滿權謀和血腥混合的帝王之路,並不是簡單「兒時理想」所能解構的人物成長,同時前面的劇情也為贏政的猜疑、狂暴、專橫等多重人格埋下了伏筆。
少時情緣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伊人在那燈火闌珊處
但不得不說對於嬴政少年的一段經歷回顧成為了鏈接他和公孫麗關係的紐帶。
嬴政年幼時居於趙國為質子,受盡屈辱,這也就使得他對兒時的救命恩人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相對於權貴間的陰謀算計,公孫麗在嬴政心中的位置可以說是不可替代!
在突然再次相遇之後,嬴政基本處於單相思的地步。
相比於同類大女主題材,《秦時麗人明月心》不局限於展現一個女人的個人奮鬥史和一個君王的成長史。它與「利用男人鞏固後宮地位,為復仇不顧一切向上爬」的深宮劇有所不同。
《秦時麗人明月心》更突出了主角對於「我心向明月」的美好期盼和一種兒女情長的不同演繹。對照現今巨大工作壓力下的社會體系,從人物折射出來的品質有著很好的鑒定意義。
家國淵源下,情感之路必然坎坷
劇情在一開始就鋪墊了公孫麗、秦王贏政的恩怨不僅是兒女情長,還有家國興衰的淵源。劇中的一個鏡頭:公孫麗一臉憤然在酒桌旁罵「秦狗殘暴」的時候,贏政並沒有過於的斥責,或面露不愉。這裡面包含了兩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贏政不想讓公孫麗對他產生不快,對於間接衝突不想接招,站在她的角度,用她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情緒;另一方面,七國相爭,秦國獨大,這個征服過程中必然充滿了碾壓與暴力,不管哪個子民擁護自己國家的利益是天然的,而此處就能預感到兩人情感發展不會順風順水。
現實與情感的複雜結合
將時代推演和情感生活作為主線。比如秦王后宮之爭,一方面是綿延子嗣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朝堂打壓的工具,而秦王自己也有對情感的堅守,這使得冷酷的王室有了個體的價值。在劇情中,秦王對公孫麗的情感需求也不僅局限於美色的因素,還有對「母性」情感的依賴(因為公孫麗救過秦王兩次,使得秦王對其有安全感)。
而公孫麗顯然本不愛秦王,這是一段強迫的情感。
總體來說,「公孫麗和荊軻之間青梅竹馬的感情將何去何從」,「嬴政與麗姬能否修成正果」等故事線越來越具有吸引力,都是觀眾對於後續劇情想要知道的答案。俠義與帝王,讓視線不再局限於情愛議題,還有古代人物情與義的擔當。
在現在的巨大壓力之下,嬴政和麗姬的情感糾葛不得不說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一般宮廷劇的演繹。
它有江湖,它有王宮,它有家國,它有情長。麗姬有著對自己國家的深切守護,嬴政有著對國家強大的深切願景。兩人的理想本質相同,卻又互相矛盾。而家國與兒女情長的交織也成為了現代社會觀眾品味那從兩個主要人物所折射出來的優秀品質的良好借鑒。
對於年輕的觀眾來說,這段亂世的兒女情義或許更具有原始的吸引力。麗姬,作為劇情虛構出來的人物,為本劇的情感推進和故事進程增色不少。她同時也代表了女性在不同階段的青春和夢想。對於啟迪當今的社會女性,我想是一個不錯的助力。
推薦閱讀:
※《秦時麗人明月心》中男主角都有誰?
※《秦時麗人明月心》中的嬴政奪權意味著什麼?
※《秦時麗人明月心》的插曲有哪些?
TAG:秦時麗人明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