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點口吃怎麼矯正?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口吃而擔心,不過這種擔心大多是家長們多慮了。2~3歲的孩子偶爾重複某些音節、音調、詞語,或者是在說話前有一段時間的停頓和猶豫是很常見的現象。大約5%的學齡前兒童有不同程度的口吃,男孩口吃的幾率是女孩口吃的3倍。某些孩子可能是因為沒有掌握講話的正常節奏和音律,但大部分患兒沒有任何健康和發育問題。當孩子感到焦慮、疲倦、身體不適,或者因為過度興奮而語速加快時,口吃的情況會變得更加嚴重。有些孩子是因為一次性學習的新詞太多而口吃。還有些時候,是因為孩子的思路速度搶在了口頭表達前頭,話說到一半就忘記正在說什麼,這時重複某個音或某個詞是為了幫助回憶。孩子越擔心自己的口吃問題,情況就越會嚴重,因此,家長應該做的就是忽略孩子的口吃。認真聽孩子講話,但不要糾正他,不要中途打斷和著急幫他把話說完。一般孩子都可以在上學前克服口吃障礙。
孩子如果有口吃現象,家長一定要重視。因為一旦孩子有了口吃的不良習慣,對孩子心理正常發展十分不利。口吃給孩子的人際交往帶來直接的不便,容易使孩子形成孤獨、退縮、羞怯和自卑的不良人格特點,而這些又往往反過來加劇孩子的口吃,形成惡性循環。
下面,我們來談談孩子口吃時家長正確的做法:
一、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說一個句子,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讚揚鼓勵:「對,就這樣說,你看,比昨天又進步了。」和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盡量顯示對孩子的愛。
二、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讀課文時並不口吃。這是因為這種語言活動中的節奏感使然。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三、遇到孩子說容易結巴的語句時,家長可以利用音樂節拍伴奏練習。這樣的節拍訓練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四、口吃的孩子說話時有一種情況往往不口吃,那就是在他不大留意自己講話的時候,或是自言自語的時候。因為這種情況下他不大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扮演某一角色,使他感到不是自己在說話,而是「角色」在說話。經常扮演角色說話,孩子也就忘掉了自己的「口吃」,而後,再逐漸地遷移到日常用語中來,口吃也就得到了矯正。
另外,在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參加活動,多接觸夥伴,增強自信,去掉自卑,積極進行心理引導,相信您的孩子語言會有很大的進步。
以下幾個不正確的做法,家長要十分注意:
一是責備:「你怎麼連話都不會說!」家長謹記不能說類似這樣的話,因為它會挫傷孩子學習說話的積極性。
二是阻止:「別說了!」這種話將使孩子不願意或不敢多講話,對孩子語言的發展是一種很大的打擊。
三是不要提醒孩子他有口吃現象:孩子說話無意識的口吃,我們要進行適當的引導,這時孩子心裡沒有思想負擔,語言習慣相對容易矯正,如果口吃一旦從語言滲入到心理,孩子對口吃有心理暗示時,就會進入越注意越口吃,越暗示越口吃的惡性循環了。
總之,家長對孩子的口吃要有耐心,愛心,包容心,這樣對孩子降低口吃的頻率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孩子口吃相對嚴重或者口吃已經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了,建議家長及時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干預,由專業的矯正老師進行輔導矯正。
聽我一句,別當回事,別當回事,別當回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讓孩子意識到就好,學話都會有那麼一段的,你要是讓孩子意識到,那就完了…
口吃是屬於言語障礙。口吃患者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有困難,表現為說話結巴、吐字不清、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等現象。
孩子口吃的原因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55%,故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可能為單基因遺傳。
2、軀體因素:較多兒童圍產期或嬰幼兒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發育過程中患某些傳染病使神經系統功能弱化,言語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3、心理因素:遭到別人的嘲笑、自己內心自卑。
4、其它因素:有的學齡前兒童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當聽到別人說話口吃覺得好玩,模仿他人導致自己口吃。
爸媽在線心理專家建議:要多和孩子相處,融洽和孩子的關係。盡量消除他的緊張,焦慮的狀態,克服他的自卑感,幫助他樹立自信心,養成不慌不急,從容不迫地說話的良好習慣,不要譏笑,嘲諷或強迫他改正,進行恐嚇等等或採取冷淡,漠不關心等態度,都是有害無益的。同時,要盡量減少他和爺爺單獨相處的時間;最重要的一點,其實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當他在說話的時候,關切地看著他,如果他有些口吃,你就把語速放慢對他說:「別著急,慢慢說」。非常簡單的6個字,治癒了不少孩子,效果非常好,並且沒有傷害,沒有副作用,儘管放心使用。同時也祝願我們的寶寶早日擺脫口吃,更健康可愛。
推薦閱讀: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說髒話
※家有兩寶,為什麼他們都覺得我只愛另一個?
※拉黑父母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什麼樣的父母,會養出愛發脾氣的孩子?
※您被孩子像八爪魚一樣撲纏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