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迴避,迴避的是什麼?

我在豆瓣和知乎的回答問題貼子里,提問最多的問題,就是社會迴避是怎麼回事。常見的問題比如:

「有很多時候,跟別人聊天,會感受到很多攻擊,自己又無力回擊,所以就迴避,苦惱,然後遠離群體」

「為什麼常常感到害怕和不懂得拒絕別人 也不懂得怎麼和人保持距離 常常心不在焉」

「每次看到周圍朋友身邊有一大群朋友的時候,心裡就有點難受,其實我想有很多朋友,可就是討厭那種被拋棄的感覺,所以就一直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多數情況下,提問者困惑的是,自己是想跟人在一起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因為不能融入群體而痛苦,孤單。我還是寫兩個案例來說說。

一個女孩子,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爺爺奶奶家,上小學後回到城裡父母身邊。在爺爺奶奶家,因為覺得爺爺奶奶年齡大了,很多事不能幫助到自己,被堂兄弟欺負也沒有人可以說,常常一個人傷心。總覺得別人是一家人,而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自卑,孤獨。另外父母也是不擅長社交的,因此父母傳達給她的對人的感受也是不可信任的,交際是困難的,「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是註定不會有出息的」。

中學後回到城裡父母家,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和妹妹有什麼矛盾,父母都不向著自己,自己的家人都把自己排斥在外,常常讓她非常傷心,絕望。自己穿著打扮都覺得比同學們士氣,看著別人什麼都比自己好。因此不敢說話。一次因為戀愛表白被拒絕,並且覺得大家都知道了,感覺無地自容,從此對別人的態度特別在意,一旦被人置疑,就會陷入一種深深的自卑,同時非常怨恨別人,覺得全世界都在看自己的笑話,不相信任何人,沉浸在悲傷,黑暗中。尤其是在領導面前,或者在眾人面前講話,會讓她覺得無地自容,覺得自己是不好的,但凡被關注,都是被別人看到自己的糗態。越想表現得自然,越適得其反,也就越不能接納自己。所以她很難和朋友保持長久的關係,別人善意的建議也會讓她覺得是沒有認同自己,特別容易和同事產生矛盾,也就極力迴避人多的場合,當眾說話的場和,導致越發躲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能邁出去,悲觀,黑暗。

從這個女孩子的故事,可以看出,她的社交迴避,是因為從小沒有從家庭中學習到社交的技能,對社交的印象是困難的,對人是不信任的。另外她從小到大沒有過被支持的體驗,總是不被重視的,弱小的,遇到問題無法解決的。還有就是在中學,自我意識形成的階段,由於沒有自信的支撐,讓她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去實現自己的探索,繼而建立自信,而是沉浸在悲觀,焦慮的情緒中,對世界缺少探索的勇氣和興趣。在諮詢以後,女孩兒對自己的焦慮有了深刻的了解的反思以後,她改變了服務業這個最不適和自己的工作領域,學習了畫妝,發揮了她藝術的天賦和敢於開拓的個性優勢,不再迴避社交,漸漸學習克服在社交中的各種情緒,有了很好的改變。

再說一個社交迴避的情況吧。也是一個女孩子,因為小時候父母總覺得她內向,不夠像有些孩子那樣有很強的表達能力,讓她覺得的內向是不被認可的,所以對自己很不認同。由於在小學有被老師當眾羞辱的經歷,讓她對別人的關注都特別敏感,甚至與別人對視,都會激活她的羞辱,絕望,恐懼的情緒。她的家庭是一個大家族,每當家庭聚會的時候,她都特別難受,特別在意是否被認同。這樣她在與別人交往中,總覺得自己表現不夠好,不如別人,所以放棄了交流。在朋友聚會的時候,也會覺得別人是否覺得自己很怪,而迴避參加。她最大的困難就是無法與人自然地交流,不知道說什麼好。然而又很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得是遊刃有餘的樣子,對自己完全不能接納。

從這個女孩的故事可以看出,她之所以迴避與人的交往,是因為她被父母掛上內向的標籤, 並且覺得自己如果不擅長語言表達,就說明自己是不優秀的。而實際上,語言表達,只是一個人能力的一種,不善於表達的人,一樣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女孩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好」,想成為「應該」的樣子,越是這樣,越是焦慮,矛盾,無法自然呈現自己,也無法感受與人交流的快樂。在諮詢中,她了解到自己之所以追求被認同的感受,是因為只有被認同了,她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才敢於去表達自己。而當她有自信,敢於表達自己的時候,她是可以表現得很好的。並沒有語言表達的問題。

這兩種情況是個案,導致社交迴避的還有千差萬別的原因。如果總結起來,大概的規律還是有一些的。

一、家庭中對社交培養不足,或者父母不擅長,不重視社交,讓孩子因為對父母的社交能力的不信任,而缺乏自己在社交方面的自信。

二、因為從小不善於社交,也沒有得到環境的鼓勵和支持,導致一些傷害性的經歷,更加對社交迴避,恐懼。

三、從小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或者過於被寵愛,不能接受自己不被所有人接納的狀態,所以特別敏感。導致容易陷入焦慮情緒中,從而迴避。

四、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認同,沒有形成足夠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與別人的交往中,總覺得不如別人,焦慮不安。

五、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個人一旦不能與人群保持舒服的關係,他會把很多的精力和關注放在別人的態度上,自己的表現上,而忽視了自己更豐富的情感,興趣,意願,也不能客觀地從環境對自己的反饋中認識自我,導致的是自我的迷茫,困惑。與人交往時,由於知識面貧乏,沒有自己的特別和愛好,沒有什麼可說的,沒有什麼可表達的,顯得沒有趣,沒有生活,沒有融入大家方式。

社交迴避,迴避的其實是那個自己都不能接納的自己,迴避的是自己不夠完美的焦慮感,也迴避的是害怕被拒絕的羞恥感。 任何情緒其實是紙老虎,人群固然有殘酷的一面,但殘酷吃不了人,吞噬我們的仍然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恐懼。走出來,到陽光下面來,到人間煙火中了解世界,豐富自己,慢慢讓內心的冰塊在人的溫暖中解凍。

推薦閱讀:

學好心理學有什麼用?
關於愛,我們從來都是初學者 | 你在親密關係中有沒有遇到以下8種問題?
12星座不想長大的秘密是啥?
榮格分析心理學在中國丨 羅伯特·漢德森與默瑞·斯丹的訪談
自控力之 不當毫無意志力的廢物

TAG:心理諮詢 | 心理學 | 社交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