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高棉」的由來、發展過程、消亡過程以及對中南亞,越南和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謝謝 @庄煌 邀請。
可能因為我年齡稍稍偏大的原因,在我少年時代「西哈努克親王」、「波爾布特」、「紅色高棉」這些詞時常出現在新聞里,所以也就對他們產生了興趣。涉及到紅色高棉的事情,其實本應放在我那個「社會主義」的大坑裡的,但既然拉出來問了,那就在這邊寫吧。
至於問題是不是作業,我無從判斷。不過為了防止被人拿走去交作業,那我就盡量寫得不正經一些:)
===================
關於紅色高棉的評價,我國有人說它是「最純凈的共產主義政權」,也有人說它是「人間煉獄」(我本人並不認為這兩個詞語是同義詞)。說它是煉獄的人會舉出一堆事例,比如頻繁的黨內肅清,對前政權的清算處決,強制的死亡性勞動等等,但每每看到這些事情,我總會想「事出有因」。正如戰爭中出現的種種屠殺俘虜、平民的情況一樣,當事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必然是從自己當時的立場出發,並且自認為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總會用一個個借口、理論來自證其行。他們屠殺、放火、自相殘殺,但並不是說他們每個人都是精神異常的連環殺人狂。
Khmer Rouge,一個類似於 Moulin Rouge 的名字,這是紅色高棉在國際上的普遍稱呼。它不是一個政權或者國家的名稱,而是「柬埔寨共產黨」的昵稱。一般意義上,紅色高棉的上台是從1976年波爾布特當選柬埔寨首相開始的,但讓我們先把時間觀測點推到這之前的1945年。
1945年春季的歐洲,同盟國軍隊將納粹德軍推出了法國領土,法國維希傀儡政權宣布垮台--這也意味著法國將重歸同盟軍陣營,這一消息讓日本並不很開心。
彼時日本的佔領區已經擴大到了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亞、印尼。法屬印度支那因為隸屬於同屬軸心國的法國維希政府,所以日本並未做佔領。但當維希政府垮台後,1945年3月日本迅速出兵佔領了這一地區。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那些原本屬於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寮國、柬埔寨、交趾支那曾經經歷了一段短暫的軍管時期:北部歸中國國民軍管轄,南部歸英軍管轄,隨後便將政權返還給了原本的領主國法國。
政權返還後的法屬印度支那,當時被畫成了四大區域,基本恢復了戰前的格局:但隨後由於戰後法國國力疲憊,於是戴高樂政府就效仿了鄰國英國對待英聯邦的做法,賦予殖民地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並且對一些地區的民族自主獨立給予了許可。於是從1945年開始,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分別宣布獨立,並逐步獲得了實質上的主權,交趾支那被併入越南。中南半島的現代格局由此建立,但其實也埋下了相當大的伏筆。此時我們故事的兩位主人公,西哈努克親王和波爾布特,一位是繼承了兩大王族血脈的王子,一位是自耕農的農家少年,他們開始逐漸走上了歷史的舞台,成為了一生的敵手。
----- 諾羅敦?西哈努克-----
諾羅敦?西哈努克,父親是柬埔寨民族英雄諾羅敦國王的嫡孫諾羅敦?斯拉馬利特,母親出自柬埔寨副王西索瓦?莫尼旺,身上流淌著柬埔寨兩大王族的血脈。他的誕生讓原本諾羅敦-西索瓦兩大王族的王位之爭畫上了句號,在1941年外祖父西索瓦?莫尼旺駕崩後,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柬埔寨王位,時年18歲。
繼位之後的西哈努克,當時最大的問題是要與同樣背景的越南相抗衡:柬埔寨自古以來就被越南壓制,而越南在法國維希政權倒台後都搶先宣布獨立,並且對中南半島的其他地區虎視眈眈。西哈努克首先想到的是爭取拿下「交趾支那」這塊懸而未決的土地,因為它不僅有湄公河下游的肥沃平原,更是有著中南半島首屈一指的大都市:西貢。在1945年春夏之交,日軍進駐中南半島後,西哈努克便開始與日軍接觸,以爭取對這塊土地的統治權。
然而交涉開始後僅僅3個月,日本在戰事告急的情況下撤出了中南半島。西哈努克對於交趾支那的主張沒能得到支持,同時卻面臨了越南可能隨時會越過國境強吞柬埔寨的威脅--憑藉柬埔寨的兵力是無法與越南相抗衡的。於是西哈努克只得出訪遊說西方各國,希望他們能夠對柬埔寨的主權和領土給予支持。但西方各國的反應冷淡:大家都在忙著建立戰後新秩序,誰有心思管你彈丸小國的事情呢?苦苦交涉的最終結果,西哈努克僅僅爭取來了一個「被閹割的獨立」:承認柬埔寨在法蘭西聯合體中的獨立,但軍隊、治安都歸屬法國管轄。
原本是為了防止越南吞併,到頭來卻變成了被法國吞併,無論是西哈努克國王還是柬埔寨人民都無法接納這一事實。在首都金邊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法遊行,而西哈努克也宣布「柬埔寨一天不能完全獨立,我就不回金邊」。抗爭持續了3年時間,最終法國放棄了部分承認主權的做法,給予了柬埔寨應有的獨立地位。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國宣布獨立,諾羅敦?西哈努克在國民的狂熱歡迎下正式回到了首都金邊,開始了作為國王的執政生涯。
然而此時在夾道歡迎的人群中,一位不苟言笑的青年冷眼觀察著這一切。他就是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1928年誕生於柬埔寨的一個自耕農家庭,自幼在家從事農活。本應在農村長大務農終其一生的一名少年,卻因為7歲時的一件事情,永遠地轉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波爾布特的姑姑,奈克?桑洛,當時在柬埔寨國王西索瓦?莫尼旺(諾羅敦?西哈努克的外祖父,前任國王)的王宮裡工作,她的女兒魯昆梅也因為這樣的關係,被介紹到了當時的宮廷舞蹈團,成為了老國王面前的一名舞者,不久之後就被老國王納妾,頗為寵愛。
7歲時的波爾布特,按照中南半島的風俗,是需要去寺廟中當上幾年僧侶的。因為有了堂姐魯昆梅的這層關係,於是家裡就把他和另一名同鄉送到了首都金邊,希望在他僧侶修行之後能有個好前程。在金邊的寺廟中度過了1年之後,堂姐魯昆梅就通過老國王的關係,把他送進了天主教的私立學校。自此後的6年時間裡,少年波爾布特接受了西化的教育,也搬進了堂姐魯昆梅的大宅子,開始了一帆風順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1941年西索瓦?莫尼旺國王駕崩,受他寵愛的幾位妻妾紛紛斷了社會上的種種便利。波爾布特本身並不精於學業,沒能考入金邊的重點中學,只得轉投郊區的中學和技工學校接受教育。1949年,漸露頭角的波爾布特獲得了技工學校的獎學金,得以前往法國巴黎留學。
在法國的波爾布特同樣並不擅長學習,但卻對柬埔寨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熱情。戰後隨著共產主義政權在歐洲東部的興起,在法國巴黎的左翼共產主義群體也開始活躍。其中在法國共產黨領導下,誕生了「印度支那共產主義聯盟」,團聚了來自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的留學生們。波爾布特在這裡結識了喬森潘,英沙里,宋謝,這些與他一手打造了紅色高棉的朋友們。然而,在當時的學生團體中,波爾布特並不起眼。
這個「印度支那共產主義聯盟」本身,其實也不是什麼嚴謹的共產主義組織,成員各自對於共產主義理論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同樣的一點是,學生們對於當時的王制柬埔寨和帝國主義列強有著同樣的憎恨,尤其是在西哈努克國王去西方各國尋求援助,卻最終獲得了「法國監管的獨立」之後,在柬埔寨的這些共產主義者眼裡,西哈努克無疑是一位「賣國的國王」,柬埔寨人民只有通過革命,驅除殖民主義者和王政派,才能獲得最終的獨立。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中國和蘇聯共產主義政權,通過獨立戰爭驅除了國外干涉勢力,並且廢除了各自的帝制,都成為了這些共產主義者心目中的榜樣。
----- 紅色高棉的誕生 -----
與「印度支那共產主義聯盟」相對的,其實還存在著另一個更加強大的共產主義組織:印度支那共產黨。
印度支那共產黨源自於1929年成立的青年革命會中的激進派。1930年,流亡在香港的胡志明將當時印度支那的兩大共產主義派別,印度支那共產黨和安南共產黨的黨代表撮合到一起,決議兩黨統一行動,正式成立「越南共產黨」,目標為爭取民族獨立。但此舉並沒有得到共產國際的批准,而且在路線上與共產國際的「貫徹階級鬥爭」方針相違背,所以之後胡志明被清除出該黨的領導階層,越南共產黨也被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
1945年3月,越南的保大帝在日本佔領軍的支持下宣布越南獨立,然而信仰共產主義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認為這是一個傀儡政權,於是就在當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後的第四天,發動了越南八月革命,通過武裝起義獲得了政權,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該年11月,印度支那共產黨也被併入了越南獨立同盟會,原本來自寮國、柬埔寨的成員,各自分家後成立了各國自己的共產黨。可以說,此時中南半島上的共產主義革命,已經全部被越南的共產主義政權所領導。
1946年,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地位,法國宣布對越南仍然擁有領主權利,並對當時的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政權宣戰,從此拉開了第一次印支戰爭的序幕。然而,法國當時國力並不能支撐起在地球另一端的這場戰爭,反而是越盟藉機將軍隊擴張到了8萬人之巨,並且發展出了約50萬人的游擊隊員,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將戰火甚至燒到了鄰國的寮國和柬埔寨。在這樣全面戰爭的壓力下,越盟終於在1954年將法國逼到了絕境,雙方簽署了日內瓦停戰協議。按照協議約定,法軍撤出越南,同時越盟軍隊撤出寮國和柬埔寨。作為交換,越南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民主選舉,法國無條件承認該政權的合法性。但此時,意識到事情不對的美國突然提出,南越政權不應該參加這次選舉,而且希望能夠繼續保持獨立--話一出來,法國就沉不住氣了。
法國沉不住氣的道理很簡單,在印支戰爭中,法國損失了接近8萬人的正規軍隊;得知了法國戰敗的消息後,原本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和西非地區也都開始紛紛著手武裝獨立,法國有可能會面臨喪失全部海外領地的危險。既然美國人想要在中南半島留下自己的根據地,法國人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南越事務全權交給了美國。
選舉如期進行,越盟毫無懸念地贏得了選舉,獲得了越南的真正獨立地位。但作為代價,北緯17度線以南的地區還是作為「南越」保留了下來,越盟的軍隊全部撤回到了17度線以北。這件事不僅僅導致了幾年之後越南戰爭的大規模爆發,更讓波爾布特抓住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機會,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然而此時,他在哪裡呢?
--------------
波爾布特在巴黎的生活並不順利,連續三年大學入學考試失利後,學校終止了波爾布特的獎學金。1953年,失意的波爾布特回到柬埔寨,不久後便投身於「獨立高棉聯盟」的鬥爭活動之中。
獨立高棉聯盟(Khmer Issarak Association)是一個民族獨立組織,其成員有共產主義者,也有無政治傾向的民族主義者,更有來自泰國、越南的成員。其主要目的在於配合越盟在印度支那地區的獨立戰爭活動,並且提供物資上的支援。波爾布特在這裡被委派進行「自主生產」,指導進行農業耕作的工作。這對於從巴黎留學回來的他來說,未免會感到沒有用武之地:他想要的是轟轟烈烈的革命和民族獨立戰爭,而不是自給自足的小經濟體。
1954年,越盟軍隊撤出南越和柬埔寨,原本在這一地區活動的共產主義者也紛紛隨著越盟軍隊的撤走,逃亡到了共產政權的北越。然而波爾布特並沒有走,他看中的是柬埔寨共產主義黨派--高棉人民革命黨中留下的大量權利真空。果不其然,高棉人民革命黨在金邊的組織狀況岌岌可危,大部分高層出走北越,而迫在眉睫的,就是即將於1955年進行的全民大選。如果高棉人民革命黨能夠在這次大選中獲得高席位的話,柬埔寨就可以和平地實現政權的共產主義化。
然而波爾布特並不這麼想。首先從形勢的考慮來看,西哈努克國王無疑將之前越盟對柬埔寨的入侵視作相當大的敵意的表現,而且共產主義各黨派提出的推翻王政甚至是武裝革命的口號,極大地刺激了王政派和資產階級的危機感--這次革命中共產主義政黨獲勝的可能性完全為零;鄰國的南越是不折不扣的親美政權,這直接影響了西哈努克的執政方針,無疑也將向美國傾斜,所以共產主義甚至可能在柬埔寨遭到清洗。即便退一步講,柬埔寨共產主義政黨可以在大選中獲得議會的席位,這也與剛剛加入組織的波爾布特沒什麼關係--他的資歷不足以支撐他走上政治的表舞台。所以很自然,他要做的事情只有兩個:第一,通過競選活動盡量多地接觸、籠絡柬埔寨的共產主義者;第二,讓現有的高棉人民革命黨高層結構垮台,給他上升的機會。
此時的西哈努克國王,也在靜靜地等待一個時刻的來臨:大選。
------------
1953年11月,重新回到了金邊的西哈努克國王,擺在他面前的柬埔寨,從表面上看是一派舉國歡慶獨立的樣子,然而背後卻是左右兩派鬥爭暗流涌動的局面。
從鄰國找例子的話,緬甸和泰國無疑是西哈努克國王的最好參照物。
緬甸在昂山將軍的領導下,國民軍、共產黨和革命黨三派合力獲得了對日戰爭的勝利,但獨立卻沒能獲得英國的承認,原因是當時的國家結構太複雜,任何一個政黨都不能獲得大多數國民的支持。1947年昂山將軍被暗殺,吳努接手反法西斯聯盟,宣布獨立後卻又被中緬邊境的「反共救國軍」佔去了一大片土地,國內的共產黨左派和右派也公然對抗,政權處於極其不穩的狀態;而泰國在君主立憲的大前提下,國王主動讓出了政府的選舉權和執政權,反而為拉瑪9世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愛戴。在這樣的例子的影響下,西哈努克國王作出了一個決定:他要一手領導柬埔寨的民主選舉,並且自主退位。
1955年3月3日,西哈努克國王宣布退位,將國王之位傳給了他的爸爸(嗯嗯...),自己擔任「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的黨主席。11月,柬埔寨大選如期進行,西哈努克領導的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獲得了全面勝利,取得了國會的全部議席。自此柬埔寨的君主立憲制正式確立,在政策上採取了「王政社會主義」的溫和方針。為了避免破壞與美國和鄰國南越和的關係,同時保持本國的相對獨立,西哈努克不得不竭力保持對國內左翼若即若離的態度,巧妙地利用左右兩派的政見爭執,保持了政權的相對穩定。而對於在政治上採取「推翻王政」的極端態度的高棉人民革命黨,則採取了堅決的肅清態度。
1960年,逐步受到彈壓的柬埔寨共產主義活動開始沉靜,而波爾布特此時將高棉人民革命黨,改組成為了極左翼路線的柬埔寨共產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色高棉」。他本人擔任了中央常委,團聚在他周圍的人員,都成為了後來的紅色高棉骨幹力量,其中就有出自泰國共產黨的農謝,以及他在巴黎時的同學,英沙里。
同樣是在巴黎時的學生領袖,喬森潘的境遇要明顯強於那一批同學們。從巴黎學成畢業後,他在金邊創建了《觀察者》雜誌,主筆批評西哈努克政權。在清除共產主義的第一波行動中,他本人遭到逮捕,還被拍了裸照。但在他被釋放後,政府卻看上了他的學歷和見識:他在1962年當選國會議員,並先後擔任了柬埔寨的經濟部長和商業部長。
紅色高棉的成員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奉行極左路線,紅色高棉成為了政府重點撲滅的對象,波爾布特等人不得不在金邊東躲西藏,所有活動均轉入了地下。
此時的西哈努克和波爾布特兩個人,命運將他們推向了兩個極端:一個走上了人生和權利的巔峰,另一個則不得不在地下悄悄活動。十年後的兩個人,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
1960年代,在戰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柬埔寨年輕人紛紛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在成長時耳濡目染的,是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和共產主義給他們植根下的理想。而40年代的那批留學生,普遍選擇了社會地位較高的高校、大學教師等等工作。他們教出來的年輕人,自然也傾心於共產主義。
1963年,西哈努克在暹粒視察時,遭遇到了一起學生暴動事件。起因是地方警察殺害了一名參加左翼活動的學生,隨後學生組織提出懲罰兇手,但卻被地方警察組織將此事擱置。於是在西哈努克造訪時,當地的學生組織在當地警察局外發動了這次暴動。受到震撼的西哈努克認為此事與紅色高棉不無關係。隨後政府公布了34名「破壞分子」的大名單,紅色高棉的農謝和商業部長喬森潘赫然位列其中。時任國防部長的郎諾提出應當徹底清洗共產主義分子,但不希望流血的西哈努克首相否決了這一提議--但軍人出身的朗諾顯然對這種「溫柔」的處理方式不滿意。
這件事促使喬森潘被迫從政府辭職,同時也將「紅色高棉」的名字第一次在柬埔寨公布出來。紅色高棉不得不放棄了在大城市中的據點,出走寮國、越南、柬埔寨三國交界處的密林地帶。而對於西哈努克首相來說,這可能是他一生中犯過的最大的錯誤。
不得不提的是,在1966年開始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其實給全球的左翼青年打了一劑強心針:無論是日本、法國、美國,還是中南半島,都爆發了此起彼伏的左翼學生運動。此時在越南進行的越南戰爭,更是讓柬埔寨的年輕人相信美國的勢力成為了民族獨立的最大障礙。然而在此之前柬埔寨奉行的,是騎牆的中立主義,由西哈努克首相一人遊走於左派和右派之間爭取平衡。左翼學生運動傾向於反美,支援北越,而官僚階層又傾向於親美,抵禦共產主義的滲透。在這樣的夾板關係下,西哈努克首相能夠周旋的空間越來越小:雙方都在逼迫他亮出底牌,站到自己的陣營中來。西哈努克的選擇,直接影響著柬埔寨未來的命運,所以他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歷史有時就是如此殘酷,如果你不做選擇的話,他就會另找一個人來替你做出選擇。
波爾布特此時,卻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出走中國。
-------------
時值1964年,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進入密林不足一年,但對於隊伍的士氣影響卻非常明顯。尤其是當黨幹部們坐下來開會時,發現他們其實學到的共產主義鬥爭,除了游擊戰就是務農,或者喊喊反美反政府的口號,缺乏真正的「政治綱領」。而此時的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前夕,大躍進運動使新生的中國「看上去很美」。在密林中的紅色高棉領導人從收音機中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種種宣傳,於是心中便誕生出了「要去中國取經」的想法。波爾布特攜隨從一起向北穿越叢林,首先秘密進入寮國,隨後從「胡志明小道」潛入了北越控制的河內市,在這裡滯留了幾個個月,但卻沒能獲得北越共產黨當局的足夠重視,反而被當作了危險分子對待。
波爾布特不愧是天生的冒險家,他再次突破國境,從越南潛入了中國,並且一路到達了北京。在這裡,他受到了鄧小平和劉少奇的接待,並且還把他推薦給了北朝鮮的金日成。波爾布特在平壤和北京走了幾個來回,也切身感受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優越感(無論是中國還是北朝鮮,當時的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越南和柬埔寨)。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他想要找的「政治綱領」:毛澤東主義。
其實實際來說,1965年的北京,政治上左傾不說,對於毛澤東主義的總結其實也並不完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口號式語錄:「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要堅持階級鬥爭」,「農村包圍城市」等等--甚至連著名的「革命無罪造反有理」都還沒有出現。然而對波爾布特一行來說,取得「真經」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在他回到叢林中後,有一套「拉大旗做虎皮」的說辭。所以實話實說,彼時的波爾布特對於毛澤東思想的研究,要比在《毛概》課上睡覺打遊戲的你差遠啦。
1966年,波爾布特帶著他如獲至寶的《毛澤東選集》回到了柬埔寨的叢林中。作為自詡的「毛主席的學生」,他首先要模仿的就是秋收起義,發動農民鬧革命。至於打土豪、分田地,也都已經悄悄列在他的schedule上了。
----------
1967年,波爾布特在柬埔寨投下的第一顆革命火種爆發了。
馬德望省地處柬埔寨最西側,當地以稻米耕種為主業,每年有大約1/4的稻米收成直接賣給北越和南越,這也成為了當地居民主要的生活來源。
然而當年柬埔寨政府突然宣布禁止農民私自出售稻米,轉而由國家統一收購。公布的政府收購價不及之前越南收購價的三分之一,讓當地米農的收入驟減。更有人在當地放出傳言,說政府壓低價格收購後,直接由政府高官出面賣給越南商人,從中賺取大量利潤。儘管傳言沒有得到任何的證據支持,但早已對政府喪失信任的農民還是選擇了暴動來抗命。運動持續了近半年之久,而且逐漸擴大到了全國的其他米產區。因為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命脈,西哈努克首相不得不採取了對左派和農民的鎮壓策略,但在鎮壓中他仍然表現得猶豫不決,該年的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這件事開始讓政府中的親美右翼對西哈努克的執政能力產生了懷疑。
1970年3月初,西哈努克以治療腫瘤的名義,前往北京和莫斯科。在他看來這也許只是一次度假,但他絕想像不到,從此他的流亡生涯就正式開始了。
3月18日,國防部長朗諾發動了三一八政變,控制了國會的他要求國會決議廢除西哈努克的國家元首和首相職務,自己擔任總統兼首相的職務,並且推舉了西哈努克的表弟西索瓦?瑪塔克作為副首相共同參政。
西索瓦?瑪塔克,繼承了西索瓦王族的血脈的他,其實對哥哥西哈努克有著莫大的尊敬和忠誠。朗諾其實在政變之前,早已預料到國民對於西哈努克的支持會給自己帶來障礙,所以不得不選擇一名皇族成員來撐門面,選擇瑪塔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對政變之事,瑪塔克可謂一無所知。政變當天,朗諾直接衝到他的房間里,用手槍指著他的腦袋逼迫他,他才接受了副首相之職。在此之後的數年間,他也與朗諾發生了數次對立,但每次都被老謀深算的朗諾控制在股掌之中。
-------------
朗諾為什麼要發動政變呢?原因要從越南戰爭說起。
60年代後半期,越南戰爭陷入了膠著狀態。儘管北越國小人少,但一方面有著「統一國家解放民族」的決心,同時又有著中國作為後盾,在正面戰場始終沒能讓美國軍隊佔到太大的便宜。另一方面,日內瓦停戰協定之後,儘管北越的軍隊撤出了南越,但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游擊隊人才。越南戰爭開始之後,越南民族統一戰線領導的南越游擊隊就開始了對南越美軍的不斷侵擾。
為了控制南越的游擊隊局勢,美軍切斷了一切進入密林的陸路交通,但北越卻和中國一起,在寮國、越南、柬埔寨邊境上修建了「胡志明小道」,保證了對南越游擊隊的人力和物資支援。於是美國就遷怒於柬埔寨,希望西哈努克首相作出讓步,關閉柬埔寨與越南的邊境。為了增加壓力,1968年開始美軍對柬埔寨境內「有越南遊擊隊嫌疑」的村莊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把數十萬難民趕入了金邊市。
對待美軍的這種目無小國的暴行,西哈努克首相的選擇無疑是令人欽佩的:他不僅沒有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更是公開譴責了美國轟炸柬埔寨的做法,還將美軍轟炸導致柬埔寨平民傷亡寫進了政府報告白皮書,將之公諸於世。
當時對於美國來說,用一個「合理」的方法解決越南戰爭,實在是燃眉之急的大事。但因為柬埔寨西哈努克的存在,讓這件事情解決變得越來越渺茫。朗諾成為美國在柬埔寨的勢力代言人,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朗諾政變上台之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展開了「反越行動」。他利用了自古以來越南人與柬埔寨人的民族對立矛盾,將民眾關注的矛頭,從「西哈努克首相被退位」,成功地引向了「越南人都不是好東西」的方向上。他在全國設立了若干個「越南人集中營」,全國搜捕越南人,進行迫害和屠殺。短短一年時間,在柬埔寨的越南人就從50萬人銳減到了20萬人。同時,他積極配合美國的越戰進行,派出本國軍隊清洗屠殺柬越邊境的村落,以根絕南越游擊隊的補給。
政變後不到一個月,朗諾就批准了美軍進入柬埔寨的請求。美軍投下了相當於二戰中轟炸日本的三倍的炸彈,幾十萬平民被炸死炸傷。
朗諾亂政導致的是接近200萬的難民背井離鄉,湧入首都金邊。柬埔寨從糧食出口國直接跌落成為糧食進口國,為了填補口糧的空缺,朗諾不得不向美國作出承諾繼續清除境內共產主義勢力,以換取1億5000萬美元的經濟軍事援助。
這一切賣國行為,都掩藏在「清除越南民族」的大旗之下,卻無人察覺。
----------
朗諾的暴政,製造了大量難民,也給了波爾布特「正義」。
背井離鄉的難民,有的湧入了大城市,也有一部分躲入了叢林。他們的家被朗諾燒掉,家人被美軍殺死,剩下的只有復仇的心。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在這段時間得以迅速壯大,其實也拜了朗諾和美軍所賜。儘管之前紅色高棉提出的「反美反政府」口號沒什麼號召力,但隨著深受民眾愛戴的西哈努克首相被廢黜,美軍在邊境上的暴行被揭露,紅色高棉立刻成為了正義一派的先鋒隊。農村難民和城市中的共產主義分子紛紛投靠紅色高棉帳下,其中就有作為波爾布特的左膀右臂的宋先、塔莫、胡榮、康克由等人。
難民的湧出,直接導致的是柬埔寨經濟的徹底崩潰。市場上的米價從1971年的10里亞爾,到1975年攀升到340里亞爾--這還是在美軍進行了大量糧食支援的情況下的結果。儘管政府對城市中的難民進行了救濟,但在廣大農村地域上的難民卻無人過問。
此時的西哈努克,「國王」「首相」這些頭銜已經不復存在。換句話說,他其實僅僅是一介難民。不得已,他對中國提出了政治避難申請,也就順理成章地從「來中國看病」變成了長期滯留。如果你還在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一詞嘲笑不已的話,我想至少西哈努克這件事,我國政府還是相當擔得起「朋友」一詞的。
3月29日,政變發生12天後,西哈努克在北京發表講話,譴責朗諾卑鄙的軍事政變,以及不知廉恥的賣國行徑。講話當天直接激起了柬埔寨各地民眾近十萬人規模的遊行,但朗諾僅僅是用軍隊鎮壓了事。
十年前的西哈努克和波爾布特,一個在首相府里掌握一國大權,一個在街頭巷尾避人耳目地度日。十年後,西哈努克喪失了一切權力和財富,流亡北京;波爾布特則意氣風發,帶領著充滿著仇恨的紅色高棉,對朗諾劍拔弩張。再過十年,他們又是什麼樣子呢?
=============== 更新分割線 ===================
答各位的疑問:1. 有個問題 柬埔寨對交趾支那也十分垂涎? 可是交趾支那不應該是以大量越南人少部分華人 為中心嗎?
柬埔寨在獨立之初並沒有出現反越,尤其是反越南民族的意識。與之相比的是積極地與越南在國力上進行對抗。因此對於交趾支那的競爭,其實出自於西哈努克增強本國國力的考慮。
2. 求問為什麼45年日本才「佔領法屬印度支那」?我記得是1940年法國投降後就接管了啊
40年-45年這段時間裡,雖然法國戰敗投降,但貝當的維希政權選擇了與軸心國合作,所以當時法國的海外領地都對軸心國開放。法屬印度支那的法軍並未被解除武裝,而是在軍事上與日軍進行合作,開放港口和陸地口岸,允許日軍通行和駐紮。這麼做也有另一個考慮:泰國當時對於法屬印度支那的西側--寮國和柬埔寨也提出了領土要求,並且希望與日軍共同作戰分割這一地區。基於防備泰國軍隊的需要,法屬印度支那當局提出了由法軍和日軍共同負擔這一地區的警戒工作,並且在當地給日軍駐紮提供方面,以此牽制了泰國的入侵。
45年維希政府垮台,法屬印度支那當局按理應當加入同盟國陣營,但當時的總督並非戴高樂帶領的新政權所派遣,所以並未迅速執行這一方針。日軍為防止腹背受敵,直接喪失中南半島的控制權,便發動了明號作戰,迅速將當地法軍解除武裝,正式軍事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
---------
朗諾的三一八政變爆發之時,西哈努克剛剛結束莫斯科的造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迎接他的究竟是下飛機便被遣送柬埔寨,還是成為中國的階下囚或者被驅逐出境,對於西哈努克來說都是個未知數。然而消息傳到北京後,北京方面的反應卻異乎尋常地堅定:支持西哈努克。
3月21日開始,在周恩來的撮合下,西哈努克先後與北越的范文同首相,以及北朝鮮的金日成主席進行了秘密會談。會談的內容並不可知,但從隨後西哈努克的轉變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出會談的方向:中國方面希望西哈努克能夠與柬埔寨國內的反美勢力合作,共同對抗美國的入侵。而這個反美勢力,指的就是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
一生的好敵手的第一次正式見面,竟然是以合作者的方式開始的。這不得不說命運充滿了諷刺啊。
5月5日,西哈努克親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王國民族聯合政府」,是為柬埔寨的流亡正統政權。同日,中國對該政權予以承認,紅色高棉也宣布承認該政權為柬埔寨的合法政權。隨後西哈努克與波爾布特聯手,建立了「柬埔寨解放統一戰線」,正式開始了他的復國、復仇鬥爭。
多年後西哈努克曾經提到過:「我奉行的宗旨是不與美國人合作,也不與共產主義者合作。但讓我最終選擇了紅色高棉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朗諾。」
有了西哈努克背書的統一戰線,瞬間便在柬埔寨下層民眾中獲得了空間的支持。飽受戰爭之苦的農民紛紛加入了統一戰線的陣營,成為了紅色高棉的作戰力量。然而西哈努克明白,紅色高棉的宗旨仍然是「反美反帝制」,他一但回國,便可能隨時面臨被紅色高棉「意外死」。於是他選擇了繼續滯留中國,以流亡政府的身份支持統一戰線的活動。
在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下,越南戰爭的結果漸漸明朗,北越的優勢逐漸明顯。1973年,美國宣布撤出越南,徹底放棄了南越西貢。一路是北越南越正式統一,而另一路則是紅色高棉在中國的支持下,對朗諾的「柬埔寨共和國」開始了最後的戰役。1975年4月,紅色高棉攻佔首都金邊,佔領了柬埔寨全境,柬埔寨復國戰爭宣告勝利,民主柬埔寨正式建國。
紅色高棉給柬埔寨帶來的不是解放,而是人間慘劇,這恐怕是包括西哈努克、毛澤東、周恩來在內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
新政府成立後,國家元首由西哈努克親王擔任,而首相則由西哈努克的親信賓努出任。除此之外,新政府的內閣幾乎盡數被紅色高棉的要員包辦,軍事大權仍然牢牢地握在波爾布特的手裡。與其他紅色高棉的幹部不同的是,在革命成功後,波爾布特也沒有走出叢林,而是在背後指引著喬森潘、英沙里、甚至是西哈努克這些「傀儡」,在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民主建國的好戲。他自己則在計劃著一件大事:讓柬埔寨成為「真正的共產主義國家」。
波爾布特帶領的紅色高棉進入金邊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疏散了金邊全市的居民。因為紅色高棉散布了「美軍要大規模空襲金邊」的消息,金邊市民拖家帶口地被疏散到了市郊,結果卻發現紅色高棉開始將他們分成若干組,步行前往更偏遠的鄉村。說好的疏散行動,卻變成了強制移墾。
這個原因其實也不難猜到:在多年的戰亂之後,柬埔寨的農業生產早已跌入谷底,所能夠生產的糧食遠遠不夠填滿一國人的肚子。先前在朗諾政權的時代,美國還會通過南越向柬埔寨運送糧食救濟,但自從越南和柬埔寨贏得戰爭之後,來自美國的補給被切斷了自不必說,來自中國的支援也遠遠不及國內的需要。波爾布特提出的這一做法,目的上是「讓城市居民也能為自己提供糧食」,但這種絲毫不顧忌勞動能力和居民狀況的做法,無疑也是一種暴政。數萬人死在了前往強制勞動地區的路上,更有幾十萬人因為飢餓、疾病和過重的體力勞動,在勞動中喪生。
對於這些死亡,習慣了槍林彈雨的波爾布特似乎毫不在意。他這一時期留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箱子里的蘋果都爛了,還留著箱子幹嘛?」
對他來說,「爛蘋果」就是那些「生活墮落」「思想落後」的城市居民,知識分子,大中小資產階級,而「箱子」,指的無疑就是孕育出這些民眾的柬埔寨社會。建立共產主義國家固然不易,但為了維護政權,便做出「讓國民自動淘汰一部分」的決定,這無疑是反人類的。
糧食的短缺帶來的是肚中的飢餓,然而此時人們腦中的空虛,更被紅色高棉視為眼中釘。
從農村包圍城市勝利的經驗中,波爾布特深知西哈努克在民眾中的影響力,但他也深知西哈努克的「命門」:他只有「左手」,沒有「右手」。
對於從40年代就玩政治的西哈努克來說,同時擁有左右兩翼的力量支持,才能夠讓他在政權中遊刃有餘,利用兩派矛盾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然而民主柬埔寨的特點是,它僅有極左路線的紅色高棉作為政權的唯一派別,無論是舊政府、西哈努克派或是可能存在的親美派,都與政府實權不沾邊。西哈努克如果想要擺脫波爾布特的控制,就只得親近西方政府——而這步棋也被中國政府牽制著。儘管西哈努克仍然滯留北京,但他要想與美國搭上聯繫,也要先瞞過中國政府才能實現。反過來說,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越南政府,此時都沒有「矯正」柬埔寨政權的意思。所以無論西哈努克回國或是滯留北京,對於紅色高棉來說都不足為懼。
然而真正值得留意的對手,卻恰恰在身邊。
波爾布特刻意遠離了紅色高棉的其它高級幹部,在密林中靜靜地進行著他腦中的思考。西哈努克本人並不為懼,但他代表的是一種柬埔寨的「傳統精神」,是一個符號。最有可能利用這個符號的,就是紅色高棉中與他政見相左的黨員們。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遠在金邊的新政府,考慮著誰最先有可能跳出來。而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在「統一戰線」結成後才加入紅色高棉的那幾位高級幹部:符寧和胡榮。
符寧、胡榮、喬森潘,三位都是馳名柬埔寨國內外的知識分子,並稱為「紅色高棉三賢士」。與喬森潘不同,其他兩位都先後在統一戰線中批評過波爾布特和農謝的極端主義做法,並且對國內的知識分子階層表示同情。如果他們與西哈努克聯手樹立新派別的話,無疑會給西哈努克增加政治籌碼,並且贏得國內溫和派的支持。這一切都與波爾布特希望奉行的「鐵血共產主義」方針相違背。於是從1976年開始,波爾布特便開始了對黨內的肅清。從符寧和胡榮所負責的政府部門開始,波爾布特逐漸將肅清的範圍擴大到了黨中的不堅定派別,甚至是普通民眾中對西哈努克或舊政權抱有好感的人群。
這段時間中,柬埔寨的屠殺活動達到了頂峰。但由於之前美軍戰亂時,國民已經長期流離失所,所以具體的人口損失數字並不準確,但範圍目前已經劃定在70萬-300萬人。這比之前柬埔寨連年戰亂和強制勞動中喪命的人數總和都要高出許多。
1975年下半年,西哈努克親王離開平壤,正式回到了金邊。與上次他爭取獨立後回到金邊的境遇不同的是,迎接他的不是民眾的夾道歡迎,而是累累白骨和死氣沉沉的金邊。
-----中蘇對立與紅色高棉的倒台-----
中國和世界上對於柬埔寨的這一慘劇一無所知嗎?很大的可能性上,確實是一無所知。
紅色高棉掌握國家大權之後,首先禁止的就是國民的對外接觸。大多數國家的外交使節都被遣返或主動撤離,留下的少數幾個國家,外交官的行動也受到了紅色高棉的嚴格控制。作為國家元首,西哈努克在國內的視察路線都被紅色高棉嚴格控制,同住的家人,除了莫尼列皇后和他的兩名兒子以外,其他兒孫輩都被紅色高棉強制發配。西哈努克的5名子女和14名孫輩子女都在這一時期遭到肅清殺害,而他卻在紅色高棉倒台之後才得知這些消息。
儘管紅色高棉嘗試掩人耳目地進行肅清,但這些也都被西哈努克看在眼裡。他提出要出訪中國,意圖是尋求北京政府的支持,但這些申請都被紅色高棉一一駁回了。1976年4月,西哈努克辭去了國家元首的職務,從此就被紅色高棉軟禁起來,不許踏出皇宮一步。然而,北京和河內都明確地收到了這一消息的背後信號:西哈努克已經與波爾布特正式決裂。
越戰進行期間,越南本與中國建立了強大的戰友關係。但1969年隨著胡志明的去世,越共的親中派頓時群龍無首,越共二號人物黎筍此時帶領親蘇派掌握了黨內的話語權。而1968-69年中蘇的一系列小摩擦,最終在1969年變成了珍寶島之戰和新疆邊境危機,中蘇兩國第一次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被蘇聯深深刺激到了的中共,此時開始把目光轉向越南戰場上的敵人:美國。儘管在胡志明小道上仍然有中國的物資和軍火源源不斷運往南越,但中美外交的正常化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1970年,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第二年的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加入了聯合國並接任了常任理事國,這一事件被認為有美國在背後進行了大量的外交支持。1972年,尼克松訪華。隨著中美一步一步接近,不僅蘇聯感覺不爽,連越南的親蘇派政權也覺得不痛快。
1978年年初,波爾布特懷疑柬埔寨東部存在著「反波爾布特」的勢力,於是主持了對東部軍區的肅清,事件造成了數萬軍民的死亡,並且有十幾萬的難民湧入了越南。作為親手扶植的共產主義政權,中國政府支持紅色高棉的「清理內務」,同時也希望越南加入中柬的親密關係中來,配合柬埔寨阻止難民流動。然而此舉卻遭到了越南的反對,其一是由於其親蘇反美路線與中國的反蘇親美路線恰好對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越南此時對「夾在柬埔寨和中國之間」的局勢很緊張,巴不得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政權早點倒台。
為了阻止難民越來越多地離開柬埔寨前往越南,波爾布特的對策方法不是採取溫和政策,而是命令軍隊進入越南境內追殺難民。越南側顯然不能接受這種無視主權的行為,1978年4月,在與紅色高棉交涉未果後,越南將湧入來的難民組織起來,成立了「柬埔寨救國民族統一戰線」,由前紅色高棉幹部韓桑林、洪森、謝辛領導。統一戰線作為反紅色高棉的先鋒軍,於1978年12月攻入了柬埔寨。短短1個月的時間,越南軍隊就與統一戰線兵臨金邊城下。波爾布特此時才發現經過幾年的共產主義化,國內軍隊已不堪重任,在越南軍隊的進攻下毫無還手之力。他只得請出了軟禁多年的西哈努克親王,讓他去聯合國安理會遊說各國,來證明越南軍隊入侵的非法性,同時也連忙向北京政府求援。
西哈努克此次離開柬埔寨,卻又開始了一段流亡的生涯。
兵敗如山倒。儘管北京方面緊急集結了56萬軍隊,於1979年2月開始了中越戰爭,但柬埔寨那邊的戰事早已於當年1月宣告結束,波爾布特帶領紅色高棉領導們再次逃入了密林之中。進入越南國境的中國軍隊雖然沒有遭遇到越南的主力部隊抵抗(主力都在柬埔寨呢),但他們遇到的是經歷了越南戰爭的民兵組織,有著擊敗美軍的逆天戰鬥力,加上當地大量剩餘的中蘇兩國支援的輕重武器,越南軍隊成功地將中國軍隊拖在越南北方,並且造成了一定的傷亡。直到佔領涼山之時,越南主力軍隊才從柬埔寨戰場上趕回來投入戰鬥。為了避免戰爭的膠著化,中方開始主動撤軍。
在政治層面上,中越戰爭的發端有「自衛反擊」說,也有「懲罰親蘇越南」說,更有「打通中柬通道」說,但無論如何,這場戰爭並未能起到夾擊越南的作用,反而讓柬埔寨國內親中的紅色高棉喪失了信心。逃入密林的紅色高棉隊伍士氣低沉,每天都有大量士兵逃亡。
1980年,波爾布特經歷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旋即跌入谷底,再次回到了密林中,重拾游擊戰;西哈努克再次流亡國外,佔領家園的不是親美的朗諾,而是親蘇的韓桑林以及越南軍隊。他們的年邁加上病痛,似乎預示著無論是波爾布特還是西哈努克,東山再起都無異於痴人說夢。兩位即將步入老年的主人公,又會在歷史上留下怎樣的新的一頁呢?
============更新分割線===============
(擺著正經東西不寫在這裡碼了兩天的字,我到底在幹嘛...)
時間進入了80年代。這個十年中發生的事情很多,很亂。而原本是冷戰能量噴發口的安哥拉、越南、柬埔寨等地區,他們的風頭卻開始被更大的舞台,更大的國家奪走。因為一個更大的事件正在被醞釀著,那就是「結束冷戰」。
關於中越戰爭,儘管不是我們文中的主題,但有幾個事情我還是覺得應該說清楚:
1. 牽制住中國軍隊的北越游擊隊武裝,並不是什麼弱旅,而是與美軍在戰場上周旋拼殺過的狠角色。2. 中國不足一個月就撤兵,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3. 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不多說了,我們還是回到紅色高棉來。
彼時在柬埔寨,大約活動著4股勢力:
1. 與中國交好的波爾布特派紅色高棉;2. 與中國交好,但同時也在接受美國援助的西哈努克派;3. 與美國交好的朗諾派殘餘力量;4. 與越南和蘇聯交好的韓桑林、洪森派。其中紅色高棉的波爾布特,儘管擁有中國支援的武器,但由於士兵素質差,指揮官經驗不足,仍然不可能與越南軍抗衡。儘管中國政府出面,再次化解了波爾布特和西哈努克之間的不合,但此時也於事無補了:遠在國外流亡的西哈努克,此時除了「精神領袖」的作用以外,也在戰局上無大幫助。可以說如果沒有外援的話,波爾布特和紅色高棉,就只能束手就擒。
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在柬埔寨,遠水自然指的是中美蘇三方,而能夠用來「解渴」的,除了越南,也只有泰國了。
泰國與柬埔寨類似,也奉行了君主立憲制度,但區別在於其國內軍政府始終對共產勢力採取了堅決的鐵腕政策,使得國內的紅色勢力從未抬頭。儘管如此,鄰國的寮國、越南、柬埔寨紛紛共產化,尤其是在越南先後與中美開戰,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的情況下,泰國開始把越南視為一個不遠的威脅。
紅色高棉上台之時,國內民眾疲敝,經濟處於岌岌可危的崩潰邊緣,按理說正是泰國大舉入侵中南半島的好時機,然而此時泰國卻出現了法政大學學潮,在政府血腥鎮壓之後,全國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民主化示威遊行。而當泰國勉強在國內安頓好秩序之後,卻發現波爾布特已經跑路,越南扶植的韓桑林派攻下了幾乎柬埔寨全境。這可以說是泰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了。
而另一方面,躲入密林中的波爾布特此時彈盡糧絕,隨時有可能被越柬聯軍徹底剿滅,不得不又向中國求援。不得不說的是,中國出動了軍隊與越南在中越邊境交戰,打得頗有圍魏救趙的意思,但由於柬埔寨的抵抗實在太差,尚未起到牽制越南主力部隊的作用,民主柬埔寨就已經宣告倒台,作戰收效甚微。
進入80年代的中國,其實也早已今非昔比。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直接進入朝鮮半島,與聯合國軍正面作戰;越戰時期曾經盛傳中國軍隊化妝成北越軍隊,與美軍硬碰硬地戰鬥。這些戰鬥中中國遭受的物資和人力的損失都是相當可觀的,也給國民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政府不僅需要著重於經濟建設的恢復,同時也要在國際上建立一定的公信力和正面的形象,否則對於經濟-貿易的發展目標就會相當不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接受紅色高棉的要求,派軍隊直接進入柬埔寨作戰,已經是完全不可能的選擇了。
波爾布特,中國,泰國,此時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名共同的敵人:越南。
泰國雖然在國內採取反共政策,但在國際上與諸多共產主義國家也頗有來往。三方在北京的一次秘密會晤之中,對如何阻止越南勢力吞併中南半島達成了共識:由中國出物資,泰國提供運輸條件,從泰柬邊境地區為波爾布特輸送游擊戰的裝備;紅色高棉停止在泰國的破壞和宣傳活動,泰國為其提供邊境通行等等方便;中國負責清除泰國北部的共產勢力,交由紅色高棉收編。商定完畢,三方便各自開始了行動。
紅色高棉組織隨著波爾布特一路潛伏進了泰國國境,在泰柬邊境開闢了根據地。而中國也如約將軍火物資通過泰國運到了紅色高棉佔領區。此時的波爾布特已經在國內喪失了落腳之地,柬埔寨全境都已經被韓桑林的軍隊佔領,或者說,已經被納入了越南的勢力之下。
在柬埔寨紅色高棉倒台的事件里,蘇聯老大哥和新興的越南出盡了風頭。在洋洋得意的他們身後,有兩個大國已經在伺機報復了。
---------------------1980年,韓桑林掌握的柬埔寨政權前往聯合國出席大會,但在會場上同時遭到了中國和美國的抗議,中方和美方都提出韓桑林的政權是越南的傀儡政權,不承認該政權的合法性。柬埔寨代表只得悻悻退場。而與此同時,中美雙方都樂於承認正統性的西哈努克,在獨立建立了奉辛比克黨之後,已經與朗諾政權殘餘力量的領導人宋先,以及老對手波爾布特簽訂了三方同盟,共同對抗越南?韓桑林。但由於三方勢力都過於弱小,儘管有中美泰三國的支援,反越同盟也沒能獲得明顯的戰果。
當事情走到絕路時,突然峰迴路轉豁然開朗。這樣的經歷恐怕很多人都經歷過吧?
我們的故事也是一樣。1986年,越南的親蘇派首腦,越共總書記黎筍病逝,取而代之的是長征,中越戰後友誼的締造者。
長征,原名鄧春區,因為仰慕中共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壯舉,於是便自己改名為長征。從這個經歷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親中派。上任伊始,他便開始著手經濟改革,提出了「刷新計劃」的發展方針。而此時的越南,由於在柬埔寨長期駐軍,在公開場合經常被鄰國和中美等大國非難,而且由於參與對寮國、對泰國的局部戰爭,已經在國際社會上樹立了積極對外擴張侵略的形象,國內的經濟發展也長期停滯不前。在確定了改革開放路線之後,他將總書記的席位讓給了同樣是親中派,並且領導了胡志明市(西貢)經濟開放試點的阮文靈,自己退居二線。
走上了經濟改革路線的越南,首先最大的變化是擺脫了蘇聯的影響,將革命武裝輸出的做法徹底廢止。所以阮文靈在接手政權之後,從1988年6月到1989年9月,逐步將越南軍隊全部撤出了柬埔寨。
蘇聯難道對越南的巨變不擔心嗎?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事件的時候,蘇聯人一夜之間就把坦克開上了捷克和匈牙利的街頭,甚至把總書記抓起來槍斃。對於越南明目張胆地棄蘇投華的做法,蘇聯為什麼默不作聲?
因為蘇聯此時也上台了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戈爾巴喬夫。
關於中蘇越的這段歷史,我們就跳過不聊了。不過可以下定論的是,此時的戈爾巴喬夫、鄧小平和阮文靈,都對冷戰以及共產主義國家爭霸導致的大量時間、物資的浪費感到無奈,也在從紅色陣營的角度出發,尋找正式結束冷戰的方法。歷史在此刻的變化是悄然無聲的,但僅需再過幾年,二十世紀誕生的最大版圖的國家就要分崩離析,人類也終於從冷戰的威脅下鬆了口氣。
-------------------
1990年6月,越南人已經正式從柬埔寨撤出。韓桑林、波爾布特、西哈努克和宋先,儘管曾經陣營不同,但最終四個人在東京聚到了一起,開始商討如何收拾國內的殘局。1991年10月,四方領導人在巴黎簽署了《柬埔寨和平條約》,標誌著歷時20年的柬埔寨內戰宣告結束。
1991年11月,聯合國發起的柬埔寨維和先遣隊到達柬埔寨,開始積極準備2年後的全民民主選舉。在這次選舉中,波爾布特由於意見始終與其他三派不合,宣布退出選舉,繼續游擊活動。而其他三派中,西哈努克國王的奉辛比克黨贏得了近半數的國會席位,洪森(1985年之後越南放棄親蘇路線,韓桑林痛失靠山,而被政見較溫和的洪森接替了位置)領導的柬埔寨民主黨獲得了其次的地位,宋先領導的佛教自由民主黨雖僅獲得不足一成的席位,但他的黨派事實上已被紅色高棉所控制。
因為奉辛比克和柬民都沒能獲得過半數的選票,所以新政府採取了「雙首相」制,由兩派各提名一名首相人選。西哈努克推舉了自己的兒子諾羅敦?拉那烈出任首相,與洪森共同執掌柬埔寨大權。
1993年9月,柬埔寨憲法得以恢復,諾羅敦?西哈努克,距離他首次登上王位已經過去了52年,這位老國王再次成為了柬埔寨的國王。第一次他登上王位,國境里是遍布的日本侵略者;第二次他成為國家元首,卻被紅色高棉禁錮在家,喪失了人身自由;這一次,迎接他的又將是什麼樣的境遇呢?
另一邊,再次走進了密林的波爾布特,似乎預示著密林才是他這個充滿了野心的少年宿命中的歸宿。在他身邊仍然凝聚著那些有著紅色信仰的同志們,而廟堂之上則是保皇黨和越南勢力在高聲談笑,他的鬥爭應該還沒有結束。
-----------最後的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最後的日子,是充滿了瘋狂的羅生門。
他這一生,得到了無數人的信任和追隨,也辜負無數人的期待與囑託。儘管出身不算顯赫,但童年的波爾布特就收到了命運的青睞,讓他有各種各樣的機會去接觸柬埔寨社會的上層和底層,讓他走出貧困的祖國去看看大千世界,給了他各種夢想與計劃。
早在70年代對抗朗諾政權的時候,他身邊就聚集起了一批有識之士:農謝、喬森潘、英沙里、塔莫、符寧、胡榮等等。這些人要麼曾經留學海外學有所成,要麼早在日治時期就開始了解放柬埔寨的鬥爭。紅色高棉給了他們榮譽和權力的同時,也讓他們迷失了自己,尤其是波爾布特本人。他對於權力的追求,以及天生的偏執的性格,都讓他一步一步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獨裁者。
符寧和胡榮,在紅色高棉執政期間即被秘密肅清。
1996年,儘管作為波爾布特少年時便結識的朋友,英沙里還是覺察到了紅色高棉在策劃對他的肅清,於是攜3000名部下走出森林,向政府投降。1997年,波爾布特懷疑宋先有投降政府軍的傾向,便在凌晨命令衛兵襲擊了他的住所,用AK47槍斃了這位20多年的戰友,並將遺體用卡車碾碎。同樣是1997年,因為波爾布特的種種黨內肅清圖謀,喬森潘、農謝和塔莫將波爾布特軟禁,奪取全部軍權。1998年,波爾布特在軟禁期間被發現死於心臟病。但在屍檢中發現他的指甲變黑,有被毒殺的嫌疑。屍體被套上輪胎草草火化。20年前還曾經君臨金邊的波爾布特,就這樣無人知曉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波爾布特死後,喬森潘和農謝解除武裝,向政府軍投降。
塔莫堅持游擊到了1999年,最終被政府擒獲。
紅色高棉就此煙消雲散。
--------最後的西哈努克-------
儘管再度成為了柬埔寨國王,但西哈努克此時最大的敵人,變成了自己的身體。
早在70年代,西哈努克就已經檢查出了體內的癌變。但第一次出國治療,卻變成了他長期流亡的開始。這一次登基之後不久,他就再次前往北京治療癌症,並且長期滯留中國。
然而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在「雙首相制」中執政的諾羅敦?拉那烈和洪森,因為各自的出發點不同,常常發生對抗。不滿於這種狀況的洪森,在1997年7月5日,趁拉那烈出訪國外期間發動了對奉辛比克黨的武裝襲擊,通過政變將奉辛比克黨排除出了政權之外。拉那烈通過國際社會予以抗議,最終在周邊各國的調停下,1998年7月柬埔寨再次進行了和平大選,而洪森領導的柬埔寨民主黨獲得了空前的勝利,奉辛比克黨自此勢微,拉那烈被委派為下議院議長。
這一切儘管西哈努克看在眼裡,但他已經無力顧及這些紛爭了。他曾經賴以執政的左右兩黨,紅色高棉已成為歷史,右翼派別又洪森牢牢把控。自己的奉辛比克在大選中失利,而他也無力回天。柬埔寨已不是那個獨立自主的柬埔寨,而是各種外國力量碾軋角力之後的新格局。
2004年,西哈努克將王位傳給王子諾羅敦?西哈莫尼。這位新國王與年輕時的西哈努克頗為相像,不過分插手政治,奉行中立路線。對於柬埔寨來說,這樣溫和的國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國王。
2012年10月15日,諾羅敦?西哈努克在北京去世。2013年2月1日,柬埔寨在首都金邊為他舉行了國葬。
波爾布特,朗諾,黎筍,這些他一生中最大的敵人和戰友,除他自己以外,沒有一個人看到了21世紀的到來。
-------------------
西哈努克曾經說,如果20世紀的柬埔寨是一場悲劇的話,那麼悲劇的英雄不是西哈努克,而是柬埔寨人民。
====== 全文完 ======
非個人轉載請私信諮詢本人。不由得想補充 @李淼 最高票答案中被一句話略過的重要問題Cambodia Genocide(注意是genocide而不是massacre,波士頓大屠殺那叫massacre,南京大屠殺那叫the rape of Nanking)先上圖然後引用一下澎湃新聞去年的一條新聞
犯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前紅色高棉領導人農謝、喬森潘被判無期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庄曉丹
2014-08-07 16:37
8月7日,柬埔寨兩位前高棉時代的領導人被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據彭博社消息,在聯合國支持下設立的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裁定,前紅色高棉領導人喬森潘、農謝因戰爭罪和反人類罪被判處終身監禁。報道稱,紅色高棉政權掌權的1975-1979年間,由於死刑、飢餓、過度勞累以及疾病等原因,造成了170萬人死亡。 88歲的農謝曾是紅色高棉第二號人物,而83歲的喬森潘曾是柬埔寨的前國家元首。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審判庭法官Nil Nonn表示,兩人可上訴,但是「考慮到他們被判罪行的嚴重性」,他們仍將被拘留。兩人年事已高,健康狀況堪憂,在法庭宣判時農謝因無法站立而只能坐在其輪椅內。 此次兩人有罪的判決,是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對波爾布特政權的高層領導人的首次定罪,對柬埔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而這個由柬埔寨本國法官和國際法官共同主持的特別法庭自運作開始,除了喬森潘、農謝以外,只給一人定了罪——紅色高棉金邊監獄的負責人康克由(Kaing Guek Eav),他於2011年被判終身監禁。 據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的官方網站數據表示,此案實質性聆訊於2011年11月21日開始,並於2013年10月31日結束。在222天的審訊中,審判分庭聽取了項92口供,包括53名目擊證人,5名品德證人,31名民事當事人以及3名專家。共有103724人出席了審判。有人可能會覺得,簡短的敘述一下歷史,有些事情沒必要提我覺得不是首先,紅色高棉的種族滅絕行為因為我朝的立場問題,普通民眾少有知曉(我爸聽我說了以後還說我是放屁,在網上瞎看謠言。。。)其次,即便是現在盡人皆知的大浩劫和南京大屠殺,也應該反反覆復,不厭其煩的述說,畢竟這兩個悲劇曾經都因為種種原因被刻意掩蓋過。這樣的人間慘劇必須要讓所有人知曉,讓所有人知道人類如果誤入歧途會幹出多麼非人的暴行,以史為鑒,深刻反省。二十世紀是一個悲慘的世紀,不僅有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還有各國紅色政權慘絕人寰的大清洗,大饑荒,大屠殺,這些歷史不應被忘記。他們信的是半吊子的共產主義,鬥爭方式是斷章取義的毛式路線,執政後實行的法國大革命那套恐怖政策。總之一句話,這就是個怪胎。他們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被別用作攻擊共產主義的材料。
第一次中長文,手抖。。。今年world history的final project正好是Cambodia Genocide,儘管所知多有偏頗,但還是想比較離題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讀的資料都是英文的,所以以下:
紅色高棉=khmer rouge 波爾布特=pol pot濃謝=nuon chea朗諾=lon nol 亨利.基辛格=Kissinger 西哈魯克親王=Sihanouk 英沙麗=英沙麗(只讀過一兩篇關於她的,英文名忘了…)1. khmer rouge與pol pot的歷史
美國網路上關於這兩者的學術資源(明顯wiki是被排除在外的)很少,也大都簡略。khmer rouge的最早出現被歸因於北越共產黨。畢竟越南與柬埔寨是對相愛相殺的小冤家,後文會提到這種彼此糾纏不清的關係對khmer rouge,乃至所有柬埔寨政權意識形態的影響。而蛋疼的是,就連北越共產黨與khmer rouge的關係也被那些學術文章一筆帶過。但可知的是:1. 中國政府通過北越共產黨在1970年代早期將khmer rouge緊緊攥在手中。2. pol pot一直嘗試最後成功擺脫了北越共產黨龐大的陰影。而後者成為了khmer rouge在1975-1979 年間恐怖政治風暴的一個主要因素。
而pol pot本人身世一直讓人困頓不解。http://history.com的描述是他出生於一個與王庭有關聯的富農之家。但在一個與nuon chea對話的視頻里,pol pot又自稱少時生活艱苦,天天苦幹活,是以命中注定搞革命(工農世家,根正苗紅)。總之他求學期間漂泊輾轉,最後去了巴黎拿著獎學金讀大學。不過pol pot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一天到晚學業不思,成績爛成狗,連獎學金都被勒令退回。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加入了當時的法國共產黨在巴黎的分會。http://history.com將那時的他形容為一個單純如白紙的、平凡地無法再平凡的大學生,完全看不出這樸實的人兒以後怎麼就成了一代瘋魔。
回國後的pol pot馬不停蹄地加入國內共產黨。早期他明面上作為法國文學、地理和數學老師平靜任教,暗地裡行那間諜之事。後來khmer rouge被政府封殺,正是欲要連根拔起時,pol pot才隨眾遁入山林泥澤。美國資料對於他期間奪權的經歷秘而不宣,不過從nuon chea的經歷和敘述卻可以略作窺探。nuon chea自號brother number two,number one自是pol pot。排名雖有先後,很多時候兩人仍是平起平坐。對此,nuon chea的解釋是:當時(逃難森林時),我黨需要一個領導人,我本來是可以當的,但是覺得不合適,就拉pol pot上位。雖然沒人會相信他「不合適」的鬼話,但不難看出pol pot彼時儘管地位可能不是極高,然而思想必然是驚艷了黨中眾人的。是以就算歷史資料欠缺,也能得知pol pot由政治小白化身一代劊子手最大的蛻變是發生在在叢林的日子裡。至於關於變化的具體內容的猜測,就引出了下一個話題:
2. khmer rouge以及其他柬埔寨政權的意識形態:
pol pot的思想要得到黨眾的認可,除了對毛澤東思想要理解得更紅更亮,擁有甚至是開拓、極端化當時柬埔寨人的普遍意識更是不可缺少的。其時的柬埔寨人民由於兩千餘年來從不曾真正平息的內外戰爭、金戈鐵馬(對外主要是越南,所以是世仇),最企盼,或者說奢望的是一個真正對外自主獨立的邦國、一個能讓每人每天不至於一頓飯都沒得吃的政府以及一個內部和諧穩定的社會。
這種夙求在khmer rouge掌權後的行為中完美體現。對於勞動力的瘋狂壓榨是為了滿足經濟上的數字增長,畢竟看起來彷彿生產在飆升、國家在步入繁榮。對於外交的封鎖(除了中國)源於柬埔寨人內心深處對於外部勢力的不信任(譬如北越共產黨),以及一種扭曲地對獨立自主的追求。這種通過閉關鎖國來實現的「獨立自主」在近代柬埔寨屢見不鮮,甚至還在pol pot與khmer rouge之前便有。khmer rouge較其他政權對於獨立自主的追求更為狂熱,而對於自己科技、社會方面閉門造車的成功率有著狂妄、不切實際的信心。這樣扭曲而自閉的心態其實並不完全是khmer rouge自身的責任,卻是中、美在1970年代初的強勢又態度輕慢的干涉變相導致的結果。
3. 中美外交對於柬埔寨政權的影響:
70年代初,中蘇關係不再鐵,矛盾隱現。正憂心著蘇聯無人制衡的美利堅見狀撫掌而笑,牽著中國冰涼的小手恨不得立馬與蘇聯做過一場(玩笑玩笑)。總之兩國火熱建交,摩擦摩擦,準備把古巴問題和柬埔寨-越南糾紛當作開門紅,彰顯雙方聯手是多麼的親密無間。古巴不久塵埃落定,柬埔寨與越南便是最終的爭端所在。彼時中國的計劃是構建和諧包容的柬埔寨政府,以Sihanouk為其首腦,khmer rouge雜其軀幹,而lon nol被其他兩方勢力所唾棄,自然是被中國的計劃排之在外的。這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Kissinger來了,拈花一笑很傾城,淡淡地說:「不,我們美國就是要保lon nol.」 態度強硬而堅決,嚇得當時駐北京的英沙麗八百里加急遁回柬埔寨,窩在老巢里不出來。與此同時,已然無家可歸卻依然法相莊嚴的Sihanouk也義正嚴辭地發表抗議。天朝政府拍案連呼棘手,周總理幾度招來Kissinger談話溝通,想要舒緩局勢。哪知Kissinger 態度散漫,渾不把柬埔寨政權的小性子當回事兒。雖然後來經過天朝精心修補,khmer rouge與Sihanouk同意繼續協商,但對於外部勢力極度不信任的種子已經種下,khmer rouge開始謀劃脫離北越共產黨控制的事便是從那時起生根發芽。
直至1972年,中國派出Huang Zhen(不清楚中文名)與Kissinger於紐約會談,Kissinger及美國政府才真正開始認識到柬埔寨局勢動蕩、緊張萬分。美國這時二話不說扔開lon nol政府,不再給予物資支援。Kissinger急於找Sihanouk面談,而Sihanouk自以為中美相助大局在握,悠哉悠哉去柬埔寨當時支持他的安全區逛了一圈,又順便全球度假。Kissinger找到huang zhen和中國政府,期待尋求幫助,而恰值周總理病情漸重、療養住院,最後只得huang zhen回話說不必擔心,等Sihanouk回來便是。1973年美國神一樣的轟炸是多麼屌的決定這裡且略過不提,Kissinger只因久尋Sihanouk不到,而中國當年傳回消息說khmer rouge日漸脫離掌控,發表聲明於華盛頓日報說,不會再同Sihanouk有任何交流。而Sihanouk心裡一橫也自顧自地說,跟Kissinger談是沒有任何用處的(it is useless to talk to Henry Kissinger,大意如此)。雙方就此崩盤。中方無力回天。lon nol被拋棄至塵埃底處無人問津,khmer rouge趁內外大亂又是一陣好殺。
以上,想到再補充= =作為知乎答案的搬運工,請看此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386957/answer/48514165 講的主要是中越戰爭的前因後果,但紅色高棉作為冷戰東西方勢力的棋子之一在此文中也有描述
推薦閱讀: